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多肉秋天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怎樣隱藏表格顏色 2025-05-14 07:41:01

多肉秋天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15 04:50:00

㈠ 秋季多肉怎麼養

秋季是多肉植物的生長季,選擇合適的時機大膽的給肉肉澆水很重要,可以快速「喚醒」肉肉們幫助它們快速的恢復生機。那麼對於不同狀態下的多肉植物,我們該怎樣澆水呢?



像法師類、熊童子類、山地玫瑰類、南非龜甲龍以及福娘類,這些類型的多肉植物都屬於夏季休眠特別明顯的多肉,蘇醒的時候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長新葉,或者是從緊緊包攏的狀態慢慢舒展開來。這時候,溫度一旦降到30度以下的時候,一次性給它們澆透水。說白了就是用大水的方法來「喚醒」它們更快速的生長,大概一到兩個星期肉肉就會出現長新葉這樣明顯的變化了。



那些有點蔫巴巴的多肉,夏季高溫那會兒生怕肉肉黑腐,所以很多肉友不敢澆水,一直控水,一直控水,導致肉肉長的皺巴巴的,不過問題不大,只要根系沒問題,澆幾次水就緩過來了(不要不敢澆水)。



秋季的時候,我們會給肉肉清理堆積的枯葉,翻盆換土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多肉的根系已經爛了,一些已經生長了有些時日的樁子乾枯了,還有的那些群生多肉長著長著散開了。這種情況下的解決辦法就是從腐爛的地方砍下來,晾乾傷口以後重新發根種植就可以了。至於澆水,分為多肉服盆期澆水和已經服盆以後的澆水法則,只要肉肉服盆以後就可以大膽的澆水了。



最近溫度降下來了,所以那些肉錐生石花類品種多肉也可以大水澆透了,原本皺皺的狀態就會得到很大改善快速恢復飽滿狀態。



綜上所述,秋季,當溫度降低到30度以下的時候就可以大膽的澆水了,只要澆水以後注意通風,一般是沒有問題的,多肉會快速恢復生長。

㈡ 秋天的多肉植物怎麼養

秋天是多肉的生長期,適合繁殖和移盆,而且秋天晝夜溫差增大,多肉容易出狀態,色彩豐富。在夏季,很多人對多肉植物控水甚至是斷水,也有正常澆水的。控水或者斷水的多肉,在天氣涼爽後,頭一兩次澆水建議不要一下子澆透,水量上要由少到多,給多肉根系一個適應期,以免增加化水幾率。

秋天下雨用把露養的多肉搬回家嗎?不用,雨水是弱酸性的,可以養肥多肉的。要注意不要積水,不要讓花盆裡的土長期泡在水裡。多肉植物秋天露養早上有露珠怎麼辦?用衛生紙吸干或放在早晨的太陽曬干也行,一定要把這些露水珠去除,怕積水引起爛根。

立秋過後,氣候上還是悶熱潮濕,不如等到氣溫降到30度以下穩定了以後再翻盆換土。最好是能等到氣溫25度左右時候換盆修根,那樣多肉會更容易發根。當氣溫慢慢降低,介殼蟲等蟲害也開始增多,尤其是天氣涼爽時繁殖更為迅速。建議勤翻看多肉正反葉面,還有老樁多肉底部桿子處,都仔細檢查一下,該用葯的時候不要猶豫。

我養的多肉夏天和淺秋都好好的,前幾天發現多肉葉子軟綿綿的,請問秋天多肉會休眠嗎?大部分的多肉植物生長期是在秋季,不會休眠,如果整顆植株的葉子是軟的,應該是太久沒澆水了,可以考慮下適當澆一下水的。如果你澆過水了,那就可能是澆水後通風不好,加上環境溫度較高,悶熱造成的掉葉子和葉片發軟。

秋天下雨多肉花是否能淋雨嗎?難不成多肉在野外生長的時候下雨了,會去幫多肉撐傘?適當的淋雨不僅對多肉沒有壞處,反而會有好處。這不僅有科學依據而且我一直把多肉放室外,效果很好,不過這樣養對土壤有要求,需要透氣透水的土壤。

㈢ 請問多肉花秋天管理有點。

在管理上,「夏型種」的多肉植物應給予充足的陽光,大多數品種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使其能夠健壯生長,以保持株型的優美,表皮的靚麗,具有較好的品相。但在初秋,幼苗最好能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以免光照過強,使小苗發紅,生長速度減慢或停滯。8月至9月澆水掌握「見干見濕」,土壤積水和過於乾旱都不利於植株正常生長,若遇秋雨連綿則要停止澆水,並注意排水防澇;根據品種的不同進行施肥,北方地區10月以後就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使植株莖葉充實,為以後的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於南方地區氣候較為溫暖,控水時間可推遲到10月下旬。

