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奧迪a4被水浸泡後維修保養要注意哪些問題
如果愛車進水了被泡了不可怕,如果處置得當,可能就不花錢了,也不耽誤你的愛車使用。但是如果處置不當,造成愛車受損不說,還多花冤枉錢,少則三千五千,多則幾萬,甚至一年的工資都能搭進去。另外還需要十天半個月的維修時間,也耽誤自己的出行,就算修好了,也難免以後使用過程中不出現後遺症。
還有,檢查是否有發動機損壞的跡象。如果你在引擎蓋下看到水滴,意味著水可能已經進入你的引擎里了。這時候就需要找一個修車師傅來幫忙了。如果引擎沒事你就需要測試汽車的電子元件是否損壞,試試車燈、窗戶、空調、室內燈和音響,任何與洪水接觸的部分都有可能發生電力故障。檢查剎車和方向盤還有冷卻液儲存器和離合器是否損壞。如果你的車型較舊,請檢查燃油系統是否有洪水損壞跡象。
其實事故發生後,車主不要試圖移動車輛或發動車輛,應盡快報案,時間上不能超過48小時。至於車子的具體賠付損失情況,要根據車主的保險單保項。如果積水漫過了儀表盤,保險公司會考慮全額賠付。車輛水泡以後,如果進水嚴重的話,對車輛的損害非常大的,幾個大部件都更換或者花費高昂代價維修,比如變速箱,發動機,行車電腦,安全氣囊等,甚至有的舊車維修下來一算超過現車價的80%,基本上就按報廢來處理了,沒有維修的價值了。
總而言之,如果車輛在水中熄火,有50%可能性會導致發動機損壞;但如果熄火後再次發動,那麼發動機肯定要「報銷」。汽車涉水千萬不能在熄火後再次發動。
⑵ 汽車涉水之後怎麼辦,到底該如何操作
首先,汽車過水只要水深不超過進氣口,就不會熄火。就沒有問題。
如果過水的時候沒有熄火,那麼對發動機是沒有影響的,只有自動熄火拋錨才有影響。過深水後一般會造成電線短路,接觸不良,發動機進水,車體生銹,布料,隔音層等等,發霉等。所以涉水後把前機器蓋、4個門和後備箱打開,晾曬一下,避免潮氣侵蝕,仔細檢查一下。
當然涉水也要一次性通過,要是把車泡在水裡也不行。時間長了水也就進來了。
即使是專業的頂尖越野車,也要盡量避免涉水,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賽車手是不會涉水的。
涉水風險太大。萬一水超過了極限,車就飄起來了,失去抓地力,無法脫困,就等著大修吧。
下次遇到必須要涉水的時候先看看水的大約高度,水深約半個輪胎高度時發動機應未進水。可待水退之後,再發動開到維修廠,進行底盤或排氣管清理。水深超過半個輪胎高度時發動機室和乘員艙可能都已經進水,電氣系統會浸水短路。此時不可貿然起動發動機,須等積水退去後,請拖車拖至維修廠進行維修。如貿然發動車子,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害。
涉水後措施:
檢查電路系統
立刻拆除電器部分的包紮物,擦乾水濕部分,並裝好風扇皮帶。檢查各齒輪箱有無浸水,水箱散熱器片之間有無漂流物堵塞,輪胎有無損壞,底盤下面有無水草纏繞等;
及時將車輛清理干凈,恢復制動效果。在尚未確定電路系統、引擎組件等部件未進水之前,不要試圖啟動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⑶ 雨後汽車保養方法 雨後汽車如何保養
