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鄉鎮怎樣加強中年幹部的管理
擴展閱讀
馬犬一隻多少錢 2025-08-06 12:00:54
華為怎樣激活開發人 2025-08-06 11:59:30

鄉鎮怎樣加強中年幹部的管理

發布時間: 2025-08-05 23:34:24

① 如何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發言提綱

幹部隊伍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幹部隊伍工作質量的好壞決定了各項事業組織實施的成敗。邊遠鄉鎮的幹部隊伍,更是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系、建設和諧社會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他們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邊遠地區鄉村能否繁榮穩定,人民能否安居樂業,社會能否和諧發展。因此,做好邊遠鄉鎮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激發邊遠鄉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意義深遠而重大。近年來,在邊遠鄉鎮的一些幹部因各種原因而無心上班,庸懶散現象嚴重,更有甚者整日洶酒打牌,人浮於事,麻木不仁。現就如何做好邊遠鄉鎮幹部的管理工作,進一步激發邊遠鄉鎮幹部工作的積極性,談談自己一點粗淺的看法。
一、工作現狀
1、激勵機制不健全。規范公務員津補貼後,只要是同職級、同年限,其待遇都一樣,造成工作人員「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的不平衡心態。同時,受上級文件精神限制,加上鄉鎮政府財力有限,邊遠鄉鎮政府不能也無力制定激勵制度,導致工作開展和推進困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在很多農民工的月收入都遠遠超過了鄉鎮幹部,想著物價的不斷上漲,幹部工資每個月還買不到一平方米的房子,很多鄉鎮幹部都心灰意冷,形成工作丟了可惜、做著有怨的心態,導致工作作風懶散。
2、工作作風不扎實。一是由於長期處在邊遠鄉鎮,長期從事單一工作,由於缺編嚴重,工作瑣碎,受到地域、人際等條件限制,很難調動工作崗位或提拔任用,在一個鄉鎮或崗位一干就是十多二十年,導致進取心不強,特別在感到工作想法無望後往往不思上進,乾脆消極怠工,混日子的現象嚴重。二是基層工作多而繁雜,採取「下村工作一把抓、回來之後再分家」的工作方式,這種不合理不科學的考核方式,使得鄉鎮幹部工作職責不明、主次不分,在應酬政府安排的大量工作的情況下,難以完成本職工作,導致幹部滿腹牢騷或是敢怒不敢言;三是一些幹部無心在鄉鎮工作,甚至把來邊遠鄉鎮工作作為過渡鋪墊,千方百計找門路,跑調動,對工作敷衍塞責。
二、存在問題
1、幹部管理機制不健全。表現在幹部管理方式單一。目前鄉鎮仍採用的是以幹部包村包組和片線管理為主的崗位管理,都是因人定崗;幹部考核方式不健全。鄉鎮雖然制訂有嚴格的幹部考核管理制度,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量化考核很難兌現,以致鄉鎮年終考核評獎時只好吃大鍋飯,平均分配,造成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使一些幹部喪失了工作積極性。
2、幹部素質有待提高。近年來,以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突破口,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打破了傳統農業格局。但是如何為產業發展提供一體化服務,讓產業真正發揮出巨大的經濟效益,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上,長期得不到科學、系統的業務培訓,比如經常參加培訓的是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而實際開展工作的確是一般人員,出現培訓對象與實際工作者不對等的現象,使得很多邊遠鄉鎮幹部難以應對新時期、新形勢下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新矛盾,很難滿足群眾的新要求與新需求,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發展。
3、幹部提拔交流力度不夠。一是從98年以後由於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加上2005年都勻市因機構改革相關原因停止公招,受鄉鎮人員編制的限定,除2010年開始少數公招公務員外,鄉鎮幾乎再無進人渠道,導致幹部長期缺乏新鮮血液。二是受鄉鎮編制嚴重缺乏的影響,當部分幹部有交流機會時,鄉鎮領導卻不願意放人,甚至有些個別領導存在排位調動的不正常心理,導致幹部交流受到制約,交流的幹部大多是領導幹部,而中層以下幹部卻很少,讓一些幹部工作缺乏上進心,造成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和創新性降低,而懶惰性增大。三是本地幹部提拔力度不夠,當領導職位出現空缺時,大多是上級安排空降人選,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長期處在鄉鎮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三、對策和建議
(一)各級領導要加大對邊遠鄉鎮幹部的關懷力度,從心底拋開邊緣化思想。
