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次能吃多少西瓜
西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要慎食。西瓜寒涼,過分的寒涼刺激會減弱正常的胃蠕動,影響胃功能。因此,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及有胃腸道疾患的人不宜一次食用超過200克,否則會使大量水分進入胃中,沖淡胃液,造成消化不良,使胃腸道抵抗力下降。心衰或腎炎患者不宜多吃西瓜,以免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使病情加重。夏至之前和立秋之後體弱者不宜食用。西瓜是夏令瓜果,冬季不宜多吃。不要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西瓜。
2. 一天吃多少西瓜比較合適
溫度適宜,不是酷暑季節,一般200——300克西瓜最好,如果是酷暑季節最少500克西瓜。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原產於非洲。唐代引入新疆,五代時期引入中土。屬葫蘆科,有多個種子。
糖尿病人
西瓜約含糖類5%,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和部分果糖,也就是說吃西瓜後會致血糖增高。正常人由於會及時分泌胰島素,可使血糖、尿糖維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人則不同,在短時間內吃太多西瓜,不但血糖會升高,病情較重的還可能因出現代謝紊亂而致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人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糖類)的量是需要嚴格控制的,因此如果一天中多次吃了西瓜,那麼應相應地減少吃飯和面製品(碳水化合物)的數量,以免加重病情。
腎功能不全者
腎功能不全患者,對排出體內水分的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常會出現下肢或全身水腫。這類病人若吃太多西瓜,會因攝入過多的水,又不能及時將多餘的水排出,致使水分在體內超量儲存,血容量增多,因此不但使水腫加重,且容易誘發急性心力衰竭。故而腎功能不全患者以少吃或不吃西瓜為好。
3. 西瓜一天適宜吃多少
夏季水果之王:西瓜。雖說是個好東西,但還是要注意適量
吃西瓜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不要吃得過多,否則傷脾胃,引起咽喉炎。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為宜,多食則會腹脹、腹瀉、食慾下降,還會積寒助濕,導
致疾病。一次食入西瓜過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抵抗力下降。
二、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否則會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癒的時間。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其初期都屬於表症,應採用使病邪從表而解的發散辦法來治療。中醫認為,表未解不可攻里,否則會使表邪入里,病情加重。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際,吃西瓜就相當於服用清里熱的葯物,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癒的時間。不過,當感冒加重出現了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熱症時,在正常用葯的同時,可吃些西瓜,有助於感冒的痊癒。
三、不要吃打開過久的西瓜。氣溫高,西瓜打開過久易變質、繁殖病菌,食用了會導致腸道傳染病。因此,吃西瓜應注意選擇成熟的新鮮西瓜。
四、腎功能不全者不要吃。短時間內大量吃西瓜,使體內水分增多,超過人體的生理容量。而腎功能不全者,其腎臟對水的調節能力大大降低,對進入體內過多的水分,不能調節及排出體外,致血容量急劇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五、口腔潰瘍者不要吃。中醫認為,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是陰虛內熱,虛火上擾,灼傷血肉脈絡。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潰瘍者若多吃西瓜,會使體內所需正常水分通過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這樣會加重陰液偏虛的狀態。陰虛則內熱益盛,加重口腔潰瘍。
六、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西瓜含有約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過量,還會導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後果,嚴重的還會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反應。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對糖尿病人影響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時要注意適量。
