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賬號管理 » 葡萄升溫後怎樣管理
擴展閱讀
華為怎樣看電池耐久 2025-05-09 17:58:54
牛仔骨怎樣做才能最好吃 2025-05-09 17:52:39

葡萄升溫後怎樣管理

發布時間: 2022-04-26 02:09:46

① 溫室葡萄剛發芽現在溫度怎樣調控

萌芽期一個星期前將棚內溫度控制在20℃左右,以後逐漸升到25~28℃,萌芽期的40天內使棚內溫度白天保持在28℃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3~15℃。升溫的辦法最好選擇在棚內通管道加熱空氣的方法,而不要在棚內生爐子,以免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危及人的安全。近日全省氣溫偏高,如溫室內溫度高於標准,可採取間隔覆蓋草簾子的辦法降溫,但不要開棚放風,以免水分流失,濕度下降。 
    在現有水澆地的情況下,棚內相對濕度一般都在80%左右,這個濕度也是萌芽期前葡萄生長的適宜濕度,進入萌芽期後濕度將下降到70%左右,在這期間需要做的就是保證這個濕度不變直到萌芽期結束。要注意的是不能開棚放風使濕度下降。 
    在升溫過程中,如果地表溫度遲遲不能上升,也不要一味升溫,室內溫度保持在28℃一段時間後,地表溫度也能逐漸上升到同樣水平,而過度升溫,氣溫過高會影響苗木萌芽期生長。