下雨的日子對汽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但總是有車主以為愛車被雨水澆透後能省下一筆洗車費,殊不知這些雨水並不是想像中的「甘露」,而是會給愛車帶來傷害的「毒液」。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在雨後將車身上的雨水盡快擦乾,是否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當然不是這么簡單。本期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雨後保養車輛的要點,大家在雨後為愛車保養時不妨對照參考。
車身:清洗干凈才靠譜
車輛在雨中澆透後,雨水除了會殘留在車身表面,還會流進車身下方縫隙當中;汽車在雨中行駛時,路面上的污泥也會濺到這些縫隙裡面。當雨水與這些污泥臟物相遇後,便會形成粘附在縫隙當中的臟物,藏在難以察覺的部位。這些隱藏污泥的部位,正是濕氣聚集的黑點,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車身下部生銹,不僅影響車輛美觀,而且也會對車體造成損傷。
因此,車主在雨後可不能偷懶,應盡早將車輛送往4S店或正規的汽車美容店清洗干凈,尤其注意將車門下側空隙、輪轂內的污泥等堆積物沖洗干凈,並保持這些空隙部位的乾燥。
漆面:雨水其實是大敵
把淋雨當洗車,相信很多車主都有這樣一個認識誤區。的確,被雨水澆透的車輛掛著水珠,晶瑩水靈煞是好看,似乎十分干凈,但這只是肉眼看到的假象。如今,城市范圍內的雨水酸性普遍偏高,雨水中的酸性成分對汽車的漆面具有極強的腐蝕作用,久而久之就會對汽車的漆面造成難以修復的損害——等到愛車「長麻子」的時候,你就不會再把這些雨水當「甘露」了。
雖然酸雨的破壞力不小,但也不用恐慌,我們還是有方法應對的。在雨水較多的天氣中,車主最好能給愛車進行一次漆面護理,要想簡單快捷可以採用打蠟的方式,想得到更長久更有效的保護的話可進行封釉。經過護理之後,愛車的漆面就會擁有一層抵禦酸雨的保護層,基本可以藐視那些惡心的酸雨了。
假如愛車不幸中招,已經被酸雨腐蝕漆面,那就需要對漆面進行修復,然後再進行漆面護理。當然,酸雨腐蝕漆面的情況比較少見,只要車主們能避免愛車因刮擦或碰撞損傷漆面,一般的酸雨還是很難「秒殺」車身漆面的。
天窗:守好這道「頭頂關」
選擇天窗的車主基本上是圖個「採光好」、「觀景佳」、「夠檔次」的境界,但天窗屬於汽車的薄弱環節,嬌氣是肯定的了,尤其是碰上雨天,稍有不慎就會遭遇「車外大雨車內小雨」的尷尬局面。此外,由於這個位置與車頂並不能形成一個平面,因此註定會成為一個積藏雨水和污物的位置。
要解決以上的問題,我們可以從雨後的保養中著手。在雨後保養時,首先應清理粘附在天窗密封條上的泥沙或樹葉,檢查密封膠條是否變形或出現缺口,以防止雨水過量滲入天窗內造成車內漏水。
其次是對天窗導軌進行潤滑。不少天窗漏水的案例,是與天窗沒有完全關閉有關,這其實是潤滑不良的天窗導軌在搞鬼。通常情況下,天窗導軌內會有充足的潤滑油液,但如果車主在雨天時沒有及時關天窗或天窗出現滲漏,讓雨水流入導軌,則會稀釋導軌上的潤滑油液,長期不注意的話會導致天窗導軌潤滑不足,影響天窗關閉的密合度。因此,每次雨後保養時,還要檢查天窗導軌的潤滑情況,及時添加潤滑劑。
車內:連接縫隙需留意
沒有天窗的車是否就能避免車內漏水呢?當然不是。隨著車輛使用時間的增加,車身連接處的密封膠條會逐漸老化,比如A柱與前風擋玻璃連接處這類部位,就會成為雨水重點關照的薄弱環節。所以,雨後保養除了注意車身外部的情況,也不要忘記檢查車內的密封狀態。
車燈雨刮:隱患藏於小細節
在大雨天氣中,車燈能給我們的行車安全提供極大的保障,尤其是穿透力更強的霧燈。某些使用時間較長的車輛,車燈的防水能力有所下降,就會出現「淚眼朦朧」的情況——車燈漏水。假如放任其自行干透而不及時處理的話,你就准備接受愛車「失明」的現實吧!
