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掛鍾不準,偏慢,該怎樣調
一、誤差過大的調整:如果石英手錶的誤差過大,超出了微調電容的調整范圍,就需同時調整固定電容。對於走時偏慢的石英手錶,可以逐步減小固定電容和微調電容的容M,直至除去不用。一般在24小時內可調快20秒左右。
也可在石英晶體迴路中串一隻5-40皮法的小電容,使走時加快。石英手錶走時偏快,常常是因為固定電容、微調電容脫落或失效。應補焊5-50皮法的小電容,具體容且值應經過反復試臉確定。所補焊電容應休積小、品質因數高,可用高須瓷片電容。
二、調整微調電容:撬開表殼後蓋找到微調電容,並作一位置標記。新時空浪琴手錶官網指出為了減少人體影響,用竹製或塑料制長桿小起子,把微調電容器往一個方向微微旋動一點。待數小時後,與電台標准時間核對,如誤差變小說明旋轉方向正確,如誤差變大則要向另一個方向旋動。
微調電容的旋動方向確定後,就可進行調整了。開始時,旋動角度可以稍大,誤差逐漸減小,旋動角度也逐漸減小,甚至只能微微觸碰一下。通過細微地反復調整,可達到高精度。微調電容調整時間的范圍大約是12秒以內。
(1)機械鍾時間偏慢怎樣解決擴展閱讀:
小型掛鍾在千家萬戶中普及。
掛鍾有三大類:指針式石英掛鍾,機械式掛鍾,數字式掛鍾。
掛鍾最早是由塔鍾演變而來,大約在16世紀歐洲出現龐大體積的塔鍾建築,限於當時的製造技術,鍾表一般體積較大。隨著技術發展,在20世紀中期日本的石英鍾技術的突破以及在鍾表上的應用。
時鍾是人類最早發明的物品之一,原因是需要持續量測時間間隔,有些自然的時間間隔(如日、閏月及年)可以用觀測而得,較短的時間間隔就需要利用時鍾。
數千年計時設備的原理也有大幅變化,日晷是利用在物體在一平面上影子的變化來計時,計算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有許多種,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沙漏。配合日晷的水鍾可能是最早的計時儀器。
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後來也創作了第一個機械鍾,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盪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鍾約在15世紀出現,鍾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鍾。
㈡ 買了一塊時度的機械表,感覺時間老是會慢個幾十秒,怎麼回事
還可以吧,因製作的質量有高低及表內部的機芯易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所以會產生誤差。一般以日誤差秒數來計算,我戴的時度表1個月才能明顯看出來慢了一點點,不明顯的。如果是全自動機械表,不戴會停擺,但不是質量問題,工作原理就這樣而已。這個是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㈢ 李奶奶家的掛鍾報時偏慢可能是什麼原因你有辦法解決嗎
李奶奶家的掛鍾如果是電子掛鍾,有可能是掛鍾里的電池沒有電了,換個電池就可以了。如果是老式的機械掛鍾,有可能機械磨損缺油,送鍾表修理店請專業的師傅維修保養一下就可以了。
㈣ 機械鬧鍾走慢,
1.機械鬧鍾走走停停是因為鬧鍾時間長了沒有清理了或者是發條鬆了,建議上發條後再對鬧鍾進行清洗。
這樣有利於延長鬧鍾的壽命。 2.機械鬧鍾的清洗和注潤滑油簡稱「洗油」,是修理中的一項經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
㈤ 機械表走慢怎麼處理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機械表走時慢的主要原因主要有:活動量不夠,動能不足;手錶受磁;機芯油泥幹了等問題。
一般手錶在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是不能調整手錶日期和時間的,很容易造成手錶內部日歷傳動輪系出現問題,因此在這段時間是手錶調整日期的禁時。
手錶動力能量不足將會出現手錶走慢或者不走的現象,自動機械表是需要每天正常佩知戴8小時左右,需要正常適當的運動量動能支持走時的,每天佩戴8小時大概可以支持36小時走時時間。
一般手錶接近磁場,例如放在產生磁場的電器(如音響,冰箱,電腦等),有磁性的物體(如磁鐵,手機)旁邊會導致受磁,進而影響手錶走時快或者走時不準或者暫時性停走。手錶機芯內的表油幹了會增加表內零件道間的摩擦阻力,致使手錶零件損傷而無法正常運行。
㈥ 老式機械坐鍾表如何調整時間快慢的
