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麥華三怎樣寫好看
擴展閱讀
怎樣用面做出好看的吃的 2025-05-16 13:24:28
賽爾號端游怎樣注冊賬號 2025-05-16 13:13:27
怎樣做涼拌鯽魚好吃 2025-05-16 13:12:12

麥華三怎樣寫好看

發布時間: 2022-04-25 01:33:05

Ⅰ 貴州茅台用的是什麼字體啊

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同樣也普遍地運用在酒瓶包裝上。一瓶飛天牌貴州茅台酒端上桌,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是「貴州茅台酒」五個大字,字體沉著穩重,剛勁有力。作為包裝的重要符號,這五個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台酒的名稱及內涵。


貴州茅台酒

翻遍方誌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的《中國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志》,也沒有查到「貴州茅台酒」五字究竟是誰的手筆。問及茅台集團的內部人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才了解到這五個字是嶺南大書法家麥華三(1907—1986)先生所書。


麥華三

麥華三,1907年出生於廣州番禺區。幼時家境極為貧寒,父親在五金雜貨店打雜,收入微薄,母親靠操持針線裁縫,補貼家用,一家人過得很節儉。麥華三幼年就讀私塾,但由於經濟拮據常常輟學。

貧困並不能減少麥華三對於書法的喜愛,他常流連於舊書攤和參觀著名的書法手跡。成年後,麥華三更是加倍努力。1937年寫成編著《古今書法匯通》一書後尚未公開發行就揚名海外,即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引起較大反響,成為享譽國際的中國書法家。抗戰爆發後舉辦書展宣傳抗戰,倡導書風……著名書法家陳永正在《嶺南書法史》中稱麥華三為「現代最有影響的書法理論家」。


麥華三的書法:毛主席詩詞

麥華三,擅多種書體,尤以楷、行、隸見長,所作法度謹嚴,清健秀雅,自具風姿。一生致力於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1983年患直腸癌,手術切除後,仍堅持工作,並應香港中文大學之請,到香港講學,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貴州茅台酒

1985年,貴州茅台酒廠決定推出新產品,並將「貴州茅台酒」酒標的重任託付給了已屆耄耋之年的麥華三,時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聞訊麥老欣然題寫了「貴州茅台酒」五個大字。沒想到,次年就於廣州逝世,享年80歲。這成為麥華山先生最後題寫的酒名當無疑義。

「貴州茅台酒」這五個大字,字體沉著穩重,剛勁有力。作為包裝的重要符號,這五個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台酒的名稱及內涵,而這款茅台的設計更是以高雅、華貴、古色古香的格調,深受國際好評。於1986年榮獲第十屆亞洲包裝設計評比會最高獎——「亞洲之星」包裝獎。


麥華三書法欣賞

上世紀80年代初,貴州茅台酒廠時任廠長鄒開良隨團前往法國,看到波爾多一家葡萄酒廠為自己的年份酒頒發證書時,讓鄒開良深受觸動。因為他看到,正是因為葡萄酒的年份、優秀的酒質讓其價格成倍地增長,更成為收藏者的最愛。

回國後,鄒開良與季克良、李興發等人商量,並在廠務會上將新產品定名為「珍品茅台酒」。1985年,珍品茅台酒酒質在廠評酒委員會上一致通過,並經專家論證,開始投入設計生產工作中。

珍品茅台酒的包裝設計由貴州省包裝進出口公司負責。該公司裝潢設計科科長、高級美術師馬熊早在1974年就參與過茅台酒的包裝設計。他接受任務後,最終決定了以紅、黑、白、金4種顏色為主色調,飛天圖案和嶺南書法大家麥華三先生書寫的「貴州茅台酒」行書字體為主要元素的設計方案。

Ⅱ 貴州茅台酒酒瓶上的「貴州茅台酒」幾個字是誰寫的

「珍品茅台」酒是由高級工藝設計師馬熊先生設計,他的設計生涯與國酒茅台的發展緊密相連。1974年,茅台酒設計外包裝時,他第一次參與其包裝設計工作。最終決定以紅、黑、白、金4種顏色為主色調飛天圖案及嶺南書法大家麥華三(1907—1986)先生書寫的「貴州茅台酒」行書字體為設計方案。當時因為茅台酒地位特殊,用什麼樣的包裝必須得到中央批准。馬熊陪同廠里和省里的領導去北京請示各個部委,接受谷牧副總理的接見和鄧拓冰部長的接見。幾十年下來,現在茅台酒主要產品還一直使用著這種朴實無華的外包裝,這四種顏色成為了「茅台元素」。用銅爵造型的酒杯作為裝飾,也作為中國酒文化的代表,馬熊和麥華三的名字也和茅台酒一起被載入史冊。「珍品」包裝貴州茅台酒在1986年獲得了亞洲包裝設計最高獎「亞洲之星」,這也是中國包裝行業首次參加的國際性評比。

