Ⅰ 汽車內循環車內空氣的問題
汽車空調 - 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區別
內循環是指鼓風機吹出的風只在車內部循環,由於沒有外部空氣參與,具有省油、製冷(制熱)快的優點,缺點是不利於車內空氣的更新。
外循環是指鼓風機從車外部吸入空氣吹入車內。優點是保持車內空氣的新鮮度,但費油,製冷(制熱)速度慢。
內循環和外循環最好交替使用
最好的做法是內循環和外循環交替使用。夏天開車使用內循環比較省油,製冷效果也最佳。不過不能長時間使用,這樣車內空氣一直不流通,待久了會得「空調病」。特別是不能停車時躲在車里孵空調,嚴重的還會一氧化碳中毒,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現在無論自動擋還是手動擋,汽車的內、外循環功能都必須人工操作。這里不少網友的做法值得借鑒。「我一般在車子比較多的城區裡面使用內循環,因為尾氣很多,外面的空氣質量還不如車內的呢。在空曠的地方開外循環調節一下空氣。」「為了達到最大的空調製冷效果,夏天應該使用內循環。開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可以使用外循環。等綠燈時,如果前面有車,可以暫時切換到內循環。 」
暴曬過後先開外循環不傷車
夏天,車輛暴曬後車內溫度可達六七十攝氏度,如果馬上啟動AC製冷鍵,空調系統難以承受這樣的熱負荷,發動機和三元催化器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正確的做法是:打開車窗,啟動外循環先把熱氣排出去。不到5分鍾,車內外溫度達到平衡。這時開車上路,加速空氣對流散熱。一兩分鍾後,關好車窗,再啟動製冷鍵,將空調循環改為內循環。
製冷效果不好或者有異味
考慮內循環清洗空調
空調製冷效果不好或者出風量小,很多商家會讓你去加氟里昂,其實更有效的做法是給空調搞衛生。空氣中的灰塵等雜物長期聚積在空調過濾器和蒸發箱上,堵死部分進氣通道,因此製冷效果不好。這些灰塵、雜物在車內高濕溫暖的環境下,容易滋生細菌,所以聞上去味道怪怪的,好像放了一雙臭襪子。
一般情況下,汽車每開5000公里或每3個月,就要對空調濾清器做一次清潔。每開20000公里以上或1年,就要更換空調濾清器。除了去專業的4S店維修,空調清潔的工作,車主自己完成既省錢又不難。選擇一款質量有保證的空調清洗劑(40元左右,檸檬香型的不錯),找到車內空調進風口(如有空調花粉過濾器要取下),打開通風(最大擋),將罐內泡沫劑噴入管路(記得關緊空調出風口),噴半罐。發動汽車並打開空調,讓清洗劑進行內循環,空調系統的各個通道隨之清潔、暢通,同時難聞的異味也就消除了。
Ⅱ 汽車空調開內循環的時候,空氣會經過空調濾芯嗎
有網友發過來一個問題,問汽車空調系統在內循環模式時,空調風經過空調濾芯嗎?我給他的回答是:絕大多數的汽車空調系統,不論是內循環模式還是外循環模式,空氣都是要經過空調濾芯。只有極少數的車型,空氣在外循環時經過空調濾芯,而在內循環時就不走空調濾芯了。
例外的車型也有,比如老款的桑塔納、捷達等,它們的空調濾芯安裝在前擋風玻璃右下方,外界的空氣從這里進入駕駛室;如果切換到內循環,內部的風道擋板就直接把這個入口封死了,空氣只在駕駛室內部循環,此時就不經過空調濾芯了。與此類似的還有卡車的空調系統,它們的進風口在車頭的前方,只有一個空調濾芯,當切換到內循環時,這個口就被擋板擋住了,空氣就不經過空調濾芯了。
Ⅲ 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功能,究竟該怎樣正確使用
而關於汽車空調的使用,很多車主的方法並不是正確的,有些人會直接選擇Auto,這樣也很省心,但這不是最正確的汽車空調使用發法,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汽車空調內外循環的正確使用方法:
當然,內外循環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直保持一種模式也會影響身體健康。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什麼時候該用內循環,而何時又要調成外循環了。比如高溫天氣里,室外暫時停放的車肯定是無法直接乘坐的,這時車主們就得及時開啟外循環和窗戶,讓車內的熱空氣散去。然後再關窗戶、開空調,在行車期間開內循環來保證空氣流通。寒冷天氣,自然就是先開內循環保暖,再在適當的時候調成外循環了。上高速時開外循環,空氣一進一出不會有什麼便能省油了。對於下雨天而言,外循環能有效去除車玻璃上的霧氣,不會擋住開車的視線。還有一點需要補充,剛買回來的新車也是利用外循環和開窗來散釋放有害氣體和去除異味。