機械鍾表的快慢調整通常用快慢針改變游絲的有效工作長度:游絲加長,擺輪游絲組件的振動周期增大,手錶走慢;相反,游絲縮短,振動周期減小,手錶走快。這種調整最好用校表儀邊調邊校,達到滿意為止。如沒有儀器,靠手用眼力估計調整很難調得很准,其原因是:
一天24小時就是1440分鍾,也就是86400秒。如果日差是17秒,為萬分之二,即使日差是34秒,也不過是萬分之四的差。這個差是很微小的。機芯內的快慢針是一個可圍繞擺軸圓心旋轉的調角度的裝置,此裝置旋轉一格約轉動圓周的3/360,可控制120秒的日差。如果日差是30秒,快慢針只需要轉動1度以內。
可想而知,要想將半徑約3~4毫長的快慢針轉動不足1度,是相當困難的,一般都是一動就過量。有的手錶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按排微調螺釘來轉動快慢針,有一定效果。
目前有些高級表,如奧米茄手錶,取消快慢針,同時調整擺輪輪緣上的4個相對方向的螺釘,改變擺輪部件轉動慣量,即改變振動周期,同樣達到調整快慢的目的。而且取消快慢針後可提高手錶走時准確性。但調整快慢的范圍很小,不足1分鍾。這就要求擺輪游絲有高的加工精度。機械擺鍾的快慢靠調擺的長度來調整快慢。
(6)機械鍾時間偏慢怎樣解決擴展閱讀:
老式機械坐鍾表發展過程
公元前古希臘人製造了用30至70個齒輪系統組成的機械倒計時器,應用於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的比賽計時。這台儀器被稱為「安提凱希拉儀」,由幾十個彼此咬合的銅質齒輪和多個刻度盤構成。
東方記載北宋(十一世紀)時期的蘇頌製造過水運儀象台。北宋時期製作齒輪運轉模仿日月星辰周期的水運儀象台,在1086年建造於北宋開封,由北宋天文學家、天文機械製造家、葯物學家蘇頌所創建的「水運儀象台」,主要是用滴水來帶動機械鍾運作,後世機械鍾的關鍵部件——擒縱器,最早便出現在上面。
13世紀,有個叫維克的德國人給當時的法國皇帝做了一個鍾,歷時八年,極為精美,可謂鬼斧神工。最早傳入我國的歐洲機械鍾是在明朝萬曆年間,是用來專門獻給萬曆皇帝的,萬曆皇帝收到此禮物後,極為欣賞,幾乎日日觀賞,夜夜撫摸。於是,馬上發布召令,成立專門製作機械鍾的宮廷造辦作坊,專供他和皇親國戚及心腹大臣使用。
德國製造的日冕儀在顯示時間的同時,能顯示太陽的位置和晝夜長短。15世紀在德國紐倫堡,peter henlein 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攜帶型計時器,同時發明了鍾表發條。
為了更加及時的了解時間,機械鍾安裝上了鍾面和指針,時間這種始終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無形標准,第一次有了形象化的描述。沒過多久,又出現了能夠自動報時的機械鍾。1335年公共時鍾的出現,使機械鍾第一次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由於結構復雜,驅動系統十分笨重,機械鍾的體積相當的龐大,根本不可能進入家庭。
㈦ 全自動機械表一天慢一分鍾怎麼辦
原因:機芯內部的擺輪偏重擺輪不平衡就是我們常說的擺輪偏重,它會直接產生位置誤差。因為擺輪擺動軸需要間隙,而恰是這個間隙,其實就是那個隨機的偏重原因。
解決方法:一般在手錶零件生產過程中,先對擺輪進行靜平衡;在機芯裝配過程中,對擺輪再次進行動平衡調整,可以極大程度地減少位置誤差,綜合改善走時性能。
「陀飛輪」結構也是為此而誕生,想通過旋轉擒縱機構改善擺輪不平衡對鍾表走時精度的影響。
特殊方法:擺輪擺幅穩定在220°時,各種傳遞到擺輪上的沖擊力對頻率無影響。利用這一原理,曾有人採用安裝在擒縱上的衡力機構,試圖把擺幅控制在220°附近,但是實現難度很大。
(7)機械鍾時間偏慢怎樣解決擴展閱讀
影響機械表走時的摩擦因素
凡是都有兩面性,摩擦既阻礙我們前進, 同時也提供動力。對於機械表也一樣,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摩擦壞處就是會導致零件的磨損和傳動效率的降低,以至於機芯的使用壽命和計時精度降低。好處就是分輪的摩擦轉動、自動表副發條與條盒內壁之間的摩擦以及螺釘的自鎖等。
克服摩擦因素的措施有,針對不同需求,選用不同的潤滑油,改善潤滑油條件。因此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加潤滑油,一般齒與齒之間、擒縱叉上下軸不加潤滑油。因為潤滑油黏性所產生的阻力可能高於摩擦力。其次還可以採用寶石做軸承、改善齒輪的齒面條件、採用鍾表專用齒形以及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㈧ 機械表總慢怎麼辦...
