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育兒知識
大班育兒知識大全
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提供出來的關於大班育兒知識大全相關知識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哈!歡迎閱讀參考學習哦!更多相關信息內容請關注品才網
大班育兒知識大全:
1、自我評價能力逐步發展
5歲以後,兒童的個性特徵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時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的能力上。兒童的自我評價從依從性評價向獨立性評價發展,他們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當成人的評價與兒童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申辯。同時,兒童的自我評價開始從個別性評價向多面性評價發展,例如;大班兒童在評價自己時會說:「我會唱歌跳舞,但畫畫不行。」
2、情感的穩定性和有意性增長
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但他們情感的穩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定的好朋友。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例如,摔痛了能忍著不哭。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例如當自己的表現或作品被忽視時會感到不安。而當讓他們照顧比自己小的孩子時會表現得很盡職。
3、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明顯提高
這一階段的兒童在生活自理方面較前更獨立了,他們能選擇喜歡的、適合自己的衣服,能用筷子吃飯、夾菜,也能不影響別人安靜地入睡。
學前後期的兒童已能將勞動與游戲分開,對勞動持認真態度,關心勞動結果,也能初步理解一些勞動的社會意義:他們喜歡參與成人的勞動,在家裡會掃地、擦桌子、整理自己的用品。在幼兒園里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種植、喂養、值日生勞動等:在勞動中表現出一定的責任感。
4、合作意識逐漸增強
在相互交往中,該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夥伴介紹、解釋游戲規則。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並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5、規則意識逐步形成
大班兒童的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游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大班後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游戲,像體育游戲、棋類游戲等。對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為,兒童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於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自我中心
6、動作靈活、控制能力明顯增強
5歲兒童的走路速度基本與成人相同,平衡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用比較復雜的運動技巧進行活動,並且還能伴隨音樂進行律動與舞蹈。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會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種造型等,還能正確地使用畫筆、鉛筆進行簡單的美工活動。
7、愛學、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望
學前後期的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的求知探索態度,他們不但愛問:「是什麼?」還想知道:「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兒童還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走?魚兒為什麼能在水裡游?」「電視機里的人怎麼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秘。兒童開始對自然現象的起源和機械運動的原理等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
8、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比較隱蔽的因果關系
5、6歲的兒童開始能從內在的隱蔽的原因來理解各種現象的產生。例如,在解釋乒乓球從傾斜的積木上滾落時說:「乒乓球是圓的。積木是斜的,球放上去就會滾。」說明兒童已能從客體的形狀與客體的位置之間的關系,即「圓」與斜」的關系中尋找乒乓球滾落的原因。但由於周圍現象中的因果關系比較復雜,即使到了5、6歲,兒童對不同現象中因果關系的.理解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而且對日常生活中所不熟悉的復雜的因果關系也還很難理解。
9、能根據周圍事物的屬性進行概括和分類
隨著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5、6歲兒童開始能根據事物的本質屬性進行初步的概括分類,如把人們飼養的身上有皮毛、四條腿的貓、兔、豬歸為家畜類。然而,由於受知識、語言、抽象概括水平的制約,這一階段的兒童對類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初級的、簡單的,還不能掌握概念全部的精確含義,缺乏進行高一級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兒童在概括歸類時難免會出現一些概念外延上的錯誤,例如,有的兒童只能把家畜、家禽概括為動物,而把昆蟲排斥在動物之外。
10、能生動、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他們不但能系統地敘述生活中的見聞,而且能生動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與成人和同伴的交談中,以自我為中心的表達逐步減少,能依據別人的言語調整談話內容。看圖講述能力也明顯提高,兒童在講述時根據圖片內容想像角色的心理活動。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並力求與別人不同。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的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
11、閱讀興趣顯著提高
