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閉經是怎麼回事
閉經是許多婦科疾病所共有的一個症狀,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中的某一環節發生功能或器質性病變引起。按引起閉經的病變部位,可分為子宮性、卵巢性、垂體性和下丘腦性閉經。婦女年滿18周歲經尚未來潮稱為原發性閉經,約占閉經總數的5%,多為先天發育異常,月經已經來潮,而出現連續6個月月經不行者。稱為繼發性閉經,約佔95%,病因各異。中醫學將本病稱之為「女子不月」、「月事不來」、「血枯」、「血隔」。
【臨床特徵】已年滿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已來潮又連續6個月未行經。或伴有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周期性腹痛;或有多毛、肥胖、溢乳等。
【醫生診斷】1有典型症狀。
2全身檢查。注意一般發育及營養狀況、精神神經類型、智力水平、有無軀體畸形。必要時測量身高、體重、指距及第二性特徵發育情況,有無肥胖、多毛、溢乳等。
3婦科檢查。注意外陰發育和陰毛分布情況,有無陰蒂肥大,陰道發育情況,陰道、處女膜有無梗阻、畸形、萎縮,子宮有無及大小,卵巢是否增大。
4子宮檢查。
(1)官腔鏡檢查:了解宮腔深度、寬度、形態有無畸形,有無粘連,取內膜檢查有無病理改變。
(2)腹腔鏡檢查:直視子宮及性腺外觀,除外先天發育異常,必要時取卵巢活檢。
(3)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了解官腔形態,有無畸形,輸卵管是否通暢,除外結核病。
(4)葯物試驗檢查:孕激素和雌激素試驗,觀察子宮內膜有無反應。
5卵巢功能檢查。
(1)陰道黏液結晶檢查:了解雌激素水平。
(2)宮頸黏液結晶檢查:了解雌激素水平及有無孕激素影響。
(3)基礎體溫測定:了解有無排卵及黃體功能。
(4)雌孕激素水平測定:了解卵巢功能。
6垂體功能檢查。
(1)測定血中FSH、1H含量:若高於正常水平提示卵巢功能低下;若低於正常水平表示垂體功能或更高中樞功能低下。
(2)垂體興奮試驗:一般用葯後15~30分鍾,1H值高於用葯前的2~4倍,為垂體功能良好。如不升高或升高很少說明病變可能在垂體。
(3)血中催乳素測定:如PR1<50tμg/m1,應進一步作PR1興奮或抑制試驗,以鑒別PR1的功能性分泌增多與垂體腺瘤。
(4)蝶鞍X線片、CT、核磁共振等檢查:以除外垂體腫瘤。
7染色體檢查:除外性發育異常。
【西醫診療】(1)一般治療。對因環境改變、精神創傷引起的一時性閉經,可通過加強營養,增強體質,避免精神緊張及過度勞累等予以調整。對口服避孕葯引起閉經者,應停葯觀察。
(2)子宮內膜結核者。予以抗癆葯物治療。
(3)內分泌治療。適用於先天性腺發育不良、卵巢功能受損、垂體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等引起的閉經。
①雌激素治療、孕激素治療、雌孕激素治療等。
②誘發排卵:可選用克羅米酚、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等。但必須在B超監測下使用,防止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症。
(4)手術治療。
①宮腔粘連者,擴張宮頸,分離粘連,並放置宮內節育器以防再粘連。
②對卵巢、垂體及其他部位的腫瘤可行手術治療。
【中醫用方】(1)腎氣不足:原發性閉經,或初潮晚,月經錯後量少,色淡黯質稀,漸至閉經,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夜尿頻,帶下少,面色晦暗,舌質淡、苔薄潤,脈沉細無力、尺脈弱。方法:補腎益精,調補沖任。
用葯:菟絲子、首烏、黃精、枸杞子、熟地、覆盆子、黨參、當歸、女貞子各15克,紫河車、仙靈脾、肉蓯蓉各10克。
參考中成葯:參茸丸。
(2)肝腎虧損:墮胎、流產、久病或產後,經量逐漸減少,經行延後。漸至閉經,頭暈目澀,腰膝酸軟,心煩潮熱,帶下量少,陰部干澀,甚則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肌膚不潤,毛發脫落,性慾淡漠,舌質淡、苔薄白或薄黃,脈細無力。
方法:滋補肝腎,養血填精。
用葯:枸杞子、首烏、當歸、熟地、山葯、女貞子、茯苓各15克,山萸肉12克,杜仲、菟絲子、巴戟天各10克。參考中成葯:婦科金丸。