② 大棚葡萄管理

大棚葡萄管理技術
一、品種選擇
我區選用的溫室大棚早熟品種為早中早、奧古斯特等,這些品種生長期短,一般從萌芽到果實成熟只需120天左右。通過在日光溫室內加溫等一系列管理,使早熟葡萄於6月16日採收上市,比露地栽培的同一品種提早近2個月,即使在保溫性能差的塑料大棚里栽培,也比露地提早採收1個月左右。
二、栽培形式
為有利於管理,方便前期間作,須通風透光,以避免因後屋面陰而影響生長和結果,選用土木結構溫室大棚栽培為宜,南北向栽植,株行距為0.5×1.5米,667平方米株數為889株。
三、整枝修剪
我區採用扇形整枝方法。定植苗萌發後,選留2個健壯新梢培養成主蔓,待新梢長到1.2~1.5米時摘心,摘心後的副梢留2片葉反復摘心。冬季修剪時剪去全部副梢,只留2個長1.2~1.5米、粗0.8~1厘米的主蔓結果。
第2年芽眼萌發後,主蔓基部50厘米以下的萌發芽眼全部抹去,50厘米以上的主蔓兩側分別每隔 20~25厘米留1個結果枝結果,每個主蔓分別留4~5個結果枝。冬剪時,除主蔓頂端各留1個5~7節的延長枝,擴大樹冠,其餘的均留基部2~3個芽短剪成結果母枝,待樹形基本形成後,按第2年的整枝方法繼續培養。
四、溫、濕度管理
1.揭、蓋膜時間
一般在初霜凍到來之前蓋膜,以保護葡萄葉片,延長葉片光合作用的時間,使果實和枝蔓成熟更好。由於各地的氣候條件不同,揭、蓋膜的時間有差異。博樂地區入冬前(大約10月下旬~11月初)扣膜為好。
揭膜一般在晚霜已過,露地的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進行,時間為7月上中旬。
溫室大棚蓋膜後,一般棚內氣溫下降到5℃以下時,要在夜間蓋草簾保溫,白天再將草簾揭開,使棚內氣溫繼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以保證葡萄果實和枝蔓芽眼的充分成熟。蓋簾開始後,要求在日出後1小時揭簾,日落前1小時蓋簾,以提高保護設施內的保溫效果。
溫室大棚內葡萄落葉並完成冬剪後直至第2年升溫前這段時間不要揭簾,使葡萄植株在低溫黑暗條件下休眠。
2.升溫催芽
葡萄的自然休眠期一般經歷大約2個多月結束。薄膜日光溫室在此時即可揭簾升溫催芽,即上午11時揭開草簾,下午4~5時蓋上草簾,以促進棚內溫度逐步提高。升溫催芽一般經過30~40天,芽眼才能萌發。
3.加溫催芽
為縮短催芽時間,在元旦後即提前加溫催芽,以提前鮮果上市時間。我區一般於1月15日開始生火加溫,加溫的第1周要求保持白天15~20℃,夜間5~10℃;第2周保持白天15~20℃,夜間10~15℃;第3周保持白天20~25℃,夜間10~15℃;第4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第5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第6周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於2月25日芽眼已全部萌發。到3月26日(當外界晴天溫度達到15℃,棚內溫度達到28℃時)停止加溫催芽。一般加溫時間為2個半月。
4.萌芽期到開花期的溫、濕度調控
在氣溫正常、無大寒流侵襲的情況下,萌芽至開花期的生長日數為40~45天,控制好這段時期的溫度,對提早採收果品極為重要。
從萌芽到開花前,葡萄新梢生長速度較快,花序器官繼續分化。在正常的室溫條件下,從萌芽到開花需要40天左右,萌芽期白天室溫控制在20~28℃,夜間保持15~18℃;開花期白天室溫保持在20~25℃,最高不超過28℃,夜間保持在16~18℃。此期白天溫度達到27℃時,應通風降溫,使溫度維持在25℃左右。萌芽到開花期溫度高,從萌芽到開花的時間縮短,但易發生徒長,枝條細弱,花序分化差,花序小,影響產量,開花期溫度過高,坐果率降低,落花落果嚴重,葉片易出現黃化脫落等現象。此期溫度管理的重點是保證夜間的溫度在16~18℃,控制白天的溫度在20~25℃,不超過27℃,晴天時白天注意通風降溫。陰天時在保證溫度的情況下,盡量進行放風降溫,防止植株徒長。萌芽室內濕度控制在85%左右。開花期室內空氣濕度應控制在65%左右較好。
5.果粒膨大期的溫度調控
