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效果 » 怎樣鍛煉才能收到好效果
擴展閱讀
蘋果手機怎樣讓流量變快 2025-05-19 16:58:14
怎樣快速學習順產 2025-05-19 16:58:11
怎樣下載圖片到手機 2025-05-19 16:49:03

怎樣鍛煉才能收到好效果

發布時間: 2022-05-12 15:44:06

1. 怎樣才能達到運動的最佳效果

一,鍛煉方法五花八門,要選對運動方式才能真正起到增強體質的效果,否則反而會消耗身體能量,使身體虛弱,導致容易得病。其中推薦的鍛煉運動是有氧運動,因為它不會過於劇烈,使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可以有效燃燒體內多餘脂肪,並且可以明顯增強體質。
1.游泳
特別是在夏天,游泳是非常不錯的運動,一方面可以消暑涼快一夏,另一方面重要是游泳可以明顯改善心肺功能,因為游泳過程中需要深呼吸可以提高肺活量,心跳逐漸加快,使得身體四肢得到充足血液氧氣,同時還可以鍛煉四肢身體肌肉,塑造身形,是肥胖人士不能錯過的運動。

2.有氧操

有氧操是在音樂的陪襯下進行以有氧運動為特點的健身操。這樣既能夠放鬆心情,舒緩情緒,更能有效地進行全身鍛煉。有氧操一般至少持續十二分鍾以上,主要包括球上仰卧起坐、杠鈴操、背靠球箭步蹲、前踢腳等。

3.慢跑

慢跑這項運動恐怕不用多做介紹,因為它是人們最喜愛的運動之一。慢跑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將代謝廢物隨著流汗一同排出體外,還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心臟方面疾病的發生,而且還能跑出健康身形,是最能增強體質的鍛煉方法之一。

二,運動中應避免的事項
1,時間過長或過短,20分鍾以下的鍛煉是無效的,一般推薦的時間是30分鍾到90分鍾。
2,一成不變的鍛煉項目,每天都是重復同樣時間,同樣運動,同樣運動,會造成平台期,所以運動要跟飲食一樣,要多樣性,讓身體不斷得到調整才能增強有突破。
3,沒有加入肌肉訓練的有氧,減肥一定要兵分兩路,一路有氧,一路力量訓練,增加肌肉含量,擁有完美身材
三,注意事項
1. 做完運動後,平躺一會兒,放鬆腹部。
2 .運動過程中不要過於激烈。

2. 怎麼鍛煉身體效果比較好

方法有很多,具體有以下這些方式樓主可以參考,祝樓主早日實現夢想.
1:練腹肌最好的辦法還是仰卧起坐,每次做100-200個,20-30個為1組,最少要做5組,具體的要看個人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點重量,手拿個啞鈴或鐵餅什麼的,放在腦後,效果更好。
2:俯卧撐也可以鍛煉腹肌。記住健身的時候一定不要一次性做到累,要分組做,才有效果,一般也是每次做100個左右,至少分5組,具體看自己情況而定。
3:手抓在高處,使身體垂直懸空,腰腹用力往上抬,使雙腿與上身呈90度,注意身體不要晃動,其他地方不要用力,也是分組做。
4:如果腹部脂肪比較多,要堅持有氧運動,跑步很有效,可以減去多餘脂肪,使肌肉更好的展現出來。
練腹肌和別的肌肉不一樣,得不斷的刺激它,所以就得每次做到筋疲力盡,才能達到效果,中間的間隔最好在一分鍾左右.做到6組左右.二飲食方面得注重加強高蛋白和高脂肪.在每次運動完後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左右是蛋白質攝入的高峰.注意吃點高蛋白的食品.
我以前肚子上有點贅肉,後來在健身房堅持了1年,現在肌肉不能說很好,但是看起來還是很明顯的,自己也充滿自信,希望你也有所收獲。
胸肌:用啞鈴做平卧推舉,平卧飛鳥(注:啞鈴必須是可調節重量的.也就是說你練一段時間之後,肌肉增長很快,但是人體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6次鍛煉之後,如果你再用同一個重量,那麼肌肉就會長得非常緩慢,甚至不再生長.)
啞鈴平卧飛鳥.拉力器夾胸,這些動作都是鍛煉上胸部肌肉.你得制定鍛煉計劃,不能光練胸肌,其他的肌肉也得練.
腹肌:V字兩頭起.(每隔一天練一次,每次練4組,每組10個,每練一個月增加數量)

