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付寶哪些功能會泄露個人信息
支付寶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不會泄露個人信息,但以下情況可能涉及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非官方或第三方應用授權:
- 如果用戶授權了非官方或不可信的第三方應用訪問支付寶賬戶,這些應用可能會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從而導致信息泄露。
公共WiFi環境下的使用:
- 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環境下使用支付寶,可能會使賬戶信息被截獲,進而造成個人信息泄露。
賬戶密碼泄露:
- 如果用戶未能妥善保管賬戶密碼,或使用了過於簡單的密碼,容易被破解,從而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釣魚網站或詐騙信息:
- 用戶如果不慎點擊了釣魚網站鏈接或相信了詐騙信息,可能會輸入個人信息,進而造成泄露。
支付寶實名認證漏洞:
- 盡管支付寶已採取多項安全措施,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如用戶自身身份證等個人隱私信息已泄露,可能導致被關聯認證,進而增加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不過,支付寶已對此類情況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並承諾對因此產生的資金損失進行賠付。
總的來說,支付寶本身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方面採取了多項安全措施,但用戶仍需提高安全意識,避免在不安全的環境下使用支付寶或泄露賬戶密碼等敏感信息。
B. 支付寶會泄露哪些個人信息
互聯網的觸角已經無處不在,以「便捷」為主要優勢的移動支付風險亦存。下面裕祥安全網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支付寶會泄露哪些個人信息。
「京東超過12G的數據疑似外泄」的文章廣泛傳播,並稱數據包已經在黑市開始流通。京東官方連夜發布聲明解釋,稱這些數據來源於2013年Struts 2的安全漏洞問題。當時大規模的互聯網用戶數據泄漏引起工信部介入調查。
事實上,支付寶也是2013年的數據泄漏影響的平台之一,當時漏洞報告平台烏雲發布漏洞報告稱,千萬量級的支付寶賬戶泄漏,被用於網路營銷,但裡面只有支付用戶的賬號,沒有密碼。當時支付寶否認存在漏洞。
互聯網上存在的巨量用戶數據已經形成灰色產業鏈。阿里巴巴此前在其安全峰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網路黑灰產業鏈的從業者已經超過了40萬人,依託其進行網路詐騙的人數至少有160萬,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
正是為了防止電信詐騙、賬戶盜刷風險,12月1日起,央行關於個人銀行賬戶分類管理的辦法正式實施,要求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機構為單位和個人開立支付賬戶時,與單位和個人簽訂協議,約定支付賬戶與支付賬戶、支付賬戶與銀行賬戶之間的日累計轉賬限額和筆數,超出限額和筆數的,不得再辦理轉賬業務。支付寶和微信均將賬戶單日轉賬筆數上限設置為100筆。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如果您還想了解手機支付信息安全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等相關知識,可以登錄裕祥安全網查看,海量信息泄露安全小知識供大家查閱,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相關方面的知識,歡迎與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