車燈漏水與車燈密封有很大關系,因此雨後檢查時首先要留意車燈內是否有水霧,如果有的話,就要看看到底是車燈罩有裂縫還是邊緣密封條有破損了,並及時更換相關的部件。
雨刮同樣是雨天行車中的重要部件,因此雨刮條的檢查也是重要一環。老化或受損的雨刮條都會嚴重降低刮水效果,無法將前風擋玻璃上的雨水及時刮干凈,在一片雨水蒙蒙的視野中駕駛,安全系數自然是大打折扣。
底盤:整體護理省不得
底盤其實是個挺「苦逼」的角色:離地面最近、經常被彈起的石子暗算、雨天喝飽地面濺起的臟水、污泥粘附是常有的事……雨天之後,我們很應該對車輛底盤呵護一番以作補償。
用舉升機將車輛抬升之後,車輛的底盤便盡收眼底。我們可以發現,車輛底盤容易被銹蝕的部位很多,包括懸架、油管、油底殼、各種空隙部位等。給底盤來個清潔及防銹處理,是很不錯的選擇。
同樣「苦逼」的還有輪胎和剎車系統。雨天行車時,如果輪胎被銳利物扎破,通常比較難發現;剎車碟在雨天行駛時沾滿雨水,任其自行乾燥的話,剎車盤上的銹點只會越來越放肆。因此,從整體角度看,底盤護理還應該包括輪胎和剎車盤,這兩項檢查省不得。
點火系統:除濕乾燥要及時
雨天之後,不少車主發現自己的愛車啟動起來有些吃力,甚至很難點火。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是與點火系統潮濕有關。在汽車行駛的過程中,位於發動機艙內的點火系統內部溫度會相應地升高,當遇上雨天,車外的冷空氣與發動機艙內的熱空氣相遇時,便會在點火系統上凝結成水汽;若水汽不能及時蒸發,便會影響點火系統的運作,導致車輛出現點火吃力的症狀。
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需要在雨後保養中檢查發動機及點火系統的受潮情況,尤其注意點火系統介面處及管線外是否有水珠凝結,及時進行乾燥處理就可以了。
進氣系統:保持乾燥不能忘
發動機艙內最容易被雨水濺濕的部位是哪裡?沒錯,就是位於發動機艙前方的水箱散熱網。被濺濕的散熱網若不及時作乾燥處理,不僅容易沾上污濁物影響進氣和散熱,而且也容易被酸雨銹蝕破壞。布滿銹漬,而且黏糊糊,還十分潮濕……這樣的散熱網,想想都覺得惡心。還是那句話:及時清潔和乾燥,准沒壞處。
還有一處需要及時乾燥的部件,就是空氣濾清器。雨水進入空氣濾清器後,潮濕的空氣濾芯會降低空氣濾清器的透氣性能,造成發動機進氣量不足,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車輛運轉無力,繼而增加油耗。
油液:及時添加雨刮水
有多少車主認為用自來水做雨刮水就可以了?或者在自來水中加些洗潔精DIY成雨刮水?其實,這也屬於一個用車誤區:自來水無法徹底清潔車玻璃;洗潔精能起到一些清潔的作用,但是卻會腐蝕雨刮條,加速其老化硬化。我們還是建議各位車主在雨後及時為愛車添加專用雨刮水,保持前風擋玻璃的清潔和斥水性,畢竟在大雨天時指望雨刮獨撐大局有些不切實際,越刮越抓狂。
總結:按以上步驟操作下來,除去稍顯麻煩的漆面護理工作,大概只需花費三個小時就能完成一次雨後保養,既能保持車輛外觀整潔,又能增加安全系數,一舉兩得。