3. 怎麼鍛煉才有效果

堅持一下鍛煉方法,3個月可看到效果:1、觸腳踝,躺在地板或者墊子上,然後抬起雙腿,略微彎曲,上半身抬起,使雙手指尖可以觸摸到腳踝處,身體迅速放下,再次起身觸摸腳踝,重復以上動作。2、注意手臂要伸直,手指尖到腳踝處即可,這個動作要有一定的速度,心裡默數一般1秒鍾要完成一個動作,指尖到腳踝然後還原算一個動作,做20秒,之後休息10秒。3、雙腿沖天 身體躺在地板或者墊子上,雙腿抬起並微彎曲,雙臂貼於地面。然後雙腿向上伸出,帶動身體向上,使臀部離開地面約30度角,放下,重復。4、以雙腿力量帶動身體上提,同時腹部被牽引受力,對腹肌鍛煉很有幫助。5、左右側拉,身體躺在地板或者墊子上,雙腿彎曲,使雙腳掌盡量貼近地面,頸部和頭部略微抬起,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大腿處即可,雙臂伸直置於腰兩側,然後一隻手側拉,復原,換另一個方向。這個動作對腹肌考驗很大,剛開始做的時候不適應腹肌會很疼,大家根據情況,起初的時候可以少做兩組。6、手臂連同上半身向一邊扭動,使右手能摸到右腳處即可,然後還原,換另一個方向。7、躺式走步,動作要領很簡單,身體躺下,雙腳在空中走步。8、腹肌拉伸,坐在墊子上,只有臀部撐地,雙腿和上本身盡量並攏,然後迅速分開,再並攏。重復以上動作,整個動作雙手和雙腳不要著地,只是臀部撐地,使腹肌充分受力和拉伸。9、單腿直拉 身體面朝地面,肘部和前臂撐地,一條腿撐地,另一條腿伸直並脫離地面並且離地面約一腳長,15秒,換腿做以上動作。

4. 怎樣運動效果最好

如何運動才能使鍛煉的效果更好,更有助於改善身體狀況呢?

在我們的肌肉組織中,有一種名叫「三磷酸腺苷」(ATP)的分子,它是肌肉運動所必需的能量。如果沒有ATP,我們連眨眨眼、揮揮手也做不了。如果進行劇烈運動,我們身上每

千克肌肉纖維會在5秒鍾內消耗5毫摩爾的ATP。以這樣的速度消耗下去,肌肉中的ATP連百米跑的前半程也支撐不了,因此需要從其他地方獲取ATP。而從身體其他部位轉移ATP,就是瘦身減肥的關鍵所在。

1.「殺死」脂肪

當肌肉內儲存的ATP消耗完以後就需要補充,否則我們將無法動彈。問題是,根據我們從事運動的種類和方式不同,ATP的轉移方式也各異。如果我們是在慢慢地游泳,大部分所需的ATP是通過燃燒脂肪獲得。如果我們在舉重,所需ATP則是由來自碳水化合物中的糖分合成,這種方式雖然效率更高,可以使肌肉更快地增長和變得堅硬,但問題是,體內的脂肪沒有減少。

如果我們進行的是慢跑運動,在肌肉里的ATP消耗完畢後,肌體就會進行有氧新陳代謝,利用葡萄糖和脂肪製造ATP。醫學專家指出,消耗脂肪的過程,始於低負荷運動20分鍾之後,或者專業運動員高強度運動兩分鍾之後。

因此,為了消滅脂肪,最好的辦法是進行有氧運動。它可以幫助我們加強心肺功能,提高獲取氧氣的能力,通過獲取更多的氧氣,「燃燒」更多的脂肪。長跑、騎自行車、滑雪等,都是有氧運動的很好方式。