為促進幼果迅速膨大,棚內白天氣溫控制在28~30℃,夜間仍維持18~22℃。此時,露天氣溫已高,注意通風,使棚內白天的溫度不超過30℃。待晚霜過後,露地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便可將棚緣的薄膜去掉,使棚內的氣候條件與露地相近。
漿果成熟期(6月20日左右),為增加樹體的營養積累,提高糖分,可加大晝夜溫差,白天仍控制在28~30℃,最高不超過32℃,夜間溫度逐漸下降到15~16℃或更低些。
五、土肥水管理
1.土壤
為充分利用設施內的土地和空間,提高經濟效益,保護地栽培多採用密植與葡萄行間間作的形式,土地利用率高。要求選用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通氣性好、保水力強、排水好的沙壤土和壤土為好。勤中耕除草,減少病、蟲、草的危害。
2.肥料
①有機肥 為生產綠色葡萄,保護地所用的肥料應以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要求667平方米施有機肥6立方米以上,三料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與有機肥一同混合,於9月上中旬結合秋耕施入。
②追肥 催芽肥:為促進發芽整齊,於2月上旬結合灌頭水667平方米施尿素15千克。追施花前肥:在花前(4月16日)結合灌水進行追肥,667平方米追施二銨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果實膨大肥:到5月上旬施第1次果實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質酸鉀肥30千克、二銨20千克。5月中旬施第2次果實膨大肥,667平方米追施腐質酸鉀肥20千克。噴施葉面肥:從果實膨大期開始,每隔7~10天噴施0.3%磷酸二氫鉀或硝酸鈣肥3~5次以上,以促進漿果著色和枝蔓成熟,提高果實含糖量和果實硬度,增強抗性。
3.灌溉
保護地葡萄主要通過灌水增濕,以鋪膜和通風換氣來降溫。設施內的濕度影響葡萄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對催芽、坐果、果實品質方面影響很大。所以,在灌水過程中,盡量滿足不同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降低棚內空氣濕度,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灌水應根據土壤、氣候和葡萄生長等情況而定。開始升溫灌1次透水,以後分別於花前、花後、果實膨大期和著色期各灌1次水。整個生育期灌水6次。
六、葡萄新梢的管理
1.抹芽
抹芽需分幾次進行,抹芽原則是:保留早萌發的芽,抹去晚萌發的芽;留飽滿芽,去瘦弱芽;留有果穗的芽,去無果穗的芽;留下部芽去上部的芽;留主芽去副芽。抹芽要及時進行,以減少營養的消耗,基部30~40厘米以下抹去,1株不到3個蔓的或需更新蔓的,在更新基部留1~2個芽。
2.定枝
見穗定枝,保證架面通風透光條件,節省營養,25厘米左右1個枝條,1株不超過7穗果為宜,一般1個枝條1串果。
3.摘心
摘心的目的是停止新梢延長生長,促進花序生長、開花、坐果,有利於提高坐果率。夠葉數即可摘心,大棚葡萄應早摘心,主梢摘心一般在果穗以上留4~5片葉摘心。去副梢,只留頂端1個夏芽副梢,留3~4片葉反復摘心,保持架面通風透光。
七、花果管理
花前用0.2%硼肥溶液噴布葉片和花序,花後10~15天根據坐果情況進行疏穗疏粒,生長勢強壯的結果枝留兩穗,生長勢中庸的結果枝留1穗,生長弱的結果枝不留穗。每株保留7穗果,每穗果留60~80粒。
八、病蟲害防治
葡萄下架時,徹底清掃落葉、殘枝,集中燒掉。生長期間及時除副梢、卷須,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出土後萌芽前噴布波美3~5度石硫合劑,消滅枝蔓上的殘留病菌,開花前噴布50%多菌靈600倍液防治灰霉病,發生霜霉病、白粉病分別用科博、必備、噴克等葯劑進行防治。

