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什麼原因造成低血糖
擴展閱讀

什麼原因造成低血糖

發布時間: 2023-02-16 08:23:16

⑴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低血糖會使人感覺頭暈難受,要是自己知道患上低血糖這個疾病的時候,需要及時治療並且要在包里備著糖果,以防不時之需,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1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高血糖需要關注,低血糖也同樣是值得重視的,很多人覺得只要血糖不高,身體就不會出現大問題,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那麼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病因主要有

(一)空腹低血糖

1、葡萄糖利用過度

(1)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瘤;肥胖型糖尿病人的新生兒(母親有高胰島素血症);葯物(如過量應用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水楊酸鹽、心得安、雙異丙苄胺、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胰島素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2)腫瘤:如巨大間質瘤、原發性肝癌、胃腸道腫瘤及淋巴肉瘤等。

2、葡萄糖生成不足

(1)內分泌疾病: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甲減等。

(2)肝糖原累積病。

(3)嚴重肝病及肝淤血。

(4)晚期腎病。

(5)半乳糖血症(因半乳糖1磷酸尿嘧啶核苷轉化酶缺陷,使半乳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

(6)其他:長期酗酒(抑製糖原異生);膿毒血症;飢餓;惡液質;劇烈運動等。

(二)餐後(反應性)低血糖

1、功能性低血糖(情緒不穩定和神經質,中年女性多見)。

2、滋養性胰島素功能亢進 :如胃切除手術的一傾倒綜合症;幽門成形術及胃空腸吻合術後。

3、兒童特發性自發性低血糖。

4、輕型早期糖尿病(胰島素峰值延遲)。

低血糖要注意什麼

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4.0mmol/L稱為低血糖,但血糖低於更低的水平才會導致一些症狀的出現,叫低血糖症,那麼低血糖飲食要注意什麼?

第一,少吃多餐

低血糖平時的飲食最好是少量多餐,一天控制在6—8頓左右,睡前少吃點零食能夠有效治療低血糖。除此之外,記得食物交替食用,不要常吃一種食物。另外,也要注意食物過敏現象。

第二,應加以限制的食物要嚴格控制

嚴格控制單糖類食物的攝取,少吃精製及加工產品,比如速食或者汽水、酒、鹽等。更不要吃糖分過高的食品。

第三,增加高纖維飲食

高纖飲食有助於穩定血糖濃度。當血糖下降時,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如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時,先服用纖維素,以穩定血糖。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

第四,均衡飲食

飲食應該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種子、核果、谷類、瘦肉、魚、酸乳、生乳酪。

第五,主要是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能夠補充一定的糖分,但是在吃水果的時候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那麼有哪些要注意的。

水果中糖的含量如下,供參考:桃、西瓜、梨、橙子等口感甜的水果,其實際含糖量並不算高,屬於低糖、中糖的水果。而口感酸甜的紅果、大棗,卻屬於高糖水果,並不適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高糖水果:香蕉、葡萄、荔枝、龍眼、棗、紅果 中糖水果:西瓜、蘋果、梨、橘子、草莓、橙、獼猴桃、菠蘿 低糖水果:柚子、黃瓜、番茄、楊桃、青梅、櫻桃。

結語:以上的內容就為大家介紹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關注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有低血糖,記得隨身攜帶點小零食,當能量不夠的時候,及時補充,能夠有效緩解低血糖現象。

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2

1、空腹時低血糖

低血糖出現於早餐之前。

(1)內分泌性 ①胰島素或胰島素樣物質過多。胰島素瘤(包括良性、惡性和增生性)、胰外腫瘤如巨大纖維瘤或纖維肉瘤;②氫化可的松(皮質醇)缺乏,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生長激素缺乏,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2)肝源性 ①嚴重彌漫性肝病;②重度心功能衰竭伴肝臟淤血;③肝酶異常,如肝糖原累積症、半乳糖血症、糖原合成酶缺乏症等。

