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山小視頻中下圖的特技是怎麼做出來的用什麼app可以實現
1、火山小視頻裡面的特效都是用特效軟體製作的,就是影視劇特效處理軟體。一些科幻大片都是這么做的。
2、火山小視頻特效,具體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腦版的,比如AE、PR。另一類就是手機版的,比如ae手機版、特效行者。兩種類型相比較來說,電腦版的效果好,但是界面復雜,需要經過仔細學習才可以做好。手機版的效果較差一點,但是操作簡單,上手快,做好的視頻上傳火山很受歡迎,熱門上經常看到。建議題主使用手機版。
3、火山小視頻特效在熱門上常見的,題主給出的圖片,是一種簡單的飛天特效效果,這種特效只要手機上安裝ae手機版或者特效行者,導進去准備好的素材,幾分鍾就可以完成,然後將做好的視頻上傳到火山小視頻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❷ 基因火山圖怎麼做
基因差異火山圖看法如下:
火山圖可反映總體基因的表達情況,橫坐標代表log2(Fold Change),縱坐標表示-log10(P值),每個點代表一個基因,顏色用以區分基因是否差異表達,圖中橙色的點代表差異表達基因,藍色的點代表沒有差異表達的基因。聚類圖聚類圖可以衡量樣本或基因之間表達的相似性。
在聚類圖中,橫坐標代表樣本聚類,一列代表一個樣本,聚類基於樣本間基因表達的相似性,樣本間基因表達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類推。
縱坐標代表基因聚類,一行代表一個基因,聚類基於基因在樣本中表達的相似性,基因在樣本中表達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類推。
色階代表基因表達豐度,越紅代表上調得越明顯,越綠代表下調得越明顯。
火山圖先關:
火山圖(Volcano Plot)是一類用來展示組間差異數據的圖像,因為在生物體發生變化時從全局角度而言大部分的基因表達沒有或著發生了很小程度的變化,只有少部分基因的表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故而,火山圖常見於RNA表達譜和晶元的數據分析中,最常用於分析基因的差異表達,近年來也陸續有其他組學的應用,此處不做詳述。
火山圖的本質是一個Plus版的散點圖,其中包含兩個重要的概念:
1)顯著性,也就是p-value,差異性檢驗兩組樣本的p值,以負對數-log10(P-value)轉換做為縱坐標;
2)以log2(Fold Change)為橫坐標,即可得火山圖,利用一定的篩選條件(如Fold Change大於2倍,顯著性P值小於0.05),即可篩選出顯著差異表達的基因,進行後續研究。
如果大家用的是DEseq2分析RNA表達譜的數據,分析結果應該如下,其中
log2FoldChange是表達量的log2(Fold Change)值,padj列示矯正後的pvalue,這兩列也就是我們畫火山圖需要的兩列。
首先,我們把DEseq的輸出格式轉換成dataframe格式,用函數as.data.frame(),並用head查看其前6行,如下:
df <- as.data.frame(res)
head(df)
接下來按照P<0.05, log2FoldChange > 2 或者log2FoldChange < -2進行下調和上調表達的顏色設置:
設定分組並賦值給變數color,我們把P<0.05, log2FoldChange > 2定義為上調,顏色設置為紅色,把P<0.05, log2FoldChange < -2定義為下調,顏色設定為藍色,其他既不上調也不下調的顏色設定為灰色,見代碼如下:
df$color <- ifelse(df$padj < 0.05 & abs(df$log2FoldChange) >= 2,ifelse(df$log2FoldChange > 2 ,'red','blue'),'gray')
設定好分組,還需要給分組指定顏色:
r color<- c(red = "red", gray = "gray", blue ="blue")
繪圖的完整代碼在這里:
p <- ggplot(df, aes(log2FoldChange, -log10(padj), col = color)) +
geom_point() +
theme_bw() +
scale_color_manual(values = color) +
labs(x="log2 (fold change)",y="-log10 (q-value)") +
geom_hline(yintercept = -log10(0.05), lty=4,col="grey",lwd=0.6) +
geom_vline(xintercept = c(-2, 2), lty=4,col="grey",lwd=0.6) +
theme(legend.position = "none",
panel.grid=element_blank(),
axis.title = element_text(size = 16),
axis.text = element_text(size = 14))
p
代碼部分需要注意的亮點:
1)對qvalue做了一個log10的轉換
2)畫縱軸閾值線的時候做了-log10(0.05)
3)其他繪圖參數和理念都是和繪制散點圖是一樣的
❸ 怎麼做火山地形圖
那就是做分層設色圖時吧...總的先畫等高線圖吧,然後分層填色...
如果是剖面圖,那就先畫剖面再填色...
