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華為公司科技和人員管理是怎樣的
擴展閱讀
洗衣服怎樣洗能特別香 2025-09-10 22:53:57

華為公司科技和人員管理是怎樣的

發布時間: 2025-09-10 20:39:58

Ⅰ 華為是如何管理員工的

2017年,華為心聲社區官方微信披露了任正非在4月份發表的一次內部講話。內容中指出華為是如何管理內部員工的?
一、職員族應對確定性工作,將日常操作做到最好,提升效率。
職員對確定性事務按計劃、按規則工作。要提升高級職員的地位。
二、針對職員族的不同人群特點,持續簡化管理。
第一,加強職員族的本地化建設,原則上不跨地區流動、不跨業務流動。
第二,職員族要分類管理,「一國一制、一門一類」,根據崗位權重大小來確定。
第三,職員類的考核要進一步簡化,推行基於基線的絕對考核。職員類和作業類員工以是否勝任工作為淘汰標准,不存在強制比例的末位淘汰。
第四,職員族薪酬在現有架構基礎上,可以探討是否引入崗位津貼、工齡工資。
合理的薪酬設計可以牽引員工自覺去多打糧食,這樣我們也不需要這么多脫產的管理崗位。
職員類的獎金也跟著業務流程走,像製造的工時人員一樣是彈性的,幹得多,拿得多。

Ⅱ 華為五名員工因造謠被除名,華為內部管理制度是怎樣的

華為員工按照計劃和規則工作,以處理確定性事務。雖然電腦操作看似簡單,但責任重大。例如,去年,金融支付團隊發現179個錯誤的銀行賬戶,並追回了3.76億美元,這就是價值。所以員工可以優秀,要加強員工的本土化。原則上不應該有跨地區流動或者跨業務流動。想搬家,必須通過跨崗考試,通過在職考試,重新定級。不是特殊人才,不必要流動,建立穩定的專業人才基礎。當然也可以允許少量流動。

員工和運營員工以是否勝任工作為淘汰標准,不存在最後淘汰的強制比例。如果你有資格做這份工作,換一個人你可能不如他。當你強大了,強大了,為什麼還要被淘汰?公司在最後一個地方淘汰了經理,目的是把壓力轉嫁給他。保護落後員工,就得付出代價。既然知道被淘汰後無路可走,為什麼不在當大副的時候努力爭取勝利呢?如果專家不具備擔任當前職務的資格,還將涉及取消最後一個職務,從首席專家到高級專家、高級專家。他有這么大的知識境界,可以給新員工“博士指導”,加快新員工的成長。

在現有體系結構下,職員族薪酬可探討是否引入崗位津貼、工齡工資。例如,對於17-19級職員類別的人,是否可以在職級沒有晉升空間時,根據工作年限發放職位津貼?在升任其他職務時,不能再被提拔嗎?這一點我們要講清楚。一個合理的薪酬設計可以牽引員工自覺去多打飯,這樣我們也就不需要那麼多沒有產出的管理職位。行政職位不一定收入高,比如國際會議中心服務類的專家,轉行做行政職位,收入還不到一線工作時的一半,所以大家都沖著一線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