機械表存在誤差屬於正常現象。
由於手錶機芯尺寸小,條盒輪組件所儲存的能量並不大,若能量損失太大,會直接影響手錶的走時質量。對加工誤差的敏感性較大。如齒形誤差和中心距誤差,都會引起嚙合特性的改變。由於其齒形由相嚙合的一對齒輪和模數所決定,因此齒數和模數不同,所使用的滾刀和銑刀也不相同。
陀飛輪最頂尖最復雜的技術,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表製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並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的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表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
由於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鍾表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8)機械鍾時間偏慢怎樣解決擴展閱讀
陀飛輪的創意在於,將擒縱機構放在一個框架(Carriage)之內,使框架圍繞軸心也就是擺輪的軸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轉。這樣,原本的擒縱機構是固定的,因而當表擱置位置變化的時候,擒縱機構不變,造成了擒縱零件受力不同而產生了誤差。
當擒縱機構360度不停的旋轉起來的時候,會將零件的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目前陀飛輪一般是1分鍾轉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轉速度。
㈨ 機械鬧鍾走慢
一、誤差過大的調整:如果石英手錶的誤差過大,超出了微調電容的調整范圍,就需同時調整固定電容。對於走時偏慢的石英手錶,可以逐步減小固定電容和微調電容的容M,直至除去不用。一般在24小時內可調快20秒左右。
㈩ 機械表時間老慢
機械手錶由於本身結構問題,受地球引力作用,水平位置和豎直位置的偏移會產生位差,發條從上緊到放鬆,力矩不平衡,在加之受外界溫度、磁場、震動等影響,機械手錶即使再提高一些頻率,也不可能達到石英電子表的精度。
永遠分秒不差的手錶實際是不存在的,無論機械表還是石表表都有一個誤差范圍,而這范圍因國家和地區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機械表(包括自動機械表)只要在上滿弦的情況下,走時每天慢不超過30秒,快不超過30秒就基本實合標准。
(10)機械鍾時間偏慢怎樣解決擴展閱讀:
當今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在我們身邊產生著或強或弱的磁場。受到磁化的手錶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一長,走時會越來越慢。
各種類型的永久磁鐵在電器中也大量使用,典型的就是揚聲器和馬達,磁鐵和直流磁場都能夠磁化鋼鐵之類的「硬磁」材料。
機械手錶里存在著很多鋼質材料,比如大小鋼輪、擒縱輪、齒輪的軸榫、軸承、螺絲和游絲,當游絲磁化後,手錶馬上就會停止不走。受到磁化的手錶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但是時間一長,走時會越來越慢。如何給手錶消磁呢?手錶受磁的處理非常簡單。
拿到客服中心或者修表師傅那裡,不用開蓋,直接用退磁器(或者叫消磁機,修表師的必備,市價僅幾百元)進行消磁,2 秒鍾就能讓手錶的走時恢復正常。
也有許多的防磁手錶,但是所謂的防磁手錶並不是表內的所有零件均防磁,僅僅是主要零件,比如擺輪、游絲、發條等由防磁材料製成的零件。
雖然是防磁手錶,但它也只能起到預防的作用,所以應避免將手錶放在產生磁場的電器或有磁性的物體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