Ⅳ 汽車空調的內外循環壞了怎麼檢修
汽車內外循環壞了的修復方法:更換內外循環總成即可。更換內外循環總成步驟:
1、打開手套箱,卸掉能看到的7個螺絲,其中下方3個有卡扣帽擋著扳開即可看到;2、卸了音頻線的卡扣;
3、把保險絲盒子拆下,下方有兩個塑料旋轉的卡扣,轉一下,然後往下拉,然後把整個保險絲盒卸下;
4、卸掉3顆內外循環總成的螺絲;
5、卸下總成前記得把馬達插頭拔下;
6、通過保險絲盒位置往下拿出總成;
7、卸下馬達上的三顆白色螺絲,然後拿下馬達;
8、把白色銷子拿下,取下原來壞掉的擋板,把新的內外循環總成換上即可。
通常情況下,車輛的內、外循環是應該結合車內的空調和暖風來進行使用的。在炎熱的天氣里,開車時開空調肯定是為了降低車內溫度,所以,此時最好就不要開外循環了,可保持車內涼爽。但如果是開長途的話,建議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打開一下外循環,這樣可以使車內空氣保持新鮮。
但是,如果是剛開始打開車門時,一定要先打開外循環,這樣有助於幫助車內迅速降溫,待車內溫度降低到和車外差不多時,就可以更改為內循環狀態了。
如果不是很熱的陰天里,建議先打開內循環將車內溫度調節一下,調節至合適溫度後,更改為外循環狀態,這樣車內就會既有冷氣,又有清風,乘坐在車內就會感覺比較舒服了。
Ⅳ 汽車空調系統內循環、外循環如何正確使用
汽車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區別很大,最明顯的區別是內循環和外循環的標識。內循環標志是汽車圖形里一個循環箭頭;外循環標志是一個箭頭從車外進入車內。沒弄懂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的區別,你甚至連內外循環的使用方法都有可能是不正確的。
空調內循環:打個比方,內循環就像是一個密封容器內的空氣,抽出來後進行處理後再送回容器內。因為內循環的取風口是在車內,空調系統循環只會讓車內的空氣在循環流動,而外面的空氣進不來,裡面的空氣也出不去。
空調外循環:外循環就會強制讓車內的空氣和外界進行交流。由於外循環的取風口在前風擋雨刷下方,前風擋和發動機罩交界處,空調系統會強制將車外的空氣吸進來,保證空氣流通。
如何正確使用內外循環的方法:
空調內外循環需要靈活使用,根據用車環境的變化進行選擇,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幾種最常見的場景如何選擇內外循環:
1、堵車時:空調使用內循環,因為外循環會將車外的尾氣吸入車內。
2、一般的空調製冷:空調使用內循環,能夠快速保證車內溫度降低。當溫度穩定後,適當切換到外循環,與車外進行換氣。
3、戶外暴曬的空調製冷:空調先使用外循環,同時可以打開車窗加快散熱速度。幾分鍾後關閉車窗,切換內循環,開啟製冷。
4、空調制暖:冷車啟動不著急開空調,等待發動機溫度提升後,再開啟暖氣使用內循環。當溫度穩定後,適當切換到外循環,與車外進行換氣。
5、雨霧天:這種環境很容易會讓車窗玻璃起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空調只需要按下前窗除霧鍵,溫度調低一些,然後風量調大一些。
Ⅵ 汽車內外循環該怎樣使用有什麼技巧
在日常開車時,需要使用內外循環的地方很多。合理使用內外循環這個功能,可以大大提升駕駛員和乘車人員的舒適性。
還有一點重要的作用就是在雨天,車窗玻璃容易起霧,這個時候我們打開外循環,除霧效率就會直線上升。所以,車子上的內外循環功能,作為駕駛員,一定要知道怎麼用,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乘坐車子的舒適性。
Ⅶ 汽車內外循環的正確使用方法
汽車內外循環的使用只需要按下內外循環切換開關即可,燈亮就是內循環,反之就是外循環,前風擋除霧用外循環,製冷用內循環,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一、拉動車門把手。
操作的注意事項:
1、冬季取暖用內循環風擋會有霧氣。
2、夏季製冷使用外循環會降低製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