「中間型」多肉植物在相對涼爽的北方地區, 8月下旬就開始動長了,南方地區則推遲到9月上中旬才開始生長,但初期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可適當澆水,但不宜多,也不要施肥,以免因肥、水過大造成爛根。等植株徹底恢復生長後再進行正常的水肥管理,可根據品種的不同每15至2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對於對空氣濕度要求稍高的百合科十二卷屬、沙魚掌屬的多肉植物可在早晚向植株噴霧,也可在植株上罩一個剪去上部透明無色的飲料瓶,以增加空氣濕度,使葉片肥厚飽滿、色澤靚麗。在光照上,8月至9月可放在光線明亮, 又無直射陽光處養護,10月至11月則給予充足的光照,使其盡量多吸收陽光,使植株充實,並有益於株型的美觀。
「冬型種」的多肉植物一般在9 月上中旬開始生長,對於番杏科生石花屬、肉錐花屬、對葉花等具有極端肉質葉片的品種可給予充足的光照,以使植株生長健壯。其他品種的「冬型種」多肉植物則要避免烈日暴曬。在生長初期,由於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對水肥的要求不是那麼高,可稍微澆點水,等9月下旬植株恢復長勢後再進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秋季多肉植物的澆水可按「處於生長期的品種多澆,休眠期的品種少澆;生長旺盛的健康植株多澆,長勢弱的植株少澆」的原則進行,總之,既滿足植株生長對水分的需要,又要避免土壤積水,以免造成爛根,嚴重時甚至整個植株都爛掉。在8至9月我國的不少地區還會有冰雹、暴雨,南方還會有台風、強風暴等惡劣天氣出現,晚秋在北方還會出現霜凍、寒流,這些都會對多肉植物造成極大的傷害,嚴重時甚至「全軍覆沒」,使栽培多年的植株毀於一旦。因此,要格外小心,經常注意氣象信息,做好防範工作,以預防惡劣天氣對植物的傷害。
在晚秋的11月初,除了一些怕凍的品種移入室內外,其它的品種若溫度不是太低應盡量在室外養護,以經受寒冷氣候的鍛煉,增強越冬時的耐寒性,所謂的「春捂秋凍」也是適合植物的。如果氣溫下降到10℃以下,應將所有的多肉植物移入室內。若遇寒流或其它惡劣天氣,無論南方還是北方,也不論哪種類型的多肉植物都要移入室內,以防受損。入室前可噴一遍殺蟲葯物,對室內的栽培場所也要殺菌、殺蟲,以殺死越冬的害蟲和有害菌類,防止其在溫室內蔓延。

在9月至10月可對冬型種和中間型多肉植物進行翻盆換土,對幼苗進行分盆,翻盆時可對其根系修剪,去掉腐爛、中空的老根,將過長的根系剪短,以促發健壯的新根;新栽的植株不要澆太多的水,但空氣濕度應適當大些,可經常向植株噴水,以利於根系的恢復和新根的生長。生石花、肉錐花、凌耀玉、南蠻玉等「冬型種」以及「中間型」某些品種的多肉植物還可在秋季的9月播種、扦插、分株繁殖;仙人掌科、大戟科的一些品種的多肉植物也可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進行嫁接繁殖。對於在秋季開花的品種應進行人工授粉,以獲取種子,進行繁殖。由於大多數多肉植物是在天氣晴朗、陽光充足的時候開花,因此授粉應掌握好時機,並有針對性地挑選一些品種進行雜交。這樣才能結出品質優良、出苗率較高的種子。
謝謝評價

㈣ 多肉植物在秋季應該怎麼養護

秋天晚上最低溫度不低於零下就可以露養在室外,土干透澆半濕,那樣狀態會很快變好,冬季太冷的話室內養護,室內五度以下斷水,5到10度干透澆一點,15度以上可正常養護,最主要是盡量多曬太陽

㈤ 多肉植物秋季該如何養護

光照的選擇,不要突然間從比較弱的地方搬到比較強的地方。一定要讓多肉慢慢的從散射光的環境適應到強光的環境,避免出現多肉的曬傷。多肉在夏天大多是生長的休眠期很多人會採用斷水的方法進行處理。到秋天來的時候。多肉會漸漸的蘇醒,這時候的澆水量要加大。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讓水珠。粘在葉片上。水珠粘在葉片的時間過長,再加上通風不良會讓多肉腐爛。

㈥ 多肉植物秋季怎麼養

秋季氣溫下降,晝夜溫差加大,多肉植物逐漸恢復生長,可多澆水。陰天少澆水,下雨天停止澆水。適當增加空氣濕度,相對於濕度保持在45%~50%之間。秋季可對多肉進行修剪,更利於其生長期造型美觀。

㈦ 秋天多肉植物應該怎麼養

1、溫度:養多肉植物的室內溫度最好控制在15-28度左右,一般室內溫度都合適。最大限制最低不能超過5度, 最高不能高於35度。
2、光照:盡量選擇光照時間最長的地方來拜訪多肉植物。如果光照不足,不要輕易的把多肉植物搬到戶外。
3、澆水:對多肉植物來說,噴霧澆水效果會比較理想。澆水時間最好是陽光充足的時候,澆水的頻率可以自己調整好,空氣乾燥的地方, 需要注意多澆水。
4、施肥:夏季的多肉植物是不需要施肥的, 冬季有條件的話, 每個月可以給肉肉施肥一次,肥料可以選擇腐熟的稀薄液肥或者復合肥。
5、驅蟲:在家養的肉肉一般也不多, 自己可以經常看看上面有沒有蟲子, 肉肉上面的蟲子常見的有:紅蜘蛛、介殼蟲、粉虱,這些都可以自己手動清理。
6、防腐爛:澆水過多、空氣太濕潤、沒有驅蟲,都會導致肉肉腐爛。腐爛的多肉植物呈褪色、變軟狀態, 如果發現腐爛的肉肉。這個時候需要盡快切掉,使用過的刀具最好消毒,避免感染其他植株。

㈧ 秋天在家養殖多肉,你知道應該如何養護嗎

秋天已經到了很久,但是大家養殖多肉的任務就不能輕易地停住腳步。那麼在這個涼爽的季節我們在養殖多肉上究竟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接下去就由小編來告訴大家,這個秋天大家應該為多肉植物做點什麼。

多肉換盆

過夏結束後,還能夠把這些老弱病殘的多肉集體換下盆和土。這兒我說一個鋪面問題,很多肉友都容易忽視鋪面,但這肯定是需要的。因為鋪面的存在不僅僅是增加美觀度,還有許多益處,例如把營養土與外部隔離,一定的意義上能夠避免病蟲產卵,有一定的「凈水」作用,除此之外還能抑制雜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