2.精確鍛煉

有些人不但希望通過體育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而且還希望做到「精確鍛煉」,比如減掉腿部或臀部脂肪,增加某塊肌肉的力量等。如果是這樣,就要進行身體特定部位的運動訓練。睡卧在健身器材上推舉重物,就是其中的運動方式之一。在每次開始卧推運動後不久,肌肉中的ATP就被消耗殆盡,身體開始無氧代謝,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ATP。這時,體內的脂肪幾乎沒有什麼消耗。這種雙臂或雙腿上下移動負荷重物的過程,很利於臂部或腿部肌肉變結實、體積增大。

3.運動適量

肌肉是由蛋白質構成的,進行體育運動時,蛋白質遭到了破壞,需要進行恢復。但是,這些蛋白質不會恢復到最初狀態,而是生成更多的蛋白質,因此,肌肉變得更為發達。在促進肌肉增長方面,負重鍛煉比其他任何體育項目都更有效。通過顯微鏡觀察運動後的肌肉纖維會發現它有一些損傷,當這些損傷被「修復」後,肌肉就更結實有力了。運動之後的疼痛就是因為肌肉的這些損傷。要想通過鍛煉增強體質,保證高質量的飲食和睡眠同樣重要。

由於肌肉是蛋白質構成的,因此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攝入大量蛋白質而不運動,這些蛋白質最後就會變成脂肪。切記,肌肉生長是在它處於休息狀態的時候,因此不應該成天運動。如果持續對同一肌肉群進行鍛煉而不進行適當休息,就會對肌肉組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4.交替運動

運動專家指出,經常進行交替運動,能使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交替進行鍛煉,是自我保健的一種好方法。交替運動主要包括10個方面:

一是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交替。無論是哪一個年齡段的人,都應將無氧運動(一般指舉重、百米短跑等劇烈運動)與有氧運動(一般指散步、太極拳、慢跑、騎車等緩慢柔和的運動)相結合。30歲以下的人應多做無氧運動,30歲以上的人應多做有氧運動。

二是體腦交替。要求人們一方面進行跑步、打球等體力鍛煉;另一方面進行看書、寫作、下棋等腦力鍛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強體力,而且還可以延緩大腦的衰老。

三是動靜交替。人們一方面要不斷進行體力和腦力的鍛煉;另一方面人們要每天抽一定時間使體、腦都安靜下來,讓全身肌肉放鬆,去除頭腦中的一些雜念,以利於調節全身的循環系統。

四是冷熱交替。冬泳和夏泳、冷水澡和越野跑都是「冷熱交替」的典型運動。「冷熱交替」不僅能幫助人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而且對人的體表代謝有顯著改善作用。

五是上下交替。經常慢跑盡管腿部肌肉得到了鍛煉,但上肢卻沒有得到多少活動。如果再參加一些頻繁活動上肢的運動項目,如打球、玩啞鈴、拉擴胸器等,則可使上下肢得到均衡鍛煉。

六是左右交替。平時習慣用左手者,不妨多活動右手;相反,平時慣用右手者,不妨多活動左手。「左右交替」活動的好處,不僅使左右肢體得以「全面發展」,而且還使大腦左右兩半球也得以「全面發展」。

七是前後交替。一般的運動都是「往前」,如果同時也做一些「後退」的運動,如後走、後彎、仰泳等,不僅使上下肢反應更靈敏,大腦思維更活躍,對老年人的腰背疼痛也有療效。

八是倒立交替:科學證明,經常進行倒立交替(即頭朝下,腳朝上)運動,可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內臟功能,能使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對癔病、意志消沉、心緒不寧等精神性

疾病也有功效。

九是走跑交替。這是人體兩種移動方式的結合,更是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做法是先走後跑,交替進行。走跑交替如能經常進行,可增強體質,增加腰、背及腿部的力量,對防止中老年「寒腿」、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症有良好的作用。

十是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交替。一般人平時多採用輕松省力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僅在劇烈運動下採用。專家認為,經常進行胸、腹交替呼吸,有利於肺泡氣體的交換,可明顯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人尤為有益。

5.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散步對於健康有著特殊的益處。成年人應每天步行鍛煉,並將此作為一種規律性的終身運動方式。從進化論和醫學的角度看,人體的解剖和生理結構最適合步行。