③ 大棚葡萄成熟期,應如何管理

葡萄成熟晚,主要是品種原因和栽培管理技術原因。
同樣的塑料大棚,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差不大。
為提早成熟,可以在葡萄出土後,鋪設地膜或加蓋小拱棚升溫,遇到冷空氣來臨時採取一定的保溫措施。
不同的品種,成熟期不一致。可分為極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極晚熟品種。
栽培管理技術是主要原因。
留果過多、種植過密、枝蔓徒長、枝蔓過弱、前期灌水過少、留葉過少、留葉過多,這些原因都會造成葡萄成熟期推遲,嚴重的不能成熟,甚至連枝蔓也不能成熟,冬季越冬困難。
要從栽培管理技術上,下點功夫,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收益。
一定要控制產量,加強生長期的水分管理和枝蔓管理,這樣才能提早成熟,賣個好價錢。
一定要權衡產量、品質和價格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求得最大的收益。

④ 大棚葡萄在新芽長岀5一6厘米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一、首先是日光溫室
即平常的高溫大棚,目的是升溫早、保溫好,確保葡萄的生育期長,為返新和年度產量不間斷提供了時間保障。
二、其次是採取密植
採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1米,小行行距0.5米,株距0.35-0.4米,每667平方米栽植2300株左右,也可採用等行距栽植,一般行距1米,株距0.3—0.4米,每667平方米栽植1668—2223株。
三、管理措施
1.人工破眠
當葡萄秋未落葉後,夜間溫度在7℃左右時(高於0℃而低於10℃也可),可及時進行扣棚,並蓋上草簾。白天蓋草簾、遮光,夜間打開放風口,讓棚室溫度降低;白天關閉所有風口保持低溫。大多數葡萄品種經過30-40天的低溫預冷,便可滿足低溫需求量。 石灰氮打破休眠:葡萄經石灰氮處理後,可比未經處理的提前20-25天發芽,使用時,每1千克石灰氮,混40-50℃的溫熱水5千克放入塑料桶或木盆中,不停地攪拌,大約經1-2小時,使其均勻成糊狀,防止結塊,使用前,溶液中添加少量粘著劑,用海綿、棉球等蘸葯塗抹枝蔓芽體,塗抹後可將葡萄枝蔓順行放在地面並蓋塑料薄膜保濕。
2.溫度調控
滿足低溫需求後應緩慢升溫,不能提溫太快,前3-5天應使氣溫控制在15-17℃。以後每天上午8時左右揭開草簾,使棚室見光升溫,下午4時左右及時蓋上草簾保溫。萌芽前,夜間最低氣溫控制在5-7℃,白天最高溫度可達30℃;萌芽至花前,夜間低溫在7-15℃,白天高溫24-28℃,適溫20-25℃。花期夜間最低溫度10-15℃以上,白天最高溫不能超30℃,最適22-26℃,以利於授粉受精。
3.濕度調控
萌芽前後至花序伸出期,濕度可適當大些,棚室相對空氣濕度可達80%-90%;花序伸出後控制在70%左右;花期適度乾燥,有利於花葯開裂和花粉散出,可維持濕度50%-60%,但過分乾燥則影響坐果;其他時期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60%左右。
四項返新技術的應用
一、品種返新。
平時我們一般的更換品種所採取的方法是伐掉重栽或者是嫁接換頭。第一種方法需要周期長,浪費時間,並存在土傳病蟲害的傳播等問題;第二種方法也存在年度不結果現象,從而影響經濟效益。而我們今天所採取的品種返新一是不影響第二年產量,二是不存在土傳病蟲害問題。重點是在基本條件具備情況下,利用密植和溫室內生育期長的特點,當扣棚升溫後,在葡萄基部生長出的預留新蔓上嫁接葡萄品種,這個新品種嫁接癒合之後的生育期遠比露地葡萄的生育期時間長。因此說有足夠的生長時間生長出預備結果母蔓。但前期在6月份以前由於有其它結果蔓的生長占優勢,並承載產量,這期間要控製成活葡萄新品種蔓的生長。當原葡萄品種採收之後的6月份將已結果老品種蔓重回縮,只留預備蔓讓其快速生長,這樣品種的返新環節就已實現。
二、預備母蔓返新。
葡萄枝蔓的更新復壯是常用的技術措施,但年年的結果母蔓均是一年生蔓的並不多見,該技術措施的應用使葡萄一年生結果母蔓返新快且整齊,產量高、質量好。具體操作方法:首先在日光溫室葡萄扣膜升溫之後,有意留葡萄基部生長出的小枝蔓作為預備蔓。6月份前適當控制預備蔓的生長,進入6月份後將已結果蔓重回縮至留預備蔓處,再加快預備蔓的生長,這樣,到秋後原預備蔓就生長成第二年的結果母蔓,這樣年復一年、年年返新、種植多年的葡萄看上去好似剛栽培的一樣,也就好似在6月份平茬了一次一樣,並且新蔓結果實現了葡萄的穗粒、穗型整齊,產量高、質量好、效益也就高。
三、環境返新。
葡萄生長環境是產量和質量形成的關鍵,平時我們常說為防治病蟲害而採取清理殘枝落葉,但往往不會形成徹底的清理,總會有殘留枝葉留在果園中,應重回縮讓預備蔓或嫁接的品種快速生長,使其生長成健壯的結果母枝蔓。同時去除掉已結果的枝蔓,也就去除掉了寄存在老蔓上的病蟲。這樣以來就清理了日光溫室中的環境,年年如此也就使環境年年得以返新,為生產綠色無公害葡萄奠定了基礎。
四、根系返新。
斷根技術是果樹生長過程中常用的技術措施,但在實際生產中常用的並不多,這里我們談的根系返新就是對斷根技術具體的應用,也是必須配套的技術措施,當然也可以結合葡萄采後的6月份地下施肥來進行,目的就是使地下、地上相對形成生長平衡,刺激地下新根生長,確保地上生長正常,獲得健壯的葡萄結果母蔓。