(3)過度消耗,攝入不足 ①妊娠空腹低血糖;②慢性腹瀉,長期飢餓,過度飲酒、腎性糖尿、腎功能衰竭晚期;③嚴重營養不良。

2、餐後低血糖

症狀於進食後2~5h出現,又稱反應性低血糖。

(1)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2)2型糖尿病早期。

(3)胃腸手術後低血糖,如胃有大部分切除,胃空腸吻合等。

(4)亮氨酸引起的低血糖,由於對亮氨酸過度敏感引起胰島素分泌過多。

3、葯源性低血糖

血糖為腦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低血糖時腦組織主要依靠腦本身及肝儲備的糖原分解來維持代謝,而腦組織本身所儲備的糖原有限,僅800mg/dl,尤其大腦皮質只含73mg/dl。因此血糖過低對機體的影響以神經系統為主,尤其是腦和(或)交感神經。嚴重而長期的低血糖發作可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病變。缺糖早期為腦充血、多發性出血點;後期由於Na+、K+進入細胞引起腦細胞水腫及出血性點狀壞死,以大腦皮質、基底核、海馬等處最明顯;晚期神經細胞壞死、消失,腦組織軟化。早期為大腦皮質受抑制,繼而皮質下中樞包括基底核、下丘腦及自主神經中樞相繼累及,終於影響中腦及延腦活動。腦部細胞愈進化對缺氧缺糖愈敏感。

⑵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低血糖最多發生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也有的人本來就有低血糖傾向 ,低血糖絕大多數人都表現為飢餓感、眼前發黑、手腳發抖、掌心出汗、心跳快,以下是關於低血糖怎麼得上的。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1

低血糖時可能有心慌、出汗、頭暈、虛弱、飢餓感、心跳加速、看東西模糊等症狀。造成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1、糖分或澱粉攝入不足;比如有的人工作忙,不能按時吃飯,有的女孩子愛美,想保持體重,不吃主食等;

2、由於運動等血糖消耗大,未及時補充;

3、胰島細胞瘤,胰島素分泌過多;

4、糖尿病人降糖葯或胰島素的量多了;

5、大量飲酒,影響肝臟製造糖分;

6、其他一些疾病,如腎上腺功能不足、垂體功能不足、肝病等;

7、傾倒綜合征,有些胃大部切除的病人,進食後,胰島會突然分泌大量胰島素,而導致低血糖;

8、器質性低血糖,由於胰島和胰外原發病變,造成胰島素、C肽或胰島素樣物質分泌過多所致。

9、反應性低血糖,由於患者多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使得胰島素分泌相應增多,造成臨床有低血糖表現。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2

當出現低血糖時,可導致身體出現很多異常的症狀,如可有心慌、出汗、頭暈等表現。當有這些症狀時,應及時檢查,如查出血糖低於3毫摩爾/升時,即可診斷為低血糖症。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低血糖現象呢?下面來看看低血糖的常見誘因。

一、疾病因素:當患上一些疾病時,可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如胰島細胞瘤的瘤細胞可製造胰島素,從而會導致經常性的低血糖,進行抽血化驗檢查時,會發現胰島素水平異常升高。另外還有腎上腺、甲狀腺、垂體等內分泌疾病也可引起低血糖症。除此之外,如果患有嚴重的肝病時,也可發生低血糖。

二、葯物、酒精因素: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服用胰島素等降糖葯會發生低血糖,另外還有服用心得安、阿司匹林等葯物也可導致低血糖現象。除此之外,有的人喝酒後會出現酒精性低血糖,尤其是空腹喝酒後發生低血糖幾率會更高。

三、功能性低血糖:有一些原因不明確的功能性低血糖,一般多發生在較胖的中年女性當中,這類患者發生低血糖多在餐後三四小時左右,且飯吃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現低血。

目前認為是由於吃進肚裡的食物刺激了腸道內的多肽激素,而這種多肽激素可以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所以會把血糖降得很低,最後導致低血糖發生。如果這類低血糖患者在補充葡萄糖之前抽血化驗,會發現患者血中的胰島素水平很高。

上面就是關於導致低血糖的幾種常見原因,可見其和一些疾病因素、葯物因素等都有關,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不注意防護是很易出現低血糖現象的,因此建議要注意預防各種可引起低血糖的誘因,以減少危害。而一旦發生低血糖,應及時處理,以避免造成嚴重後果。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3

臨床上反復發生空腹低血糖症提示有器質性疾病;餐後引起的反應性低血糖症,多見於功能性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1)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過多:常見的有胰島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葯物性:如注射胰島素、磺脲類降糖葯物、水楊酸、飲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腎衰竭、營養不良等。