運動要堅持有恆、有度、有序的原則,長期有規律地堅持散步,這一平凡的舉措卻可以收到保健身心的奇效。無須花錢參加健身俱樂部,只要買一雙舒適的鞋穿就行了。盡量做到每周散步4~5次,每次半個小時,這種有規律的活動有助於身體健康,還具有減肥功效。比如,每天坐公交車去上班,不一定非要坐到單位旁邊,可以故意提前一個站下車,再步行到單位。每天抽一小段時間步行,這種做法並不難。最好少乘電梯,多走樓梯,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形式,對心血管有益,還可以改善你的腿部肌肉、腹部肌肉。並且,散步對於心臟病和心肌梗塞病後康復階段的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保持正確的行走和坐立姿勢對健康非常有益,很多人都養成了懶散的壞習慣,一些不良姿勢會導致背部痙攣和頭痛等毛病。請在行走時放鬆雙肩,保持頸部直立、骨盆肌肉緊張,挺胸收腹,這樣你就會看起來更加精神,自我感覺也會更好。

勞逸結合,勞逸交替,有張有弛,才能保持人體的彈性,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專家提醒職業人士,由於生活壓力比較大,一定要學會調節生活,平時多散步,讓緊張的神經得到鬆弛。

6.人性化的「輕松體育」

「輕松體育」,也稱「快樂體育」,是歐美體育學者新近提出的一種大眾健身運動形式,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輕松體育」的概念目前在歐美悄然興起,成為體育鍛煉的一種新時尚。這種健身觀念,讓體育鍛煉更愜意、更人性、更容易執行。

健康是金,體育運動則是煉金術。道理人人皆知,但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其一,工作太忙碌,事務永遠處理不完,不斷涌現的意外事件使擬定的運動計劃一再「泡湯」;其二,不少運動項目需要教練的指點或有相同愛好的朋友的合作,這增添了鍛煉的難度,常使精心制定的運動計劃不了了之。

問題在於「體育運動」這個概念被塑造得專業而嚴肅,以致執行起來更像不得不去完成的一項任務。歐美最近流行起來的「輕松體育」,提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空,讓身體獲得輕度的運動。崇尚「輕松體育」概念的人們認為,動比靜好,輕度運動對於身體免疫功能的促進效果比中、重度運動要好。

「輕松體育」幾乎沒有什麼約定俗成的固定運動方式,它更像一種概念,引導你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地點,讓自己添加一點運動量:

慢走是其中最讓人樂於接受的方式之一;你不必特意為它排出時間,在你出去買東西、外出公幹、逛街時,你就可以順便完成「輕松體育」鍛煉;聽音樂時,你可以隨著節奏輕輕搖擺;站著說話時,你可以順便做做擴胸運動……

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坐於椅子上,上體向前彎曲,直至雙手手指尖觸到地面,然後再抬起身體,重復20次,放鬆頸部肌肉;雙手交叉放於腦後,頭用力向後壓,使因伏案工作而向前彎曲的頸椎得到放鬆;右臂向前伸直,抬起手腕,與臂呈90°角,左手抓住右手手指尖,用力向後伸拉,保持10秒鍾,然後做另一手的練習,以此來放鬆手腕;坐在椅子上,背部緊貼椅背,抬起雙腿直至與地面成水平狀態,如此動作重復25次,用以放鬆上述肌群……

只要你領悟了「輕松體育」的精髓,任何運動形式都可以成為一種有效的健身方式。

「輕松體育」不追求運動量,而強調以調節身體功能為主;不要求大段完整的時間,主張利用茶餘飯後的零散時間見縫插針地活動身體的關節部位,時間安排可長可短,完全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而且,「輕松體育」對技術和器械的要求極低,哪怕毫無運動基礎的人,只要有健身願望,就可以立即進入角色,然後你只需按照自己的意願運動就足夠了,又沒有什麼經濟負擔可言。你可以單獨活動,自己一個人靜悄悄地進行,也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中活動,當然也可以集體活動。

