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常怕冷,是怎麼回事呢
畏寒症又叫做寒冷過敏或植物性神經失調症,典型症狀為手腳涼、腰酸痛、腿怕風、胃容易受寒。另外,還會引起諸如頭痛、氣喘、血壓低、排尿不暢、汗多等問題。
飲食:
寒性食物如啤酒、冰淇淋、生蔬菜和水果會讓身體發冷,要注意勿過量攝入,而且要盡量避免晚上食用。熱性食物則可以使身體溫暖。肉類:牛肉、雞肉、羊肉;海產:沙丁魚、鯖魚;蔬菜:胡蘿卜、洋蔥、大蔥、南瓜,一般冬季的應季蔬菜都是熱性的;水果:栗子、核桃、蘋果、棗;調料:芥末、料酒、醋、紅糖、黃姜、蔥蒜、肉桂以及薄荷。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戒煙、不過量飲酒。
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製造熱量的肌肉生長,改善激素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此外運動還會幫助把熱量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專家建議,與其光顧健康房,不如堅持在上班途中步行一站地,這樣會更有效。
穿衣:
著裝的基本原則是「上裝薄而下裝厚」。因為腰部周圍有許多大血管,如果下半身能保溫,上半身也不會感到太冷。應避免穿著緊身衣和緊身褲,以免妨礙血液循環。此外,還可以利用穿脫方便的夾克衫來適時增減衣服,以使身體感到舒適。
物理療法:
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每天晚上試試鹽水足浴,時間為10-20分鍾,方法:在桶中倒入沒過腳踝的溫水(38℃-40℃),再放入半杯粗鹽,攪拌均勻;5分鍾後再加入溫水沒過膝下的足三里穴;10分鍾後將水位提高到膝蓋部位;用溫水將腳上的殘留鹽分洗凈。
合理用葯:
維生素e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血流暢通。所以每天攝入必需的維生素e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畏寒。谷維素能改善植物神經功能。中葯熟地、鹿角霜、淫羊藿、白術、懷牛膝、桂枝、黃芪、杜仲、白芥子、肉蓯蓉、甘草等湯葯。如果對這些葯物的用葯量把握不準,應該請教專業人士。
Ⅱ 我最近有時候惡心頭疼還怕冷還想吃辣的酸的月經推遲了三天請問我是懷孕了嗎求大神幫助
月經推3天是正常的,到醫院檢查或買驗孕試紙查下拉。
Ⅲ 右後腦勺疼痛怎麼回事
頭痛,按照發作部位,可以分為很多種,比如巔頂頭痛、前額頭痛、面頰疼痛以及腦後頭痛。下面是我整理的右後腦勺疼痛怎麼回事,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你。
右後腦勺疼痛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你受寒被凍著了
後腦疼痛在冬季容易發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感風寒。風寒襲表,太陽膀胱經最先受邪,筋脈拘急而痛,引起後腦勺的發緊、疼痛,患者同時無汗、畏寒、怕冷,呈現出風寒感冒的特徵。
解決辦法:准備蔥白5個,生薑50克(帶皮)。將蔥白切斷,生薑切片,加適量水煎煮大約15分鍾,將湯汁倒出來備用。每次趁熱熏10到20分鍾,之後洗頭,每日2次,可以散寒止痛。
原因二:風寒濕邪侵襲人體
如果後腦勺疼在陰雨、風寒天氣加重或者復發,同時伴有身體倦怠沉重、胸悶、食慾不振,大便稀溏,舌苔白,後腦勺疼痛呈現脹痛沉悶之感,如被什麼東西包裹一般,要考慮風寒濕三種病邪入體。
解決辦法:羌活40克,川芎20克。將這些葯物冷水泡大約半小時,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將湯汁倒出來備用,可以熬2煎。每次趁熱熏患處20分鍾,隨後洗頭,每日2次。此法對於風濕、風寒引起的頭痛有改善之效。
原因三:腎精不足引發頭痛
後腦勺疼痛還和人到中年後普遍存在的腎精不足有一定關系。這類患者的.後腦疼痛,往往是隱隱作痛,頭腦發空,伴有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失眠多夢、腰腿酸軟。這個時候需要補益腎精才可以。
解決辦法:黑芝麻30克,黑米50克,粳米100克。將黑米和粳米洗凈,加入黑芝麻加水慢熬,煮粥即可。每日1碗,每日2到3次。
原因四:肝陽上亢,即高血壓引發頭痛
高血壓引發的後腦疼痛,在臨床上最為多見。這類人一般被辯證為肝陽上亢。患者在頭痛的同時,往往有頭暈目眩、愛發脾氣、血壓異常、頭重腳輕、腰膝酸軟、耳鳴如蟬、性格急躁暴躁等現象。
解決辦法:生牡蠣300克,鯽魚1條,豆腐200克。將生牡蠣、鯽魚洗干凈,鯽魚去掉鱗和內臟,豆腐切塊,將帶殼的牡蠣、鯽魚放入鍋內,放入姜、蔥、醬油、料酒等調料,武火煮沸之後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鍾即可。喝湯吃魚,每次一碗。
原因五:腎陽不足引發頭痛
