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失敗原因:
主觀:
1.本質上是農民階級領導的武裝叛亂,體現階級的局限性和暴動的非正義性。
2.歷史的局限性,以邪教為暴動叛亂的綱領,廣大將士參加叛亂的目的主要以解放自己為目的,定都天京後,領導者貪圖淫逸享樂,掠奪農民和地主的私有財產和土地。
3.內部腐敗混亂,派系分裂,內部矛盾激烈。
4.戰略失敗,指揮混亂。偏師北伐,犯兵家大忌。
客觀原因:
失去民心,遭到人民的激烈反對。洋務派漢族有識官僚領導的頑強抵抗。外國勢力的武裝干涉。
意義:
1.太平天國叛亂使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逐漸成為當時的主要矛盾,從客觀上促使了中國內部的變革。
2.平息叛亂過程中從側面證實了「洋務運動」的進步成果,加速了舊制度的衰落和崩潰。
3.雖然阻礙了外國先進科技、制度的傳入,但從另一方面也打擊了外國反動勢力對中國發展的過多干涉。
4.太平天國的叛亂也動搖了保守勢力的統治,為日後進步勢力的改革提供了發展機會。
5.太平天國叛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底層人民希望獨立,自足,自強的願望,雖然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但也成為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大膽嘗試,加速了中國內部的變革,同時也震動了歐洲大陸。
2.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
從主觀上看:
第一,農民階級不是新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向心力和戰鬥力。
第二,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組織發動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它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戰爭,而且給農民戰爭帶來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國也沒能正確對待儒學。
第四,太平天國不能把西方國家的侵略者與人民群眾區別開來,對西方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
從客觀上看:
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鎮壓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
太平天國起義及其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它自身不能擔負起反帝反封建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
3.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 你了解嗎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如下: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
2、主觀原因:農民階級的局限和弱點。具體地說:(1)沒有指導革命的先進理論渙散。(2)沒有科學徹底的革命綱領。(2)沒有正確的革命政策方針。
4.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一、意義:
1、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准備時期的重要事件 ;
2、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准備時期的重要事件 ;
3、對日後的反帝反封建產生了啟迪和鼓舞。
二、失敗的原因:
1、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農民作為小生產者的自私、狹隘的一面,導致享樂主義、腐敗、分裂甚至自相殘殺。
2、指導思想的局限性。
3、未能明確地反對封建主義。
三、教訓:
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必須需要符合歷史潮流的革命思想以及理論指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
在反封建的同時,還要反資本主義列強,只有反封建,反對資本主義列強,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才能完成救國救民的任務。太平天國運動以及以後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後來的革命運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4)如何認識太平天國的原因擴展閱讀: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兩橫上長下短;"國"字內為"王"字),後期曾先後改稱上帝天國、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 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國",並於1853年3月攻下江寧(今南京),定都於此,改稱天京。
1864年8月,太平天國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余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
太平天國歷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
而且它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特點和水平還開創了中國農民戰爭不少先例,例如中國農民起義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利用西方宗教發動起義、反對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並提出了一整套綱領、制度和政策等。
5.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以及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太平天國運動的意義:
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中國進入近代社會的初期,它既是單純的農民戰爭,又帶有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性質,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它頒布的《天朝田畝制度》,把農民平均主義思想發展到了頂峰。從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統治還延續了近半個世紀,但在這半個世紀中,中國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國革命的影響和鼓舞,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封建王朝的斗爭,半個世紀後終於爆發了辛亥革命。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1、喪失鬥志和指揮失誤
過早建都喪失銳氣。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於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在太平軍攻佔武昌時,就存在著去向問題,北進河南則威脅清京,東下金陵則有可能形成割據局面。
如今太平軍已順利攻佔南京,同樣又存在著去向問題。如果以南京為根據地,然後向北發兵,把戰略重點放在推翻清王朝上,這樣的話,太平軍就應集中精銳部隊及最有權威的將領進入河南、河北、山東,兵鋒直指清廷,這當是太平軍攻佔南京的戰略抉擇之一。
如果過早在南京建都,太平軍必然以保衛天京的安全為目的來部署一切兵力,革命的進攻階段就會停頓下來,銳氣就會減退。
2、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農民階級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國起義帶有舊式農民戰爭的烙印。農民階級的分散性、守舊性,以及眼光短淺等毛病,在太平軍中都有突出表現。許多太平軍將士參加革命都是出於生活所迫,希望改變貧窮落後的經濟地位。
用太平天國名將李秀成的話說,當時太平軍將領號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飯"。這和舊式農民起義者的動機是一致的。許多太平軍將士在參加革命隊伍時,就是抱著當將軍、當丞相、當夫人的目的來的。太平軍將領也用這些來鼓動士兵英勇作戰。
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圍時,號召"男將女將盡持刀,同心放膽同殺妖",因為這樣做了,就能"脫盡凡情頂高天,金磚金屋光煥煥,高天享福極威風,最小最卑盡綢緞,男著龍袍女插花"。
這樣的許願在楊秀清發布的布告中也出現過。為了達到這些不太清晰的目標,他們作戰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犧牲。他們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但最終總是歸於失敗,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歷史的局限。
3、腐敗嚴重
腐敗從根本上動搖了太平天國政權的根基。太平天國的腐敗是和建都天京同時產生的。盡管洪秀全曾經提出要建立一個沒有以強凌弱、爾虞我詐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
但他這些從西方基督教教義中撿來的貨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沒有深化,也沒有消化。洪秀全很難把這些平等思想付諸實踐,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級制度,即《太平禮制》所規定的等級來規定自己所應該享受的待遇和特權。
太平天國運動的教訓:
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就要一口氣推翻它,不能給它恢復期。在反封建的同時,還要反對資本主義列強,只有既反封建,又反對資本主義列強,才能完成救國救民的任務。
後來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的開辟正是吸取了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的失敗教訓,取得了最後勝利。太平天國的光輝業績,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
(5)如何認識太平天國的原因擴展閱讀:
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列強憑借《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各方面大肆侵華。
清政府為了支付高達2800萬元的戰爭賠款和贖城費,彌補由於鴉片大量輸入而造成的財政虧空,加緊橫征暴斂,增加稅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國工業品大量傾銷,使中國城鄉手工業受到摧殘,農民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地主階級乘機兼並土地,加重剝削。
民族矛盾的加劇促進了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廣大農民飢寒交迫,紛紛揭竿而起,鴉片戰爭後十年間,各族人民自發的反清起義達100多次。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區,清朝統治者對廣大少數民族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十分嚴酷;又加以天災人禍,廣大農民苦不堪言,反抗斗爭此伏彼起,終於在道光三十年末爆發了洪秀全領導的大規模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