❹ 火山小視頻怎麼編輯圖片
1、首先點擊下方的紅色【+】按鈕人,然後進入拍攝頁面;
(4)火山圖片怎樣做擴展閱讀:
火山小視頻是一款15s原創生活小視頻社區, 由今日頭條孵化, 通過小視頻幫助用戶迅速獲取內容,展示自我,獲得粉絲,發現同好。
2017年6月,騰訊應用寶"星APP"5月榜單發布,火山小視頻APP登頂新銳應用。
2018年4月5日,被央視點名的火山小視頻APP在安卓手機各大應用商店內下架。 4月13日,火山小視頻已經暫時關停同城頻道,進行整改,具體恢復時間尚未確定。 8月,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被廣電總局作出警告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❺ 火山怎麼做
准備材料(基本都是現成的)
1、小蘇打一包(超市都有賣,半包也可以)
2、白醋
3、顏料或者色素
4、沐浴液或者洗手液
5、水
6、一個防水的稍大一點的盤子
實驗前的准備:畫一幅心中的火山圖
任何一個簡單的實驗,賦予它更多一點的外延,就可以讓孩子的視野更開闊一點。既然是要做火山,那麼不妨讓孩子先來思考一下,他印象中的火山是什麼樣子的。
雖然沒有親眼見過火山,但是kiki對火山也不陌生,聽的最多的是火山爆發,恐龍滅亡了。
所以,在實驗之前,我拿出紙和筆,跟kiki一起畫火山的樣子。
原來,kiki心目中的火山,真的跟我想像的不一樣,她說:紅色的是火,火山在噴火。
聊聊火山的小常識
我們居住的地球,在最深的地底下,地球的最中心,裡面都是滾燙的岩漿,(由於地心引力的變化),裡面的岩漿一直在翻滾著,想找到出口從地面出來,就好像鍋里的熱氣一樣,只要蓋子有個小洞,裡面的熱氣就會冒出來。地球的地面並不是很平整,岩漿一旦找到裂縫或者地球薄弱的地方,他們就會從裡面噴出來,於是就變成了火山。
當然,說的時候,也可以在圖上比劃著,孩子就更容易理解。
實驗終於開始啦
材料都准備
考慮到是火山,寶貝也可以准備小型的模型,搭建一個火山周邊場景,kiki再次想到了恐龍,在她看來,火山跟恐龍是不可分割的。
4、實驗原理
關於小蘇打:
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就是碳酸氫納。小蘇打跟食鹽一樣,有很多用處,可以防止物質酸化,可以用作食品膨鬆劑,可以用作清潔劑。
酸鹼反應:小蘇打是鹼性物質,跟酸發生中和反應,比如和白醋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當兩者相遇,就會產生二氧化碳。在蘇打粉里加入沐浴液,因為氣體的產生,就會產生大量氣泡,加入沐浴液,可以讓氣泡產生更明顯,且不容易快速消泡,岩漿湧出的效果更明顯。
5、實驗步驟
步驟1: 捏出火山山體及熔岩
考慮到火山的顏色,一般是山體(黑色或咖啡色)加熔岩(紅色)
這有點像玩橡皮泥,只是我們用料是小蘇打。在做山體部分的小蘇打里加入一點黑色的水,好讓蘇打團成型;再在熔岩部分的小蘇打里加入紅色水,再加一點沐浴液。考慮到沾手,我都分別放在保鮮袋裡揉搓。
火山熔岩是紅色的,先捏成了一坨。
然後,在外圍包圍上火山山體(kiki一定要用紫色的,於是我們做了一個唯美夢幻的火山)
為了讓熔岩從中間湧出來,我們在熔岩的中間摁了一個小洞
步驟2:向熔岩洞里滴上染成紅色白醋(或者用杯子稍稍倒入),等待岩漿湧出
陪孩子玩還有一個次要目的就是消耗孩子的時間,這個實驗完全可以擔此大任。kiki一邊滴著,一邊觀察,然後又擺弄著恐龍,一個人玩了很久哦。
❻ 火山小視頻怎麼上傳圖片
火山小視頻是一款15s原創生活小視頻社區,通過小視頻幫助用戶迅速獲取內容,展示自我,獲得粉絲,發現同好。火山小視頻上傳圖片的具體設置步驟如下:
1、找到手機設置功能,選擇許可權管理。
2、在許可權管理中選擇火山小視頻,然後會看到相機許可權,點擊開啟即可進行圖片的拍攝上傳。
❼ 如何製作火山噴發的模型
這個好辦,你先用泡沫塑料整個火山的形狀,(真實的火山沒有是很規則的錐形的)然後再打石膏,再做地皮,接下來根據真實的地理環境做地皮植物等等,真實的岩漿是燒紅的岩石,這個可以用水之素輔助做出效果,再用光纖效果就出來了,噴發過程的火山灰是挺難做的,一點點來吧,估計會6個月左右,我這是安做靜態模型做了,要只是演示的話用不著這么做
❽ 火山怎麼做自已相片在上面
軟體推薦用 數碼大師,是很優秀、發展最久的電子相冊製作軟體!