⑤ 葡萄的管理方法

一、選擇適宜的地塊和健壯的幼苗
葡萄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以沙壤土最適宜,應盡量選擇沙壤土地塊栽植。為了提高移栽成活率和提早豐產,在選用耐寒力較強品種的基礎上,要選擇根系發達、枝芽充實、無病蟲害、無機械傷害的優等苗。
二、精細整地施肥,提高栽植質量
地塊選好耕翻整平後,按預定行株距挖坑,坑的上口徑80厘米,底部口徑40厘米。栽前適當修剪苗子的根系和枝梢,並噴施護樹將軍殺菌消毒,減少病菌源,同時幼苗根系應盡量多保留。每坑施用有機肥30-40千克、尿素0.5千克,均勻撒入坑底後,回填10厘米厚的土,每坑栽植1株葡萄苗,填土壓實後灌一次透水,水滲後適時用土把坑覆平,噴施新高脂膜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縮短緩苗期,使植株快速適應新環境,健康成長。
三、加強栽後管理
葡萄栽後7天左右適時進行堆土防寒、保墒,土堆厚度一般30厘米左右為宜,同時噴施護樹將軍保溫防凍,有利於幼苗安全過冬。來年晚霜過後,適時扒去防寒土堆,適量澆一次水;萌芽前,剪留2-3個芽眼;萌芽後,摸去多餘芽子,對副梢進行摘心;當主梢長到50厘米長時,進行摘心。以後轉入正常的大田管理。

⑥ 溫室大棚葡萄剛升溫要多少度我種的是維多利亞,剛升溫的溫度怎麼管理

溫室大棚升溫的溫度最高溫度不高於30度,最低溫度不低於23度,是白天溫度,液晶溫度最好在15度以上

⑦ 怎樣對日光溫室葡萄的環境進行調控與管理

1.溫度的調控

(1)休眠期溫度的調控

葡萄植株的休眠期是從落葉後開始到次年萌芽為止。一般於11月上中旬在溫室的屋面覆蓋塑料薄膜後再蓋草苫使室內不見光,溫室內溫度保持在7.2℃以下、-10℃以上,這樣既能滿足休眠期的低溫需求量,又使葡萄不致遭受凍害。

為使葡萄提早萌芽,可在12月中下旬用10%~20%的石灰氮液塗抹結果母枝的冬芽,迫使植株解除休眠,加溫後即可提前萌芽。

(2)升溫後至果實採收期溫度的調控

日光溫室葡萄一般於1月上中旬開始揭簾升溫,30~40d即可萌芽。萌芽前最低溫度控制在5℃以上,最高溫度控制在30~32℃;萌芽至開花期最低溫度控制在10℃以上,白天溫度達28℃時開始放風;開花期溫度應控制在15℃以上,最適溫度為18~28℃;果實著色期一般夜間溫度應在15℃左右,不能超過20℃,白天溫度控制在25~32℃,這樣有利於果實著色和提高含糖量。

2.濕度的調控

萌芽至花序伸出期,溫室內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0%左右,花序伸出後控制在70%左右,開花至坐果期控制在65%~70%。坐果以後室內空氣濕度應控制在75%~80%。

3.光照的調控

為了增加溫室內的光照,扣棚時應選用無滴膜。如膜上灰塵太多,應及時擦掉,以保證膜的透光量。連續陰雨(雪)天應在溫室內鋪設農用反光膜及吊燈補光。

4.氣體的調控

日光溫室葡萄容易出現二氧化碳不足,應採取如下措施:

(1)通風換氣

在2月前每天在10:00~14:00通風換氣1~2次,每次30min。以後隨著溫度的升高換氣的時間逐漸加長,每天在溫度達28℃時開始通風換氣,降至23℃時關閉通風換氣孔。