5. 怎麼樣運動才能有最好的健身效果

要想有最好的健身效果,最好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並實施個性化的運動處方,絕對不能看別人做什麼就跟著做什麼。另外運動鍛煉必須是長期的,不能急於求成,要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鍛煉不可能有最好的鍛煉效果。以35歲男子為例,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還要提高肌肉力量,可參照下面的處方來鍛煉:

第一階段(1—4周)的運動處方運動頻度:2~3次/周(隔天休息)。

運動時間:30~40分鍾/次。

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110~140次/分鍾。

運動內容:

①低強度慢跑5分鍾,在慢跑開始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輕微活動。

②低強度的慢跑與強度稍大的快跑輪換進行,可採用慢跑4分鍾,接快跑50秒,依次輪換進行20分鍾。

③俯卧撐:2~3組,第一組6次,第二組8次,第三組10次,組間間歇1~3分鍾。

④放鬆慢走5分鍾,在放鬆慢走結束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活動。

第二階段(5—8周)的運動處方運動頻度:3~4次/周(隔天休息)。

運動時間:35~45分/次。

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115~145次/分。

運動內容:

①低強度慢跑5分鍾,在慢跑開始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輕微活動。

②低強度的慢跑與強度稍大的快跑輪換30分鍾,可採用慢跑5分鍾,接快跑1分鍾,輪換進行,共輪換5次。

③俯卧撐:3組,第一組6次,第二組8次,第三組12次,組間間歇1~3分鍾。

④放鬆慢走5分鍾,在放鬆慢走結束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活動。

第三階段(9—12周)運動處方運動頻度:4~5次/周(可採用運動兩天間歇一天的頻率)。

運動時間:50~60分/次。

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115~150次/分。

運動內容:

①低強度慢跑5分鍾,在慢跑開始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輕微活動;

②低強度的慢跑與強度稍大的快跑輪換40分鍾,可採用慢跑5分鍾,接快跑1分鍾20秒,輪換進行,共輪換6~7次;

③俯卧撐:3組,第一組6次,第二組10次,第三組14次,組間間歇1~3分鍾;④放鬆慢走5分鍾,在放鬆慢走結束時做一些頭頸、肩、腰、髖、膝等關節部位的活動。

注意事項①在跑步時要調節好速度,姿勢、動作要正確;如感到吃力,可縮短快跑時間;跑完步後進行深呼吸,呼吸均勻後再進行力量練習。

②有身體不適或感冒、發燒時,請暫停實施運動處方。

③在鍛煉時可根據自己的感覺(輕松或吃力),稍微調節運動強度,以鍛煉後第二天不感覺疲勞為宜。

④應選擇良好的鍛煉環境,避免在嚴寒、酷暑、風暴等惡劣環境下進行鍛煉。

⑤鍛煉前後應注意適宜補液,尤其是在天氣炎熱的夏天,以運動飲料或含糖、鹽的水為宜。

⑥根據能量平衡和膳食平衡的原則,調節好自己的飲食。

6. 怎麼樣鍛煉身體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1、如有條件最好先在正規醫院檢測,排除身體疾病造成的過度消瘦;
2、正常工作,不要過壓,也不要無事可做;
3、保證飲食,過於節省的生活飲食質量難以強壯;
4、合理鍛煉,貴在堅持;
5、健身房鍛煉,教練指導,選擇合理器材,鍛煉後增加飲食,如牛奶泡雞蛋、牛肉等。

7. 怎樣才能鍛煉好身體

科學鍛煉身體應考慮的五個因素是……自身狀況、運動目的、活動環境、項目特點和運動量。
自身狀況。練習者的年齡、體質、健康狀況、性格、技術水平、學習與工作特點等各不相同,只有從這個實際出發去確定合適的運動,才能提高鍛煉效果。例如,處在身高突增期的少年,可以多練習一些伸展肢體的動作,性格內向的人宜多參加集體性的活動,腦力勞動者可選擇能促進腦細胞活躍、增強心肺能力的有氧運動等。
運動目的。在參加體育活動時,目的不同,內容、方法、負荷也將不同。以跑步為例,如果是准備參加比賽,就需要有較大的強度;如果為健身,就應採用強度低、不中斷的慢跑,每次持續時間不應少於5分鍾;而以減肥為主要目的時,持續時間最好不少於20分鍾。
活動環境。有條件的話,盡量在室外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地方進行鍛煉。另外,要防止發生因鍛煉環境不好而導致的意外事故。
選擇項目。不同的鍛煉項目有不同的鍛煉價值。如為了減肥,就應選擇消耗體內脂肪效果顯著的有氧運動,如長跑、長距離游泳等。
運動量。對一般人來說,要以中等強度的活動為主,活動時,平均心率保持在130次/分左右,運動持續時間為40~50分鍾,每周鍛煉5~6次,這樣,才能收到較好的運動效果。

