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安石寫過哪些詩
1、元日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白話翻譯: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2、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白話翻譯:
京口和瓜洲不過一水之遙,鍾山也只隔著幾重青山。
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天上的明月呀,你什麼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3、梅花 / 梅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白話翻譯: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4、登飛來峰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白話翻譯:
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雲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5、書湖陰先生壁二首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白話翻譯:
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花草樹木成行成壟,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並且環繞著農田;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貳』 描寫諸子百家的詩句
春秋戰國詩詞--人物卷
春秋戰國人物
唐*周曇
玄武評:周曇是第一位採用敘議詩形式較系統評論春秋戰國重要歷史人物的唐代詩人.
庄公
齊甲強臨力有餘,魯庄為戰念區區.
魚麗三鼓微曹劌,肉食安能暇遠謨.
黃歇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功成何更用陰謨.
楊回
三逐鄉閭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楊回不是逢英鑒,白首無成一旅人.
孫武
理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隨刀八陣成.
夫差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子貢
救魯亡吳事可傷,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魯亦宜其運不長.
靈輒
失水枯鱗得再生,翳桑無地謝深情.
朱輪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見赤誠.
子產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叔向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再吟
走敵存亡義有餘,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
馮讙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范蠡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祭足
吳魯燕韓豈別宗,曾無外御但相攻.
當時周鄭誰為相,交質將何服遠戎.
季札
吹毛霜刃過千金,生許徐君死掛林.
寶劍徒稱無價寶,行心更貴不欺心.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鬻拳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適足見忠誠.
社鼠穿牆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聖君.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
樊姬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郭開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孫臏
曾嫌勝己害賢人,鑽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鮑叔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願,願思危困必無危.
平公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隱公
今古難堤是小人,苟希榮寵任相親.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荊軻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騎駕群胡.
有心為報懷權略,可在於期與地圖.
晏嬰
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
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賓士.
師曠
老能勸學照餘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襄子
君子常聞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圍.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見中牟以義歸.
樂羊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
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毛遂
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章子
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馬斃廄人慾就刑,百年臨盡一言生.
賴逢賢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惡聲.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虞卿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攻城來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雲亡國亦亡.
臧孫
諸孟憎吾似犬獰,賢臧哭孟倍傷情.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葯故寧.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一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田文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文公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顏回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哀公
賢為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艷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蘇厲
百步穿楊箭不移,養由堪教聽弘規.
身隆業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卞和
磷磷誰為惑溫溫,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目無明鑒使俱焚.
公叔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庄辛
庄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華元
未知軍法忌偏頗,徒解於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預,今朝為政事如何.
屈原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智伯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王後
連環要解解非難,忽碎瑤階一旦間.
兩國相持兵不解,會應俱碎似連環.
豫讓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管仲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苟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 .
田饒
廚拋敗肉士懷飢,倉爛余糧客未炊.
臨難欲行求死士,將何恩信致扶危.
武公
猛獸來兵只為文,豈宜涼德擬圖尊.
君看豹彩蒙麋質,人取無難必不存.
鄭相
鄭相清賢慎有餘,好魚魚至竟何如.
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
景公
覺病當宜早問師,病深難療恨難追.
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肓救已遲.
少孺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陳軫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陳蔡君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
庸謀但解遮賢路,不解迎賢謀自昌.
衛靈公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中山君
敵臨烹子一何庸,激怒來軍速自攻.
結怨豈思圍不解,愚謀多以殺為雄.
秦武陽
丱歲徒聞有壯名,及令為副誤荊卿.
是時環柱能相副,誰謂燕囚事不成.
田子奇
少年為吏慮非循,一騎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對,車中緣見白頭人.
魏文侯
冒雨如何固出畋,慮乖群約失乾乾.
文侯不是貪禽者,示信將為教化先.
公子無忌
按劍臨籠震咄呼,鷂甘梟戮伏鳩辜.
能憐鈍拙誅豪俊,憫弱摧強真丈夫.
宮之奇
虞虢相依自保安,謀臣吞度不為難.
貪憐璧馬迷香餌,肯信之奇諭齒寒.
楚懷王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
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楚惠王
芹中遇蛭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何事免成心腹疾,皇天惟德是相親.
百里奚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韓惠王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齊桓公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頃襄王
秦陷荊王死不還,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陳靈公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徵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宋子罕
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
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
王孫滿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淳於髡
穰穰何禱手何齎,一呷村漿與只雞.
以少求多誠可笑,還如輕幣欲全齊.
田子方
太子無嫌禮樂虧,願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郤成子
陳樂無歡璧在隅,宰臣懷智有微謨.
苟非成子當明哲,誰是仁人可託孤.
韓昭侯
去年秦伐我宜陽,今歲天災旱且荒.
對此不思人力困,樓門何可更高張.
魯仲連
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
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
趙宣子
門人曾不有提彌,連嗾呀呀孰敢支.
臨難若教無苟免,亂朝爭那以獒為.
張孟譚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顏叔子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孫叔敖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趙簡子
簡子雄心蓄霸機,賢愚聊欲試諸兒.
假言藏寶非真寶,不是生知焉得知.
侯嬴朱亥
屠肆監門一賤微,信陵交結國人非.
當時不是二君計,匹馬那能解趙圍.
春秋戰國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孔子歷聘諸侯,莫能任.隱俗之中,見芳 蘭獨茂
, 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得,今 乃與眾草為
伍.」 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 逢時,托詞於蘭.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雲遠,我勞如何.