(4)胰島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缺乏。

(5)胰外腫瘤。

2、餐後(反應性)低血糖症

(1)糖類代謝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發性反應性低血糖症。

(3)滋養性低血糖症(包括傾倒綜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現的進餐後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怎麼得上的4

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攝入少、消耗多、儲存的少。人每天吃的包括米飯等一些澱粉類的食物,除了進入身體能夠被利用以外,還有一部分是儲存在我們的肌肉和肝臟當中,具體如下:

第一、如果說吃的少,那就會導致低血糖,這個大家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第二、消耗增多,比如長時間劇烈的運動,又沒有及時補充能量,也會出現低血糖;

第三、一些病理情況導致儲存量減少,開始說了葡萄糖有一部分是儲存在肝臟和肌肉當中,尤其是肝臟,當肝臟功能受到破壞時,它儲存的葡萄糖相對來說就會少一點,也會出現低血糖,最常見的就是像肝硬化的病人。

以上就是低血糖的三個主要原因。

低血糖最多發生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也有的人本來就有低血糖傾向,尤其有家族聚集性。低血糖絕大多數人都表現為飢餓感、眼前發黑、手腳發抖、掌心出汗、心跳快,當然最精準的就是即刻測血糖。

低血糖對人的危害非常大,第一個可以造成嚴重昏迷,尤其對老年人、嬰兒可以直接造成死亡。還有一個低血糖發生之後,人體會動員一切因素來把血糖調動上來

讓它迅速升高來對抗人體極端情況,所以往往治療很好的糖尿病病人,因為發生低血糖事件就把前面這一切的益處全給抵消掉了,一次低血糖的發生可能把十年對於高血糖控制的'好處全都抵消掉了,所以低血糖是最怕的一種情形。

糖尿病病人都讓隨身帶一些糖果、餅干類,而且寫下標記卡,讓路人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有糖尿病,能最先想到是不是低血糖發生。當然送到醫院然後可以有床邊或者實驗室檢測,這是最精準最及時的。

一般低血糖的時候自己吃一些甜的食物應該能夠緩解,嚴重的時候還是積極送到醫院來。低血糖有一些家族找不到原因,還有一些是吃飯不應時,有飢餓情況就發生低血糖了。

但絕大多數都是因為降糖葯,尤其胰島素誤操作,尤其是老年人眼睛看不清楚,已經定好只能打8個單位,結果自己一調,調成18個單位,這種情況下會造成低血糖。其它就是在降糖過程中監測不及時,血糖變化了不知道也可能會這樣。

再有一個就是孕婦有高糖現象,在新生兒中容易出現低血糖情況,這種在兒科也是高度謹慎,因為兒童沒有什麼主訴,只有靠醫護人員的仔細觀察,有的時候可能只是鼻尖有點出汗,孩子就在那靜靜的睡不知道低血糖,這時候是很危險的。

所以糖尿病產婦都會做一個特殊的標志,要特別謹慎,細致的去觀察嬰兒情況。再有一些是老年人,一旦睡的很穩的時候,也不能減少夜查房時間,在凌晨的時候容易發生低血糖。所以低血糖原因一個是攝入不足,一個是使用降糖葯物量太大,應該是最重要的原因。

⑶ 什麼原因會導致低血糖

低血糖是比較常見的臨床疾病,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比較多,大體上可以分為功能性的因素,以及病理方面的原因。功能性的因素主要見於沒有正規的飲食,攝入的飲食比較少,參加大量的體育鍛煉,或者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低血糖的發作。

⑷ 血糖過低,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造成血糖低的原因比較多,具體如下:1、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患者空腹時間比較長,未進食可以引發低血糖,患者在空腹狀態下進行劇烈活動或者洗澡、洗桑拿,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2、內分泌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胰島β細胞瘤,由於胰島β細胞增生出現的疾病,主要是分泌了大量的內源性胰島素導致患者在夜間或者凌晨空腹狀態下反復出現低糖。3、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類降糖葯物或者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時候,使用不恰當或者在未進食的狀態下進行降糖治療,也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