4. 吃西瓜一次吃多少合適
吃西瓜一次吃多少合適
一般人吃一個10斤的西瓜,一次吃四分之一(也就是大約1250克),是合適的,但是如果是血糖偏高的人,一次吃100克就十分合適了。
大家都很擔心吃太多西瓜導致增胖,膽小西瓜吃多了會怎麼樣,其實一次性吃3斤的西瓜,看起來多,其實它大部分都是水分,它擁有的卡路里也就200千克,和一小碗米飯差不多,而且飽腹感也十分不錯,但西瓜一次就不能吃太多,否則真的會長胖。
5. 一次性吃多少西瓜才叫適量
一般來說,每天吃西瓜不應超過兩斤
炎炎夏日,吃兩塊冰鎮西瓜,是很多人首選的解暑方式。冰鎮西瓜吃起來雖然爽口,但西瓜的營養成分卻大大降低。科學研究表明,常溫保存的西瓜含有的營養成分最多。和剛摘下來的西瓜相比,常溫下保存的西瓜番茄紅素大幅增加。番茄紅素是一種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的抗氧化劑,有助於預防心臟病和一些癌症。此外,可轉化成維生素A的β-胡蘿卜素也多出50%以上。而存放在冰箱或冰櫃中的西瓜,其營養成分的繼續生成過程被抑制,不利於營養轉化。
西瓜雖然解暑利尿,但患有口腔潰瘍的人群不宜多食。中醫認為,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是陰虛內熱,虛火上擾。口腔潰瘍者若多吃西瓜,會使體內所需水分通過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這樣會加重陰虛的狀態。另外,西瓜含糖量較高,也容易延長潰瘍面的癒合時間。
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還易傷脾胃,導致腹脹、腹瀉、食慾下降等症狀。脾胃虛寒的人群更要適量進食。
6. 人一天吃多少西瓜算多
炎炎夏日,西瓜吃多了,說法也多了起來。有人因西瓜吃多後便秘而認為吃西瓜上火,有人因西瓜吃多了腹瀉而認為吃西瓜敗火。營養學家說,西瓜味甘性涼、清熱解毒、除煩止渴,有利尿功效,營養豐富,是夏季消暑的好食品,斷然不會引起上火。那麼,便秘、腹瀉又是怎麼回事?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主任於貴祥打了個比方:把一塊新鮮的蘿卜放在很濃的鹽水裡,時間一長,蘿卜就蔫了。為什麼?因為鹽水將蘿卜中的水分析了出來,這就是鹽水的高滲透性。糖和鹽一樣具有這種滲透性。西瓜含糖量較高,加之有人對糖的吸入功能較差,尤其是吃多後體內便會形成這種高滲透情形:細胞吸收水分的能力小於這種滲透壓,進食的食物的水分、細胞中的水分便會被析出,並排出體外,發生滲透性腹瀉。這種情況同樣可以發生在泌尿系統,這即是西瓜滲透利尿的道理。而至於便秘的發生,北京軍區總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韓英教授認為,西瓜利尿但不潤腸,吃多了之後,體內的水分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進入腸道的水分就相對少了,加之受精神因素及食物膳食纖維攝入量少等因素影響,有的人出現大便乾燥甚至便秘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一般而言,對於腸胃功能正常的人,多吃西瓜並不會引起便秘或是腹瀉。但生活中患有各種胃腸道炎症的不並不少,加之工作緊張、生活不規律等精神因素,如今患有腸易激綜合征的也不在少數。於貴祥主任說,多吃西瓜後出現便秘或腹瀉的情形,往往發生在上述這類人群中,因為西瓜的高滲透性容易引起這類人群胃腸功能動力學的改變。可見,「便秘、腹瀉」並不是西瓜惹的禍,是「胃腸功能不好」在先,出現「便秘、腹瀉」在後。因此,對於西瓜,這類人最好少吃或是不吃,也可以分次吃,最好不吃冰箱冷藏過的西瓜。由於西瓜具有滲透利尿的功能,於主任建議,諸如有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泌尿系統感染等「上火」情況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西瓜的利尿作用可以幫這部分人「敗敗火」。此外,西瓜對於高血壓、腎臟功能不好的人也有益處。
另外現在的西瓜都用葯的,抗生素之類的,所以不要吃太多啊。如果是補充體液,還是淡鹽水比較好。希望對你用幫助
7. 每天吃多少西瓜算適當
吃西瓜的多少和天氣的溫度有關。如果是溫度適宜,不是酷暑季節,一般200——300克西瓜最好,如果是酷暑季節最少500克西瓜。但是要是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吃西瓜的,最多不能超過30克。個人體質不一樣,如體質虛弱的人,最好不要吃西瓜,還有就是寒大的人不要吃西瓜。
8. 西瓜一天吃多少好
西瓜不宜吃得太多
因為西瓜屬於「生冷食品」,任何人吃多了都會傷脾胃,導致食慾不佳、消化不良及胃腸抵抗力下降,引起腹脹、腹瀉。
少吃冰西瓜
雖然大熱天吃冰西瓜的解暑效果很好,但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脾胃損傷,所以應注意把握好吃的溫度和數量。最好把西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最下層,這里的溫度大約是8-10℃,這個溫度口味也最好,每次吃的量不要超過500克,且要慢慢地吃。對於有齲齒(蛀牙)和遇冷後即會感到酸、痛的牙過敏者,以及胃腸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
9. 西瓜吃多少量為好
