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宋美齡40歲患乳腺癌後,還能活到106歲
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尤其是近代和當代的名人們,普遍很高壽。在疾病面前,人不分高低貴賤,所有人都會生病,但是生病之後,卻因為身份的差異而截然不同。
蔣介石和宋美齡
2. 一個真實的於鳳至的內容簡介
絕代風華,偏有坎坷命運。名媛風范,難了一片痴心。幾聲唏噓,幾許淚痕。
從歲月深處走來一個真愛無聲的悲情女人。
有人說她鳳命吉祥,可在她心靈深處又有怎樣的凄涼和憂傷?
從北方才女、富家千金,到聲名顯赫,少帥夫人。從癌病患者到異國打拚,從房地產商人到華爾街女股神……她創造著人生傳奇和財富奇跡,她帶著愛與執著走完華麗而艱辛的一生。
這就是——於鳳至。
那個俏麗的背影帶著美麗與哀愁已飄然遠去。在她驀然回首的一剎,我們會汲取一種力量,一種精神?或者一種反思,一種教訓?
3. 趙一荻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在看這個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故事,很多人都在說這個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愛情是凄美的,小編也不知道這是誰說的,反正覺得吧,這個三觀有點點問題,當然了這也只是小編的個人看法而已,為什麼這么說,因為小編覺得事情要從多個方面來看,今天我們就從這個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鳳至角度來看看這個趙一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人說趙一荻非常的可怕,當小編分析完了之後,大家再看看到底是可怕還是恐怖吧,有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網友可看看!
「卿名鳳至不一般,鳳至落到鳳凰山,深山古剎多梵語,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首詩很多人如果不知道還以為是那位大文豪寫的,其實並不是的,這是張學良寫的,寫給誰的想必大家也知道,表達的感情大家也看得出來,無盡的惋惜無盡的後悔,看得出來張學良的真愛到底在誰身上了。
說說趙一荻到底有多可怕,讓張學良休於鳳至這都算小事
關於趙一荻為什麼說她可怕,我們可以從張學良被囚,於鳳至患癌說起。
當時是1940年,於鳳至被查出得了癌症,在張學良的安排下,於鳳至踏上了去美國的治病道路,於鳳至是的的確確的封建社會女子,一句英語都不會,但是她還是去了美國,雖然國內滿目瘡痍,殘羹斷臂,丈夫被囚,她不是去美國逃避,而是去面對更加殘酷的人生。
於鳳至在美國多得多苦,大家想像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分析,張學良被囚,那麼能送到於鳳至手上的錢會有多少?張家的錢全部被日軍佔領,還有孩子在英國讀書,於鳳至還不會英文,第一年就三次大手術,切除了左乳,這樣的艱難不知道大家能想像多少?
但是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原配夫人,竟然接到了張學良送來的休書,於鳳至的心情這誰都理解不了,但是這事發的原因大家想想背後又是誰在搞鬼?除了趙一荻還能有何人?
說說趙一荻到底有多可怕,讓張學良休於鳳至這都算小事
大家都在說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愛情故事,但是趙一荻其實這人不管放在什麼年代,都是走不上正位的,不管多好看,只能是小妾。但是趙一荻尋尋覓覓最終訓到了張學良這里,和張學良有私奔,趙家還和趙一荻斷絕了關系,這事報紙上大肆刊登,找家臉上無光,這張家更加如此,但是這事曝光後,這趙家就算是綁上張家了,這背後的手段我們也無法想像。
趙一荻到了張家之後,口口聲聲說什麼都不要,只要收留就好了,於鳳至心好,看在張學良的面子,就都答應了,但是結果卻是自己被休。
到了台灣之後趙一荻利用宋美齡的關系,讓張學良學信上了基督教,但是基督教有教規的,那就是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女人,在國外為命運拼搏的於鳳至收到了這封寒人心的休書了。於鳳至被修,趙一荻和張學良完婚,這趙一荻種種手段不知道給誰學的,厲害厲害。
這還沒完,趙一荻在死之前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趙一荻給自己選了一塊墓地,但是在自己邊上還給張學良也選了一塊,這兩人就這樣葬在一起,留下了孤苦的原配於鳳至!
