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怎樣管理大姜弱苗

怎樣管理大姜弱苗

發布時間: 2022-06-14 02:32:21

⑴ 大姜種植管理技術,你要知道嗎

2、精選姜種,促進早發: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具有1—2個壯芽、重50—75克、無病害的老薑作種姜。種姜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種姜消毒後,先曬2—3天,待姜塊表面發亮時,即可堆放,用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要求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灌溉條件好,氣溫高,且不催芽,在驚蟄節令播種;無灌溉條件及氣溫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後或穀雨節令播種。播種實行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每畝用種500公斤左右。畝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復合肥作種肥,將肥料放入溝內與土壤混勻。播前1小時左右澆底水,使土壤濕潤,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並用手輕輕按入泥中,覆濕潤細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學追肥:生薑生長期長,應採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則。整地時,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當苗高30厘米左右、1—2個分枝時,追1次肥,畝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後,畝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開溝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莖膨大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5、遮陰降溫,促進生長:生薑是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以促進生長。遮陰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陰,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進行間作。

6、防旱防澇,及時培土: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雨水天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減少姜瘟的發生。為防止根莖露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劣,要進行培土,一般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一般在7月始發,8~9月為發病盛期,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挖去帶病菌土,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用干凈無菌土填埋。斑點病發病初期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蟲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

⑵ 生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

生薑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25℃,莖葉生長適溫25~28℃,15℃以下停上生長,因此生薑的種植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熱河谷地區以3月上、中旬為宜,經過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適當提早。

生薑播種時間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霉變,腐爛,干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葯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鍾,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厘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生薑的種植條件
1、溫度:姜原產於我國熱帶及東印度,性喜溫暖,根莖(姜塊)生長需要較高的溫度。在16~18℃以上才能發芽,在20~27℃時姜塊發育迅速,月均溫為24~29℃最適宜根莖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長,達40℃時發芽仍無妨礙。但低於10℃以下,姜塊容易腐爛。
2、光照:姜耐陰而不耐強日照,對日照長短要求不嚴格。故栽培時應搭蔭棚或利用間作物適當遮蔭,避免強烈陽光的照射。
3、水份:姜的根系不發達,耐旱抗澇性能差,故對於水分的要求格外講究。在生長期間土壤過干或過濕對姜塊的生長膨大均不利,都容易引起發病腐爛。
4、土壤營養:姜喜歡肥沃疏鬆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濕的低窪地栽種生長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長也不好。姜對鉀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1、前期准備前期一般是選種養土。在選中這一塊有個細節就是大家在符合姜塊肥厚、外表完整、分節明確的降快時要優先選著苗多的。很多人認為姜塊芽少、分割的種塊大、易養活,其實這樣的姜苗活力遠遠不如芽多的。養土這一塊很多人都是把草清理干凈,然後堆放一些肥料就以為可以了。
其實大家最好把拔出來的草曬干後再埋回土裡,因為這些草本身腐爛提供的肥力是最適合這塊土的。然後將土修成條狀排列,施放的肥料在土下5厘米左右,砂性偏強的突然為最佳。

2、種植養護生薑是一種喜溫暖、拒強光的農作物,土壤一定要肥沃。在種植時天氣過冷可以蓋上一些稻草,一般姜塊入土3-4厘米深,不要碰觸到肥料。每畝的種植量在300斤左右,間距在15-20厘米左右。全程需要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濕潤性,其次出芽後注意觀察,一般成長不如正常的則需要追肥。正常的情況下在姜苗生長之10厘米左右開始追肥。

3、田間管理日常要注意控溫,當直射的陽光過於強烈時最好給田地加上遮擋物。一般生產過程中需要追肥4-6次,按當地土壤肥沃程度來把握。其次就是要注重鬆土,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松一次,鬆土距離入土4厘米左右。對於雜草這方面大家不用太擔心,只需要將一些較大的草清理掉,尤其是那種匍匐生長的雜草,其它小草由於根系較淺不會威脅到生薑的生長。