8. 怎樣鍛煉才能獲得更好的健身效果呢

哈嘍大家好,很高心大家能看到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是幾個基礎的力量訓練動作推介,希望看完了這篇文章的你們,會更好的了解健身,用更好的方式,更好的動作去完成基礎動作。那麼話不對說,請大家繼續看下去吧!

大家可能知道跑酷,裡面的人很帥吧,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練習跑酷最關鍵的就是肢體的協調能力了,所以大家要是有這個小心思,大可試試熊爬。

那麼以上就是我推薦給大家的幾個基礎的力量訓練動作了,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9. 怎樣鍛煉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冬季進行體育鍛煉,既能強身健骨,又能磨煉意志,若能長期堅持下去必須大有裨益,但冬季鍛煉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冬季鍛煉前應先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這對安全有效地鍛煉身體大有好處。人體寒冬由於受冷空氣的刺激,常使肌肉、韌帶的彈性及伸展性明顯降低,若鍛煉前不做准備運動,則易引起肌肉、韌帶拉傷或扭傷,致使鍛煉不宜正常進行。
二、霧天不宜進行鍛煉 ,實踐證明,霧是由無數微小的水珠組成,這些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由於呼吸量增加,勢必會吸入肺內更多的有害物質,影響氧氣的供給,引起胸悶、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嚴重者可引起鼻炎、肺炎、氣管炎、結膜炎等疾患。另外,霧天濕度大,可使皮膚對體熱的散發受到影響,對鍛煉不利。
三、冬季鍛煉時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孔里有很多毛,它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襲。另外,寒冬氣溫低,冷空氣進入鼻孔後即可得到加溫,再進入肺部就不會產生刺激了,如果用嘴呼吸時可使大量冷空氣直接進入肺部,產生強烈刺激,引起不良後果。當然,活動劇烈時可採取鼻、嘴一起呼吸,但不可張口過大,以防冷空氣進入肺部而引起不良後果。
四、寒冬季節,冷空氣對肺部和支氣管都有不良刺激作用,可加重和誘發支氣管炎症和肺部疾患。冬季鍛煉時注意防寒保暖,開始鍛煉時不必立即脫掉外衣,待身體微熱後再逐漸減衣。鍛煉結束時,應擦凈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感冒。
五、清晨血糖偏低、人體血液粘滯,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煉就可能會因低血糖, 尤其中老年人,易因心腦疾患而猝死,故不宜晨起空腹鍛煉。
=============================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控制運動量。此外,必須學會"自我控制」,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有時跑步的願望會突然消失,這就需要將"不能跑」還是"不想跑」加以區分。當然,如果有病時絕對不要跑步,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應克服"惰性」,堅持鍛煉。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跑完的距離以沒有吃力的感覺為宜。跑步後可能出現下肢肌肉疼痛,這是正常反應,堅持鍛煉幾天後這種現象就會消失。

為確定自己鍛煉水平的等級,參加跑步鍛煉三至四個月後可進行一些測驗,測驗時以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計算等級的起點。

30-39歲年齡組的人,12分鍾跑完的距離達不到1.5-1.8公里,說明鍛煉水平較差;如能達到1.8-2.6公里,說明鍛煉水平為良好;如能超過2.6公里,即達到優秀鍛煉水平。

40-47歲年齡組的人,鍛煉水平較差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為1.6公里以內;良好者為1.7-2.4公里;優秀者為2.5公里以上。