雖然文章介紹的是雨後如何保養汽車,但是有必要提醒一下各位車主:據4S店專業維修人員介紹,不少在雨後出現故障的車輛並不是被雨水澆壞的,而是在雨天當中超速行駛,通過隧道或下坡等低窪路段時被濺起的水倒灌發動機艙,造成水浸損傷。因此,雨天時駕駛者應避免快速行駛,同時要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通過水窪路段不減速,並不能證明車子有多強悍,只能證明這個車主很懂毀車。
⑷ 雨後汽車保養小技巧
. 勤洗車身
碰上下雨天,有的新手司機會認為雨水剛好可以沖掉車身的泥土,省去洗車的麻煩了。殊不知,雨天過後如果不抓緊洗車,對車漆損害很大。雨水中多含有酸性物質,會腐蝕車漆的外層亮膜,同時雨水中還夾雜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灰塵,經過陽光照射後,會衍生出大量的氧化物,時間長了想清理干凈非常不易。所以,雨後首先要對愛車進行一次漆面美容,以防止雨水對漆面造成傷害,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打蠟,但要想達到持久的保護效果,還可以進行封釉。
2. 檢查引擎
被雨澆後的車,引擎可能有異樣,啟動是沒有問題,但很不利落,經常是有氣無力的。因為汽車引擎堪稱汽車「心臟」,容易暴露出問題。暴雨之後,引擎不易啟動是較常見的現象,這種毛病的原因多由於點火系統受潮而產生漏電。一旦發現是因為點火系統的潮濕而造成點火不良、引擎性能下降的話,可以暫時用干紙巾或干布把分電盤內外及電線等擦乾,如果是因為老化漏電一定要及時更換。
⑸ 汽車被雨淋後,應該怎麼保養才好
1.勤消毒 防細菌。
下過雨後的空氣濕度較大,車內通常會比較潮濕,很容易滋生細菌,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因此,大雨過後必須要對車內進行檢查。
下雨後保養時,可以對車內進行適當的消毒處理,車內保養不僅能夠創造清潔舒適的車內環境,更重要的是,能夠讓車主及乘客在車內享受更加安全健康的體驗,免受車內細菌的危害。
此外,車主也應該勤換空調濾網,正常情況下,一個原廠的空調濾芯使用壽命是兩萬到三萬公里,如果經常行駛在土路或空氣質量較差的路面就要適時縮短更換周期;
2.檢查底盤防止輪腔松動穿孔。
被雨淋過後的車子,輪腔側和底盤部位會有污泥積存,容易使潮氣藏匿在底盤內部,導致汽車生銹,甚至還可能出現汽車輪腔處松動穿孔的情況,容易引發安全事故。關於汽車的底盤,特別是剎車,因為受過潮,可能會導致汽車反制動力下降,使汽車剎車反應遲緩,從而影響汽車性能,甚至可能引發安全事故;
3.勤打蠟 防止油漆損壞。
在大雨過後最好對汽車進行一次「美容」,能夠更好地延長汽車使用壽命。
近年來,空氣質量每況愈下,雨水大都呈酸性,經歷酸性雨水沖刷,久而久之車漆會失去光澤,影響車身的美感。可以給車身外部進行打蠟,這樣能夠防止油漆損壞。不過要想起到更好、更長久地保護車身油漆效果的話,需要對車身進行鍍膜、封釉。
⑹ 汽車涉水之後怎樣處理
首先,汽車過水只要水深不超過進氣口,就不會熄火。就沒有問題。
如果過水的時候沒有熄火,那麼對發動機是沒有影響的,只有自動熄火拋錨才有影響。過深水後一般會造成電線短路,接觸不良,發動機進水,車體生銹,布料,隔音層等等,發霉等。所以涉水後把前機器蓋、4個門和後備箱打開,晾曬一下,避免潮氣侵蝕,仔細檢查一下。