說說趙一荻到底有多可怕,讓張學良休於鳳至這都算小事
看到最後不知道大家怎麼想的,小編反正覺得這個趙一荻是真的可怕,各種手段都有,厲害至極!
4. 痴情人!苦等張學良半世紀的於鳳至到底有多美
中國的歷史證明,凡是時局變換,神州更迭之際,便總免不了有一批邁邁脫俗的女子來為這厚重的歷史點綴上些許鶯歌燕舞的靈氣,一灣秋水融化了多少英雄的壯志,滿目春情消磨了幾許豪傑的膽氣。
這歷史的偉岸埋藏多少了的腐朽,但這些女子清新秀麗的形象卻永遠篆刻在了其間,在那塵埃中綻放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昨夜西風凋碧樹,望斷天涯路”。在於鳳至熱烈赤誠的一生中,卻是紅顏多命薄,可是對愛情的包容,對親情的守候卻讓許多人動容。在她對張學良的一生中不乏柔情似水的時刻,但是命運使然,面對感情她選擇了成全,選擇放愛一條生路,可悲、可嘆、可歌、可泣。
5. 少帥的原配妻子於鳳至,有著怎樣的傳奇一生
於鳳至,人美,心更美。有道是:「妻賢夫禍少」,到於鳳至這里,是應運的,張學良老老實實跟於鳳至過日子期間,正是事業上升期,1927年認識趙四小姐後,剛黏糊上沒幾個月,他老爸張大帥就出事了。
6. 怎樣看於鳳至的婚姻
於鳳至和張學良雖說是包辦婚姻,但是於鳳至溫良恭謹的作風得到張家所有人,也包括張學良的認可。就算張學良有趙四小姐以後,也是把於鳳至視為自己的原配夫人,而在外人面前趙四小姐只不過是秘書。三個人也共同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沒有西安事變、於鳳至1940年沒有去往美國治療乳腺癌的話,那於鳳至至死都應該是張學良的夫人。只不過因為政治原因,台當局不可能讓張學良去美國探望於鳳至,張學良又信奉了基督教,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逼迫下,為了救張學良的於鳳至得罪了台灣當局,只能是含恨同意和張學良離婚,但是他們離婚後,張學良依舊稱於鳳至是自己的夫人。
7. 張學良與於鳳至生活多少年
張學良與於鳳至生活了24年。
1916年15歲的張學良同18歲的於鳳至完婚,過門後的於鳳至 尊老愛幼,相夫教子,善待下人,在張府內贏得一致好評。然而張學良對這門包辦的婚姻卻不是很滿意。婚後經常和一些女子同居,於鳳至對這些沒有過多指責。仍然無微不至的照顧張學良。就連張學良把趙一荻帶進帥府時,她也視趙一荻為姐妹,三人和諧相處。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扣押,而此時的於鳳至正在美國陪子女讀書,接到消息後,她立即回國,陪伴張學良四年。後來由於她患乳腺癌,1940不得去美國接受治療,沒想到這一分別就是永別。
(7)於鳳至患癌是怎樣熬過這段時間擴展閱讀:
1964年7月4日,經遠在美國的於鳳至同意離婚,64歲的張學良才與53歲的趙一荻正式結婚。他們結束20多年與世隔絕、相依為命的生活後,在台北杭州南路美國人吉米·愛爾竇的家中舉行婚禮。
愛爾竇是張學良的老朋友,證婚人是年已百歲的陳維屏牧師。女方證婚人是黃仁霖。13人的來賓中有宋美齡、張群、王新衡、莫德惠、何世禮、馮庸等。
於鳳至女士至死也沒能再見張學良一面,這成了她一生之中最大的遺憾。1990年3月20日,於鳳至在睡夢中安然逝去。
8. 於鳳至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為張學良都做過些什麼