1、加大對邊遠鄉鎮幹部生活上的關懷。一是發放邊遠津貼的時候,按照鄉鎮實際的邊遠程度,拉開一定的檔次;二是在經濟適用房指標分配的時候,更多地向邊遠鄉鎮傾斜分配;三是加大對在年度目標管理考核中被評為先進的單位和個人的獎勵額度;四是對突出的、典型的優秀幹部要大力進行宣傳和表彰。五是邊遠鄉鎮的領導要更加註意每位幹部的思想動態,要真誠地把每位幹部當做兄弟姐妹,真心實意地幫助幹部處理困難。
2、加大對邊遠鄉鎮幹部政治上的關懷。經常聽到有幹部議論,在市各類會議上一些領導在教育講話時,無意中講哪位幹部不努力,做不好工作就將其調到邊遠的鄉鎮,看好不好在,講者無心,聽者有意,這種講法主觀上就讓邊遠鄉鎮幹部有了一個不好的定義,使得邊遠鄉鎮幹部在政治待遇上未得到關懷的同時,遭到心理上的莫大打擊。因此,希望能夠不斷加大對邊遠鄉鎮幹部政治待遇與人文關懷力度。一是在後備幹部培養管理的時候,能夠向長期處在邊遠鄉鎮且有一定工作能力並取得工作成效的幹部傾斜,加強鄉鎮後備幹部的培養鍛煉;二是在選拔任用幹部的時候,能夠向邊遠鄉鎮幹部傾斜,當邊遠鄉鎮出現領導職位空缺的時候,首先從長期在本地工作的優秀幹部當中選拔,減少「空降兵」的數量;三是加大城鄉幹部交流力度,努力將城市、社區先進的工作經驗帶到鄉鎮工作中來。四是加強鄉鎮幹部隊伍之間優秀人才的交流,推動鄉鎮工作的發展與創新。
通過以上兩種關懷方式,使邊遠鄉鎮幹部切實感受到黨的溫暖,增加紮根基層、服務穩定與發展的信心。
(二)把制度落到實處,用制度約束幹部行為。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幹部管理的規章制度,比如中央出台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六條禁令」,貴州省委出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十項規定」,黔南州委出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九項規定」,都勻市委出台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九項規定」,都勻市紀委出台「八要八不準」規定,還有前期推行的機關幹部作風行為規范「四要十不準」工作要求,再加上基場鄉自身出台的《幹部管理督查制度》,可謂是制度越來越健全,不斷趨於完善。可是實際上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執行究竟是否真正得到了落實,落實都什麼樣的程度,可能每個鄉鎮都參差不齊。建議在制度的落實上,要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執行制度不走樣,切實約束、規范幹部行為。
(三)加大各種能力提升培訓工作力度,提高邊遠鄉鎮幹部辦事服務能力。加強鄉鎮幹部隊伍建設,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保障知識的與時俱進,只有用最先進的知識來指導實踐,才能提高素質能力。一方面應該根據各鄉鎮的實際情況和工作部署,重點圍繞農村政策、實用技術、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等開展培訓,把鄉鎮幹部培養成懂法律、懂政策、懂技術、懂民情的復合型幹部,避免工作中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另一方面應該在對領導開展培訓的同時,逐步加大對具體開展業務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創新培訓方式,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讓邊遠鄉鎮幹部切實感受到新的工作理念,領悟好的工作方式方法,從而提高邊遠鄉鎮幹部的辦事服務能力。
(四)邊遠鄉鎮領導要科學用好乾部,杜絕憑印象或其它違法用人行為發生。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注重實績、群眾公認,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優秀幹部充分涌現,各盡其能、才盡其用。這就要求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要掌握幹部工作特長及工作實績,科學地把每一位幹部安排在最合理的崗位上,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才能做到各盡其能、才盡其用,從而推動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激發幹部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
(五)完善鄉鎮考核評價辦法,獎懲並舉、重在激勵。 無論是平時檢查或是年終檢查,不管組織考核還是群眾測評考核,都要做到公開、公正、公平,要及時公開考核結果,接受幹部監督。在運用考核結果的時候,做到獎懲並舉,但要以激勵為主。如某位幹部一時違反了一些工作作則,但未造成工作被動或較大的影響,應以批評兼鼓勵同施,不能一味地追責。在考核獎懲制度出台以後,要大力宣傳獎的方面,激發幹部為追求名譽而忘我工作的潛能。當前,一些領導遇到一些事情,就一味地把責任直接推給幹部,上綱上線,追責處罰,造成了幹部的厭惡抵觸心理,導致工作被動。
(六)鄉鎮領導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切實引領幹部行為導向。俗話說「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領導的工作態度與行為意識直接影響到每位幹部,對於有著種種工作情緒的邊遠鄉鎮幹部而言,領導的行為引導更顯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