Ⅲ 東莞道滘是屬於哪區

直屬東莞市政府管轄,不屬於其他的區 。

Ⅳ 麥華三的介紹

麥華三,男,漢族,廣州市番禺區人。17歲起從事教育工作,1938年任廣州大學助教,1944年任講師,1948年任副教授,1950年任廣州茂生紀念學校校長,1961年執教於廣州美術學院。生前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Ⅳ 想問一下下面這個英文字體是什麼字體

黑體。

Ⅵ 麥華三的個人經歷

麥華三幼年就讀私塾。
1927年考入廣州大學預科,半工半讀。
1938年廣州大學文學院教育系畢業。麥華三少年時便醉心書法,常流連於舊書攤和參觀著名的書法手跡。他早期的書法受劉石庵影響較深,平時則致力於各家各體的臨摹。他鑒於抗戰前所出版的碑帖書史,均未能上下古今以匯通,於是編寫《中國書法藝術》一書,以宣揚祖國書法藝術。
從民國23年(1934)至民國26年(1937),歷時3載,以至積勞成疾,到這本書出版時,已卧床無法進行校對。承印的石印局對碑帖編排毫無經驗,致使全書編排次序凌亂。不得已改名為《古今書法匯通》。後來,這本書流傳到日本,為日本書道界所賞識。
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麥華三到香港。當時書畫名流雲集香港,麥華三曾參與舉辦「廣東文物展覽會」,並撰文介紹廣東歷代書法家,後又參與香港書法座談會,主編《書法》研究月刊,舉辦港澳同胞的書法比賽,十分活躍。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麥華三逃難至韶關,在廣州大學任教。當時處境十分困窘,但仍以學術為重。在資料十分稀少的情況下,寫成《書法源流》,介紹上自殷墟,下至民國,各家各體作品300餘幀。他還先後應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仲元中學邀請講授書法,並作示範。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廣州大學從韶關遷回廣州復課。
1946年,他兼任中華文化學院副教授。
1949年任廣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曾在《商報》以專欄形式發表《漢晉木簡對書史之貢獻》、《書法源流》及《藝舟書影》,逐日連載,同時編印成書。
1948年受高可寧委託,籌建鄉中「茂生紀念學校」,並任該校名譽校長。
1949年廣州解放後,院校合並,麥華三應聘為華南聯合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旋應冼玉清教授之請,為中山大學鑒定歷代碑帖。隨後編纂了《王羲之年譜》。
1956年10月入廣東省文史館,並任該館書畫研究組組長。
1958年,麥華三應邀用端楷抄寫我國憲法全文上送國務院。
1961年調任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並保留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名義。他是第四、五屆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和廣東分會副主席、顧問。

Ⅶ 茅台、汾酒、五糧液,這些酒瓶上的「書法」,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這些酒上的部分書法字體出自於一位現代書法大家,侯開嘉先生

在酒上用書法去寫他們的名字,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去弘揚了酒文化,又弘揚了書法。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文化中書法文化和酒文化是佔了非常大的比例的。

中國人的美,美的不是骨架,不是表面。美的是一種別人難以領會的意境。這就是書法和酒所帶給我們的美好,我從大學開始才開始練書法。我相信,無論從何時開始練都不完,只要你喜歡。我認為每一個學習漢字的人都應該要學寫毛筆字,因為我們去學習,我們傳統文化的美好。

Ⅷ 麥華三體書法春聯手寫對聯金粉字黑字書寫對聯

和順一門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橫批:萬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千年迎新春 瑞雪兆豐年 橫批:年年有餘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五福臨門
歡天喜地度佳節 張燈結綵迎新春 橫批:家庭幸福
大順大財大吉利 新春新喜新世紀 橫批: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