(3)氣血虛弱:月經逐漸後延,經量漸減,色淡質稀,繼而停閉,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毛發少澤,肌膚欠潤,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方法:益氣養血調經。
用葯:白術、茯苓、黨參、炙黃芪、當歸、白芍、熟地各15克,遠志、炙甘草各10克,陳皮、桂圓各6克。
參考中成葯:八寶坤順丸、烏雞白鳳丸。
(4)氣滯血淤:經行先後不定,量少,漸至閉經,或暴怒之後驟然經閉不行,情志抑鬱,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舌質黯或有淤斑淤點、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澀。
方法:理氣活血,祛淤通經。
用葯:當歸、赤芍、川牛膝、莪術、熟地各15克,桃仁12克,紅花、枳殼、醋柴胡、桔梗、川芎、甘草各10克。
參考中成葯:血府逐淤丸。
(5)痰濕阻滯:經期延後,經量漸少而至停閉,神疲倦怠,形體漸胖,胸脘滿悶,食少痰多,帶下量多,色白質稠,舌質淡胖、苔白膩,脈滑。
方法:燥濕化痰,活血通經。
用葯:蒼術、當歸、茯苓各15克,半夏、陳皮、神曲、川芎、生甘草、制香附、膽南星、枳殼各10克,生薑3片。
參考中成葯:二陳丸。
【預防和調養】1積極治療月經後期,月經量少等疾病,以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導致閉經。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精神緊張,減少精神刺激。
3調節飲食,注意蛋白質等營養物的攝入,避免過分節食或減肥。造成營養不良引發此病。
4注意經期及產褥期保健,勿冒雨、涉水、過勞等。
B. 閉經的原因是什麼
閉經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中醫認為閉經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氣血失調,有虛、實兩個方面,虛者由於沖任虧敗,源斷其流;實者因邪氣阻隔沖任,經血不通。導致閉經的病因復雜,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獲得,可由月經不調發展而來,也有因他病致閉經者。常見的分型有腎虛、脾虛、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濕阻滯。
一、腎虛:先天不足,少女腎氣未充,精氣未盛,或房勞多產,久病傷腎,以致腎精虧損,沖任氣血不足,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二、脾虛:飲食不節,思慮或勞累過度,損傷脾氣,氣血化生之源不足,沖任氣血不充,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三、血虛:素體血虛,或數傷於血,或大病久病,營血耗損,沖任血少,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四、氣滯血瘀:七情內傷,素性抑鬱,或忿怒過度,氣滯血瘀,瘀阻沖任,氣血運行受阻,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五、寒凝血瘀:經產之時,血室正開,過食生冷,或涉水感寒,寒邪乘虛客於沖任,血為寒凝成瘀,滯於沖任,氣血運行阻隔,血海不能滿溢,逐致月經停閉。
六、痰濕阻滯:素體肥胖,痰濕內盛,或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痰濕、脂膜壅塞沖任,氣血運行受阻,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西醫認為閉經是由精神因素、生活方式、葯物因素、疾病因素、生殖系統解剖結構異常等引起。
女性閉經的原有上訴幾個方面,女性朋友如果出現閉經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危及健康,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家治療女性閉經不錯的中醫門診,他們家的中醫專家不僅能結合患者病情辨證施治,還能看西醫報告,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C. 閉經有哪些原因,我應該怎麼辦