『叄』 《百家姓》是不是一個姓錢的人寫的
《百家姓》出《兔園集》,乃宋初錢唐老儒所作(作者不詳)。時錢俶據浙,故首趙次錢,孫乃俶妃,李謂南唐主也。次則國之大族。隨口葉韻,掛漏實多,識者訾之。然傳播至今,童蒙誦習,奉為典冊。乃就其所載,粗為箋注;方諸古今《姓苑》、《氏族》諸書。其猶射者之嗃矢也夫!琅琊王相題。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趙〕角音。天水郡。伯益裔孫。造父事周穆王,以功封於趙城,子孫因氏
焉。其後叔帶仕晉,至趙夙世為晉卿;傳趙籍,始滅晉為諸侯。漢有趙廣漢,為
京兆尹,宋太祖之遠祖。
〔錢〕徵音。彭城郡。系山篯氏。彭祖姓篯名鏗。支子去竹而為錢氏。○篯,
音尖。鏗,音坑。
〔孫〕宮音。樂安郡。系出姬姓。衛武公子惠孫之孫,以祖字為氏,世為衛
卿。又楚有孫氏。蒍姓之後。孫叔敖為楚相。又齊有孫氏,陳姓之後,陳無宇子
子佔有功,賜姓孫氏。其後有孫武子。為吳將。武子之裔,世居富春。漢末有孫
權,為吳帝,武子之裔也。○蒍,音委。
〔李〕徵音。隴西郡。系出理氏。皋陶之後,代為理官,子孫以官為氏。有
理利貞避紂居李樹下,改為李氏,老子之祖也。其後李牧仕趙,李廣仕漢。唐祖
李淵,廣之裔也。又晉有里克,衛有禮至,皆理氏之後,與李同源。
〔周〕角音。汝南郡。系出姬姓。周平王少子烈之後,以國為氏。周有周任,
戰國有周霄。
〔吳〕羽音。延陵郡。系出姬姓,武王封太伯弟仲雍曾孫於吳,其後子孫以
國為氏。戰國有吳起;漢有吳芮,世為長沙王。
〔鄭〕徵音。滎陽郡。系出姬姓。周厲王少子友封於鄭。支子以國為氏。孔
子弟子有鄭國,秦有鄭安平。漢有鄭子真,裔孫鄭露,避晉亂,徙閩莆,興立學
校,化行七閩。宋鄭樵、鄭俠皆其後。
〔王〕商音。太原郡。系出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周有王詡,齊有王蠋。
秦將王翦子賁生離,離子元,居琅琊郡;元弟威,居太原郡。又田齊之後,避難
改為王氏。又魏信陵君子孫改姓王氏。又殷王子比干後亦曰王氏。凡二十一望。
惟太原、琅琊二郡最著。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馮〕宮音。始平郡。系出姬姓。文王子畢公高支子,食采於馮阝,子孫去
邑為馮氏。戰國有馮亭。漢有馮異。馮阝,音馮。
〔陳〕徵音。潁川郡。虞舜之後胡公滿封於陳,子孫以國為氏。孔子弟子陳
亢。漢有陳寔,為太丘長,裔孫陳霸先,代齊有天下,國號陳。
〔褚〕羽音。河南郡。系出子姓。宋共公子段食采於褚,號曰褚師,子孫因
以為氏。漢有褚少孫,補《史記》。
〔衛〕羽音。河東郡。系出姬姓。文王子康叔封封於衛,其後以國為氏。漢
有大將軍衛青,丞相衛綰。
〔蔣〕商音。樂安郡。系出姬姓。周公子伯齡封於蔣,子孫以國為氏。漢有
蔣詡,吳有蔣子文、蔣欽。
〔沈〕宮音。吳興郡。系出姬姓。文王子聃季食采於沈,其後以邑為氏。楚
有沈尹戍子沈諸梁,為今尹,封於葉,號葉公。
〔韓〕商音。南陽郡。系出姬姓。武王少子封於韓,晉滅之,封桓叔子萬於
韓原,世為韓氏。至韓虔分晉國為諸侯。漢有韓信。
〔楊〕商音。弘農郡。系出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於楊,晉滅之。晉武公
子伯僑,食采於羊舌,後為羊舌氏。至叔向更封於楊,子孫為楊氏。戰國有楊朱。
漢有楊喜,封赤泉侯,孫楊敞為丞相;後裔楊寶生震,震生秉,秉生賜,賜生彪,
四世為三公,隋文帝楊堅之遠祖也。又有揚氏,從手不從木。周有揚侯,失國後
為揚氏。漢有揚雄,是也。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朱〕角音。沛郡。顓頊之後。周武王封曹挾於邾,其後子孫去邑為朱氏。
戰國有朱亥。漢有朱買臣、朱雲。
〔秦〕徵音。天水郡。系出嬴姓。伯益之後,有嬴非子仕周孝王,牧馬於汧、
渭,有功,封附庸之國於秦;至孫秦仲,始列為諸侯,支子以國為氏。孔子弟子
有秦祖、秦非。周有醫師秦緩,字越人。
〔尤〕徵音。吳興郡。系出沈氏。五代王審知稱閩王,國人姓沈者避審音,
去水為尤。宋有尚書尤袤。
〔許〕羽音。高陽郡。系出姜姓,神農之裔。周武王封文叔於許,以主大岳
之祀,其後以國為氏。
〔何〕角音。廬江郡。系出韓姓。韓王安為秦所滅,其子孫避難,轉音為何
氏。漢有何休、何進。
〔呂〕羽音。河東郡。系出姜姓。神農後伯夷仕堯掌禮,佐禹治水,封於呂,
世主太岳祀。周有呂尚,封齊。秦有呂不韋,其妾有娠,獻庄襄王而生始皇帝。
〔施〕徵音。吳興郡。系出姬姓。魯惠公子施父之後。五代孫施伯,以高祖
字為氏。孔子弟子施子常。
〔張〕商音。清河郡。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觀弧星,始制弓矢,為弓正,
主祀弧,遂為張氏。周有張仲,漢有張良。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孔〕角音。魯郡。系出子姓。武王封商微子於宋,至閔公捷生弗父何,何
玄孫嘉字孔父。孔父孫睾夷父以祖字為孔氏。夷父子防叔仕於魯國。防叔孫叔梁
紇生孔子。又衛有大夫孔文字圉。○睾,音亦。圉,音語。
〔曹〕角音。譙郡。顓頊五世孫陸終第五子安,大禹賜為曹姓。邾國、黎、
郳皆其後也。又姬姓。文王子曹叔振鐸封國於曹,其後以國為氏。魯有曹劌。
邾國之曹,世居譙郡。漢有曹參,後裔曹騰為中常侍,養甥夏侯氏之子嵩為子,
生操,為漢相;子丕,代漢為魏文帝。○顓,音專。頊,音旭。劌,音貴。
〔嚴〕宮音。天水郡。楚莊王庶孫,以王父謚為氏。後避漢明帝諱,改庄為
嚴。凡《漢書》嚴青翟、嚴助、嚴遵、嚴光,皆生時姓庄,死後史官改其姓為嚴
也。
〔華〕角音。武陵郡。系出子姓。宋戴公孫督食采於華,以邑為氏。世為宋
卿。齊有華周,漢有華佗、華歆。
〔金〕角音。彭城郡。少昊金天氏之後。又漢滅休屠國,以王子日磾入侍大
