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人的染色體有多少對
擴展閱讀
怎樣做床罩視頻 2025-05-14 04:51:11
怎樣清洗芽苗菜 2025-05-14 04:49:55

人的染色體有多少對

發布時間: 2022-04-17 15:20:22

Ⅰ 人體一共有多少對染色體

以全球合作、數據共享為主旨的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於1990年正式啟動。我國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任務。這一計劃的目的是找出所有人類基因並搞清其在DNA分子上的位置,繪制出完整的人類基因組圖譜,破譯出人類全部遺傳信息。科學家認為,通過對每一個基因的測定,人們將能找到新的方法來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關於人類生長、發育、衰老、遺傳病變的很多秘密也將隨之揭開。 我國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任務,人體共有23對染色體,最新研究結果提示,人類基因總數在3.3萬個左右。只比果蠅多大約1.3萬個基因。基因密度在第17、第19和第22號染色體上最高,在X染色體、第4、第18號和Y染色體上相對貧瘠。35.3%的基因組包含重復的序列。在整個基因組序列中,人與人之間的變異僅為萬分之一。我國科學家首次發現具有中國人特徵的胸腺素原α基因。

Ⅱ 人有多少對染色體

正常人的染色體數為23對,
男性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Y
女性染色體為22對常染色體+XX
其中X,Y為性染色體,染色體除生殖細胞外都是成對存在的。精子的染色體為22條常染色體+X或Y
卵子的染色體為22條常染色體+X

Ⅲ 人有多少組染色體

人體細胞中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在男性與女性中都是一樣的,叫常染色體;另一對為性染色體。性染色體有兩種類型,X染色體和Y染色體。女性為XX染色體,男性為XY染色體。
也就是說是44+2

Ⅳ 人有幾對染色體

正常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並有一定的形態和結構。染色體在形態結構或數量上的異常被成為染色體異常,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為染色體病。現已發現的染色體病有100餘種,染色體病在臨床上常可造成流產、先天愚型、先天性多發性畸形、以及癌腫等。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並不少見,在一般新生兒群體中就可達0.5%~0.7%,如以我院平均每年3000新生兒出生數計算,其中可能有15~20例為染色體異常者。而在早期自然流產時,約有50%~60%是由染色體異常所致。染色體異常發生的常見原因有電離輻射、化學物品接觸、微生物感染和遺傳等。臨床上染色體檢查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染色體異常和診斷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
染色體檢查是用外周血在細胞生長刺激因子——植物凝集素(PHA)作用下經37℃,72小時培養,獲得大量分裂細胞,然後加入秋水仙素使進行分裂的細胞停止於分裂中期,以便染色體的觀察;再經低滲膨脹細胞,減少染色體間的相互纏繞和重疊,最後用甲醇和冰醋酸將細胞固定於載玻片上,在顯微鏡下觀察染色體的結構和數量。正常男性的染色體核型為44條常染色體加2條性染色體X和Y,檢查報告中常用46,XY來表示。正常女性的常染色體與男性相同,性染色體為2條XX,常用46,XX表示。46表示染色體的總數目,大於或小於46都屬於染色體的數目異常。缺失的性染色體常用O來表示。
人體內每個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
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者則發育成男性。這樣,對於女性來說,正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男性是XY。這就意味著,女性細胞減數分裂產生的配子都含有一個X染色體;男性產生的精子中有一半含有X染色體,而另一半含有Y染色體。精子和卵子的染色體上攜帶著遺傳基因,上面記錄著父母傳給子女的遺傳信息。同樣,當性染色體異常時,就可形成遺傳性疾病。男性不育症中因染色體異常引起者約佔2%~21%,尤其以少精子症和無精子症多見。

Ⅳ 人類有多少染色體呢

人體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其中22對為男女所共有,稱為常染色體(autosome)。

另外一對為決定性別的染色體,男女不同,稱為性染色體(sex chromosome),男性為XY,女性為XX。

在生殖細胞(generative cell)中,男性生殖細胞染色體的組成:22條常染色體+X或Y。女性生殖細胞染色體的組成:22條常染色體+X。

(5)人的染色體有多少對擴展閱讀

人類染色體形態特徵:

根據著絲粒的位置不同,把人類染色體分為三種類型:

1、中央著絲粒染色體(metacentric hrmosome),著絲粒位於染色體縱軸的1/2~5/8處。

2、亞中著絲粒染色體(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著絲粒位於染色體縱軸的5/8~7/8處。

3、近端著絲粒染色體(acrocentric chromosome),著絲粒位於染色體縱軸的7/8至末端。

人類染色體畸變原因:

體細胞或性細胞內染色體發生異常改變稱為染色體畸變(chromosomal aberration),可分為數目畸變和結構畸變兩大類。

染色體畸變可以自發地產生,稱為自發突變;也可以通過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誘變作用而產生,稱為誘發突變;還可以由親代遺傳所致。

Ⅵ 人的染色體一共有幾對

46條
男的是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XY)
女的是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XX)
男性的精子中的Y和女性卵子中的X結合,孩子就是男的(XY)
男性的精子中的X和女性卵子中的X結合,孩子就是女的(XX)

