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膝蓋不同部位疼,可能是什麼病
膝關節雖然部位不大,但是可能出現疼痛的位置卻不少,有的人前邊疼,有的人後邊疼,有的人兩側疼……圍繞膝蓋一周都可能出現疼痛,那麼不同位置的疼痛,分別可能是什麼疾病呢?
股四頭肌肌腱炎
表現為膝蓋上方疼痛,跳躍、跑步、跪姿或下樓梯時疼痛加劇。
治療:冰敷、熱敷、休息、消炎鎮痛葯、股四頭肌的柔韌性和力量練習。
(1)髕腱炎
髕腱炎也被稱作跳躍者膝,痛點在膝蓋的前下方,按壓疼痛比較敏感;經常發生在愛好運動的人群中,尤其是籃球、排球等需要經常跑跳的項目中。
治療: 休息、理療、應用非甾體消炎葯、增強髕腱及周圍肌肉量等。
(2)髕下脂肪墊炎
早期表現有膝部酸脹不適,發涼及隱痛,關節不穩,活動時易跌倒,時輕時重;最後可發展為持續性膝前痛,以上下樓梯時為重,嚴重時下蹲困難、膝關節不能屈伸。
治療: 休息、按摩、局部熱敷、針灸、口服消炎鎮痛葯物等,均可有效控制和緩解病情。病情嚴重者,可行髕下脂肪墊松解術。
(3)脛骨結節骨骺炎
主要的表現是膝關節下方腫脹、酸痛、關節活動受限等,尤其是劇烈運動之後,疼痛就會更加明顯,甚至出現跛行。常見於骨骺發育期的年輕人。
治療: 大部分休息2-3周即可恢復。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用伸直位石膏固定4-6周。恢復後避免劇烈活動。
(1)髕骨軟化
表現為髕骨前方疼痛;膝關節上下樓、下蹲、跪地時疼痛明顯,走平路疼痛不明顯;按壓髕骨彎曲膝蓋,可聽到「沙沙」響聲,手可以感覺到粗糙的摩擦感。後期繼發滑膜炎時可出現關節積液。
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減少過度活動,避免深蹲、爬樓、爬山等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動作;進行股四頭肌的力量練習;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葯;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等。經非手術治療無效或畸形者,可選擇進行手術治療。 (2)髕骨外側擠壓綜合征
疼痛為主要症狀,常在上下樓梯、下蹲、長時間屈膝等活動後加重,伴有活動障礙,包括關節僵硬、不穩、屈伸活動范圍減小、步行能力下降。
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理療、應用非甾體類抗炎葯、股四頭肌鍛煉、關節腔內玻璃酸鈉注射。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症狀不緩解且影響正常生活時可行外側支持帶松解術。
4
蓋後方疼
(1)腘繩肌肌腱炎
疼痛可集中在膝關節的後面。在蹲屈、跑步、上下樓時膝關節後方出現疼痛並可能有絞索現象。
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休息、理療、增強周圍肌肉量、應用非甾體抗炎葯等。若保守治療無效,並產生粘連,可考慮手術治療。
(2)腘窩囊腫
膝關節後方感覺疼痛和緊綳發脹,嚴重者也會導致膝關節的屈伸受限。早期可以無壓痛,但一般有波動感,B超、X光片可以看到在腘窩有一個類似球形的軟組織陰影。
治療: 沒有不適症狀可以不用處理。如果囊腫較大,已經引起不適症狀往往需要進行治療。一般分為關節穿刺抽吸和手術切除治療。
(1)內側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膝關節之間的一塊纖維軟骨。內側半月板呈C型,外側半月板呈O型。半月板具有增加關節穩定性和匹配性,緩沖震盪的作用。當出現損傷時,可在相應部位產生疼痛。
治療: 半月板一旦損傷,需積極治療和康復,較輕的可保守治療,損傷程度重的一般需要手術治療。
(2)鵝足滑囊炎
主要表現為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尤其是上樓梯、抬腿伸膝等活動時疼痛明顯,活動後疼痛加重,休息後可緩解。往往見於運動愛好者。
治療: 休息、應用消腫止疼葯物、局部理療、局部封閉治療,嚴重的需要手術切除鵝足滑囊。
(3)內側韌帶損傷
內側副韌帶是膝關節的主要穩定結構之一,損傷主要是由於屈曲狀態下的膝關節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暴力導致。
治療: 保守治療石膏固定3-4周、口服消炎鎮痛葯物、抬高患肢。對於有手術指征的,應積極手術治療。
(1)外側半月板損傷
內側半月板一般會導致內側疼痛,外側半月板損傷一般會導致外側疼痛。
(2)髂脛束摩擦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外側疼痛,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常見於長跑運動員和長時間運動的人。除此以外,運動前沒有充分熱身、突然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雙腿不等長、O型腿、足內翻等原因也會引起髂脛束綜合征。
治療: 急性期休息、冰敷、患處加壓減輕腫脹、抬高患肢,並可以應用非甾體消炎葯和理療。急性期過後可進行髂脛束牽伸等康復鍛煉。
本文審稿醫生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張有磊
『貳』 什麼原因導致膝蓋彎曲疼痛
膝蓋的關節軟骨被磨損並刺激關節囊、骨性關節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有積液、韌帶拉傷等。
拓展資料
1.周圍的韌帶拉傷,膝關節周圍有很多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髕韌帶等等,有可能是韌帶拉傷造成的,彎曲的時候韌帶伸展過度或者是屈曲過度,都可能引起疼痛。
2.如果膝關節有積液或者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活動時造成疼痛刺激反應。
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這是一種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多發生於肥胖的中老年女性.初發病時表現為活動時膝關節疼痛,後期由於關節軟骨下破壞,除了活動時膝關節疼痛外還可以表現為休息時疼痛。
一、膝關節前方的因素,比如股四頭肌肌腱和髕腱發生了無菌性炎症,此時膝關節彎曲時就會出現疼痛,需要對炎症進行治療,可以採取局部物理治療或沖擊波治療。
二、膝關節後方的因素,比如半月板後方的損傷也會導致膝關節彎曲時出現疼痛。此時如果損傷程度不嚴重,沒有達到手術的標准,可以進行局部的治療如局部理療、適當減少運動,如果半月板損傷嚴重,達到了手術治療標准,此時就要手術干預。
膝蓋疼痛伴隨老化而出現,據說女性要比男性多3~4倍,一般認為女性肌肉力量比男性弱,此外還跟雌性激素有一定的關系。穿高跟鞋機會較多、在日常生活中下蹲的情況較多等也有關。
膝蓋的問題與體重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認為,僅僅在平地上行走,膝蓋就會承擔2~3倍的負荷。因此體重越重,膝蓋的負擔就越大。而且,體重越重,為了保持膝蓋的穩定,體重就越容易作用在膝蓋上。再加上肥胖的人往往會缺乏運動,不少人肌肉力量比較弱。
由於強大的壓力作用於單側,症狀也更強。
O型腿的膝關節內側會承受比通常情況下更強大的力。因此,內側的關節軟骨會先磨損,膝蓋內側發生疼痛。關節的變形進一步發展下去,O型腿的程度也就越來越嚴重。
相反,X型腿由於作用力偏向於膝關節內側,外側的關節軟骨就會先磨損。X型腿相比O型腿較難出現疼痛,而且疼痛程度往往也輕很多,但X型腿變形的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