於鳳至 (1897年6月7日-1990年3月20日),字翔舟,富商於文斗之女, 少帥 張學良的原配妻子。在張學良的坎坷人生之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於鳳至祖籍山東海陽司馬庄,祖輩因災荒落戶鄭家屯(現吉林省雙遼市)。其父靠經商致富,為避風險,將家眷安置於懷德縣大泉眼村(現公主嶺市南崴子鎮大泉眼村)。 1897年於鳳至在大泉眼村出生,五歲入私塾,九歲到鄭家屯。 十一歲時由父母訂下婚約,對方是小她三歲的張學良。 1913年考入並最終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奉天女子師范學校。 1916年4月,於鳳至與張學良在鄭家屯舉行婚禮結為夫婦。婚後來到沈陽,住在「大帥府」。 雖然起初張學良對於父母的包辦婚姻表示反對,但後來,於鳳至贏得了張學良的愛慕和敬重。兩人興趣相投、相敬如賓,感情日益融洽。 公公張作霖也對這個兒媳婦喜愛有加。 由於她處事得體、有主見、待人真誠,在復雜的大帥府中也逐漸獲得了普遍的歡迎和威望。 [編輯] 感情波折 1929年,趙一荻來到沈陽,於鳳至大為不悅,拒不接受。後來,經約法三章勉強應允[1]: 「 趙四小姐對外沒有夫人名份。對外國人稱是你的秘書;對中國人稱為侍從。 」 不過,於鳳至逐漸發現趙一荻對張學良的愛的確出於真誠,並且才智過人、精通英文、善於交際。自己需要打理帥府內外,不能常伴丈夫左右,如今他身邊有這樣一個體貼聰明的女人倒也不錯,遂慢慢對她有了好感。加之趙一荻對她也頗為尊重,兩人感情日甚,親如姐妹。 [編輯] 相夫持家 於鳳至 初到張府即由於張作霖的愛護和自己的能力樹立威望,並逐漸接管帥府內務。另一方面,張學良一直稱她為「大姐」,遇有難事常與她討論,徵求她的意見,特別是在苦悶之時常得她的巧妙安慰。 1928年,皇姑屯事件暴發,張作霖在返回沈陽時被日軍炸死。於鳳至率張作霖眾妾等秘不發喪,巧與日本特務周旋,聲稱只受了點輕傷,使各方勢力不敢妄動,協助張學良完成了東北軍政大權的移交。 1929年1月,張學良為了穩固軍權,欲處置守舊派代表楊宇霆、常蔭槐。起初打算將其二人關押起來,但他與於鳳至商量時,於說[1]: 「 你能關得住他嗎,張作相等人為他求情你是放還是不放? 」 張遂決定殺之。張後來回憶時說[1]: 「 真是『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 1930年,遼西大水,於鳳至在沈陽組織「水災協賑會」救災。之後,趕往南京,與正在參加蔣張首次會晤的丈夫相會,首次會見蔣介石與宋美齡。後下上海,曾拜宋老夫人(倪桂珍,宋氏三姐妹之母)為乾娘,與宋美齡等結下姐妹情意。 1933年,張學良被迫下野,4月11日 於鳳至 隨夫出訪義大利,途中曾填詞一首安慰沮喪中的丈夫[2]: 越大洋乘風破浪,等閑千堵冰障。人言英雄志無量,空餘豪氣萬丈。將門子,百將戰驍勇何懼敵囚旺。一馬平盪。嘆成命難違,請纓無路,長嘯嘆淪喪。道什麼,外交可攘頑敵,國人急呼良將。問君此去何惆悵,蓄得青山樹千丈。述衷腸,實難忘,永志塞外恥辱帳。慢動悲愴戕。青史無虛謊,黑白分明,笑對世人謗。 在義大利時會見了墨索里尼等,並輾轉參訪歐美諸國。之後,於鳳至留在義大利,安排和照顧正在羅馬讀書的孩子。 1936年11月,義大利支持日本宣布承認滿洲國成立,張家與時任義大利總理的加萊亞佐·齊亞諾私交破裂,於鳳至攜子女來到英國倫敦。 [編輯] 回國救夫 1937年,剛到英國的於鳳至得到丈夫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扣押的消息,帶病回國救夫。