⑸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發生了脂肪增生,多與胰島素注射方式不當有關。正確的打針方式應是每次輪換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為圖省事,總是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於脂肪增生處打針通常會痛感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歡在這種部位注射。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脂肪增生會延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膚一樣或稍有隆起,但摸起來卻比周圍組織要硬。建議糖友打胰島素要學會合理輪換注射位置,並且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避免在脂肪增生處注射。

2、腎臟疾病

有些病程較長的糖友腎臟會出問題。腎臟有降解體內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功能,約30%的胰島素是由腎臟降解的,腎功能若是出現異常,其對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清除率就會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

此外,腎臟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損,生成葡萄糖也會減少。因此,有腎病的糖友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建議糖友警惕腎臟病變的發生,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胰島素及降糖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狀腺和腎上腺問題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與糖尿病同屬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友中甲減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據國外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中甲減發生率可達4%~17%。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葯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這增加了低血糖風險。有些糖友還可能伴隨腎上腺損害,導致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發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隨其他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應及時就醫,恰當治療。

4、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消化系統並發症,多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患有胃輕癱的糖友進餐後,食物從胃排出較慢,而降糖葯物吸收卻較快,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相對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這種食物消化吸收不規律引起的血糖變化與葯物作用不匹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腸功能變化,調整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後及時就醫。

(5)什麼原因造成低血糖擴展閱讀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葯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

⑹ 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濃度低於2.8mmol/L。低血糖的症狀通常表現為出汗、飢餓、心慌、顫抖、面色蒼白等,嚴重者還可出現精神不集中、躁動、易怒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往往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

1、脂肪增生。

糖友如果發生了脂肪增生,多與胰島素注射方式不當有關。正確的打針方式應是每次輪換注射位置,而有的糖友為圖省事,總是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這樣很容易引起注射部位的脂肪增生。

由於脂肪增生處打針通常會痛感較小,所以不少糖友喜歡在這種部位注射。這是極不可取的,因為脂肪增生會延緩機體對胰島素的吸收,造成餐後血糖先高後低。

脂肪增生是可以從外觀上分辨出來的,看上去和正常皮膚一樣或稍有隆起,但摸起來卻比周圍組織要硬。建議糖友打胰島素要學會合理輪換注射位置,並且經常檢查注射部位的皮膚,避免在脂肪增生處注射。

2、腎臟疾病

有些病程較長的糖友腎臟會出問題。腎臟有降解體內胰島素和其他葯物的功能,約30%的胰島素是由腎臟降解的,腎功能若是出現異常,其對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物及其代謝產物的清除率就會下降,導致胰島素或降糖葯在血液中蓄積。

此外,腎臟也有生成葡萄糖的能力,若其功能受損,生成葡萄糖也會減少。因此,有腎病的糖友也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建議糖友警惕腎臟病變的發生,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調整胰島素及降糖葯物的用法用量。

3、甲狀腺和腎上腺問題

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與糖尿病同屬內分泌代謝類疾病,糖友中甲減患病率比常人要高。據國外文獻報道,糖尿病患者中甲減發生率可達4%~17%。

甲減會導致機體代謝減慢,葯物在體內存留時間便會延長,這增加了低血糖風險。有些糖友還可能伴隨腎上腺損害,導致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缺乏而容易發生低血糖。糖友若伴隨其他內分泌代謝類疾病,應及時就醫,恰當治療。

4、胃輕癱

胃輕癱屬於糖尿病較常見的消化系統並發症,多由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患有胃輕癱的糖友進餐後,食物從胃排出較慢,而降糖葯物吸收卻較快,導致血液中葯物濃度相對較高,造成血糖下降,甚至引起低血糖。

這種食物消化吸收不規律引起的血糖變化與葯物作用不匹配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因此,胃不好的糖友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糖友要留意自身胃腸功能變化,調整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後及時就醫。

/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f822a4ac25381f30e924fc76"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601a18b87d6277ff822a4ac25381f30e924fc7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metroleft.com/pic_8601a18b87d6277ff822a4ac25381f30e924fc76"/>

(6)什麼原因造成低血糖擴展閱讀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並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應注意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1、制定適宜的個體化血糖控制目標。

2、進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對患者家屬的教育,識別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葯物的葯代動力學,自救方法等。