造成閉經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一般將閉經分為以下幾類:
1、按發生的原因,可分為生理性閉經與病理性閉經。前者見於妊娠期、哺乳期、青春期、絕境後;後者則由各種疾病引起。
2、按發病的年齡,可分為原發性閉經與繼發性閉經。前者由先天性疾病或童年期疾病引起,導致無自然月經來潮(18歲以後方可確定);後者是在初潮出現若干時間後才得病而引起的月經停閉。
3、按疾病的部位可分為子宮性閉經、卵巢性閉經、垂體性閉經、下丘腦性閉經。
此外生殖道的畸形,如陰道橫隔、處女膜閉鎖,阻礙了來自子宮腔經血的流出,還可造成局部積血及假性閉經,病人有周期性下腹痛, 下腹、陰道及外陰腫塊、肛門腫脹、便秘、尿頻、小便困難等。應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後在麻醉下做一個橫隔或處女膜切開手術,經血流出後即可治癒。
對於閉經患者的處理,首先要找到病因,然後再針對不同病因進行適當治療。如果搞不清楚病因,一律給予雌孕激素替代做人工周期療法,雖然用葯時多數患者能有人工月經來潮,但這只是一種假象,其潛在影音並未得到治療,停葯後仍然閉經。
按照中醫「辯證求因」的原則,可分為虛實兩端。虛者多因先天不足,或後天損傷,以致肝腎不足,或氣血虛弱,導致血虛精少,血海空虛,無余血可下;但是也有陰虛血燥而致閉經者。實者多因邪氣阻隔,如氣滯血瘀,痰濕阻滯等因素,導致脈道不通,阻礙經血下行。
可以找老中醫把脈診斷,對症下葯吃中葯調理。
D. 閉經的原因是什麼
閉經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中醫認為閉經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沖任氣血失調,有虛、實兩個方面,虛者由於沖任虧敗,源斷其流;實者因邪氣阻隔沖任,經血不通。導致閉經的病因復雜,有先天因素,也有後天獲得,可由月經不調發展而來,也有因他病致閉經者。常見的分型有腎虛、脾虛、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濕阻滯。
一、腎虛:先天不足,少女腎氣未充,精氣未盛,或房勞多產,久病傷腎,以致腎精虧損,沖任氣血不足,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二、脾虛:飲食不節,思慮或勞累過度,損傷脾氣,氣血化生之源不足,沖任氣血不充,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三、血虛:素體血虛,或數傷於血,或大病久病,營血耗損,沖任血少,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四、氣滯血瘀:七情內傷,素性抑鬱,或忿怒過度,氣滯血瘀,瘀阻沖任,氣血運行受阻,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五、寒凝血瘀:經產之時,血室正開,過食生冷,或涉水感寒,寒邪乘虛客於沖任,血為寒凝成瘀,滯於沖任,氣血運行阻隔,血海不能滿溢,逐致月經停閉。
六、痰濕阻滯:素體肥胖,痰濕內盛,或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痰濕、脂膜壅塞沖任,氣血運行受阻,血海不能滿溢,遂致月經停閉。
西醫認為閉經是由精神因素、生活方式、葯物因素、疾病因素、生殖系統解剖結構異常等引起。
女性閉經的原有上訴幾個方面,女性朋友如果出現閉經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危及健康,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家治療女性閉經不錯的中醫門診,他們家的中醫專家不僅能結合患者病情辨證施治,還能看西醫報告,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E. 看月經不調 閉經 中醫 是否會檢查 處女
一是中醫一般不會檢查處女膜,光靠脈象舌象是看不出是不是處女的,沒有破處的脈象,更無這種神人能靠四診就能斷言是不是處女.二是即使這位中醫從別的渠道了解得知不是處女的真相,作為一名受過正規醫學教育的醫生應恪守為患者隱私保密的基本職業道德,如到處宣揚患者隱私,患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應負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