然而,多方奔走卻毫無效果。她要求與丈夫一同承受牢獄之災,從此經受了三年被特務嚴密看守的幽禁歲月。 起初,張常有自殺的念頭,欲以此控訴蔣介石對他的囚禁,但於鳳至勸之[3]: 「 在軍事法庭上,你光明正大地說明「西安事變」的兵諫,是為國家存亡的革命行為;是為了改正錯誤的政策而兵諫,並不承認有罪,這從得到蔣先生的允諾採納我們的主張可以證明。既然我們認為不僅無罪而且行為正確,今天受到非法的囚禁,那就要學文天祥等仁人志士為人才是,我們心有正義,歷史會有裁判,怎麼能喪失信心?何況你對東北軍幾十萬將士有責任,對西北軍官兵有責任,對兒女有責任,你要戰死在前線的心願未遂,蔣幫如此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報應未見;所以,不但不能自殺,反而要千方百計保住自己的生命才對得起人,對得起大帥在天之靈。 」 張遂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1940年, 於鳳至 在貴州被查出患有乳癌,醫院告知國內無法醫治。且他們有一個兒子於倫敦轟炸中腦部受損,需親人照顧。經張學良勸導、蔣介石同意,於3月去美,同時將子女接至美國照顧。 起初,於鳳至不願去美國,她說[4]: 「 漢卿,知情的當然會知道我去美國治病是你的主意,可是不知情的人又會怎麼看我於鳳至呢?現在你也許被人當成了千古罪人,我想若干年後你也許就是千古英雄。到那時,世事劇變,物是人非,也許我們那時都不在人世了。我於鳳至會不會被史學家們當成痛罵的對象? 」 張安慰她說,他自己被囚,於只要照顧好在外的三個孩子,就是對張家最大的功勞。並且病好了也永遠不要進蔣統區,要幫他完成揭開「西安事變」真相的心願。豈料,這一去竟是他們夫妻的永別。
9. 曾經豪賭的於鳳至在遇到張學良之後又怎樣的事情
張學良對於鳳至,從始至終都只是敬,而無愛。於鳳至端莊優雅,被贊“雨後清荷”,身份和教養沒有教過她如何爭奪一個男人的心,於是她不斷的為他付出,成全他情系他人的心,甚至依他簽下離婚協議,可是到頭來,於鳳至的一腔深情,只感動了自己和世人,張學良的心,卻始終裝著小家碧玉與他生死與共風雨相捱的趙四小姐。
說她恨過嗎?怕是沒有,深情或許早已蓋過責備。亂世之中幾十年的茶餘談資流長蜚短,圓滿是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的相濡以沫,遺憾則是在這場圓滿之中充當兩人感情升溫道具的於鳳至。世人皆偏愛圓滿結局,這場故事精彩,人物驚艷,但總有人要收獲蒼涼。
10. 於鳳至和張學良之間有什麼樣的故事
1990年,93歲的於鳳至臨終之前說了這樣一句話:「生不同寢,死要同穴」。她囑咐她的女兒在她死後把她葬在比佛利山上的墓地靠左邊那個穴地里,她希望,右邊的空穴可以留給她的丈夫張學良。
《尚書》里說:「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她本該是一條騰飛的鳳凰,高貴而美麗。她的一生,從東北第一夫人到美國著名富商,在外人看來,她的人生充滿了光鮮,事業成功,婚姻和諧。可是誰又知道,於鳳至的一生活得太苦了,她的一生都困在一段感情里走不出來,一生的憂愁,都圍著一個人轉。
於鳳至監獄陪張學良3年,苦等50年,93歲離世盼與夫同穴
婚後,兩人生活極為和諧,閑暇時,兩人一起作詩吟對,張學良得知於鳳至愛好荷花,便給她帶來荷花,於鳳至為了可以跟張學良有更多共同話題,便到東北大學進修西方文化。在外,她是令人羨慕的東北第一夫人,在內,她是家中的賢內助。