3、充分認識引起低血糖的危險因素:①定時定量進餐,如果進餐量減少應相應減少葯物劑量;②運動前應增加額外的碳水化合物攝入;③酒精能直接導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飲酒。

4、調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分泌劑。

5、定期監測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動大、環境、運動等因素改變時要密切監測血糖。

⑺ 引起低血糖有哪些原因

問題一:低血糖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朋友,血糖過低與胰島素分泌增多,抗胰島素激素缺乏,食物吸收障礙,熱量丟失過多,肝臟疾病性低血糖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葯物因素干擾等等原因引起的,您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根據醫生的指導進一步治療,祝你康復是低血糖還是其他原因回答者:王勇林你好:這種情況是低血糖引起,平時注意飲食調理。低血糖事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回答者:劉興志低血糖的原因:一、葯物所致低血糖1、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胰島素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在診斷時要注意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區別。2、磺脲類葯物。這些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葯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特別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則較易誘發低血糖,大多數病人在服用一周內出現。服優降糖的患者可在劑量不變、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出現低血糖。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問題二:低血糖常見病因,低血糖是什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胰島素:
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
磺脲類葯物:
這些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葯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乙醇:
連續大量飲酒而其它食物攝入較少時可產生低血糖。若在長期飢餓狀態下大量飲用乙醇,甚至可因嚴重低血糖導致死亡。
其它:
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劑量應用醋水楊酸可使血糖降低。應用心得安和其它B-受體阻滯劑也可發生低血糖,接受胰島素治療的同時應用心得安者更易導致嚴重低血糖。可誘發低血糖的葯物還有巴比妥、戊雙脒、甲氧西林、四環素、氟呱啶醇、沙利度胺、PAS及BAL等。此外,對肝臟有毒性的物質如氯仿、辛可芬、撲熱息痛、烏拉坦、新胂凡納明及殺蟲劑1605等均可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病因很多,據統計可多達100種疾病,近年來仍在發現其他病因,本症大致可分為器質性低血糖,(指胰島和胰外原發病變,造成胰島素,C肽或胰島素樣物質分泌過多所致);功能性低血糖(指患者無原發性病變,而是由於營養和葯物因素等所致);反應性低血糖(指患者多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興奮,使得胰島素分泌相應增多,造成臨床有低血糖表現)。
10314例屍檢中證實44例(0.4%)為胰島素瘤,正常人血糖受多因素調控,如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腺,肝臟,胃腸,營養,以及運動等因素等,升糖激素有胰高糖素,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及一些胃腸激素等,降糖激素僅有胰島素及C肽,血糖升降還可受很多生理因素的影響,如禁食48~72h,劇烈運動,飲酒,哺乳可致低血糖,新生兒及老年人血糖往往偏低等,低血糖也可由長期糖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引起,肝糖原儲備減少,肝糖原分解酶減少,促進血糖升高的激素不足,胰島素與C肽或其他降糖物質增多,組織消耗血糖過多,以及一些中毒因素如水楊酸和蘑菇中毒等皆可誘發低血糖綜合征。
低血糖症不是疾病診斷的本質,它是糖代謝紊亂的一個標志,凡確系血糖水平低於正常范圍內者,可診斷為低血糖症,但其病因的診斷則比較困難而且較為復雜,常見的低血糖症分為:
1.空腹(禁食性)低血糖症
(1)內分泌代謝性低血糖:
①胰島素或胰島素樣因子過剩:
器質性胰島素分泌增多。
A.胰島素瘤,腺瘤,微腺瘤,癌,異位胰島素瘤;B.胰島B細胞增生;胰島細胞彌漫性增生症;C.多發性內分泌腺瘤Ⅰ型伴胰島素瘤;D.胰管細胞新生胰島。
相對性胰島素增多:A.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糖素減少;B.糖尿病腎病和(或)非糖尿病腎功能不全的晚期;C.糖尿病分娩的新生兒;D.活動過度和(或)食量驟減。
非胰島B細胞腫瘤性低血糖症:A.癌性低血糖症,諸如:肺癌,胃癌,乳癌,胰腺癌,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盲腸癌,結腸癌,腎上腺皮質癌,類癌等;B.瘤性低血糖症,諸如:間質細胞瘤,平滑肌肉瘤,神經纖維瘤,網狀細胞肉瘤,梭形細胞纖維肉瘤,脂肪肉瘤,橫紋肌肉瘤,間質瘤,嗜鉻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高惡神經節旁瘤等。
②抗胰島素激素缺乏:常見腦垂體功能低下,垂體瘤術後,垂體瘤放療後或垂體外傷後;單一ACTH或生長激素不足;甲狀腺功能低下或黏液性水腫;原發性或繼發性,急性或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多腺體功能低下。
(2)糖類攝入不足:
①進食量過低,吸收合成障礙。
②長期飢餓或過度控制飲食。
③小腸吸收不良,長期腹瀉。
④熱量丟失過多,如:妊娠早期,哺乳期;劇烈活動,長期發熱;反復透析。
(3)肝臟疾病性低血糖症:
①肝實質細胞廣泛受損。
②肝酶系糖代謝障礙。
③肝糖原消耗過度。
2.餐後(反應性......>>