6. 你對太平天國運動有什麼樣的認識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領拜上帝教教眾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最主要原因,太平軍所進行的戰爭,是一次反對清政府腐朽統治和地主階級壓迫、剝削的正義戰爭,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大規模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武裝斗爭。太平天國運動面對著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戰爭所不曾有的新情況,這「新情況」是指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作了一些准備,指的是時代賦予其反侵略、反封建的斗爭任務。到1856年上半年,太平軍達到了軍事上的全盛時期。1851年9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後,進行封王建制。1856年9月,天京事變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成為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太平天國起義制定了完備的革命綱領,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成為中國封建社會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來農民對擁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比較完整地表達了出來,《天朝田畝制度》實際上一個以解決土地問題為中心的比較完整的社會改革方案,是最能體現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綱領性文件,它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分配,其中的主張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土地所有制,體現了廣大農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強烈願望,但並沒有超出農民小生產者的狹隘眼界,其平分土地的方案即使在太平軍佔領地區也並未付諸實行。太平天國後期頒布的社會發展方案《資政新篇》則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比較系統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具有資本主義色彩,但是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未能付諸實施;太平天國起義沖擊了孔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卻未能正確地對待儒學;太平天國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嚴禁鴉片貿易,卻對於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動搖了清王朝封建統治的基礎,有力地打擊了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顯示了農民階級的反抗精神和戰鬥力量。然而,農民階級不是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定的階級局限性,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增長,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向心力和戰鬥力。太平天國運動表明:一方面,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力量;另一方面,農民不能擔負起領導反帝反封建斗爭取得勝利的重任。(2018·宜昌)它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也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這次起義是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容閎在《西學東漸記》中寫道:「戰爭之起……以此粗笨之農具,而能所向無敵,逐北追奔。如疾風掃秋葉……惡根買種於滿洲政府之政治。」他所說的「戰爭」指的是太平天國運動。7. 如何看待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反帝反封建運動。
8.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戰爭的意義、失敗的原因和教訓
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廣大將士參加革命的目的並不明確,定都天京後,領導者貪圖享樂,特權思想膨脹。二是戰略上的失誤。偏師北伐,犯兵家大忌。
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意義:1.太平天國革命達到了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
2.沉重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加速了清朝統治的衰落和崩潰。
3.打擊了外國侵略者,阻滯了中國半民地化的進程。
4.太平天國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意志。
5.太平天國革命也是當時世界人民革命斗爭的一部分,推動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同時也震動了歐洲大陸。
9. 如何理解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與教訓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1)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
太平天國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具有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和重大的歷史意義。
第一,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
第二,太平天國起義是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第三,太平天國起義還沖擊了空子和儒家經典的正統權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國起義還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給了侵略者應有的教訓。
第五,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是其中時間最久、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他和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2)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
A、從主觀上看:
第一,農民階級不是新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向心力和戰鬥力。
第二,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組織發動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它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戰爭,而且給農民戰爭帶來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國也沒能正確對待儒學。
第四,太平天國不能把西方國家的侵略者與人民群眾區別開來,對西方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
B、從客觀上看:
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聯合鎮壓太平天國。
(3)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教訓:
太平天國起義及其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具有偉大的革命潛力。但它自身不能擔負起反帝反封建取得勝利的重任,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完成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重任。
10. 如何認識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和失敗的原因、教訓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的意義:
第一,太平天國起義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階級,強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敗過程。
第二,太平天國起義是舊式農民戰爭的峰,具有不同以往農民戰爭的新的歷史特點。
第三,太平天國起義還沖擊了空子和儒家的正統權威,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國起義還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勢力,給了侵略者應有的教訓。
第五,在19世紀中葉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中,太平天國起義是其中時間久、規模大、影響深的一次,他和亞洲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匯合在一起,沖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在亞洲的統治。
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的原因:
第一,農民階級不是新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小生產者所固有的階級局限性,因而無法從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確的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無法制止和克服領導集團自身腐敗現象的滋長,也無法長期保持領導集團的團結,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向心力和戰鬥力。
第二,太平天國是以宗教來組織發動群眾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學的思想理論,它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戰爭,而且給農民戰爭帶來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國也沒能正確對待儒學。
第四,太平天國不能把西方國家的侵略者與人民群眾區別開來,對西方侵略者還缺乏理性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