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糖尿病人腎病是什麼原因如何調理
擴展閱讀
軟體怎樣安裝的快一點 2025-08-21 22:49:37
怎樣運營管理快手 2025-08-21 21:40:52

糖尿病人腎病是什麼原因如何調理

發布時間: 2023-02-20 22:57:51

① 糖尿病腎病的4個病因及6個症狀和飲食指導

糖尿病腎病,糖尿病並發症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糖尿病腎病的病因具體有哪些?

1、 遺傳因素

一些長期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同樣可出現糖尿病腎病。其發生還表現出家庭聚集現象,在一些有高血壓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也明顯高於無高血壓家庭史的患者。

2、 高血壓

高血壓或病程中至微量白蛋白尿期時血壓升高後可加速糖尿病腎病進展和腎功能的惡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3、 高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顯延緩其發展。高血糖及糖基化終產物生成增多後引起系膜細胞增生,細胞外基質增多,系膜擴張,腎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4、 腎血流動力學異常

在糖尿病腎病發生中,起關鍵作用,甚至可能是始動因素。

很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腎病的症狀不是很了解,所以使得自身的病情不斷發展,最終很難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朋友們就應當認清 糖尿病腎病的主要症狀 ,以便於防患於未然。

1、蛋白尿 :臨床糖尿病腎病早期惟一的表現為蛋白尿,蛋白尿從間歇性逐漸發展為持續性。

2、水腫 :臨床糖尿病腎病早期一般沒有水腫,少數病人在血漿蛋白降低前,可有輕度水腫,若大量蛋白尿,血漿蛋白低下,水腫加重,多為疾病進展至晚期表現。

3、高血壓 :2型糖尿病病人伴高血壓較多,但若出現蛋白尿時高血壓比例也升高,在有腎病綜合征時病人伴有高血壓。

4、腎功能衰竭 :糖尿病腎病進展快慢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患者尿蛋白很少,卻可快速發展出現腎病綜合征,腎功能逐漸惡化,最終出現尿毒症。

5、貧血有明顯氮質血症的病人,可有輕度的貧血。

6、糖尿病腎病嚴重時幾乎100%合並視網膜病變,但有嚴重視網膜病變者不一定有明顯的腎臟病變,當糖尿病腎病進展時,視網膜病變常加速惡化。

1. 平衡膳食,適當限制蛋白質攝入,但要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以防營養不良。

2. 合理計劃餐次及能量、蛋白質分配。

3. 膳食計劃個體化及接受營養教育。

4. 食物選擇

② 糖尿病腎病怎麼治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常見的並發症,20%-4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它是比較嚴重的並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腎衰竭的主要原因。
對於糖尿病腎病的治療:
1.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體重、糖尿病飲食、低鹽飲食、戒煙及適當運動、主要是低蛋白飲食當腎功能不正常的時候要控制蛋白的入量,必要時可適當補充復方α酮酸制劑。
2.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緩病情發展。
3.控制血壓、糾正血脂紊亂。
4.控制蛋白尿:自腎病變早期階段微量白蛋白尿期,無論患者有無高血壓,應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ll受體拮抗劑,可減少尿白蛋白的排出。
5.透析治療和移植:對於糖尿病腎病腎衰竭的患者應該及早開始透析治療,有條件的患者可進行腎移植。
總之,對於糖尿病腎病的治療要綜合治療,結合患者的病情選擇治療方法。

③ 糖尿病腎病如何治療

飲食治療:限制蛋白質攝入對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的效果是肯定的,控制血糖主張應用基因工程重組胰島素的各類制劑如諾和靈或優泌林。控制高血壓降壓葯如鈣離子拮抗劑[氨氯地平(絡活喜)、波依空等]、β受體阻斷劑、呋塞米(速尿)、甲基多巴、可樂定等。飲食治療:限制蛋白質攝入對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的效果是肯定的,控制血糖主張應用基因工程重組胰島素的各類制劑如諾和靈或優泌林。控制高血壓降壓葯如鈣離子拮抗劑[氨氯地平(絡活喜)、波依空等]、β受體阻斷劑、呋塞米(速尿)、甲基多巴、可樂定等。

④ 糖尿病腎病治療措施有哪些

(1)優質低蛋白飲食。在糖尿病腎病早期即開始給予優質低蛋白飲食,合並水腫、高血壓者應限鈉,予低鹽飲食。

(2)有效地控制高血壓。高血壓不僅加速糖尿病腎小球損害的進展,而且加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有效地控制高血壓可使尿蛋白排出減少,可使腎功能降低的速度減慢,延長患者壽命,當血壓大於18.62/11.97kPa(140/90mmHg)時,應進行降壓治療。

(3)嚴格控制血糖。臨床和實驗研究表明,代謝紊亂慢性高血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主要原因。已證實通過胰島素皮下持續輸注療法控制血糖,可有效地控制腎病的進展。

(4)積極治療泌尿系感染。除非不得已,應嚴禁導尿。

(5)避免使用對腎臟有毒害的葯物及造影檢查。

(6)對症處理。水腫明顯可應用利尿劑,可用螺內酯與噻嗪類葯物聯合使用。嚴重頑固浮腫者可用利尿酸鈉或呋喃苯胺酸;出現心衰可應用洋地黃治療;嚴重低蛋白血症可靜脈注射白蛋白及必需氨基酸;嚴重貧血可少量輸血。

(7)抗凝療法:目前認為糖尿病腎病成因除代謝因素外,還有凝血因素,抗凝療法往往有效,有報道應用雙嘧達莫可減輕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蛋白尿。

(8)進入尿毒症期可採用透析療法,包括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

(9)腎臟移植。糖尿病患者進行腎臟移植效果較非糖尿病者為差,移植後的生存率及移植腎存活率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