在炎熱的夏季,吃西瓜可算得上是一大快事。這年頭兒,雖說西瓜四季都有上市,但惟獨在這個季節里讓人吃得最為酣暢淋漓。人們愛吃西瓜不僅為了領略其味兒美,更多的還在於它能夠清涼解渴、消暑除煩,令人心情舒暢。首先,西瓜瓜瓤部分的94%是水分,還有糖、維生素、多種氨基酸以及少量的無機鹽,這些物質最能在高溫時節有效地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和營養;其次,所攝入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代謝成小便,還能帶走多餘的熱量,達到清暑益氣的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吃西瓜的好處敘述得非常詳盡,他說西瓜甘寒無毒,不僅「消煩止渴,解暑熱」,而且「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醫書中還把西瓜稱作「天生白虎湯」,白虎湯是中醫治療高熱、煩渴等實熱病徵的得力良方,說吃西瓜就能達到這一方劑的作用,足見醫家對它的重視程度了。在今天看來,夏季中暑或其他急性熱病出現的發熱、口渴、尿少、汗多、煩躁等征,可通過吃西瓜來進行輔助治療。
此外,西瓜的入葯部分還有被中醫稱作「西瓜翠衣」的瓜皮。其實,瓜皮在清暑滌熱、利尿生津方面的作用遠勝於瓜瓤,只是識得此物之人不多罷了。瓜皮只要經過稍加修制,就能成為夏季里一道難得的解暑菜品。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削掉其外面的粗硬綠皮和殘留的瓜瓤,切成條狀,以麻油、精鹽及糖、醋拌食;也可與蔥姜肉片等物一起爆炒,淋薄芡起鍋,均清香宜人,嘗後使人胃口大開。
還應細說的是,西瓜雖好,但它總屬寒涼之品,素體虛寒胃弱之人如若貪食過多,易引起腹痛、腹瀉;它還不宜與油膩之物一同食用;西瓜若與溫熱的食物或飲料同吃,則寒熱兩不調和,易使人嘔吐。西瓜切開後,應盡快將其吃完,否則其甜美多汁的瓜瓤,最易成為細菌理想的「培養基」;而吃冰箱里存放的西瓜時,取出後一定要在常溫中放置一會兒再吃,以免損傷身體。
吃西瓜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不要吃得過多,否則傷脾胃,引起咽喉炎。西瓜是生冷之品,吃多了易傷脾胃,所以,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大便滑泄者少食為宜,多食則會腹脹、腹瀉、食慾下降,還會積寒助濕,導
致疾病。一次食入西瓜過多,西瓜中的大量水分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腸道抵抗力下降。
二、感冒初期不要吃西瓜,否則會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癒的時間。無論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其初期都屬於表症,應採用使病邪從表而解的發散辦法來治療。中醫認為,表未解不可攻里,否則會使表邪入里,病情加重。在感冒初期,病邪在表之際,吃西瓜就相當於服用清里熱的葯物,會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延長治癒的時間。不過,當感冒加重出現了高熱、口渴、咽痛、尿黃赤等熱症時,在正常用葯的同時,可吃些西瓜,有助於感冒的痊癒。
三、不要吃打開過久的西瓜。氣溫高,西瓜打開過久易變質、繁殖病菌,食用了會導致腸道傳染病。因此,吃西瓜應注意選擇成熟的新鮮西瓜。
四、腎功能不全者不要吃。短時間內大量吃西瓜,使體內水分增多,超過人體的生理容量。而腎功能不全者,其腎臟對水的調節能力大大降低,對進入體內過多的水分,不能調節及排出體外,致血容量急劇增多,容易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五、口腔潰瘍者不要吃。中醫認為,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是陰虛內熱,虛火上擾,灼傷血肉脈絡。西瓜有利尿作用,口腔潰瘍者若多吃西瓜,會使體內所需正常水分通過西瓜的利尿作用排出一些,這樣會加重陰液偏虛的狀態。陰虛則內熱益盛,加重口腔潰瘍。
六、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西瓜含有約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西瓜過量,還會導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後果,嚴重的還會出現酮症酸中毒昏迷反應。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對糖尿病人影響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時要注意適量。
西瓜果皮、果肉、種子都可食用、葯用。
籽殼及西瓜皮製成「西瓜霜」專供葯用,可治口瘡、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來治一切熱症、暑熱煩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發炎、酒醉。
西瓜皮用來治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潤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殼用治腸風下血、血痢。
《本經逢源》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即指西瓜皮與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氣發瘟熱,覓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湯沃雪。
