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釣魚怎麼調漂找底圖解
今天聊聊調漂,調漂是釣魚人的基本功,想要玩台釣,調漂永遠是必須搞清楚的一個技巧。有兩個理論跟各位釣友分享下:第一個,調漂的精髓在於通過釣目的變化,來改變雙餌和子線在水底的狀態,通過狀態的改變來適應當前的魚情。第二個,調漂的核心在於「找底」,調整後的浮漂重力浮力達到平衡,在找底過程中增加了水底的支撐力,導致釣目發生變化。這兩句到底說的是個啥,詳細介紹下。
一、找底的理論問題
先說說找底是咋回事,這里說的找底不是測試水深的找底,是半水調整好浮漂以後,掛餌找底,是這個找底。半水狀態下調漂,先是調整一個調目,然後掛上餌料,看看這時候半水狀態下的目數。假設半水調四目,掛雙餌以後是兩目,那可以說明一餌重是一目。這時候釣組是懸浮在水中的,達到了一種平衡,然後開始找底。
那如何判斷釣組到底了呢?釣組觸底後,就不是剛才的重力浮力平衡的狀態了,多了水底對餌料(釣組)的支撐力,多了一個力量進來,導致原來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水底支撐住了餌料,導致餌料不止受到子線的拉力,也導致浮漂餌料的拉力變小,那釣目就會發生變化,這時候會增加。所以半水狀態下掛雙餌是兩目,當釣目開始大於兩目,那就說明釣組開始觸底了,隨著釣目的增加,觸底的狀態越來越嚴重。那如何判斷是觸底還是躺底呢?
二、如何判斷餌料完全躺底
所謂餌料完全躺底,就是餌料的重量完全被水底支撐,對浮漂已經沒有任何拉力,根據我們上面的假設,空鉤半水四目,掛雙餌兩目,一餌重一目,當釣目達到三目,那下餌就完全到底了,已經對浮漂沒有拉力。當釣目達到四目,雙餌則完全到底。
這時候的的狀態就是雙餌完全觸底,餌料就算霧化釣目也不會發生多大的變化,但是並非不發生變化,變化是多是少,這時候需要看魚鉤的重量。因為此時雙餌和下鉤重量被抵消,還有上鉤的重量,上鉤對浮漂依然有拉力。當釣目達到4+雙鉤重量的目數以後,那雙鉤就完全躺底了,魚鉤上有餌還是沒餌,釣目都不會在發生變化,這個雙鉤躺底的狀態就是我們經常介紹的無鉤調漂的精髓所在。
三、總結
所以說,調漂一定要注意餌重和鉤重,這樣才能根據釣目的多少,來正確推斷雙鉤雙餌在水底是個什麼狀態。但是以上理論可以說都是在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沒有考慮餌料的霧化,沒有考慮子線過硬會有支撐力的現象,雖然不完全准確,但是有一定的參考依據。比如說找底,根據上面的假設,我們可以理解為釣目達到2.1目,下餌肯定到底,但是實際垂釣中需要考慮餌料的霧化變輕,所以往往釣個3目,才能做到真正到底。
『貳』 台釣調漂技巧:如何快速找底
找底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魚鉤上添加一個重物,比如搓大餌、鉛皮、橡皮、口香糖之類的,能夠把浮漂全部沉入水下,再向上移動浮漂使漂尾露出水面一些就可以了。
我比較喜歡用搓大餌的方式找底,它的好處在於可以找底兼打窩,兩全其美。找水深、找底不必太過精確,大概差不多就行,不必鑽牛角尖。
有些人有時會故意把找底說的很神秘,把那些剛入門的釣友說的雲里霧里的,甚至會有一些錯誤的認識。比如說在用橡皮塊找底的時候,找到釣目是2目,換上釣餌以後,釣目依然是2目,這是不對的。
在釣魚時如果餌料融散、或者餌料團換大或者換小,釣目是要發生改變的。找底找到2目是表明水深在2目的位置,而調目的多少,除了水深還有餌團大小、漂尾粗細、釣目、魚情等因素。
在取下橡皮之後,再將空鉤拋向釣點,看漂尾露出水面幾目,如果露出的目數稍微高於調目一些,但是差距並不是很明顯,那麼恭喜你基本上就是找對了。
『叄』 如何調漂及找底方法圖解
1、鉛墜找底;
2、浮漂向下挪動,比子線長五公分左右;
3、剪鉛皮將浮漂調整到想要的目的;
4、掛餌找底;
5、將浮漂調整到想要的釣目即可。
如圖:
『肆』 如何調漂及找底方法大全(一)
