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追及與相遇問題思路分析
當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時,由於兩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所以兩物體之間的距離會不斷發生變化,兩物體間距會越來越大或越來越小,這時就會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問題。
速度大者減速(如勻減速直線運動)追速度小者(如勻速運動):當兩者速度相等時,若兩者位移之差仍小於初始時的距離,則永遠追不上,此時兩者間有最小距離。若兩者位移之差等於初始時的距離,且兩者速度相等時,則恰能追上,也是兩者相遇時避免碰撞的臨界條件。
(1)追及時間和相遇問題怎樣推導過程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它們的基本關系式如下:
總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總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個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個速度。
❷ 物理追及和相遇問題,詳細講解
1.追及問題的解決方法:這類問題一般是同向的、速度快的追慢的,或者後走的追先走的一類問題。如果由同一地點出發,追上時兩者的路程相等,難理解得是你走他也走,總覺得動態很亂套,但只要理解和運用好速度之差,就不難了。若求追及的時間:就用該路程除以兩者速度之差;若求路程:就用某一速度乘以其走得時間;若求某一速度:就要先找出其走的路程,再除以所用得時間。
2.相遇問題的解決方法:這類問題一般是從甲乙兩地相向而行,相遇時兩者的路程之和等於甲乙間的距離。若求相遇的時間:就用兩者的距離除以兩者速度之和;若求兩地的距離:就用兩者速度之和乘以相遇時用的時間;若求某一速度:就要先找出其走的路程,再除以所用得時間。
❸ 相遇問題六大公式是什麼
一、相遇問題六大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2、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4、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5、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乙的速度
6、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二、相遇問題
兩個物體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經過一段時間,必然會在途中相遇,這類題型就把它稱為相遇問題。相遇問題是研究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數量之間的關系。它和一般的行程問題區別在:不是一個物體的運動,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兩個物體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
(3)追及時間和相遇問題怎樣推導過程擴展閱讀:
行程問題分類
1、追及問題
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這類常常會在考試考到,是行程中的一大類問題。
2、相遇問題
多個物體相向運動,通常求相遇時間或全程。
3、流水行船問題
船本身有動力,即使水不流動,船也有自己的速度,但在流動的水中,或者受到流水的推動,或者受到流水的頂逆,使船在流水中的速度發生變化,而竹筏等沒有速度,它的速度就是水的速度
4、火車行程問題
火車走過的長度其實還有本身車長,這是火車行程問題的特點。
5、鍾表問題
時鍾問題可以看做是一個特殊的圓形軌道上2人追及或相遇問題,不過這里的兩個「人」分別是時鍾的分針和時針。但是在許多時鍾問題中,往往我們會遇到各種「怪鍾」,或者是「壞了的鍾」,它們的時針和分針每分鍾走的度數會與常規的時鍾不同,這就需要我們要學會對不同的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
❹ 有關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運用的問題 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推導:設v1,v2,v1大於v2,分別從相距m處開始追及,時間t時追上,則
v2*t+m=v1*t
m=(v1-v2)*t 即: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同理可推導其他兩個
❺ 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公式是什麼
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都是路程相等
追擊問題:路程=速度差×追擊時間
相遇問題: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問題的關系式是: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5)追及時間和相遇問題怎樣推導過程擴展閱讀:
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1)替代法有些應用題,給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的未知量的關系,要求求這些未知量,思考的時候,可以根據題中所給的條件,用一個未知量代替另一個未知量,使數據量關系單一化。從而找到解題途徑。(如倍數關系應用題)
(2)假設法有些應用題要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未知量,思考的時候需要先提出某種假設,然後按照題里的己知量進行推算出來。根據數據量上出現的矛盾,再進行適當調整,最後找到正確答案。( 如工程問題)
❻ 追擊相遇公式
相遇問題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2、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擊問題的公式:
1、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
2、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時間(同向追及)。
3、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時間。
4、甲經過路程-乙經過路程=追及時相差的路程。
追及和相遇問題的求解方法: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往往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問題,解答此類問題的關鍵條件是:兩物體能否同時達到空間某位置。
基本思路是:
①分別對兩物體進行研究;
②畫出運動過程示意圖;
③列出位移方程;
④找出時間關系,速度關系;
⑤解出結果,必要時進行討論。
1、追及問題:
追和被追的兩物體的速度相等(同向運動)是能否追上及兩者距離有極值的臨界條件。
第一類:
速度大者減速(如勻減速直線運動)追速度小者(如勻減速直線運動)
①當兩者速度相等時,追者位移追者位移仍小於被追者位移,則永遠追不上,此時兩者之間有最小距離。
②若兩者位移相等,且兩者速度相等時,則恰能追上,也是兩者避免碰撞的臨界條件。
③若兩者位移相等時,追著速度仍大於被追者的速度,則被追者還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機會,當速度相等時兩者之間距離有一個最大值。
在具體求解時,可以利用速度相等這一條件求解,也可以利用二次函數的知識求解,還可以利用圖象等求解。
第二類:
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追速度大者(勻速直線運動)。
①當兩者速度相等時有最大距離。
②當兩者位移相等時,則追上。
具體的求解方法與第一類相似,即利用速度相等進行分析還可利用二次函數圖象和圖象圖象。
2、相遇問題
①同向運動的兩物體追及即相遇。
②相向運動的物體,當各自發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於開始時兩物體間的距離時相遇。
(6)追及時間和相遇問題怎樣推導過程擴展閱讀
追及問題的六種常見情形
(1)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這種情況定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兩者之間在追上前有最大距離,其條件是V加=V勻
(2)勻減速直線運動追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當V減=V勻時兩者仍沒到達同一位置,則不能追上;當V減=V勻時兩者正在同一位置,則恰能追上,也是兩者避免相撞的臨界條件;當兩者到達同一位置且V減>V勻時,則有兩次相遇的機會。
(3)勻速直線運動追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當兩者到達同一位置前,就有V加=V勻,則不能追上;當兩者到大同位置時V加=V勻,則只能相遇一次;當兩者到大同一位置時V加<V勻則有兩次相遇的機會。
(4)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追勻減速直線運動物體:此種情況一定能追上。
(5)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物體追勻減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此種情況一定能追上。
(6)勻減速直線運動物體追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當兩者在到達同一位置前V減=V加,則不能追上;當V減=V加時兩者恰到達同一位置,則只能相遇一次;當地一次相遇時V減>V加,則有兩次相遇機會。
❼ 數學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的公式是什麼急需!