Ⅶ 人有多少條染色體

人體的體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者則發育成男性。這樣,對於女性來說,正常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男性是XY。

(7)人的染色體有多少對擴展閱讀

每一種生物的染色體數是恆定的。多數高等動植物是二倍體(diploid),也就是說,每一身體細胞中有兩組同樣的染色體(有時與性別直接有關的染色體,即性染色體,可以不成對)。親本的每一配子帶有一組染色體,叫做單倍體(haploid),用n來表示。

兩個配子結合後,具有兩組染色體,叫做二倍體,用2n表示。例如玉米的二倍體染色體數是20(2n=20),即有10對染色體,如圖→。人的染色體數是46(2n=46),即有23對染色體,如圖←。但多數微生物的營養體是單倍體,例如鏈孢霉的單倍體染色體數是7 。

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份是脫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質構成,染色體上的蛋白質有兩類:一類是低分子量的鹼性蛋白質即組蛋白(histones),另一類是酸性蛋白質,即非組蛋白蛋白質(non-histone proteins)。

非組蛋白蛋白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十分恆定,而組蛋白的種類和含量都很恆定,其含量大致與DNA相等。所以人們早就猜測,組蛋白在DNA·蛋白質纖絲的形成上起著重要作用。

Kornberg根據生化資料,特別是根據電鏡照相,最先在1974年提出繩珠模型(beads on-a-string model),用來說明DNA·蛋白質纖絲的結構。纖絲的結構單位是核小體,它是染色體結構的最基本單位。

核小體的核心是由4種組蛋白(H2A、H2B、H3和H4)各兩個分子構成的扁球狀8聚體。我們知道,DNA分子具有典型的雙螺旋結,一個DNA分子就像是一條長長的雙螺旋的纖絲。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

DNA雙螺旋依次在每個組蛋白8聚體分子的表面盤繞約1.75圈,其長度相當於140個鹼基對。組蛋白8聚體與其表面上盤繞的DNA分子共同構成核小體。在相鄰的兩個核小體之間,有長約50~60個鹼基對的DNA連接線。在相鄰的連接線之間結合著一個第5種組蛋白(H1)的分子。

密集成串的核小體形成了核質中的100埃左右的纖維,這就是染色體的「一級結構」,就像成串的珠子一樣,DNA為繩,組蛋白為珠,被稱作染色體的「繩珠模型」如圖→在這里,DNA分子大約被壓縮了7倍。

染色體的一級結構經螺旋化形成中空的線狀體,稱為螺線體或核絲或螺線筒或螺旋管,這是染色體的「二級結構」,其外徑約300埃,內徑100埃,相鄰螺旋間距為110埃。螺旋體的每一周螺旋包括6個核小體,因此DNA的長度在這個等級上又被再壓縮了6倍。

300埃左右的螺線體(二級結構)再進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徑為0.4微米(μm)的筒狀體,稱為超螺旋管。這就是染色體的「三級結構」。到這里,DNA又再被壓縮了40倍。超螺旋體進一步折疊盤繞後,形成染色單體—染色體的「四級結構」。

兩條染色單體組成一條染色體。到這里,DNA的長度又再被壓縮了5倍。從染色體的一級結構到四級結構,DNA分子一共被壓縮了7×6×40×5=8400倍。例如,人的染色體中DNA分子伸展開來的長度平均約為幾個厘米,而染色體被壓縮到只有幾納米長。

Ⅷ 一個人的體內有幾對染色體,可以有24對嗎。擁有24對會怎麼樣啊

1,正常人體內有23對染色體,22對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

男性體細胞染色體由22對常染色體+XY組成。女性體細胞染色體由22對常染色體+XX組成。但是,男性生殖細胞染色體由22條常染色體+X或Y組成。女性生殖細胞染色體由22條常染色體+X組成。

2,一個健康,正常的人類還沒發現有24對染色體。

3,擁有24對染色體的人可能出現各種疾病,尤其是不孕不育,當染色體異常時,就可形成遺傳性疾病。

(8)人的染色體有多少對擴展閱讀

染色體異常原理:

正常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3對,並有一定的形態和結構。染色體在形態結構或數量上的異常被稱為染色體異常,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為染色體病。現已發現的染色體病有100餘種,染色體病在臨床上常可造成流產、先天愚型、先天性多發性畸形、以及癌腫等。

染色體異常的發生率並不少見,在一般新生兒群體中就可達0.5%~0.7%,如以我院平均每年3000新生兒出生數計算,其中可能有15~20例為染色體異常者。而在早期自然流產時,約有50%~60%是由染色體異常所致。

染色體異常發生的常見原因有電離輻射、化學物品接觸、微生物感染和遺傳等。臨床上染色體檢查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染色體異常和診斷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疾病。

Ⅸ 正常的人有多少對染色體多少條染色體多少染色單體多少DNA

不進行細胞有絲分裂時
有23對染色體
46條染色體
92個DNA分子
0條染色單體
但人的一生都在進行細胞分裂
所以問題有點不太科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