當然涉水也要一次性通過,要是把車泡在水裡也不行。時間長了水也就進來了。
即使是專業的頂尖越野車,也要盡量避免涉水,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賽車手是不會涉水的。
涉水風險太大。萬一水超過了極限,車就飄起來了,失去抓地力,無法脫困,就等著大修吧。
下次遇到必須要涉水的時候先看看水的大約高度,水深約半個輪胎高度時發動機應未進水。可待水退之後,再發動開到維修廠,進行底盤或排氣管清理。水深超過半個輪胎高度時發動機室和乘員艙可能都已經進水,電氣系統會浸水短路。此時不可貿然起動發動機,須等積水退去後,請拖車拖至維修廠進行維修。如貿然發動車子,可能造成嚴重的損害。
涉水後措施:
檢查電路系統
立刻拆除電器部分的包紮物,擦乾水濕部分,並裝好風扇皮帶。檢查各齒輪箱有無浸水,水箱散熱器片之間有無漂流物堵塞,輪胎有無損壞,底盤下面有無水草纏繞等;
及時將車輛清理干凈,恢復制動效果。在尚未確定電路系統、引擎組件等部件未進水之前,不要試圖啟動以免造成更大損失。
⑺ 汽車被水泡後該怎樣修
觀察
首先,一定要仔細觀察汽車被水泡的程度,如果水還不是很深,沒有超過汽車輪胎的三分之二高,也就是水還沒到達汽車的排氣口,還不能對汽車的安全造成危脅,那麼趕快發動車輛沿安全路線放心撤出。
警慎停車
反正汽車泡水是件麻煩的事,所以下雨季節,大家停車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停在容易積水的地方。
⑻ 汽車進水了應該怎麼辦
萬一自己駕駛的汽車不幸進水,應該及時做到:
1、盡快把電瓶負極線拆下來,以免車上的各種電器因進水而發生短路。
2、馬上對發動機進行檢查,先檢查發動機汽缸有沒有進水,進水會導致連桿被頂彎,損壞發動機。
3、檢查機油里是否進水,機油進水會引起機油變質,失去潤滑作用,使發動機過度磨損。
4、檢查變速箱是否進水,變速箱進水會使變速箱里的齒輪油變質,造成齒輪磨損。
5、檢查剎車油及四輪剎車,剎車油里有水會使剎車油變質,致使剎車失靈。
6、如果排氣管進了水,要盡快把積水排除,以免水中的雜質堵塞三元催化器或損壞氧感測器。
7、檢查電瓶是否進滿了水,必要時請更換電解液。
8、自動變速箱車要檢查自動變速箱和變速箱控制電腦是否進水。
9、將車內被泡過的物品(座套、腳墊等)盡快晾乾,以免發霉。
判斷進水車
行駛時的判斷:大雨過後,汽車涉水行駛,總擔心車輛進水,當你駛出深水區後,可以踩住剎車,加大油門,如果轉速提高,進去的水會自動排出來。如果在水中就熄火了,此時千萬不能夠再啟動。如果啟動,影響將會非常大,會造成發動機連桿打彎甚至扭斷以及活塞可能擊穿等問題。
靜止時的判斷:如果你的車子是靜止的,可以通過檢查空氣過濾器來判斷汽車是否進水。空氣過濾器是紙質的,若其是乾燥的或者有一點點潮,則汽車沒有進水,若過濾器是濕的,則汽車進水了。這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判斷汽車是否進水的辦法。
汽車進水後的自救
☆車輛涉水後,應選擇寬闊安全的地點停車,查看發動機點火系統是否沾水,並用干布將其受潮的電器部件擦乾凈,以防發生短路或斷路等故障。