樓上的很好,很簡練,我詳細地說一下:追擊問題:追及時間=追及前距離/速度差相遇問題:相遇時間=相遇前距離/速度和對於復雜的行程問題,嘗試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求解
❽ 數學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的公式是什麼急需!
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
例題
甲、乙同時起跑,繞300米的環行跑,甲每秒6米,乙每秒4米,
問第二次追上乙時,甲跑了幾圈??
基本等量關系:追及時間*
速度差=追及距離
本題速度差為:6-4=2
甲第一次追上乙後,追及距離是環形報道的周長300米
第一次追上後,兩人又可以看作是同時同地起跑,因此第二次追及的問題,就轉化為類是於求解第一次追及的問題。
甲第一次追上乙的時間是:300/2=150秒
甲第一次追上乙跑了:6*150=900米
這是乙跑了:4*150=600米
這表明甲是在出發點上追上乙的,因此,第二次追上問題可以簡化為把第一次追上時所跑的距離乘以二即可,得
甲第二次追上乙共跑了:900+900=1800
乙共跑了:600+600=1200
亦即甲跑了1800/300=6圈
乙跑了1200/300=4
圈
因相向而行所提出的問題,叫做相遇問題
兩輛火車同時從相距624.5千米的兩個車站相對開出,經過5小時相遇。已知客車每小時行70千米,貨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624.5÷5-70
=124.9-70
=54.9(千米)
某校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前進,一個在隊尾的同學跑到隊前,又返回隊尾。這同學以每小時12千米的速度。一個來回花了14.4分鍾,求隊長。
解:同學跑到隊前是追及問題;
速度的差:12-4=8;
同學跑到隊尾是相遇問題;
速度的和:4+12=16;
方法一:比例法;
∵追及和相遇的路程相等;
∴速度的比:8:16=1:2;
∴時間的比:2:1;
相遇需要的時間:14.4÷(2+1)=4.8;
隊伍的長度:4.8÷60×16=1.28;
方法二:單位1法;
設隊伍長為單位1;
同學跑到隊前的時間:1÷(12-4)=
;
同學跑到隊尾的時間:1÷(12+4)=
;
每份的時間:14.4÷(
+
)=14.4×
;
回到隊尾的時間:(14.4×
)×
=14.4×
;
隊伍的長度:(14.4×
)÷60×16=1.28;
答:隊伍的長度是1.28千米。3)追擊問題:
①甲速3,乙速2,相距5,同時出發,幾時甲追上乙?
既不是面對面,也不是背靠背,都朝同一方向,
甲路程=相距路程+乙路程.
時間X:3X=2X+5.
或者:(3-2)X=5,
(與上的想法是不同的:每個時間甲比乙多走3-2,相距5,要多少時間才能把多的路程走完呢?)
②變化的問題,環形問題:
圓圈20,甲速3,乙速2,同時同地同向賽跑,幾時甲乙第二次相遇?甲跑了幾圈?
關鍵:甲比乙多跑一圈.時間X
,則(3
-2)X=20.
X=20,甲跑20*3/20=3圈.
這種環形問題多見於竟賽和思考題,做一做,很有好處.
❾ 求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的公式!!!!
追擊問題和相遇問題都是路程相等
追擊問題:路程=速度差×追擊時間
相遇問題: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問題的關系式是:
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路程÷相遇時間=速度和。
(9)追及時間和相遇問題怎樣推導過程擴展閱讀:
解答這類問題,要弄清題意,按照題意畫出線段圖,分析各數量之間的關系,選擇解答方法。相遇問題除了要弄清路程,速度與相遇時間外,在審題時還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問題:是否是同時出發,如果題目中有誰先出發,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時行的路程。
駛的方向,是相向,同向還是背向.不同的方向解題方法就不一樣。是否相遇.有的題目行駛的物體並沒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題目是兩者錯過,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時行駛的路程。
❿ 追擊相遇問題公式
追擊相遇問題的公式是速度差×追及時間=路程差,兩物體在同一直線或封閉圖形上運動所涉及的追及患者相遇問題,通常歸為追及問題,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
速度在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Δs/Δt。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在最簡單的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等於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