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冰雹的冰雹的雹怎麼寫
漢字 雹 (字典、組詞)
讀音 báo
部首 雨
筆畫數 13
筆畫
名稱 橫、點、橫撇/橫鉤、豎、點、點、點、點、撇、橫折鉤、橫折、橫、豎彎鉤、
❷ 雹字筆畫順序怎麼寫
雹 báo
空中水蒸氣遇冷結成的冰粒或冰塊,常在夏季隨暴雨下降:冰雹。雹子。雹災。
筆畫數:13;
部首:雨;
筆順:橫捺折豎捺捺捺捺撇折折橫折
❸ 描寫冰雹的好段
首先,冰雹必須在對流雲中形成,當空氣中的水汽隨著氣流上升,高度愈高,溫度愈低,水汽就會凝結成液體狀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斷增高,溫度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會凝結成固體狀的冰粒。
在隨著氣流上升運動的過程中,冰粒會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漸變大、變重,等到上升氣流無法負荷它的重量時,冰粒便會往下掉,但這時的冰粒還不夠大顆,如果這時能再遇到一波更強大的上升氣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繼續吸收小水滴凝結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結下,冰粒就會愈來愈大顆,等到冰粒長得夠大夠重,又沒有足夠的上升氣流能夠再將它往上推時,就會往地面掉落。如果到達地面時,還是呈現固體狀的冰粒,就稱之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變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氣又暖又濕,有足夠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對流狀態,就有可能產生冰雹
❹ 冰字草書怎麼寫
冰字草書狂草的寫法如下圖:
相關組詞:
1.冰霜[bīng shuāng]
比喻堅貞的節操。
《再生緣》第四六回:「住在伊家深不便,只惟立志守冰霜。」
2.冰冷[bīng lěng]
很冷:手腳凍得~。不要躺在~的石板上。
茅盾 《子夜》十八:「她的心狂跳了,她的手指尖冰冷,她的臉卻發燒。」
3.冰涼[bīng liáng]
狀態詞。(物體)很涼:渾身~。~的酸梅湯。
老舍 《四世同堂》二十:「他們獃獃的看著他。驚異,憐憫,與憤怒擰絞著他們的心,他們甚至於忘了他是躺在冰涼的地上。」
4.冰雹[bīng báo]
簡稱雹。在發展很盛的積雨雲中,氣流強烈上升,溫度在0℃以下但尚未凍結的小水滴碰撞冰晶,凍結成小冰球(小雹),小冰球下降後遇較強氣流頂托,因反復升降而增大,落到地面稱為雹。
老舍 《駱駝祥子》十八:「北方的暴雨是那麼急,那麼涼,有時候夾著核桃大的冰雹。」
5.冰雕[bīng diāo]
用冰雕刻形象的藝術,也指用冰雕刻成的作品:~展覽。
《深圳特區報》1985.2.23:「今年的國際冰雕節共展出一百七十九件冰雕作品。」
❺ 冰雹的雹字怎麼寫
你已經打出來了
上面是雨,下面是包。
❻ 關於冰雹的作文怎麼寫
冰雹,人們常稱為雹.冰雹是在對流雲中形成,當水汽隨氣流上升遇冷會凝結成小水滴,若隨著高度增加溫度繼續降低,達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凝結成冰粒,在它上升運動過程中,並會吸附其周圍小冰粒或水滴而長大,直到其重量無法為上升氣流所承載時即往下降,當其降落至較高溫度區時,其表面會融解成水,同時亦會吸附周圍之小水滴,此時若又遇強大之上升氣流再被抬升,其表面則又凝結成冰,如此反覆進行如滾雪球般其體積越來越大,直到它的重量大於氣流升力與空氣之浮力之和,即往下降落,若達地面時未融解成水仍呈固態冰粒者稱為冰雹,如融解成水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雨.
形成條件
大氣中必須有相當厚的不穩定層存在.
積雨雲必須發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高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
要有強的風切變.
雲的垂直厚度不能小於6~8千米.
積雨雲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6
雲內應有傾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❼ 描寫雹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雹的句子
一夜大雪,城市的房頂上積起了一層厚雪,站在高樓的平頂上望出去,就像連綿起伏的雪山。
2、輕柔的小雪花飄飄悠悠地落下來。漸漸地,小雪花變大了,變厚了,密密麻麻的。
❽ 雹字繁體怎麼寫
繁體字是指漢字簡化後被簡化字所代替的原來筆畫較多的漢字,經查對最新規范《〈通用規范漢字表〉附件之一〈規範字與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在該對照表中沒有收入「雹」字。「雹」是傳承字,並不是什麼繁體字或簡化字。(「雹」字在《通用規范漢字表》中序號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