庭,後以功封侯,賜姓金氏。○休屠,音朽除。日磾,音密低。
〔魏〕宮音。巨鹿郡。系出畢公高。裔孫畢萬,仕晉為大夫,食采於魏,世
為晉卿;至魏斯分晉為諸曌,以國為氏。秦有魏冉;漢有魏無知、魏相。
〔陶〕徵音。濟陽郡。系出陶唐氏。唐堯始封於陶,支子因氏。周有陶答子,
漢有陶青。
〔姜〕商音。天水郡。系出神農氏。神農生於姜水,因姓姜氏。黃帝時,神
農氏子孫,世主太岳之祀。周武王封呂望於齊,以主太岳,復賜姓姜氏。漢有姜
詩、姜維。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戚〕商音。東海郡。衛大夫孫林父食采於戚,支子以邑為氏。漢有戚鰓,
高祖戚夫人父,封臨轅侯。
〔謝〕商音。陳留郡。周宣王封舅申伯於謝,支子以地為氏。晉有謝安。
〔鄒〕商音。范陽郡。周曹挾封於邾,戰國時改國號鄒,支子以國為氏。周
有鄒衍,齊有鄒忌,漢有鄒陽。
〔喻〕羽音。江夏郡。鄭之公族。漢蒼梧守諭猛,改姓喻氏。
〔柏〕商音。魏郡。系出柏皇氏。上古有柏招。為炎帝師;柏同,為帝嚳師,
封國於柏。漢有大鴻臚柏英。
〔水〕宮音。吳興郡。系出姒姓。明鄞縣有水蘇民,其先世以禹王庶孫留居
會稽。以水為氏,科第甚蕃。又有水丘氏。復姓。
〔竇〕徵音。扶風郡。系出姒姓。夏帝相後有仍氏,遭寒浞之難,逃出自竇。
而生少康。少康次子龍留。居有仍。以竇為氏。晉有竇鳴犢,漢有竇嬰。
〔章〕商音。河間郡。系出姜氏。齊太公支子,封於鄣,子孫去邑為章氏。
齊有章子,秦有章邯。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雲〕徵音。琅琊郡。系出雲陽氏。隋有雲定興。
〔蘇〕羽音。武功郡。顓頊裔孫陸終子樊,封於昆吾,世為夏伯,支子封於
蘇。蘇公忿生,為周司寇。戰國有蘇秦,漢有蘇武。
〔潘〕羽音。滎陽郡。周畢公高支子食采於潘,以邑為氏。楚有潘崇,吳有
潘璋。
〔葛〕商音。頓丘郡。系出嬴姓。顓頊之後,封於葛。其後以國為氏。秦有
葛嬰,晉有葛洪仙翁。
〔奚〕商音。譙郡。黃帝子禺陽封於任,裔孫仲為夏車正,食采於奚,故曰
奚仲。支子以邑為氏。孔子弟子奚容箴,漢功臣奚涓。○箴,音點。
〔范〕宮音。高平郡。堯後劉累裔孫杜隰,仕晉為士師,子蒍以官姓士氏。
後食采於范,世為晉卿,以邑為氏。秦有范雎,楚有范增。
〔彭〕宮音。隴西郡。系出篯氏。顓頊裔孫陸終氏第三子篯鏗,封於彭,是
為彭祖。歷唐、虞、夏、商,壽八百歲,子孫世為諸侯,即大彭氏與豕韋氏,作
商二伯。其後孟子弟子彭更。漢有彭越,封梁王。
〔郎〕商音。中山郡。魯懿公孫費伯,城郎邑以居,子孫因氏焉。漢有郎
<豈頁>,唐有郎士元。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魯〕羽音。扶風郡。系出姬姓。周公元子魯公伯禽封於魯,支子以國為氏。
戰國有魯仲連,漢有魯恭。
〔韋〕羽音。京兆郡。系出豕韋氏。世為夏、商侯伯,子孫以國為氏。漢有
韋賢、韋玄成,父子皆為丞相。
〔昌〕商音。汝南郡。系出有熊氏。黃帝子昌意,昌意子帝顓頊高陽氏,高
陽支子以王父字為氏。漢有昌豨。
〔馬〕羽音。扶風郡。系出趙姓。趙王子趙奢,封馬服君,子孫以為氏。漢
有馬援。
〔苗〕羽音。東陽郡。楚令尹斗椒之子賁皇仕晉,食采於苗,因氏焉。漢有
苗?;唐有苗晉卿,相肅宗。
〔鳳〕宮音。邰陽郡。系出蒙氏。南召主閣羅鳳之裔。唐南召國君姓蒙氏。
尋羅閣生閣羅鳳,閣羅鳳生鳳迦異,鳳迦異生異牟尋。其長子名重父下一字,其
支子即以父名下一字為姓。故閣羅鳳庶子即姓鳳氏。滇、黔之人多有此姓。
〔花〕宮音。東平郡。系出華氏。古無花字,通作華,後專用花為花草之花,
故華姓亦有改為花者。唐有花驚定,蜀大將;明有花雲。
〔方〕商音。河南郡。系出方雷氏。周有方叔,為宣王卿士。
△俞任袁柳 豐鮑史唐
〔俞〕角音。河間郡。黃帝臣俞伯名跗,注《素問》。周有俞伯牙。
〔任〕宮音。東安郡。系出有熊氏。黃帝子禺陽封於有任,以國為氏。文王
妃太任,任國之女。魏有任座,秦有任囂。
〔袁〕羽音。汝南郡。系出媯姓。陳大夫庄伯轅孫濤塗,以祖字為氏,後世
去車為袁,或作爰,實同出一源也。漢有袁盎。○媯,音圭。
〔柳〕商音。河東郡。系出展氏。魯公子夷伯孫無駭子展獲,字禽,食邑柳
下,後世以為氏。戰國有柳庄;漢有柳隗,為齊王相。
〔豐〕宮音。京兆郡。系出姬姓。文王少子封於豐,其後有豐舒,相潞國。
〔鮑〕宮音。上黨郡。系出姒姓。禹王之後,有敬叔,仕齊,食邑於鮑。後
有鮑叔牙。
〔史〕徵音。京兆郡。系出史皇氏。倉頡之後史佚,為周太史。漢有史高。
〔唐〕徵音。晉昌郡。系出陶唐氏。舜封堯子丹朱於唐,其後子孫以國為氏。
漢有東園公唐宣明,四皓之一。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費〕羽音。江夏郡。系出嬴姓。伯益治水封於大費,裔孫昌仕商,以國為
氏。紂臣有費仲,魯有費伯。○費,音秘。
〔廉〕角音。河東郡。顓頊曾孫,大廉之後。以祖字為氏。趙有廉頗。
〔岑〕宮音。南陽郡。系出姬姓。周武王封叔耀子渠於岑,子孫以國為氏。
後漢有岑彭,封武陽侯。
〔薛〕徵音。河東郡。系出任姓。黃帝裔孫奚仲封於薛,歷夏、商、周,世
為諸侯。後世子孫以國為氏。宋有薛居州,趙有薛公。
〔雷〕商音。馮翊郡。系出黃帝子雷公之後。漢有雷義,晉有雷煥。
〔賀〕商音。廣平郡。系出慶氏。齊公子慶父之後。漢侍中慶純,避安帝父
清河王諱,改賀氏。晉有賀循,唐有賀知章。
〔倪〕宮音。千乘郡。周有黎、郳,附庸小國,後號小邾,子孫去邑為皃
氏。漢有皃寬,後加人為倪。
〔湯〕商音。中山郡。系出子姓。宋公子盪意諸。後去草為湯氏。晉有湯休。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滕〕宮音。南陽郡。系出姬姓。武王封弟叔綉於滕,其後以國為氏。戰國
有滕更,漢有滕嬰。
〔殷〕宮音。汝南郡。系出子姓。商自盤庚遷國,改號曰殷,其後以國為氏。
晉有殷浩,唐有殷開山。