督脈循行於後腦。督脈主一身陽氣。當腎陽不足的時候,督脈空虛,容易引發後腦的疼痛。症狀表現為後頭部的空痛,伴有腰酸腿疼、四肢乏力,怕冷,四肢發涼,尿頻,女性可見月經延後和量少色淡。男性可以伴發性功能障礙。
解決辦法:羊腔骨(羊的脊骨)500克,蟲草20克,桂圓30克。將羊腔骨焯水,去掉浮沫,和蟲草、桂圓一起放入鍋中,稍加一點蔥、姜、料酒等調料,用文火慢燉2個小時即可。每次一碗,每日2次。
原因六:落枕引起後腦勺痛
落枕引起的頭痛有兩個可能:
一是肌肉拉傷引起頭痛 ,比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可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均可志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時間較長即或發生肌肉人緊張。
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後腦勺痛怎麼預防
1、注意預防和矯正各種不良姿勢,避免引起頭頸和肩背部肌肉的持續性收縮,如長期低頭伏案書寫、閱讀與工作、電腦操作屏幕過近等。
2、注意睡眠姿勢,不使用過高(過低)過硬的枕頭,以防肌肉拉傷。
3、注意保暖,以免睡眠時以前你受寒,引起後腦勺痛。
Ⅳ 為什麼會怕冷畏寒。喜歡熱不喜歡冷,夏天都不會覺得很...
注意首先檢查是否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可能和是否是有身體虛弱,末梢循環差,
植物神經失調導致的.當然也有個體差異的.建議多吃羊肉湯等.注意保溫保暖.
Ⅳ 拍照拍到不幹凈的東西怎麼辦
其實就是炫光,攝影愛好者有時候也稱為「鬼影」,一般是品質稍差些鏡頭鬼影概率更大,沒什麼好害怕的,看你兩張照片都是逆光拍攝,出鬼影並不奇怪,別擔心了。
頭痛怕冷是身體原因,不要聯系在一起。再說,哪有光天化日之下就出來作怪的呢。有的時候人啊,都是自己嚇唬自己。我去年有時間會自己一個人開車到幾十公里以外的荒山野嶺拍照,有時候害怕,可反過來想有漫天的星辰和諸天神靈與我同在,我又沒做虧心事,有什麼好怕的?也就坦然了,害怕野生動物諸如狼之類的才是應當。
說這么多,還是想讓你放鬆下來,沒必要往那方面想,心正便無所畏懼。
送給你一張我拍的星辰~
Ⅵ 蘋果12大概多少錢
偏頭痛
偏頭痛是指頭部的單側搏動性頭痛。 發生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
三焦經被稱為人體的“排氣筒”,三焦經按摩不僅能有效緩解內分泌失調,而且對長期情志病的調節極為有效,對各種面部疾病、更年期綜合征特別有效。
如果出現偏頭痛的症狀,可以按摩三焦經肘的清冷淵、天花板孔和手腕部的外關孔。 這些是偏頭痛的特效穴。
前額或眉骨疼
前額和眉骨的疼痛一般是胃經引起的疾病。 按摩二三腳趾之間的陷谷孔,可以向內庭孔方向按摩,幾分鍾就可以緩解。
另外,脾胃不分家,還可以按摩脾經的公孫穴,按摩膀胱經的京骨孔,這些部位也可以有效地緩解眉棱骨痛。
耳朵上部疼
腎陰虛和陽虛都有可能誘發頭痛。
腎陰虛頭痛主要表現為頭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
腎陽虛頭痛,主要是頭痛怕冷,四肢不溫,顏色白,舌頭薄,脈搏細。
無論陽虛還是陰虛,只要好好按摩腎經的穴位,就可以在太溪等地改善。
Ⅶ 感冒薑茶的做法
「感冒茶」、「感冒湯水」這樣是這樣做好的,幾款食療湯可快速治療感冒天氣變化頻繁,感冒「升溫」。感冒這種說大不大的病,很多人都願意在家自己「解決」,尤其是食療,各地都有自己的驗方。其實,針對不同類型的感冒和表現不出的不同症狀,食療方也是大不相同的。(你收集了這些食療方法,不要忘記傳送給需要的周圍鄰居、...朋友哦) 一、輕度風寒感冒喝紅糖姜湯 生薑10克切片加水煮沸,加紅糖15克趁熱服。 生薑葯性辛溫,能祛風散寒。在冬天若不慎感染風寒,喝一碗紅糖姜湯微微出汗,確有祛寒邪之療效。但僅適用於輕度風寒感冒患者。 二、痰多易咳喝白蘿卜湯 白蘿卜250克切片,加水煎後趁熱溫服。 白蘿卜對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白蘿卜湯對感冒沒有直接治療作用,但能減輕感冒帶來的鼻塞、咳嗽等種種不適。 三、風熱感冒、流感喝金銀花粥、芥菜湯 金銀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 金銀花性寒,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還對流感病毒有抑製作用;淡豆豉性涼,常與金銀花一起使用治療風熱感冒。非常適合以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為主要症狀的風熱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治風寒感冒的三湯 風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狀為頭沉或頭痛,怕冷,四肢酸痛發緊,身體發燒但無汗,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患者自覺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對鏡還可自行觀察到舌苔薄白。