【療效】
西瓜在古今用於民俗治病和食療保健的資料甚豐。例如:
1.《松漠記聞》雲:有人苦於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2.《隨息居飲食譜》雲:食瓜腹脹者,以冬腌菜瀹湯飲即消。目赤口瘡用西瓜肉曝乾腌食之;唇內生瘡用西瓜皮燒研噙之;食瓜過多成病用瓜皮煎湯解之;口腔炎用西瓜皮曬干,炒焦,加冰片少許同研末,用蜂蜜調塗患處。
3.糖尿病、尿混濁,用西瓜皮、冬瓜皮十六克,天花粉十二克,以水煎服。
4.高血壓用西瓜支乾品十三克,草決明子十克,以水煎代茶飲。
5.酒精中毒,酒醉後頭暈、煩渴,飲西瓜汁一碗。
西瓜的作用
【性味】甘、寒、無毒。果肉含蛋白質、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谷氨酸、瓜氨酸、蔗糖酶、鈣、鐵、磷、粗纖維及維生素(A、B、C)等。皮含蠟質。種子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B等。有消煩止渴、解署熱、療喉痹、寬中下氣、利小便、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瘡等作用。皮及瓤均為利尿劑,治腎炎水腫、糖尿病、黃疸;西瓜仁有清肺潤腸助消化作用;西瓜霜吹喉治咽喉腫痛;西瓜根葉煎湯可治腹瀉和腸炎;用西瓜皮綠色部分煎湯代茶,是很好的消暑清涼飲料,西瓜皮(中醫稱西瓜翠衣)可治閃腰岔氣和口唇生瘡。另據報道,西瓜子仁中還有一種能降低血壓的物質,並可緩解急性膀胱炎的症狀。西瓜中的配糖體也有降低血壓作用。因此,高血壓、腎炎者可用西瓜作食療。
【注】西瓜,一名寒瓜,也有叫水瓜、夏瓜、青登瓜者。果肉作水果,新鮮西瓜皮鹽腌後可作小菜。瓜瓤、汁、種子、皮及根、葉均可入葯。西瓜生食解暑熱,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民間諺語雲:「夏日吃西瓜,葯物不用抓」。這說明西瓜防治疾病范圍廣,夏天吃西瓜,對人體甚有補益。但由於西瓜屬甘寒之品,平素患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及中醫辯證屬於脾胃虛寒的人學宜多食。寒積冷痛或小便頻數者慎食。正常健康人也不能一次吃得太多,因為過多的水分在胃裡會沖淡胃液,有時會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同時不要吃變質的瓜。 腎功能不全者機體平衡調節能力較差,不宜一次吃大量西瓜,過多水分留在體內,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小兒吃西瓜,不僅可得到豐富的營養,而且有利於開胃口,助消化,利泌尿,促代謝,去暑疾,滋身體。對西瓜的作用《本草綱目》上有這樣的記載:「消煩解渴,解暑熱,療喉痹,寬
【成分及效能】
西瓜果肉:含蛋白質、葡萄糖、蔗糖、果糖、蘋果酸、瓜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內氨酸、丙酸、乙二醇、甜菜鹼、腺嘌呤、蔗糖、蘿卜素、胡蘿卜素、番茄烴、六氫番茄烴、維他命A、B、C、揮發性成分中含多種醛類。
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B2、澱粉、戊聚糖、丙酸、尿素、蔗糖等。
西瓜果肉所含瓜氨酸、精氨酸成分,能增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而導致利尿作用。種子含一種皂樣成分,有降血壓作用,尚能緩解急性膀胱炎功能。新鮮西瓜皮鹽腌後可作小菜。
西瓜生食能解渴生津,解暑熱煩躁。有「天生白虎湯」之稱,我國民間諺語雲:夏日吃西瓜,葯物不用抓。說明暑夏最適宜吃西瓜,不但可解暑熱、發汗多,還可以補充水分,號稱夏季瓜果之王。在新疆哈密地方日夜溫差大,白天熱,夜寒冷,故俚語雲:朝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
【宜忌】
西瓜是最自然的天然飲料,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益處多多,但西瓜優點雖然很多,大量或長期吃副作用也不可輕忽。
明.汪穎《食物本草》雲:西瓜,性寒解熱,有天生百虎湯之號,然亦不宜多食。李時珍《本草綱目》雲:西瓜、甜瓜,皆屬生冷,世俗以為醍醐灌頂,甘露灑心,取其一時之快,不知其傷脾助濕之害也。
元.李鵬飛《延壽書》雲:北人稟厚,食之猶慣,南人稟薄,多食易致霍亂。又雲:防州太守陳逢原,避暑食瓜過多,至秋忽腰腿痛,不能舉動,皆食瓜之患也。
因此,中醫辨證屬於脾胃虛寒,寒積腹痛,小便頻數,小便量多;以及平常有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於虛冷體質的人均不宜多吃。正常健康的人也不可一次吃太多或長期大量吃,因西瓜水分多,多量水分在胃裡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
西瓜變質後不可以吃,容易引起胃腸病而下痢。惟清.張璐《本經逢源》雲:西瓜,甘寒降瀉。子仁甘溫性升,開豁痰涎之理是其本性。又引《相感志》雲:食西瓜後食其子,即不噫瓜氣,其溫散之力可知。
過食瓜果類致使胃腸寒積腹痛者,酌服中葯理中湯可治。西瓜裨益於人雖多,慎記台灣民間俚語雲:日吃西瓜,半夜反症。
10. 夏天都愛吃西瓜,每天吃多少西瓜才不會過量呢
西瓜作為大眾食品,可以說是夏季清熱解暑的好產品。你知道一天要吃多少西瓜嗎?
綠豆
夏天,許多人喜歡喝一些綠豆湯。但是注意不要把綠豆和西瓜一起吃。這兩種食物都是涼的,一起吃容易導致腸胃不適,可能導致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