〔羅〕徵音。豫章郡。系出祝融氏。春秋有羅國,子孫以國為氏。晉有羅結,
唐有羅藝。
〔畢〕徵音。河南郡。系出姬姓。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晉國有
畢萬,晉朝有畢卓。
〔郝〕徵音。太原郡。系出太昊氏。太昊弟郝省封於郝。漢有郝賢,晉有郝
隆。
〔鄔〕商音。太原郡。晉大夫鄔藏之後。孔子弟子有鄔單。
〔安〕商音。武陵郡。系出有熊氏。昌意子安。居於西戎,是為安息國。後
魏時,世子入侍,賜姓名安同。唐有安金藏。
〔常〕商音。平原郡。黃帝相常先之後。漢有常惠,晉有常璩,明有開平忠
武王常遇春。
△樂於時傅 皮卞齊康
〔樂〕角音。南陽郡。系出子姓。宋戴公子衍字樂父,其後以王父字為氏。
燕有樂毅。又有樂正、樂羊,皆復姓。又葯姓出河內郡。漢有葯崧。
〔於〕羽音。河內郡。系出姬姓。武王子封於邘,後世去邑為於氏。漢有
於定國,相宣帝。
〔時〕徵音。隴西郡。宋大夫公子來,食采於時。齊有時子,漢有時苗。
〔傅〕商音。清河郡。商有傅說,為武丁相;漢有傅介子。
〔皮〕羽音。天水郡。周卿士樊仲皮之後,以字為氏。北齊有皮景和,唐有
皮日休。
〔卞〕羽音。濟陽郡。曹叔振鐸之後,仕魯為卞邑大夫。有卞莊子。楚有卞
和,東晉有卞壺。
〔齊〕徵音。汝南郡。系出姜姓。太公封齊。其後以國為氏。唐有齊映、齊
抗。族兄弟同時為相。
〔康〕商音。京兆郡。衛康叔之後,以謚為氏。漢有康衡、康穆。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伍〕羽音。安定郡。系出芊姓。楚公族有伍氏。伍舉、伍奢世為楚卿。伍
員之祖與父也。
〔余〕商音。下邳郡。秦穆公伐西戎,獲其臣由余以為上卿。其後以王父字
為氏。宋有餘靖、余玠。
〔元〕商音。河南郡。衛大夫元咺之後。又出北魏拓拔氏。孝文帝改姓元
氏。唐有元稹。○咺,音喧,上聲。
〔卜〕羽音。西河郡。周有太卜之官,其後以官為氏。晉有卜偃,孔子弟子
卜商,漢有卜式。
〔顧〕羽音。武陵郡。夏有顧國。後以為氏。吳有顧雍,晉有顧愷之。
〔孟〕羽音。平陸郡。系出姬姓。魯桓公子慶父,世為卿,號孟孫氏,孟子
其裔也。漢有孟敏、孟嘗。
〔平〕商音。河內郡。韓哀侯少子婼,食采於平,後以邑為氏。漢有丞相平
當。○婼,音綽。
〔黃〕商音。江夏郡。顓帝曾孫陸終之後,封於黃,子孫以國為氏。楚有春
申君黃歇,漢有丞相黃霸,孝子黃香。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和〕商音。汝南郡。堯臣和仲後,以官為氏。北齊有和士開,五代有和凝。
〔穆〕羽音。河南郡。系出子姓。宋穆公支孫,以謚為氏。漢有穆生。
〔蕭〕角音。蘭陵郡。系出子姓。微子支孫封於蕭。為宋附庸,子孫以國為
氏。漢有丞相蕭何,裔孫道成為南齊高帝,傳七世;道成族孫衍,受齊禪,為梁
武帝,傳四世。
〔尹〕徵音。天水郡。系出少昊裔孫尹壽,為帝堯師。周有尹吉甫,老子弟
子尹喜,漢有尹賞。
〔姚〕商音。吳興郡。系出有虞氏。瞽瞍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氏。帝堯降二
女於舜,賜姓媯氏;禹封商均與虞城;武王封虞舜之後胡公滿為陳國:皆以國為
氏。又胡公支子姓胡氏;陳敬仲奔齊,子孫姓田氏;田齊失國,居元城,又姓王
氏:凡七姓,皆舜之後。
〔邵〕商音。博陵郡。系出姬姓。召康公封於燕,其次子世為畿內諸侯,作
王卿士,號曰召公,因為召氏。後世子孫,增邑為邵氏。秦有邵平,漢有召信臣,
同出一祖。
〔湛〕商音。豫章郡。系出姒姓。夏同姓諸侯斟灌氏,其後子孫去斗去雚,
合二字為湛氏。漢有湛重,明有湛若水。
〔汪〕商音。平陽郡。汪茫氏之後。又魯桓公庶子滿食采於汪,因邑為氏。
魯有汪錡,唐有汪華,封越公,世居於歙。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祁〕徵音。太原郡。帝堯伊祁之後。晉有祁彌明、祁奚。
〔毛〕羽音。西河郡。系出姬姓。文王子毛伯之後,世為周卿士,因國為氏。
趙有毛公,漢有毛萇。
〔禹〕羽音。隴西郡。系出妘姓。雲、夢之間有鄅國,為楚附庸,後去
邑為氏。○妘,音雲。鄅,音禹。
〔狄〕徵音,天水郡。系出姬姓。周康王封弟孝伯於狄城,其後以地為氏。
唐有狄仁傑,宋有狄青。
〔米〕徵音。京兆郡。系出西域米國。漢有米楷,宋有米芾。○芾,音費。
〔貝〕宮音。清河郡。系出姬氏。召康公支子,食采於巨野之浿水,後為
郥國,子孫去邑為貝氏。漢有貝瑗。
〔明〕宮音。吳興郡。系出譙明氏。其後明由為燧人相。南齊有明僧紹,唐
有明崇儼,元有明玉珍。
〔臧〕商音。東海郡。系出姬姓。魯孝公子彄食采於臧,其後僖伯、哀伯、
文仲、武仲、世為魯卿,漢有臧宮、臧洪。○彄,口平聲。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計〕商音。京兆郡。系出姒姓。越大夫計倪、計然,越之公族也。
〔伏〕商音。太原郡。系出風姓。伏羲子孫,因號為氏。漢有伏勝、伏湛。
〔成〕商音。上谷郡。系出姬姓。文王子郕叔武之後,去邑為成氏。齊有
成覸。○郕,音成。
〔戴〕徵音。譙郡。系出子姓。宋戴公支孫,以謚為氏。宋有戴盈之、戴不
勝,漢有戴德、戴聖。
〔談〕徵音。廣平郡。系出籍氏。周大夫籍談之後,避項籍諱,為談氏。
〔宋〕宮音。京兆郡。系出子姓。周武王封紂庶兄微子啟於宋,後世子孫,
以國為氏。楚有宋玉、宋義。漢有宋昌。
〔茅〕商音。東海郡。系出姬姓。周公支子封於茅,其後以國為氏。秦有茅
焦。
〔龐〕宮音。始平郡。系出高陽氏。高陽才子龐降之後。魏有龐涓。漢有龐
德公。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熊〕宮音。江陵郡。系出高陽氏。顓頊孫陸終第六子季連為芊姓,子附敘
封於熊。後有鬻熊,為文王師。武王封其曾孫熊繹於楚。至熊渠僭稱王,更姓熊
氏。漢有熊喬、熊尚。
〔紀〕徵音。平陽郡。姜姓。四岳之後,封國於紀,後以國為氏。楚有紀昌,