調魚漂:如果看不到漂,就向上移動浮漂,直到露出開始調的四目。然後就提竿,把小鉤上的鉛皮拿下來,在將釣組入水,看看浮漂露出幾目,如果是四目, 就再往上輕微的移動浮漂至水面露出浮漂五目。上浮距離是所未知的。如果上浮大的話,雙鉤掛一般大小的耳會出現雙餌都離地的現象。而不是單餌觸地的最佳狀態。將 浮漂調到露五目的時候,說明水下單鉤真的找到了底,因為單鉤著地後,由於腦線的支撐作用打破了原來懸浮狀態的四目所保持的力的平衡。
調漂找底後,浮漂應該往下十公分左右。小心仔細的一點點一點點的將浮漂向下移動。直到水面上剛剛、剛剛好露出四目為最佳。
浮漂下拉10-20公分,拋竿入水,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即調目調漂時離釣點的底越接近越好,因為魚線也是有重量的,對一隻靈敏的漂來說有很大的區別。
(4)怎樣快速找底調漂擴展閱讀: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掛雙餌調漂、掛單餌調漂、空鉤調漂、無鉤調漂、調4釣2、上鉤找底法、下鉤找底法、雙調目調漂,等等。各種方法都有優點,但是,也有缺點。有的道理很好,操作不便,例如掛雙餌或者單餌調平水,餌團大小不斷變化不容易准確控制;有的表面上很簡單但是不實用,不適應不同的漂尾粗細和不同大小的餌料,例如調4釣2;有的局限性大,不便於靈活變化,例如掛雙餌調平水,等等。
『伍』 台釣怎樣調漂快速找底
調漂及找口的步驟
一、休閑釣鯽調漂及試釣步驟:
(一)、釣底的基本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勿動。(此時掛或不掛子線都可以。)
2、調整調目:
掛上子線,浮漂下拉30公分左右(記得浮漂下拉的距離>長子線長度+10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調目)。
3、釣鯽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目釣2目左右
7目軟尾漂拉餌:調2.5-4目釣2目左右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4-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餌料比重、餌團大小、魚口、等因素,再予以微調調目:
4、精確找底:
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5、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靈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尚離底)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下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太鈍可理解為找底不正確,已過底)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需要重新剪鉛調漂,以掛雙餌後,浮漂到位後露出2目左右,另述之。
二、休閑釣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並中魚。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陸』 釣魚怎麼調漂和找底
如果你一尺單餌調漂,水深1米以內還可以釣到魚,如果水深3米以上這個方法就不能及時反應魚情的真假動作。簡單實用好操作的調漂找底方法分3步:
第一步,是把浮漂一擼到底,讓鉛皮座直接到底,觀察浮漂露出水面多少目,再加上子線的長度,把這2個的長度減去就是水深。
(6)怎樣快速找底調漂擴展閱讀:
通用調漂法3+1個程序:
1,確定一個適當的空鉤調目。例如5目。
2,掛單餌,看單餌調目。例如1目。