可是一年後,於鳳至明顯感覺到張學良與她慢慢疏離了,或許是張學良漸漸明白自己與於鳳至之間的感情,更像是姐姐與弟弟的感情,而非男女之間的感情,張學良開始喚她作大姐,並且與於鳳至待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短,雖然他還是會把軍事上的問題分享給於鳳至,尋求她意見。可是於鳳至明顯感覺到,她跟張學良之間有一道溝壑,是怎麼都跨不過去的那種。晚上看著背對著自己睡的張學良,於鳳至不禁覺得心底有些凄涼。
張學良風流成性,平時在外面喜歡找些女人來緩解壓力,張鳳至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這些女人沒有威脅到她的地位,她也都忍了。
於鳳至盡心盡力地經營著這個家,她與張作霖的幾個夫人相處得極為融洽,跟家裡的下人也極為親近,就連出身土匪的張作霖也不得不服自己這個兒媳,於鳳至剛進門不久張作霖就把家裡的管理權交給了於鳳至,於鳳至把家裡的事管理得井井有條,張作霖每次交給她任務,她總能出色地完成。
於鳳至為張家誕下三兒一女,在懷小兒子的時候,於鳳至的身體極為脆弱,臨盆時她躺在床上,只剩下一口氣,中醫、西醫,偏方、正方,都嘗試過了,卻完全沒有辦法,於鳳至娘家的人也來了,一大家子看著昔日的女強人如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樣子,心裡滿是心疼。
大夫交代於鳳至的家人可能要准備好後事,考慮到於鳳至的三個孩子可能會失去母親,大家便考慮讓張學良再娶。可是張學良雖然花心,卻也是有情有義之人,他拒絕了這樣的做法,並日夜守在於鳳至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這個比他大三歲的女人。
躺在病床上的於鳳至,看到如此細心體貼的張學良,她覺得以往的被忽略、被冷落好像都煙消雲淡了,此刻守在她床前的這個男人,對她還有一份情義。為著這份情,於鳳至在心裡暗示自己必須活下去。奇跡真的發生了,在張學良的照料下,於鳳至慢慢地好了過來。此後,於鳳至每每想起這段日子,想起張學良無微不至的照顧,她念著這份柔情,也始終念著那個人。
於鳳至生下了小兒子,生活又恢復得像以前一樣平淡,於鳳至操持著整個家庭,而張學良在外面依舊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張學良在家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一天,張學良帶回來一個女人,她叫趙四。這個女人可不是平常的女人,趙四又名趙一狄,她與別的只是覬覦張學良的財產的女人不同,為了這個男人,她與家裡決裂,隨這個男人到達舉目無親的異鄉。
當張學良牽著趙四的手站在於鳳至面前,堅定地說出那一句我要跟她在一起的時候,於鳳至的心都碎了,她最愛的男人,卻要她成全他跟別的女人,這換誰都無法接受。
於鳳至強忍著在眼眶裡打轉的淚珠,默默地聽著張學良滔滔不絕地講述他的理由。張學良只聽得到趙四的哭聲,卻不知道於鳳至心底的委屈,他自顧自地說著。
張學良說罷,趙四跪在於鳳至的面前,說她不求命不求利,只求陪在自己心愛的人身邊。終於,看著面前哭成淚人的這個女孩,於鳳至妥協了,她遂應承下來,同時也提出了三個條件:一孩子不能姓張,二不能進帥府,三不能給名分。她說,在外,趙四隻能作為張學良的秘書陪伴在張學良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