漢有紀信。
〔舒〕徵音。京兆郡。顓頊之後,封於舒,後以國為氏。唐有舒元輿。
〔屈〕宮音。臨淮郡。系出芊姓。楚武王子瑕封於屈,後以為氏。楚有屈原。
又有屈突,復姓也。
〔項〕商音。遼西郡。系出芊姓。楚公子燕,封項城,姓項氏。又姬姓。齊
桓公滅項,子孫以國為氏。楚有項羽。
〔祝〕商音。太原郡。系出有熊氏。周武王封黃帝之後於祝,後以國為氏。
衛有祝鮀,鄭有祝聃。○聃,音耽。
〔董〕角音。隴西郡。系出有熊氏。黃帝孫飂叔安子董父之後。晉有董
狐,漢有董仲舒。○飂,音留。
〔梁〕商音。安定郡。顓頊之後,封於梁,後以國為氏。漢有梁松。又梁丘
復姓也。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杜〕商音。京兆郡。帝堯之後,封於唐,周滅之,處其族於唐、杜之間,
居杜者姓杜氏。周有杜伯,晉有杜原款,漢有杜延年。
〔阮〕角音。陳留郡。商有阮國,後以國為氏。魏有阮籍。
〔藍〕徵音。汝南郡。系出芊姓。楚公子亹封於藍,謂之藍尹,後以邑為氏。
○亹,音尾。
〔閔〕宮音。隴西郡。系出姬姓。魯公族閔馬父封於閔鄉,因以為氏。後有
閔子騫。
〔席〕商音。安定郡。系出籍氏。晉大夫籍談後世避項籍名,改姓席氏、談
氏。
〔季〕徵音。渤海郡。系出姬姓。魯桓公子季友之後。又隨國大夫季梁。漢
有李布。
〔麻〕商音。上谷郡。系出熊姓。楚公族熊嬰奔齊,更姓麻氏。隋有麻叔謀。
〔強〕商音。天水郡。系出姜姓。齊大夫公孫疆之後。疆與強相近,後以為
氏。鄭有大夫強鉏。○鉏,音徂。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賈〕商音。武威郡。系出姬姓。唐叔虞少子封於賈,後以為氏。晉有賈華,
漢有賈誼、賈復。
〔路〕商音。內黃郡。系出高辛氏。封於路,其後以國為氏。漢有路博德。
〔婁〕商音。譙郡。系出姒姓。杞東樓公後,去木為婁。漢有婁敬,唐有婁
師德。
〔危〕宮音。汝南郡。系出三危氏。唐有危仔昌,後賜姓元氏。
〔江〕商音。濟陽郡。系出嬴姓,。國於江、漢之間,支子以國為氏,漢有
江革。
〔童〕宮音。雁門郡。系出胥氏。晉大夫胥童後,以王父字為氏。漢有童恢。
〔顏〕商音。魯郡。系出姬姓。魯公柏禽少子顏之後,以字為氏。有顏路、
顏淵。
〔郭〕商音。太原郡。系出姬姓。武王封王季次子虢仲於東虢,虢叔為西虢,
召曰二虢。後虢叔之國改號郭,支子以國為氏。漢有郭解、郭泰;唐有郭子儀;
五代有郭威,為周太祖。
△梅盛林刁 鍾徐丘駱
〔梅〕羽音。汝南郡。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於梅,是為梅伯,後以國為
氏。漢有梅鋗、梅福。
〔盛〕羽音。汝南郡。系出姬姓。召公奭支孫封於盛,為燕附庸,姓奭氏。
後避漢元帝諱,更以國為盛氏。
〔林〕宮音。西河郡。系出子姓。王子比乾子堅,避亂居長林山,因姓林氏。
魯有林放,孔子弟子。
〔刁〕徵音。弘農郡。系出姬姓。文王同姓有雕國,後更為刁氏。齊有豎刁,
晉有刁協。
〔鍾〕角音。潁川郡。系出芊氏。楚公族鍾建封於鍾吾,其後為鍾吾氏,或
為鍾氏。楚有鍾儀、鍾期,魏有鍾繇。
〔徐〕商音。東海郡。系出嬴姓。伯益子若木生調,封於徐,歷夏、商、周
為諸侯,後以國為氏。漢有徐遲,吳有徐盛。
〔丘〕宮音。河南郡。系出姜姓。太公封於營丘,支子以地為丘氏。又有閭
丘、梁丘,俱復姓也。
〔駱〕商音。內黃郡。系出嬴姓。非子父大駱,大駱長子成世居太丘,國號
大駱;厲王時滅於西戎,餘子以國為氏。唐有駱賓王。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高〕角音。渤海郡。系出姜姓。齊文公子子高後,以字為氏。高徯世為齊
卿,孔子弟子高柴,漢有高鳳。
〔夏〕羽音。會稽郡。系出姒姓夏後氏,子孫以國為氏。又陳公子夏征舒,
秦有夏無且。
〔蔡〕徵音。濟陽郡。系出姬姓。文王子叔度封蔡,後以國為氏。晉有蔡墨,
秦有蔡澤,漢有丞相蔡義。
〔田〕徵音。雁門郡。系出陳氏。陳桓公子完,仕齊為卿,姓陳氏。至陳恆
更姓田氏,孫田和代有齊國。漢有田延年。
〔樊〕商音。上黨郡。系出仲氏。仲山甫封樊侯,以國為氏。孔子弟子樊遲,
漢有樊噲。
〔胡〕羽音。安定郡。系出媯姓。陳胡公滿支子,以謚為氏。齊有胡齕,漢
有胡廣。
〔凌〕徵音。河間郡。系出姬姓。衛公子仕於周,為凌人,以官為氏。吳有
凌統。
〔霍〕羽音。太原郡。系出姬姓。文王子霍叔之後,以國為氏。漢有霍光。
△虞萬支柯 昝管盧莫
〔虞〕商音。陳留郡。系出媯姓。舜後封虞,以國為氏。又姬姓。太伯弟虞
仲雍之後。魏有虞丘子。漢胡虞詡。
〔萬〕商音。扶風郡。畢萬之後。孟子弟子萬章。
〔支〕徵音。邰陽郡。漢宣帝時郅支單於世子入侍,其裔留於京師,遂姓支
氏。漢有支雄,晉有支遁。
〔柯〕商音。濟陽郡。系出姬姓。吳王柯盧之後。
〔昝〕徵音。太原郡。系出咎氏。商相咎單之後。咎,古音高,又音災咎之
咎。故增一畫為昝氏。
〔管〕徵音。晉昌郡。系出姬姓。文王第三子管叔鮮後。齊有管仲,漢有管
寧。
〔盧〕商音。范陽郡。系出姜姓。齊文公子子高之孫,食采於盧,因氏焉。
漢有盧綰。
〔莫〕商音。巨鹿郡。系出高陽氏。封於鄚,子孫去邑為氏。漢有莫藏用。
○鄚,音莫。
△經房裘繆 干解應宗
〔經〕徵音。滎陽郡。系出京氏。鄭公子京、叔段之後,有京氏。漢京房子
孫,避仇改經氏。
〔房〕商音。清河郡。系出陶唐氏。舜封丹朱於房陵,國號唐;又封支子於
房竹,其後以國為氏。漢有房植,唐有房玄齡。
〔裘〕角音。渤海郡。衛大夫食采於裘,後以邑為氏。漢有裘仲友。
〔繆〕羽音。蘭陵郡。系出嬴氏。秦繆公之後,以謚為氏。漢有繆彤。
〔干〕徵音。潁川郡。系出子姓。宋大夫干犨之後。晉有干寶。又段干氏支
子,亦為干氏。○犨,音抽。
〔解〕商音。平陽郡。唐叔虞子良食采於解,因氏焉。後有解揚。
〔應〕宮音。汝南郡。系出姬姓。武王第四子封於應,其後以國為氏。漢有
應劭。○應。平聲。
〔宗〕宮音。京兆郡。周大夫宗伯之後,以官為氏。漢有宗資。