(2)補充二氧化碳

一是多施有機肥,二是施固體二氧化碳,三是使用二氧化碳發生器。

⑧ 保護地葡萄催芽期如何管理

(1)確定升溫日期升溫日期由設施保溫能力、休眠期長短、果實發育天數、果實成熟期決定。如果需要果實盡早成熟上市,在設施保溫達到要求,品種休眠期是限制因素,完成休眠後應該馬上保溫升溫。例如在遼寧熊岳地區溫室於11月上、中旬扣膜覆蓋草苫促眠,巨峰系品種(歐美雜交種),在塗抹石灰氮的情況下,12月下旬即可升溫;而歐亞種群的乍娜品種於1月中下旬升溫。

塑料大棚的升溫時間因各地氣候條件而異,在遼寧南部一般可在3月下旬開始升溫,改良大棚可適當提早升溫。

(2)溫度、濕度管理這一階段升溫的重點在於地溫而不是氣溫,設施內的氣溫較地溫升高容易,如果氣溫升高過快,而地溫偏低,則根的活性差,吸收肥水困難,容易造成花穗質量差,坐果率低。因此,升溫要緩慢,以便地上、地下升溫同步。

第一周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夜間溫度保持在6℃~10℃,第二周白天控制在18℃~20℃,以後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保持在10℃~15℃為宜。

升溫催芽後,灌一次透水,增加土壤和空氣濕度,使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

(3)土肥水管理土壤覆蓋地膜,既保水也有利於唐升溫。

升溫後葡萄萌芽前667平方米(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促進萌芽整齊和花芽繼續分化。施肥後澆水。

(4)病蟲害防治清園或升溫後,噴施一次3次~5次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⑨ 葡萄促成栽培溫度管理有哪些技術措施

(1)增溫時間

增溫時間的選擇依賴於植株能否通過休眠。只有通過休眠,才能有效萌芽、開花。葡萄冬芽在8月下旬至9月新梢成熟時即開始進入休眠狀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逐漸加深休眠,落葉後進入自然休眠。一般葡萄經過0~7.2℃低溫2個月可滿足要求。

已經解除生理休眠的葡萄在平均氣溫達到10℃,土壤20厘米深處溫度7℃左右時(歐亞種葡萄8℃,歐美種葡萄6℃),當≥10℃有效積溫量達到 250~300℃方能萌動發芽,一般經半個月至2個月。

同一地區因保護地類型不同,其升溫和保溫性能不同,達到上述溫度條件的時間長短也不同。其中,加溫日光溫室最短,高效節能日光溫室稍長,普通日光溫室較長,塑料大棚最長;同一種保護地設施,地區之間存在氣溫差異,因此,確定適宜升溫的時間也不同,各地需根據實際自然氣候、年度差異而靈活確定。

在陝西、山西、河南北部、寧夏、甘肅、天津、河北中部、北京地區一般在1月上旬至2月上旬可以開始增溫。正常年份若晴天多,增溫開始後15~25天植株即可萌芽;陰天、雪天多時或溫室保溫性差的,萌芽會推遲。揭、蓋薄膜時間以露地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及時揭開覆蓋的薄膜塑料逐漸增加通風,使葡萄在露地條件下自然生長發育,氣溫逐漸下降至20℃以下時,葡萄葉片老化會加速,應及時蓋膜保溫。

(2)溫室增溫

露地栽培需要埋土防寒的地區,秋季葡萄落葉後植株上凍前蓋棚膜,隨溫度降低加蓋保溫被。通過休眠後,揭簾(不揭膜)見光升溫;不需埋土防寒的地區則需等植株通過休眠後蓋棚膜升溫。

扣棚膜後,每天太陽出來即需捲起保溫簾(保溫被或草簾),即使陰天也要及時捲起,這樣設施內溫度上升很快。萌芽期需要升溫,為使發芽整齊,花穗孕育良好,白天保持20℃左右,夜間10~15℃,以後逐漸提高溫度。