軟體支持插入大量的婚紗照片、好聽的背景音樂、各種特效或精美相框,便可以製作出非常絢麗多彩且漂亮的婚禮電子相冊!
還可以直接生成VCD、SVCD、DVD等各種格式用於刻錄光碟,或者上傳到土豆、優酷等視頻網站,和大家分享你的傑作。
操作簡單好用,使用人性化,功能超強,製作的婚禮相冊效果非常好看,你可以試試看!
軟體本身也不會捆綁大量廣告和插件,這點我很喜歡!
❾ 火山小視頻的背景圖片怎麼弄
打開抖音火山版首頁左上角頭像;在彈出頁面上方點開進入我的主頁;進入我的主頁後,輕點上方的背景圖;點擊後就會彈出一個小框,點擊從相冊選擇;從相冊選擇圖片後,點擊右上角的小勾;然後拖動選擇,點擊右上角裁剪即可;
❿ 如何看懂和繪制火山圖
今天就先來聊聊如何看差異表達基因數據,火山圖,聚類圖又怎麼看。1差異基因篩選方法那差異基因是如何篩選出來的呢?差異基因的篩選方法有很多,包括倍數法、T檢驗、F檢驗及SAM等。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GCBI上用的倍數法和SAM法。
倍數法適用於沒有生物學重復的樣本,其計算基因在兩個條件下表達水平的比值,確定比值的閾值,將絕對值大於此閾值的基因判斷為差異基因。
SAM演算法適用於有生物學重復的樣本,通過對分母增加一個常量
T
檢驗過程減小了假陽性發生的概率。文獻中報道,相較於其他演算法,SAM演算法更為穩定,篩選出的結果也更為准確。2差異基因數據解讀經過合適的差異基因方法篩選出的差異基因,結果一般分為兩部分,數據+圖形。
數據結果展示如下圖所示(兩分組)眾多參數中,重點看三個。p-value或q-value沒有做生物學重復請跳過這一步。
p-value或q-value是統計學檢驗變數,代表差異顯著性,一般p-value或q-value小於0.05代表具有顯著性差異,但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
因為p-value或q-value衡量地是某個基因假陽性的概率,如果p-value或q-value越低,那麼挑選該基因出現假陽性的概率就越低,可驗證性就越高。
兩者具體的計算方法具體如下:那p-value、q-value同時存在時看哪個呢?
SAM法只有q-value。當兩者同時存在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差異篩選是一個典型的多重假設檢驗過程,對於多重假設檢驗,單次檢驗中差異顯著基因的假陽性率(p-value較小)可能會較大,而q-value和FDR值較常見的BH校正方法得到的FDR值而言,改進了其對假陽性估計的保守性。
即q-value相比於p-value更加嚴格,當差異基因結果較少時,可以退而求其次看p-value。Fold
ChangeFold
Change表示實驗組比上對照組的差異表達倍數,一般表達相差2倍以上是有意義的,放寬要求1.5倍或者1.2倍也可以接受。
看錶達倍數的同時還需結合基因表達豐度,信號值太低的基因會在後續的驗證實驗中檢測不到。3差異基因圖表解讀在差異結果的圖形展示結果中,主要是火山圖和聚類圖。火山圖火山圖只針對兩分組且有生物學重復的情況。
如何看火山圖呢?火山圖可反映總體基因的表達情況,橫坐標代表log2(Fold
Change),縱坐標表示-log10(P值),每個點代表一個基因,顏色用以區分基因是否差異表達,圖中橙色的點代表差異表達基因,藍色的點代表沒有差異表達的基因。聚類圖聚類圖可以衡量樣本或基因之間表達的相似性。
如上圖所示的聚類圖中,橫坐標代表樣本聚類,一列代表一個樣本,聚類基於樣本間基因表達的相似性,樣本間基因表達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類推。
縱坐標代表基因聚類,一行代表一個基因,聚類基於基因在樣本中表達的相似性,基因在樣本中表達越接近,靠的越近,以此類推。
色階代表基因表達豐度,越紅代表上調得越明顯,越綠代表下調得越明顯。
如何做聚類圖請戳往期推送做個聚類圖只需1分鍾
差異基因有了,如何挑選潛在基因進行實驗驗證呢?
關鍵還在於感興趣點在哪了。粗略的看,可以先看KEGG或者GO功能分類,看差異基因具體富集在哪些通路或功能。
比如關注的是細胞內酸合成關鍵酶,可以重點看酸合成和碳流相關通路。具體如何看KEGG或者GO功能分類,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