△丁宣賁鄧 郁單杭洪
〔丁〕徵音。濟陽郡。系出姜姓。齊太公子丁公之後,以謚為氏。漢有丁公、
丁固。
〔宣〕徵音。始平郡。系出姬姓。魯大夫宣伯之後,以謚為氏。漢有宣秉。
〔賁〕徵音。宣城郡。系出苗氏。晉大夫苗賁皇之後。以祖字為氏。
〔鄧〕徵音。南陽郡。商武丁封叔曼季於鄧,後以國為氏。漢有鄧彭祖、鄧
禹。
〔郁〕宮音。黎陽郡。魯相郁黃之後。
〔單〕徵音。南安郡。系出姬姓。周成王封少子臻於單。為畿內諸侯,世相
王室,號單伯。
〔杭〕商音。餘杭郡。系出姒姓。禹王治水,所餘舟航,以支子統之,因封
國為餘航,其後去舟加木為杭氏。
〔洪〕角音。豫章郡。舊傳共工之後避仇改為洪。又雲:衛大夫弘演之後,
至唐始避高宗子弘之諱為洪氏。三國有洪矩,宋有洪皓。
△包諸左石 崔吉鈕龔
〔包〕羽音。上黨郡。楚大夫申包胥後,以祖字為氏。漢有包咸。
〔諸〕徵音。琅琊郡。系出姒姓。越國之裔閩粵王無諸之後,因祖字為氏。
〔左〕商音。濟陽郡。系出熊氏。鬻熊之後倚相,為楚威王左史,後為左氏。
魯有左丘明,漢有左雄,晉有左思。
〔石〕徵音。武威郡。系出姬姓。衛公族大夫石碏之後。漢有石建。○
碏,音鵲。
〔崔〕角音。博陵郡。系出姜姓。齊丁公子居崔,因氏焉。後有崔杼,漢有
崔寔,魏有崔皓。
〔吉〕徵音。馮翊郡。周尹吉甫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漢有吉平。
〔鈕〕宮音。吳興郡。世系未詳。晉有鈕滔。
〔龔〕羽音。武陵郡。系出共工氏。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
後為龔氏。漢有龔遂。
△程嵇邢滑 裴陸榮翁
〔程〕商音。安定郡。系出高陽氏。顓頊孫重黎為堯南正司火之官,世封程
伯。周有程伯休父,晉有程嬰。
〔嵇〕商音。譙郡。夏少康封子於會稽,遂為稽氏;漢初徙譙,改為嵇氏。
晉有嵇康。
〔邢〕商音。河間郡。系出姬姓。周公第四子封於邢。以國為氏。齊有邢子
才。
〔滑〕商音。下邳郡。系出姬姓。滑國之後。漢有滑興。
〔裴〕商音。河東郡。系出嬴姓。伯益之裔蜚廉之後,封於{非邑}邑。後嗣
裴陵,去邑從衣為裴氏。漢有裴潛,宋有裴松之。○{
『肆』 求,描寫「春秋戰國」這個時代或「諸子百家」的詩詞。
春秋戰國詩詞--人物卷
春秋戰國人物
唐*周曇
玄武評:周曇是第一位採用敘議詩形式較系統評論春秋戰國重要歷史人物的唐代詩人。
庄公
齊甲強臨力有餘,魯庄為戰念區區。
魚麗三鼓微曹劌,肉食安能暇遠謨。
黃歇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功成何更用陰謨。
楊回
三逐鄉閭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楊回不是逢英鑒,白首無成一旅人。
孫武
理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隨刀八陣成。
夫差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子貢
救魯亡吳事可傷,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魯亦宜其運不長。
靈輒
失水枯鱗得再生,翳桑無地謝深情。
朱輪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見赤誠。
子產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叔向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再吟
走敵存亡義有餘,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
馮讙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范蠡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祭足
吳魯燕韓豈別宗,曾無外御但相攻。
當時周鄭誰為相,交質將何服遠戎。
季札
吹毛霜刃過千金,生許徐君死掛林。
寶劍徒稱無價寶,行心更貴不欺心。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鬻拳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適足見忠誠。
社鼠穿牆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聖君。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
樊姬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郭開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孫臏
曾嫌勝己害賢人,鑽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鮑叔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願,願思危困必無危。
平公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隱公
今古難堤是小人,苟希榮寵任相親。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荊軻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騎駕群胡。
有心為報懷權略,可在於期與地圖。
晏嬰