3,確定一個適當的釣目。例如2目〔一般在空鉤調目和單餌調目之間〕。
4,應變。例如,改變釣目為4目,釣組靈敏性降低而空鉤率減少。
『柒』 釣魚人:如何快速調漂找底
首先我們要選擇一塊大一點的鉛,就是比漂的浮力大一點的鉛,多剪一點。首先調漂的第一步是找底,推到浮漂可以直接露出水面一目半目就行。第二步就是要把浮漂往下推大家說我直接把浮漂往下推不是更簡單快捷一些嗎?這樣子的話調漂就不精確,因為如果是在池子里,大家都知道池子有些是很淺的,大概兩到三米,這個細線你就隨便推一下,就開始調漂,關系不大,但是如果是野外的話,有些地方是非常深的,可能超過三米,在這樣子的地方釣魚,你如果隨便一推,那你這個漂和釣三米多水深的浮漂調出來就是不準的,所以我們一般都是推一個子線的長度,就是你底下的子線有多長,這個子線的長度多少你就推多少公分再加15公分,看情況調整目數。
如果我們調好漂,下一步就是找底,這個時候的浮漂其實還沒有落到底,因為你剪了鉛以後,浮漂在水底大概15公分的位置,餌料一定要到底,這時候不管你搓餌也好,拉餌也好,都是先用大一點的撮餌去找底,把浮漂往上推調整到兩目,看水域可增可減,只要找到你認為最合適的位置即可。
『捌』 釣魚怎樣找底和調漂
釣底按這個步驟調漂,有口就中魚
釣底的調漂步驟:
1、粗找底:
不掛子線,鉛皮座掛重鉛,鉛皮的重量大於浮漂的浮力,浮漂全部沒入水中,逐漸上拉浮漂至露出一目,最上面的太空豆位置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完成定位,記住最上面的太空豆至本次垂釣結束前不要再去動它了。
2、調整調目:
浮漂下拉25公分,此時浮漂應該是全部沒入水中,逐漸剪鉛皮至露出需要的目數。
3、調目及釣目的設定基本原則:
7目軟尾漂搓餌:調4-5釣2
7目軟尾漂拉餌:調3-4釣2
硬細尾搓餌:調7-9目,釣2-3目
硬細尾拉餌:調5-7目,釣2-3目
釣目高,釣鈍;釣目低,釣靈。
根據天氣、季節、鉤重、餌料比重及餌團大小針對上述調目再予以微調。
4、精確找底:
掛上子線,移動浮漂,調整浮漂座位置與已定位的上太空豆的位置的距離與子線的長度大致對等,下鉤搓餌掛大餌團來找底(同時也是打窩),使浮漂露出水面 2目,繼續上拉浮漂2公分,如果浮漂顯示3目以上,則代表已經過底,浮漂往下拉回2公分,此動作稱為反向找底,再掛正常施釣大小的餌團拋竿入水,微調浮漂 至釣目在2目左右進行試釣。
【試釣調整過程】:
(1)有口無魚:釣太靈,上拉浮漂2CM(可以連續上拉5次以內),以上唇連續中魚2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2)中魚為嘴邊上或下顎,此為釣太鈍,每次上拉浮漂1公分,至上唇中魚兩次以上為找到正口。
(3)釣底無口:每次下拉浮漂15公分,找到魚所在的水層,此已屬釣離底--釣浮--釣一標深的范疇,另述之。
跑鉛釣法:
1、適用范圍:
流水或者小雜魚鬧鉤時採用,釣法上近似於傳統釣。
2、跑鉛調漂步驟:
(1)無鉤狀態下,重鉛到底來找底。
(2)浮漂下拉20CM,剪鉛皮至平水。
(3)鉛皮座的上太空豆打開3-5公分。
(4)掛鉤,上拉浮漂至露出漂目2-6目均可施釣,水流急漂目露出多。
3、跑鉛釣法注意事項
(1)流水環境中,浮漂盡量選用大號的,定位能力強。
(2)子線盡量短控制在10公分以內,因跑鉛釣屬極鈍,短子線可放大信號。
(3)上頂及下頓的動作均要抓,均可中魚。
(4)餌料可以適當打粘些。
【找口詳細步驟】:
1、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或升後僅有緩緩下陰漂相,均可下拉漂進行調整.直至出現緩升再有乾脆的微微一頓。
2、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無效,多與餌態、大小有關,可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問口、探尋。