大班兒童不但對圖書的閱讀興趣濃厚,能較長時闊專心地看書,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較強。而且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當他們在書中或廣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認識的漢字時會非常興奮,還常常纏著成人教他們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記憶力也很強。他們還常常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寫上歪歪扭扭的漢字?到了大班下學期兒童會聚在—起邊看圖書邊連猜帶懵地念書中的文字;閱讀成了他們很大的樂趣。
12、創造慾望比較強烈
由於小肌肉運動技能的發展,雙手的靈巧,使兒童操作物體的能力大大加強,他們越來越喜歡那些能滿足想像和刨造慾望的各種多變性的玩具。他們能長時間專注地探索物體的多種操作可能。還會幾個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標志性建築物,如「幼兒園」、「奧運場館」等等。5、6歲兒童還對創編兒歌感興趣,他們會為自己的畫、自己的手工製品配上兒歌。在體育活動中他們也常常會別出心裁,想出獨特的玩法。
13、象徵性游戲趨於成熟
5、6歲兒童玩角色游戲時,對角色的興趣比對物的興趣濃厚,出現了一個主要角色和幾個有關的社會角色的關系。由於兒童的思維正在進一步向抽象化發展,因此在游戲中較多出現用語言和動作來替代物體的行為。幼兒之間對替代物的一致認同程度提高,游戲中發生爭執的情況減少。游戲的主題除了來自於兒童的生活外,還來自於影視作品。在角色游戲中能綜合自己所經歷過的各種生活內容,概括和創造性地再現一般的生活情景。
14、表現與表達方式多樣化
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動中會用多種工具進行繪畫創作。在音樂活動中會通過歌舞、樂器、語言等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外出參觀後,兒童會用繪畫、建構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見所聞。他們還熱衷於戲劇表演。
拓展閱讀:
幼兒園夏季育兒小貼士(飲食篇)
一、關於西瓜
夏天可能大家吃西瓜最多,雖然消暑,但不宜多吃,吃西瓜要當心,每年都有孩子吃了含有激素和劇毒農葯的西瓜引起食物中毒,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據介紹,一般帶有激素和農葯的西瓜,從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條紋黃綠不均勻,從裡面來看瓜瓤比較紅,但瓜子卻是白色的,而且吃起來沒有甜味。
二、關於冷飲
夏天離不開冷飲,冷飲喝得過多影響營養吸收,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孩子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幼兒要少吃冷飲,6個月以下的嬰兒應絕對禁食冷飲。同時幼兒的胃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健全,多食冷飲會引起腹瀉、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狀,甚至誘發扁桃體炎。
三、關於蔬菜
有些蔬菜不宜多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體內遇上鈣和鋅便生成草酸鈣和草酸鋅,不易吸收而排出體外。兒童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和鋅,如果體內缺乏鈣和鋅,可導致骨骼、牙齒發育不良,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2. 小孩已經對吃飯產生了恐懼怎麼辦
先不喂飯,每天幫她搓手搓腳,這樣她的心情會產生愉悅,幫她摩腹,容易餓,。不要哄,不要騙,不要打,不要罵。平時用小碗,讓她自己吃。不吃拉倒,三次以後就不用餵了,吃完要誇。要吃再幫她加。現在不調整,上學怎麼辦。另外,盡量煮五色不同樣的蔬菜。祝寶寶健康成長!
3. 三歲半孩子肚子疼而且還吐了,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您的孩子難免會肚子疼。了解孩子肚子疼的各種可能病因,有助於及時採取措施加以診治。
1、腸痙攣。這是小孩肚子疼最可能的原因。在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門診,孩子肚子疼絕大多數是小兒腸痙攣(腸子抽筋)造成的,從1、2歲到11、12歲的孩子都有。最常見的是
4、5歲到
5、6歲之間。造成腸痙攣的主要原因是吃得不合適(比如吃多了;吃了大量涼食物等)。這時孩子沒有一定的壓痛點(肚子上都是軟軟的),能吃能喝,精神挺好。醫治辦法是配合顛茄與非那根、撲爾敏等一塊吃。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很著急,但一般沒有大問題。
2、急性胰腺炎。2、3歲的孩子得的不是很多,4、5歲之上的孩子發病率相對較多。原因大多是暴飲暴食,且大多是油膩、不易消化的東西;膽道蛔蟲堵塞膽管引起的胰腺炎(這種情況不多);白血病患者用了L-門東醯胺酶。症狀是肚臍眼左上側疼痛。家裡父母發現,孩子吃了很多東西,肚子疼(圈著腿),不讓摸肚臍眼的左上側。胰腺炎一般的情況下都可以治癒,但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很快就能導致休克。症狀是肚子劇烈疼(孩子不讓父母摸肚子),嘔吐,精神狀態不好,臉色發灰。如果搶救不及時,可以導致死亡。得了胰腺炎急救的第一條是禁食,然後是流食調節。
3、腸炎。主要是以臍周為中心整個下腹部疼痛,伴有嘔吐、腹瀉,肚子摸起來軟軟的,沒有固定的壓痛點。腸炎一般是吃了不潔的飲食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飲食衛生即可。
4. 孩子突然吃什麼吐什麼怎麼辦
孩子突然出現嘔吐的症狀,考慮孩子患有急性腸胃炎的可能性大。這種情況下,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多給孩子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也可以給孩子服用媽咪愛或者午時茶顆粒來增強孩子的胃動力。另外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體溫,如果孩子有了發熱症狀,需要盡早帶孩子到醫院就醫。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8.5度,要及時進行退燒。另外要注意孩子嘔吐前的進食速度,如果過快也容易導致突然嘔吐。
5. 6歲小孩不願意學習 也不願意去幼兒園
是這樣子的 孩子可能是生病之後對父母的依賴加倍 打罵是顯然行不通的 這讓孩子認為正是為了上學父母打自己 從而更厭惡上學 我建議父母與他溝通 弄清楚不願上學的理由 然後給與鼓勵 比如 同學們很想你 希望你回去 也可從側面刺激他對上學的渴望 比如在家孩子要玩游戲時說 大人不會玩 只有幼兒園的小朋友才會玩 你去幼兒園就會有小朋友們陪你了 諸如此類 吐可能是心理原因 也可能是小孩子故意裝出來的 我認為只要你們之間積極溝通 一定能解決問題的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