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如何引入隋朝完成統一的原因
擴展閱讀

如何引入隋朝完成統一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3-02-24 01:23:42

Ⅰ 隋朝統一的原因及意義

五代十國以來江南得到進一步開發,全國經濟重心開始南移,為隋統一中國奠定了經濟基礎;隋文帝調整了統治政策,勵精圖治,國力強盛;歷經安史亂、唐末農民起義、藩鎮割據、五代十國長期的分裂戰亂後,百姓渴望國家統一。隋朝統一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條件。

隋朝統一主要原因

第一,在南北朝時期,南北方的經濟都有了一定的發展,為進行統一戰爭准備了條件。同時經濟的發展反過來也要求實現全國的統一,從而為其發展提供穩定的環境。這種政治上的南北統一,進而造成經濟上的南北統一。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北方各少數民族基本上被漢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現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西晉末年以來,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形勢,已經緩和了下來,南北朝間的民族矛盾對抗狀態,已經不復存在,因而使中國南北部很容易地統一起來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統一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南北在政治上的對立和斗爭,阻礙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給兩地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痛苦。因此,要求結束南北分裂,實現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第五,隋文帝楊堅在南北統一的過程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隋朝統一意義

隋統一南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它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使社會發展步人正軌,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條件,為唐朝的強大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隋朝介紹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Ⅱ 隋朝統一全國的原因

1、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發展。
2、長期分裂割據,人們渴望統一。
3、陳朝統治腐朽。
4、隋朝建立後勵精圖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軍事強大。
5、隋朝為滅陳作了充分准備,戰略戰術運用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