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好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農村“三資”管理工作
一、明確答案
1. 強化制度建設,確保管理規范化。
2. 加強人員培訓,提升管理效能。
3. 強化監督與審計,確保“三資”安全。
4. 推廣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二、詳細解釋
1. 強化制度建設:
制定完善的農村“三資”管理制度,確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明確“三資”的管理職責和流程,確保每一項決策和操作都有明確的依據,防止資產流失和資源浪費。
2. 加強人員培訓:
對農村基層幹部和財務人員開展定期的培訓,提升他們對“三資”管理工作的認識和業務水平。培訓內容包括財務管理知識、法律法規解讀等,確保管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相關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提高管理效能。
3. 強化監督與審計:
建立健全的農村“三資”監督體系,加強對資金、資產、資源使用情況的監管。定期開展審計和檢查,確保“三資”的安全和合規使用。同時,鼓勵村民參與監督,增強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
4. 推廣信息化手段: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農村“三資”管理信息化平台,實現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共享。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減少人為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同時,信息化平台還可以方便村民查詢和監督,增強村民的信任度。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提升農村“三資”的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
『貳』 怎樣做好農村管理工作
為鞏固提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果,現就進一步加強全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人居環境為核心,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保障,以統籌城鄉發展為抓手,強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二、總體要求
一是要不斷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重點解決農村環境「三臟六亂」(「三臟」:房前屋後臟,村道河道兩側臟,河塘溝渠水面臟;「六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披亂掛、亂停亂放、亂倒亂排、亂塗亂貼)。二是要進一步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加大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力度,健全村莊環境衛生保潔、道路清掃、河塘清理、綠化管護、垃圾清運和工業、農業污染源防治等方面的長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機制,確保組織管理有力、硬體設施到位、保潔隊伍齊全、資金籌措多元、考核機制有效,不斷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質量,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一體化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隊伍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由鎮長掛帥的領導小組和專門辦公室,負責對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領導、指導、督查和考評工作;城管中隊每村安排一名隊員,負責日常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通報;各村要成立工作班子,要有專門管理人員(由村幹部兼任),具體負責本村環境衛生管理的日常工作。
2、加強保潔人員配備。各村要根據人口、規模和地域環境等不同情況,配備相應的保潔員隊伍(一般根據服務范圍和農村人口數量500:1的比例配備專職保潔員,如自然村較分散則按同等勞動強度配備)。保潔人員應選擇身體素質好、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劃分作業范圍,包括農村道路。
3、加強對保潔人員的管理。保潔員由各村委負責招聘、管理和考評
(二)完善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環衛基礎設施設備,是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必要條件。各村要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加強管理。一是要合理設置垃圾收集
(三)落實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責任制度。
1、落實垃圾清掃和收集責任制度。要合理界定環境衛生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