⑶ 大棚種植姜,姜苗為什麼那麼弱,該怎麼治療

夏季是大棚大姜的生長時期,非常容易出現姜苗弱,干葉,扭小辮等情況,其中扭小邊即新葉扭曲情況,這些情況都是有哪些因素造成呢,下面具體說下。

1.氣溫高,大棚內部氣溫更高,高溫造成棚內大姜蒸騰作用旺盛,大姜葉面溫度過高,急劇失水,引起大姜干葉,扭小辮情況普遍發生。因為大姜是不耐高溫的,適宜生長溫度為20-25度,超過25度生長受阻,超過35度大姜出現干葉,新葉扭曲,嚴重大姜植株死亡。

4.及時觀察植株薊馬、紅蜘蛛發生情況,發現蟲害及時進行防治。防治葯劑可以選擇阿維菌素+噠蟎靈進行防治。

⑷ 想要育好生薑苗,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

掰姜時一般要求每塊姜上只保留1個短壯芽,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情況保留2個壯芽,其餘幼芽全部去除,以便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芽,保證苗全苗旺。少數姜塊可根據幼芽情況保留2個壯芽,其餘幼芽部去除,便於養分集中供應主芽,保證苗旺。掰姜時若發現幼芽基部發黑或掰開的姜塊上面褐變,應予以嚴格剔除。

⑸ 種植大姜想要產量高、品相好,都有哪些技巧

對於咱們種植大姜的廣大姜農朋友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因為今年的大姜市場價格比往年同期將近翻了一番!姜價越高,姜種植收益就越好!而且姜農種植大姜的產量越高、品質性越好,大家在賣姜時就能比別人賣出更理想的價格、獲得更豐厚種姜收益回報!

如果培土時間過早,會抑制姜苗的生長,造成大姜生長緩慢、干尖黃葉、萌芽分枝受抑;如果培土時間過晚,容易導致大姜的分生的姜芽長出地面而遇陽光直射停止生長;如果培土過淺或培土過淺,又容易造成大姜的姜塊變的細長或粗短,既不利於大姜的高產,也不利於提高大姜的品質。

在大姜培土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兩點:①大姜培土時不可在氣溫過高、土壤過旱或土壤過濕的條件下進行;②大姜大培土後2天內不可澆水;③培土後建議結合澆水用微生物菌劑進行灌根,或者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150-300倍+大姜油1000倍進行灌根,每隔5-7天進行1次,連續灌根2-3次,既可以促進培土損傷的根系盡快恢復,又可以預防地下病蟲害侵害大姜的地下根莖。

⑹ 大姜早衰比較嚴重,大姜怎麼防止早衰

大姜早衰比較嚴重,大姜怎麼防止早衰?

生薑的幼苗期長且生長緩慢,到秋季天氣轉涼後,其地上莖葉和地下根莖同時進入旺盛生長期,一方面地上大量發生分枝,另一方地下姜塊迅速膨大,生長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這一時期是栽培管理的關鍵時期。根據生薑的生長規律,為提高產量和防止早衰,在管理上應採取以下措施:

輕提種姜依據市場行情,可在生薑的旺長期收獲種姜出售(也叫「扒老薑」)方法是:順著播種方向扒開土層,露出種姜,左手按住姜苗莖部,右手輕提種姜,使之與植株分離。注意不能搖動姜苗,以防傷根早衰,取出種姜後要及時封溝。對弱小的姜苗不宜取種姜,以免人為造成早衰。

扣棚保護為保證生薑豐產,在初霜來臨之前應進行扣棚護株,以延長其生長時間(據有關專家研究和實踐經驗證實,生薑收獲期每延遲1天,每畝可增產50千克左右)。拱棚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掌握在15℃~18℃。一般不澆水,但要注意放風,防止有害氣體的傷害。這樣,生薑的生長期可延長20天左右。

⑺ 生薑最簡單種植方法

生薑最簡單種植方法:

一、育苗

選擇好一點的姜種,去掉一些發霉的破損的地方,留下新鮮飽滿的,上面有小芽的是最好的,如果生薑沒有發芽的,我們可以事先放在濕潤的沙子裡面,土培一段時間,發芽後再栽種。