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
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賓士。
師曠
老能勸學照餘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襄子
君子常聞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圍。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見中牟以義歸。
樂羊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
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毛遂
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章子
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馬斃廄人慾就刑,百年臨盡一言生。
賴逢賢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惡聲。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虞卿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攻城來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雲亡國亦亡。
臧孫
諸孟憎吾似犬獰,賢臧哭孟倍傷情。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葯故寧。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一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田文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文公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顏回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哀公
賢為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艷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蘇厲
百步穿楊箭不移,養由堪教聽弘規。
身隆業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卞和
磷磷誰為惑溫溫,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目無明鑒使俱焚。
公叔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庄辛
庄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華元
未知軍法忌偏頗,徒解於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預,今朝為政事如何。
屈原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智伯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王後
連環要解解非難,忽碎瑤階一旦間。
兩國相持兵不解,會應俱碎似連環。
豫讓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管仲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苟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 。
田饒
廚拋敗肉士懷飢,倉爛余糧客未炊。
臨難欲行求死士,將何恩信致扶危。
武公
猛獸來兵只為文,豈宜涼德擬圖尊。
君看豹彩蒙麋質,人取無難必不存。
鄭相
鄭相清賢慎有餘,好魚魚至竟何如。
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
景公
覺病當宜早問師,病深難療恨難追。
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肓救已遲。
少孺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陳軫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陳蔡君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
庸謀但解遮賢路,不解迎賢謀自昌。
衛靈公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中山君
敵臨烹子一何庸,激怒來軍速自攻。
結怨豈思圍不解,愚謀多以殺為雄。
秦武陽
丱歲徒聞有壯名,及令為副誤荊卿。
是時環柱能相副,誰謂燕囚事不成。
田子奇
少年為吏慮非循,一騎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對,車中緣見白頭人。
魏文侯
冒雨如何固出畋,慮乖群約失乾乾。
文侯不是貪禽者,示信將為教化先。
公子無忌