50歲以上較差、良好和優秀者每12分鍾跑完的距離則分雖為1.5公里以內、1.6-2.4公里和2.5公里以上。

不要幻想在短期內取得理想結果,只有經常鍛煉才會提高鍛煉水平。如果一周只跑一次,跑的距離再長也沒有多少益處。因為在中斷跑步的六天里,身體組織已將跑步帶來的好處消耗得一干二凈。因此,一周內跑步不得少於三次。平常缺乏鍛煉的人,一旦決心開始經常性鍛煉後,往往運動過量,這樣會導致不良後果。在體育鍛煉上應當循序漸進,每天應在日記中記錄以下諸項:

1、鍛煉的性質、內容、持續的日期和每次鍛煉所用的時間;

2、鍛煉前、鍛煉時和鍛煉後的自我感覺;

3、食慾和睡眠狀況;

4、有無繼續參加鍛煉的願望;

5、脈搏跳動情況。

根據上述記錄不難分析出運動量的大小並及時對鍛煉進行必要的調整。一般來說,跑步5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20次/分,跑步10分鍾後脈搏跳動不應超過100次/分。如果脈率過速,必須減少運動量。
===================================
每日最佳鍛煉時間

國外許多學者研究揭示:人體一晝夜間機體能力狀態使變化的。每天8時-12時,14時-17時是雞肉速度、力量和耐力處於相對最佳狀態的時間,若在此時間里進行健身鍛煉和運動訓練,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而3時-5時,12時-14時則處於相對最低態,如果在此時間里從事體育運動,易出現疲勞,且「負荷量」過大時,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大。

這說明,人們應該根據客觀條件的可能性,盡量選擇相對最佳時間去從事體育活動,以期收到好的健身和訓練效果。

對於健康而言,從什麼年齡開始運動都有效,有時間多鍛煉,沒時間少鍛煉,只要動起來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到底什麼時候鍛煉好?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有這樣的說法,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早晨樹林里的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高一些,一些灰塵也在空氣中漂浮,對人的健康不利。另外,人的血壓在早上比較高,容易出問題。其實,是不是在早晨鍛煉,主要取決於鍛煉的目的。
如果是為了減肥,為了增加對運動技能的記憶,早上非常好。人在早晨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把昨晚吃進去的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不吃飯去鍛煉,就會導致一個結果——「燃燒」脂肪。因為早上能量沒有了,肝臟里還有一部分糖原,當這些糖原的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脂肪「燃燒」就會成為主導的供能方式,這時就使減肥成為可能。所以早晨運動對減肥、對防治脂肪肝有特殊的好處。此外,人在早晨的時候,學健美操、學交誼舞、學太極拳……學任何一種技能,都比在其他時間學更容易掌握。因此,早上鍛煉取得的健康效益,在某種意義上說更多一些。
古人講究「聞雞起舞」,健身一般選擇在早晨。至於說早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多,污染嚴重,並不是主要理由。其實,白天汽車尾氣等的污染也很嚴重,還能放出鉛、重金屬和一些化學廢物,如苯等。早晨的血壓高,可以通過葯物進行調整。因此,究竟什麼時間鍛煉最好,不是絕對的。也要因人而異。
無論是早鍛煉,還是下午鍛煉,運動都要適量。對於健康而言,從什麼年齡開始運動都有效,有時間多鍛煉,沒時間少鍛煉,只要動起來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
運動,需要因人制宜,還應該是循序漸進,開始的時候活動不要太劇烈,以後逐步地增加運動的量,而不僅是簡單地活動一下,就能解決問題。衡量運動是不是過量,除了可以用心率來反映外,還有一個最簡便的辦法就是談話實驗,如果運動的過程中喘得都說不上話了,就說明運動過量了。
不管做什麼運動,尤其對於中老年人,從鍛煉身體來說,適合做的是全身性的活動。比如說游泳、跑步、走路,這些都可以,做體操也行。但是總要達到一定的量。有一種「三、七」的說法。所謂「三」,就是每次運動的時間應該在30分鍾以上。如果運動的時間在20分鍾以內,強度也不算很大,恐怕最多就是消耗一點血液循環當中的血糖吧,起不到減肥或者是消耗身體里積累的過多脂肪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吃得特別飽以後,立即進行運動肯定不好,這是因為飯後,你的血都集中到胃裡去消化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