☆過水後,要留意剎車和手剎,因為經過水浸後,剎車效能可能會減弱。
☆檢查各齒輪箱有無浸水,水箱散熱器片之間有無漂流物堵塞,輪胎有無損壞,底盤下面有無水草纏繞等,及時將車輛清理干凈。
☆應啟動發動機,讓發動機空轉數分鍾後,達到正常溫度,烘乾發動機上面的水和潮氣。確認汽車技術狀況良好後,先用低速行駛一段路程,並有意識地輕踩幾次剎車踏板,讓剎車蹄片與剎車轂接觸摩擦產生熱能,以烘乾和蒸發掉制動器中殘留的水分,確保剎車性能良好。
☆一旦車主遇到汽車進水的情況,最好到汽車修理廠和專業的售後服務站進行修理,切不可圖便宜在路邊店進行維修。
提醒
★汽車進水後,一定不能夠啟動汽車
啟動汽車會引起許多的損失,這種情況保險公司一般不賠。因此,若進水了,應該在第一時間與保險公司聯系,然後再聯系4S店進行維修。清淤工作屬於保險公司的賠償范圍,市內拖車的費用也一般由保險公司承擔。如果購買了自然災害險,理賠的金額會高些。
★車廂進水不僅要清洗,還要消毒
消毒這一道工序往往很容易被很多人忽略。洪水夾帶著地溝水等臟水,細菌非常多。坐椅、座套等最好用漂白粉沖洗,吸水棉必須更換,以免細菌繁衍,也可以做一些臭氧殺菌。
★剎車油、變速箱油、機油等均要更換
中低檔汽車費用一般為500元左右,而高級車,如寶馬、賓士則要達到3000元左右。
★線路檢查必不可少
其實汽車進水後,毛病主要在線路上。線路留下的雜質,時間久了以後會腐蝕線路,從而造成許多問題,所以要注意檢查線路。
★進水車要勤保養
進水的車修好了,切記日後的維修保養要勤快些,以檢查線路和清潔為主多留意小毛病的發生。泡水的車子一次維修是沒法全部修好的,毛病是慢慢顯出的,所以先清洗好線路,徹底檢查保險絲盒、蓄電器等僅僅是第一步。空調的蒸發箱也應該拆開漂洗、消毒、烘乾。鼓風機也得仔細清洗,否則以後會出現許多的問題。這樣就可以減少今後由於線路而引起的各種小毛病。
⑼ 汽車過水後有沒有需要做特別的保養維護措施
汽車過水指的是泡水嗎。一般來說,汽車過水指的是水淹過了駕駛室,如果是這樣的話就需要對全車進行一次維護檢查。主要針對電器插頭兒。應該對電器插頭進行吹乾處理,還要注意防銹。底盤兒上要注意進行一些防銹措施。比如清理淤泥噴塗防銹劑等等。
⑽ 汽車被水淹過如何保養
車輛涉水後保養:
1、檢查剎車是否正常
在涉水成功後,不要著急提速,繼續保持一段時間的低速行駛,並且在沒有水的路段上空踩幾腳剎車,以免剎車失靈發生追尾事故。這樣不僅能夠檢查剎車是否正常,還能使剎車盤和剎車片充分摩擦,讓殘留的水分盡早揮發。
2、洗車時也給底盤「洗個澡」
下雨天道路上的積水比較臟,會有落葉等各種雜物。在車輛涉水時,這些雜物很容易附著在底盤縫隙等地方,久而久之會使底盤生銹。所以,洗車時也給底盤「洗個澡」,做一次徹底的清理是十分必要的。
(10)汽車泡過水後怎樣保養擴展閱讀:
車輛涉水技巧:
1、勻速通過
如判斷能夠通過,則應掛低檔位、大油門,不要更換檔位,保持勻速通過。
2、忌中途收油
如果通過積水路段時遇到前方障礙,駕駛員可以通過掛空擋踩油門的方式,保持發動機轉速,盡可能不要收油,以防排氣管進水導致熄火。
3、不可再次啟動
如果途中熄火,絕不能嘗試啟動發動機或掛擋拖車,只能空擋拖回修理廠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