問題三:經常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臨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活動量多以及稍有飢餓感了就會發生低血糖,聽說吃飯前愛低血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所以特意去查了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試驗,都正常,請問是怎麼回事?臨床專家告訴我們,臨床上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一胰島細胞瘤的瘤細胞會製造大量胰島素,導致經常性的低血糖。抽血化驗會發現胰島素水平異常升高。腎上腺、甲狀腺、垂體等內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嚴重肝病也是發生低血糖的原因之一。二葯物、酒精,除了胰島素等降糖葯,服用心得安、阿司匹林等葯物也有發生低血糖的可能。另外,酒精性低血糖不容忽視。有的人喝酒以後,特別是空腹喝酒後,就會發生低血糖。三一類原因不太明確的功能性低血糖多發生在一些較胖的中年女性身上。這種低血糖的特點是常發生在餐後三四小時左右,並且飯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現。目前認為,其原因是患者吃進肚裡的食物 *** 了腸道內的多肽激素,而這種激素能 *** 胰島素大量分泌,從而將血糖降得很低,導致低血糖。如果在病人補充葡萄糖之前抽血化驗,往往發現病人血中的胰島素水平很高。通過專業醫師給我們的介紹,我們對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就要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在服葯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血糖檢測。

問題四:長期低血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病情分析:
你好,出現低血糖時宜先吃一些方糖或果糖1-2粒,小食:麵包1-2片,或餅干5-6塊,果汁或含糖飲料半杯,飯,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鍾內症狀緩解,不緩解應到醫院處理.
指導意見:
本症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的,故應及時深入檢查,特別是鑒別胰島β細胞瘤或增生與功能性原因不明性低血糖症.一般而言後者大都較輕,僅有明顯的交感神經或腎上腺素過多癥候群;而前者則大腦神經,精神症狀明顯.可結合實驗室及其他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

⑻ 低血糖是怎樣引起的

問題一:血糖低是怎麼造成的/ 一般認為成人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8mmol/L(50mg/dl),全血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或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3.3mmol/L(60mg/dl)稱為低血糖。也有人提出,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血漿葡萄糖濃度,低於2.2mmol/L(40mg/dl)作為低血糖的指標。因為在進餐前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也很少下降到2.2mmol/L以下。
低血糖症是由於血糖的來源小於去路,即食入糖減少,肝糖原分解少,肝將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少,也可以是組織消耗利用葡萄增多和加速所致。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有:①胰島β細胞增生和腫瘤等病變使胰島素分泌過多,致血糖來源減少,去路增加,造成血糖降低;②使用胰島素或降血糖葯物過多;③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使對抗胰島素或腎上皮質激素分泌減少,結果同胰島素分泌過多;④肝嚴重損害時不能有效地調節血糖,當糖攝入不足時很易發生低血糖;⑤長期飢餓、劇烈運動或高燒病人因代謝率增加,血糖消耗過多。
低血糖時可出現飢餓感,四肢無力以及交感神經興奮而發生的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等症狀。腦組織主要以葡萄糖作為能源,對低血糖比較敏感,即使輕度低血糖就可以發生頭昏、倦怠。低血糖影響腦的正常功能還可發現為肢體與口周麻木,記憶減退和運動不協調,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昏迷(血糖降至40mg/dl以下可出現低血糖昏迷),如沒有及時糾正可導致死亡。對於低血糖病人,若能及時靜脈輸注葡萄糖或口服補糖,以上症狀可迅速糾正和緩解。