芽萌發後,白天保持25~28℃,夜間15~20℃。從萌芽至開花期一般需要40天左右。日光溫室栽培的葡萄在3月上旬至4月上、中旬開花。在開花期溫度應控制在25~30℃,以便提高坐果率。開花期為保證授粉受精正常進行,提高坐果率,白天應保持25~30℃,夜間15~20℃。

果實膨大期到成熟期為促進幼果迅速膨大,可適當提高溫度,白天保持28~30℃,夜間18~19℃。當出現35℃高溫時,及時放風降溫。果實成熟期,為提高果實品質,要求晝夜溫差大,要適當降低夜間溫度。

葡萄落葉後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條件才能度過休眠期,但要防止凍害。要蓋好棉被,地溫不應低於-5℃,室內空氣溫度不能低於-10℃,否則葡萄就要簡易防寒。由於早春常有晚霜影響,要特別注意夜間保溫。塑料大棚內最好加二道膜保溫,若遇下雪,需及時掃除膜上積雪。

(3)溫室溫度的調控

及時觀察溫室內溫度,當溫度達到28℃時,及時打開通風,並逐漸加大通風量,使溫度維持在30℃以內。進入3月以後溫度較高,中午12:00~14:00室內溫度更高,最高可達到40℃以上。開花坐果後,溫度高時,上、下通風口應同時打開,也可把塑料膜從下部揭開,以增加空氣的流量,不致使溫度過高。

北方地區夜間最低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無需再覆蓋草簾。打開北牆全部通風口,降低夜間溫度,增加晝夜溫差,有利於積累營養,改善果實品質。當日平均氣溫達到20℃時,溫室覆蓋膜可以較多打開或全部撤掉,以增加光照。

(4)預冷處理

葡萄落葉後休眠期的長短根據品種間有差異,一般在40~50天,至12月中下旬一般多可以通過休眠期。為了更快地通過休眠期,可採取預冷處理,即在落葉後即蓋膜,扣棚前15~20天提前扣棚蓋膜,白天蓋膜、蓋保溫被遮光降溫,夜間全放風降溫,這樣可以使日平均溫度明顯降低,使有效低溫積溫積累。

(5)注意事項

保護地的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光照相對不足,幾乎感覺不到風的流動。在此情況下,葡萄極易徒長,枝葉組織柔嫩,抗高溫能力很弱,當高溫持續時,就會造成葉片大面積水浸狀灼傷;同時,易導致葡萄授粉受精作用不好,坐果率下降。因此,每天須注意觀察,及時開啟通風口或揭簾通風降溫,早期通風口必須在上面,防止冷空氣從下面直接吹向植株。

⑩ 溫室葡萄溫度過高葉子都幹了,應怎麼處理

溫度過高需要降溫,溫室大棚建設中的降溫措施有:
1.外遮陽 採用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外遮陽降溫,它能有效阻擋陽光直射作物,同時不影響溫室內的自然通風,降溫效果優於內遮陽,但要求外遮陽材料堅固、耐用、伸縮性小、防老化。
2.加大通風面積 在溫室頂部使用的連續蝶式開窗,同時加大溫室四周的側窗通風面積。這樣在春秋不太熱的季節,通過側窗與頂窗的空氣自然對流通風達到降溫的作用。
3.霧噴加引風機 在炎熱的夏季白天,自然通風達不到降溫效果要求時,採用室內霧噴和溫室一側安裝引風機強制通風降溫,它可達到溫簾的降溫效果,溫度也比較均勻,使用壽命比溫簾長。
4.地下水循環降溫 地下水溫度為9℃—12℃,在暖氣管道上安裝地下水循環切換裝置,冬季鍋爐加熱,夏季用於地下水降溫。利用地下涼水通過表冷器循環流動,加引風機,可達到夜間的降溫效果,同時不增加溫室內空氣濕度。另外,山東富爾達地下水循環中央空調設備,利用地下水資源,加上升降溫機組,既可降溫、加溫,又環保節能。可以在設計溫室降溫系統中借鑒,但目前成本太高。
上述是對溫室大棚降溫措施的介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