按劍臨籠震咄呼,鷂甘梟戮伏鳩辜。
能憐鈍拙誅豪俊,憫弱摧強真丈夫。
宮之奇
虞虢相依自保安,謀臣吞度不為難。
貪憐璧馬迷香餌,肯信之奇諭齒寒。
楚懷王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
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楚惠王
芹中遇蛭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何事免成心腹疾,皇天惟德是相親。
百里奚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韓惠王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齊桓公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頃襄王
秦陷荊王死不還,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陳靈公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徵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宋子罕
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
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
王孫滿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淳於髡
穰穰何禱手何齎,一呷村漿與只雞。
以少求多誠可笑,還如輕幣欲全齊。
田子方
太子無嫌禮樂虧,願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郤成子
陳樂無歡璧在隅,宰臣懷智有微謨。
苟非成子當明哲,誰是仁人可託孤。
韓昭侯
去年秦伐我宜陽,今歲天災旱且荒。
對此不思人力困,樓門何可更高張。
魯仲連
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
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
趙宣子
門人曾不有提彌,連嗾呀呀孰敢支。
臨難若教無苟免,亂朝爭那以獒為。
張孟譚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顏叔子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孫叔敖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趙簡子
簡子雄心蓄霸機,賢愚聊欲試諸兒。
假言藏寶非真寶,不是生知焉得知。
侯嬴朱亥
屠肆監門一賤微,信陵交結國人非。
當時不是二君計,匹馬那能解趙圍。
春秋戰國
周 易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孔子歷聘諸侯,莫能任。隱俗之中,見芳 蘭獨茂
, 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得,今 乃與眾草為
伍。」 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 逢時,托詞於蘭。
陶淵明《幽蘭》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屈 原《九歌》
綠葉兮素權,芳菲菲兮龔余。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
《離騷》
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時暖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佩......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張 衡《怨 篇》
猗猗秋蘭,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黃其葩。
雖曰幽深,厥美彌嘉。
之子雲遠,我勞如何。
『伍』 李白一生寫了多少首詩
一、李白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作品,流傳至今的有九百多首,《李白全集》收錄1010首。
二、擴展知識:
1、李白簡介: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漢族。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作品簡介: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於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並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並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像、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陸』 寫樂平東湖公園的作文我來當導游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