食療應以辛溫解表為主。 第一湯:「五神飲」(借鑒自《本草匯言》) 將荊芥、蘇葉、生薑各10克切成粗末,與茶葉6克一同開水沖泡。一段時間後,與紅糖30克攪拌,煮沸後趁熱服下,服後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後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表寒、身痛重者,可適當配麻黃6克、桂枝9克,以加強辛溫散寒之力。>>>感冒了吃這幾道醋溜菜 第二湯:「雙白玉粥」(借鑒自《顏氏驗方》) 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騰後加入切片的半棵(主要用菜心和菜幫)大白菜、切段的大蔥白20克和生薑10克,共煮至白菜、大蔥變軟,粥液黏稠時,起鍋加食鹽少許後食用。此粥可促進出汗,驅散寒氣,又能調和胃氣,使發汗而不傷正氣,尤其適合老人服用. 第三湯:豆腐火腿芥菜湯 豆腐100克切塊或厚片,與50克火腿絲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湯、生薑10克煮沸,起鍋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鹽調味後趁熱服用。 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還往往伴有食慾不振,胃寒口淡,在前兩湯基礎上,此湯用芥菜、香菜、生薑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補中和胃,增進食慾,進一步加快人體調動自我恢復功能。 治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干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有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第一湯:薄荷粥(選自《送余錄》) 薄荷15克煎取葯汁候涼,取粳米60克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適量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葯,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第二湯:桑菊薄荷飲 桑葉6克,菊花6克,薄荷3克,苦竹葉15克,蜂蜜少許,加適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葯,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症狀。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適宜。 第三湯:貝母沙參蒸雪梨 將雪梨1個去皮去核,把貝母6克、沙參10克、薄荷2克及冰糖適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內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日。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適用於老年人、兒童感冒後熱病傷陰引起咽乾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症。 以下還有幾種方法: 1、物理方法: 燙開水治療發燒感冒 在秋夏季節還好辦些,使用燙開水治療發燒感冒,方法如下: 喝燙開水(越燙越好),身體發汗;省掉鼻涕、擦乾汗水 ;喝到不能喝為止。 一天幾次,一般三天可見效。 2、食療方法: 姜蔥茶治療感冒配方(風寒感冒) 1)、喝姜蔥茶治療流鼻涕 使用民間土方會更有用,副作用小又不易傷身體。具體有: 姜蔥茶 原料:姜、蔥、紅糖、水 製法:把姜(帶皮)、蔥(含根須)洗干凈加入適量水煲煎15分鍾,加點紅糖(可以不加) 趁熱喝下,一連三天即可全愈。 (紅糖薑茶,熱乎乎地喝下去,兩小時睡覺,出一身大汗,就行了,) 土方食療: 紅糖薑茶,熱乎乎地喝下去,兩小時睡覺,出一身大汗,就行了, 感冒不外乎一是寒冷,二是飢餓,三是疲勞。 把這三個因素都去掉,一不疲勞,二不寒冷,三不飢餓,感冒就好了。 姜蔥芥菜叟肉湯治療感冒配方(風熱感冒) 2)、姜蔥芥菜叟肉湯 原料:姜、蔥、叟肉、芥菜、水 、食鹽 製法:把姜、蔥(含根須)、芥菜(可以帶根)洗干凈;叟肉切薄(水開後再加入),加入適量水煲煎15分鍾,加適量的食鹽。 煲15分鍾左右, 趁熱喝下,一連三天即可全愈。 3、葯物方法: 鼻塞、「流清鼻涕」建議你使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廣州星群制葯的)沖劑可以清除它,如果有「病毒性感冒」了,還要可能需要加沖一些消炎的「【強必林】 阿莫西林顆粒」葯物(要按說明書使用)。 祝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