3、漂相僅有緩緩上升但無下頓口下拉漂調整釣目及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均無效,則可減鉛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4、漂不能下降至設定釣目,或高頂久久不落,在排除拋竿不準、失餌等因素後多系魚介面所至,也可下拉漂進行調整或減鉛去找口。
5、窩中魚星四起,但調整釣目仍均無口,應檢查餌的附鉤率及霧化率。同時應檢查調釣是否過鈍,漂及調釣,餌是否落於魚口不認的虛底泥漿層位中。
6、釣目靈鈍調整均屬無口,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也無效,可減鉛加大調目提高漂的載餌能力,並加大釣目調整尋問的范圍,使餌在虛底層位有更多選擇的層位面,再去重新找口,直至出現有乾脆的微頓之口並中魚。
7、漂緩升後即頓,屬於清晰正口標相但卻總是不中魚,是與餌狀態有關,以餌偏硬偏大最為多見.應及時調整餌態和施餌手法,再去找口探問。
8、漂相有直接一頓之口,提竿卻多不中魚,可上拉漂進行調整,多可以找到標准正口並中魚。
『玖』 新手釣魚,如何找底調漂
先調漂後找底,先告訴你台釣調漂基本方式:
一、以全標示桿的目數一半為調目,調目的一半為釣目。
二、以全標示桿的目數或一半為調目,分別掛單鉤和雙鉤餌半水記取目數,以半水單鉤的目數為釣目。
三、雙鉤雙餌半水調平水,然後延長水線,使漂上升一目,此時一目即為釣目,去掉雙餌標示桿所顯出的目數即為調目。
四、單鉤掛餌調平水,去掉後標示桿的目數為調目,雙鉤上餌到底露出的目數即為釣目(一般使用兩目)。
調釣變法:
一、調靈釣靈:應用於魚的行動遲緩,不大開口的情況下,如氧氣不足或天氣寒冷魚不愛動。
二、調靈釣鈍:用於魚很滑,吃食時有各種試探活動,不易准確掌握提竿時機的情況。
三、調鈍釣靈:用於魚群密集,互相干擾吃食或魚咬鉤很不規范的情況下。
四、調鈍釣鈍:魚多也游動就是不開口,有可能魚游動中觸鉤,漂一有反映立即提竿,常可掛上魚來。
每支浮標的浮力大小不同,標尖的目數有多有少,所表達的殘余浮力也不同。「調4釣2」已不夠用,但魚要釣,標要調,怎麼辦?以我設計浮標的理念及長期施釣的體會是,不管你用一支什麼類型的浮標,必須調整出浮標的靈敏狀態和表達穩定的魚訊信號。其方法是:在當天釣魚的水域,先將魚餌拌好,然後開始調標。
步驟一:空鉤半水不到底首先,將鉛皮慢慢剪去,一直到標尖露出水面半目或呈水平。然後,在雙鉤中的任何一鉤掛粒魚餌,再往釣區拋出。此時你會發現浮標往下沉沒,之後修剪鉛皮,重新掛一餌拋出。如此反復,修剪鉛皮,直到量出一粒魚餌懸停在半水的狀態,標尖露出水面呈水平狀為止。但要切記,你用的魚餌大小要估計到它是不是就是在水底的大小。因為魚餌從水面下沉到池底的過程中肯定會溶化掉一部分,一粒正常的魚餌從水面到池底大概溶得只剩2/3左右。所以,調標時只能將要用的魚餌取出一小團搓粘,使它不容易霧化才對。以正常施釣魚餌的2/3左右半水調標,是一重要環節,一定要恰到好處才行,因為這粒魚餌的大小決定了今天調標的目數。如果你選用的浮標浮力偏小,或標尖的長度偏長,可以從修剪鉛皮中使浮標標尖露出1目或1目半。假使標體和浮力偏大,標尖又短(如空心尾),可以調整標尖露出半目或平水。
步驟二:兩餌輕觸底調標完成後,再將不帶魚餌的空鉤拋至釣區,可見浮標下沉到某一目就不再下沉了,這露出的目數就是今天適合你使用魚餌的調目。以這種方法調標,完成雙鉤掛餌拋出,浮標一定會緩慢下沉,接著再將浮標往上移動,一直至雙餌到底露出2目就可施釣。我認為,這種方法比較科學,因為「台釣」的浮標功能主要是控制魚餌在池底的狀態(許多爭論文章都忽視了這個最基本的內容)。發生魚訊時,是以魚餌在水下保持輕觸底狀態的信號為准。這種調標法絕對保證魚餌到底,兩粒魚餌的重量既不會因浮標的浮力不夠而由池底大部分承托負擔造成遲鈍現象,更不會因為盲目的調幾目而造成浮標的浮力過大,出現魚餌不到底和找不到底的事情發生。這種調法的目的是魚餌重量的一半由浮標的浮力向上牽引,另一半由池底來承托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