二、切塊栽種

如果生薑是很大一塊地,我們可以切開栽種,每塊上面留有一個到兩個小芽就可以了。

三、准備花盆和土壤

花盆直徑最好略大一些,這樣後期才會有足夠的生長空間,直徑最好是20厘米以上。盆土要疏鬆肥沃,加入一些腐葉土,河沙園土等等,栽種後,覆蓋大約三四厘米厚的土壤層。澆透水後,放在散光又通風的地方,一般小芽一周左右就會順利長大,冒出土壤表面。

四、多給有機肥

小苗長大後,漸漸增加光照,然後適量澆一些有機肥水,或是給一點有機肥,促使它長得更加旺盛。給一兩把的雞糞埋在盆土裡,覆蓋一點土壤,澆透水,只要盆土深厚,保持一定的光照時間,因為生薑比較耐陰,在散光下也可以繼續生長。那麼它就能長得枝葉茂盛。

五、病蟲害防治

生薑的病蟲害主要包括姜瘟病、斑點病、葉枯病、眼斑病、炭疽病、潰瘍病、細菌軟腐病、姜螟、姜蛆、斜紋夜蛾等,夏季是病蟲害高發時期,及早預防,針對性進行防治。

⑻ 生薑苗架矮怎麼辦

除了追肥,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需要掌握追肥的時機,一般宜早不宜晚。
生薑喜歡陰涼潮濕的環境,不耐熱、不耐寒、怕乾旱。
1、土壤選擇:選土質肥沃、水澆條件好、背西或稍蔭蔽的、排水良好的砂質土或壤土地塊;
2、精細整地:春季及早進行精細整地,使土壤、無明暗坷垃,上松下實。播種前15天左右,先進行深翻20-25厘米,臨播種時充分耙碎,整平,東西向起畦,畦寬130-160厘米,高20-24厘米,畦溝寬約30厘米,四周要開通排水溝。
3、精選姜種:選用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無病蟲的健康姜塊作種。(要求單株種姜塊重達50—75克);種姜芽尖要多,用手觸摸要有像鋸齒掛手的感覺(剔除表皮脫落、姜肉變色的病殘姜塊);
4、曬姜困姜:去掉姜塊上的泥土,在3月上旬選晴天、上午,將精選好的姜種放在陽光充足的地上晾曬,晚上收進屋內,蓋上草簾保持濕度和黑暗,促進姜塊營養的分解。曬姜2—3天,困種8—9天,保持溫度在10—15℃,促進芽的分化為主。

⑼ 種植大姜想高產,需要把握哪些管理關鍵期

由於生薑不耐霜凍,所以其收獲期比較集中,如果種植戶的勞動力少、地窖儲藏量不夠大,小編建議不要盲目的大面積種植,應該先小面積種植,待熟悉好種植地的土壤水利條件等,姜在莖上發生肉質不定根,吸收能力較弱,莖為肉質根狀莖,有多次分枝。葉為披針形,草質葉鞘抱合形成緊挺幻想假莖。姜原產於熱帶森林多雨地區,喜溫暖濕潤,不耐寒冷乾旱的氣候。

生薑是喜陰的一種植物,種植生薑如果長時間被強光照射,就會造成生薑的姜苗萎靡頹廢,甚至乾枯受損,嚴重的話也會造成生薑死亡,種植失敗。生薑屬地下塊莖作物,既怕旱,又怕澇。因此,要選擇疏鬆、深軟較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塊種植。前作種過姜的田塊不宜選用,一般要輪作3年以上,否則易發生薑瘟。

⑽ 大姜種植栽培中生薑種植後如何進行管理

1、補苗、中耕除草

出苗後發現缺苗的應及時用繼續催芽的姜種補;後應進行第一次中耕,深3-4厘米。以後每隔20。進行第二和第三次中耕除草,鋤土可深至6-7厘米。如遇大雨後土壤板結,也應及時鬆土。

4、搭棚遮蔭

生薑不耐高溫,忌陽光直射,稍喜陰,因此,沒有遮蔭物時,宜在出土後及時搭棚,棚高1.5米左右,棚上蓋草,使田面呈現花影為宜。不宜間種作物,避免影響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