問題二:低血糖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你好朋友,血糖過低與胰島素分泌增多,抗胰島素激素缺乏,食物吸收障礙,熱量丟失過多,肝臟疾病性低血糖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葯物因素干擾等等原因引起的,您應該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根據醫生的指導進一步治療,祝你康復是低血糖還是其他原因回答者:王勇林你好:這種情況是低血糖引起,平時注意飲食調理。低血糖事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回答者:劉興志低血糖的原因:一、葯物所致低血糖1、胰島素。胰島素注射過量,或注射胰島素後攝食量過少、活動量相對過度,均可產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應。在診斷時要注意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區別。2、磺脲類葯物。這些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與葯物半衰期、代謝速度等有關。特別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則較易誘發低血糖,大多數病人在服用一周內出現。服優降糖的患者可在劑量不變、幾周甚至幾個月後出現低血糖。當患者有飲食減量、肝腎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時,均應警惕出現低血糖的可能。

問題三:低血糖是怎麼引起的 經常熬夜、吃飯沒有規律、餓著不吃飯、吃飯太少、糖尿病患者,吃葯總量不適當,也會引發低血糖。

問題四:低血糖是怎麼造成的?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常見的有:飢餓、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因神經調節失常

問題五:低血糖是怎麼回事 40分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過2.8mmol/l的現象。此現象只能發生在服用某種葯丸或注射胰島素期間。還有一類是先天性高胰島素性低血糖(HI),引起這個病的原因是氨基酸代謝的一個關鍵酶,谷氨酸脫氫酶(GDH)發生了基因突變。
病因
本病常見的原因有:
1、應用胰島素及磺脲類降糖葯物過量。
2、因神經調節失常,迷走神經興奮過度,體內胰島素分泌過多所致的功能性低血糖症。
3、胃腸手術後,由於食物迅速進入空腸,葡萄糖吸收太快、血糖增高、 *** 胰島素分泌過量而引起。
4、胰島B細胞瘤,嚴重肝病、垂體前葉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可致器質性低血糖症。
5、持續劇烈運動(如長跑),部分人也會出現低血糖症。
症狀
1、飢餓感、軟弱無力、面色蒼白、頭暈、心慌、脈快、出冷汗、肢體顫抖等。
2、精神激動、恐懼、幻覺、狂躁、驚厥、抽搐、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肝功能、腎功能、血糖。
3、心血管檢查。
4、X線檢查。
5、B型超聲檢查。
6、CT檢查。
7、核磁共振(MRI)檢查。
治療
1、糾正低血糖:在發作期病情較輕者,可給予糖類飲食(如糖水、糖果或糖粥等);處情重者,可採取靜脈注射或滴注葡萄糖溶液,昏迷病人可同時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
2、病因治療:
(1)對功能性低血糖症,要避免各種誘發因素,防止精神 *** ,且要合理調節飲食,必要時輔以少量安慰劑、鎮靜劑。
(2)對因胃大部切除術後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高蛋白、低糖和少量多次較乾的飲食。
(3)對器質性低血糖症應針對不同病因治療,如胰島素所致應予手術切除,對不能切除的胰島B細胞瘤,可試用鏈脲酶素;因嚴重肝病引起的,應積極治療肝病;因內分泌功能減退而引起的,可給予激素補充治療。

問題六:低血糖是由什麼引起 病情分析:
,出現低血糖時宜先吃一些方糖或果糖1-2粒,小食:麵包1-2片,或餅干5-6塊,果汁或含糖飲料半杯,飯,粉,面一小碗,一般15分鍾內症狀緩解,不緩解應到處理.
指導意見:
本症是由多種原因所引起的,故應及時深入檢查,特別是鑒別胰島β細胞瘤或增生與功能性原因不明性低血糖症.一般而言後者大都較輕,僅有明顯的交感神經或腎上腺素過多癥候群;而前者則大腦神經,精神症狀明顯.可結合實驗室及其他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

⑼ 低血糖原因

低血糖的原因分兩大類,第一類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第二類是糖尿病患者伴發的低血糖,具體如下:

1、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中,第一個原因是一些葯物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比如酒精、喹諾酮類的葯物、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還有奎寧這種治療寄生蟲病的相關葯物,所以患者要注意。還有一些原因,患者心力衰竭、肝衰竭、腎衰竭,也容易出現低血糖的表現。有些垂體功能減退或者垂體瘤術後的患者,腎上腺瘤術後腎上腺功能減退的患者,也會出現一些相應的低血糖表現,這是所有的非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

2、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最重要的原因是葯物引起的低血糖。口服糖尿病的葯物,尤其是磺脲類葯物,還有一些胰島素制劑所導致的葯物性低血糖一定要防範。還有其它的糖尿病葯物,比如二甲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類、噻唑烷二酮類葯物、SGLT-2抑制劑和DPP-4抑制劑這些葯物,相對來說引發低血糖的風險低。但是當這些葯物和胰島素或者磺脲類葯物聯合的時候,同樣會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三餐的時間,千萬不要一餐不吃,或者有的患者吃葯以後沒有吃飯。這些能夠導致低血糖的原因,一定要在生活中避免。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盡快就醫
展開全文

⑽ 導致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遠離這5種原因

低血糖給身體帶來的危害並不亞於高血糖,這是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葯物常見的並發症,嚴重時可出現中樞神經系統方面的症狀,如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以及昏迷等,甚至危及生命,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易出現低血糖,不妨來了解一下。

1、胃輕癱

糖尿病性胃輕癱屬於常見的並發症,是胃腸道自主神經病變所導致的,其主要特點是胃動力低下和排空延遲。因為患者的胃部排空延遲,胃中會滯留太多食物,不能正常進入腸道,延長身體吸收碳水化合物時間,導致降糖葯物的作用高峰不吻合於餐後血糖高峰,所以易出現餐後低血糖。患者需積極治療胃輕癱,增加監測血糖的頻率,調整好飲食結構。

2、喝太多酒或空腹喝酒

酒精會影響肝糖原分解,抑制肝糖異生,尤其是肝糖原儲備不足或正在服用胰島素促泌劑等葯物時,空腹狀態下喝酒可引起酒後低血糖。這種情況下往往發生在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酒精可抑制中樞神經,掩蓋低血糖的症狀,根本不能早期被識別。因為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對大腦組織帶來不可預想的後果,甚至會丟掉寶貴生命。在空腹狀態下堅決不能喝酒,特別是不能喝高度的烈性白酒,為了自身 健康 盡量是滴酒不沾。另外要留意所吃葯物和酒精有沒有禁忌,伴有肝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喝酒。喝酒後需堅持好血糖,避免出現低血糖。

3、胰島素注射部位出現脂肪增生

糖尿病患者若長期在同一個部位反復注射胰島素,可引起皮下脂肪增生,產生硬結,延緩身體對胰島素吸收,從而引起餐後血糖升高,然後再降低。不能反復在同一個部位注射胰島素,經常性的輪換注射部位,這樣能避免出現皮下脂肪增生。當注射部位有疼痛、硬結或凹陷時就不能再此部位注射。

4、肝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患者伴有腎功能不全時會降低對降糖葯物的清除能力,使得降糖葯物或胰島素在血液中積聚的越來越多,從而引起低血糖。另外伴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肝糖原儲存能力不足,也易出現空腹低血糖。患者需定期做肝腎功能檢查,聽從醫生建議,調整好用葯量。

5、反應性低血糖

通常飯後血糖會升高,約30~60分鍾後血糖達到頂峰後再慢慢下降,即使正常人吃飯後血糖也會有所升高,但唯一不同的是血糖波動不大。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發生胰島素分泌高峰延遲和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會持續性在高濃度狀態下,此時身體中的葡萄糖已經被完全消耗,胰島素分泌過多,從而產生反應性低血糖。此類患者需積極治療糖尿病,調整好飲食結構,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和體力活動來控制主食攝入。少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為其中的葡萄糖和蔗糖吸收速度比較快,可適當添加含蛋白質以及膳食纖維食物,能延緩糖類吸收速度。

溫馨提示

一旦發生低血糖症狀,需立即吃快速起效的含糖食物,如葡萄糖片、水果糖或方糖以及含糖飲料等,進食後15分鍾再檢測血糖,一直讓血糖超過每升3.95毫摩爾。

#家庭醫生超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