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便血是怎麼回事
便血是比較常見的臨床症狀,導致便血的原因較多,具體如下:
1、痔瘡:是指直腸下段或肛管周圍的黏膜靜脈曲張,在大便的刺激或損傷下,曲張的靜脈出現破裂產生出血。痔瘡的出血量相對較大,有時甚至呈噴射狀,嚴重的長期痔瘡出血還可以導致患者貧血;
2、息肉:息肉導致的出血量相對較少,有時甚至在正常大便的時候也會出現便中帶血;
3、腫瘤:這種情況下導致的出血量較少,形態較為污穢,常為黏液膿血便;
4、腸炎性疾病:例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也可能以便血為主要臨床症狀。
在出現便血的時應進行腸鏡或胃鏡檢查,通過消化內鏡可以發現腸內或胃內是否有嚴重的潰瘍或腫瘤病變。一旦發現,應積極進行內科治療或者手術切除,才能提高便血的治療效果。
② 便血的常見原因都會有哪些
便血原因有3個:1、顏色比較偏黑,就是像柏油樣,是遠端出血也就是上消化道出血,比如消化性潰瘍等潰瘍的出血所導致顏色比較黑,整個大便顏色比較黑;2、便紙上有血,擦的流血往往是有痔瘡等肛周疾病的出血;3、大便裡面有血,觀察一下大便,如果在大便裡面有血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也就是炎症性腸病是有便血的,另一種是有直腸癌,有腸道的腫瘤也是可能出現的,所以根據情況不同要做胃腸鏡檢查來明確。
③ 引起便血的原因是什麼
便血指大便帶血,全血便,或黑便,可由肛門及直腸疾病、結腸疾病、小腸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病、中毒和代謝與營養紊亂等所致。
肛門直腸疾病血便為糞便正常,其外附以鮮血,或便後滴出鮮血。直腸癌時,血便中混有壞死糜爛組織。肛門局部有瘙癢、疼痛或便秘、腹瀉等。
結腸疾病血便為鮮血,量少,伴有大量粘液或膿液,病人有腹瀉,可伴有發熱,腹痛里急後重。結腸癌病人糞便有壞死、糜爛組織,出現梗阻及腹部痞塊。
小腸疾病血便一般量多,色暗紅,呈赤豆湯或番茄汁樣,有腥臭味。腸結核、局限性腸炎等出血量不多。
急性感染性疾病和血液病等引起的血便,量多少不一,亦可表現為黑糞。有原發疾病相應的表現。
救治措施:
(1)明確診斷,病因治療。
(2)注意休息,飲食以流食或半流食為宜,觀察病情變化。
(3)口服雲南白葯、安絡血等止血葯,如出血量大,立即送醫院治療。
④ 大便帶血是怎麼回事
你好,大便帶血,是下消化道,特別是結腸、直腸和肛門部出血的一個特殊症狀,提示腸道有器質性病變,必須十分重視,及時明確診斷,抓緊治療。大便帶血時應考慮下列疾病:
(1)肛門疾病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者,多見於內痔,Ⅰ期痔核以便血為特徵,常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所下之血,或點滴不已,或一線如箭,或僅在手紙上帶血;Ⅱ期痔核便血不多或不出血,常脫出肛門之外。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及典型的便後周期性疼痛。
③肛管癌主要表現為便血及疼痛,疼痛於排便前加劇。
(2)直腸疾病
①直腸息肉的主要症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於兒童。
②直腸癌的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變細,帶粘液及血,伴里急後重或排便不盡感,便血早期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大便中常有惡臭粘液,體重減輕,應高度重視。
③放射性直腸炎也可大便帶血,但應有放射治療史。
(3)結腸疾病
①結腸息肉:a.幼年性結腸息肉病,平均發病年齡是6歲,無家族史,主要表現是大便帶血,常伴有營養不良、貧血、低蛋白血症和生長遲緩,且常伴有先天性畸形,如腸旋轉不良、臍疝和腦水腫等;b.家族性幼年性結腸息肉病:有家族史,症狀以大便帶血、直腸脫垂和生長遲緩為常見特徵; c .Cronknite Canda綜合征(CCS):為錯構瘤息肉綜合征,至成人發病,大便帶血,多有腹瀉,排便量大,並可含有脂肪,兼見腹痛、厭食、乏力、嘔吐、性慾和味覺減退。幾乎總有指(趾)甲的改變、脫發及色素沉著。
②結腸癌:常見於左半結腸癌,患者多有頑固性便秘,也可間見大便次數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膿液。
(3)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4)阿米巴痢疾:以便血為主要症狀,其大便呈醬紅色,粘液多,且有惡臭味。
(5)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表現為急性起病,伴發熱,腹瀉,可有進食腐敗肉食病史,常以食物中毒形式起病。
你因為描述不全面,還是請你到正規醫院確診,不要耽誤了治療,希望能幫助到你.
⑤ 拉大便拉出便血是什麼原因
拉大便拉出好多鮮血怎麼回事
一、痔瘡是最常見的便血原因,其出血與排糞有關,多在排糞後或便後呈滴狀或噴射狀,色澤鮮紅,有時伴有痔核脫出肛門及相關的不適、疼痛等症狀。
二、痢疾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由痢疾桿菌而引起起。表現是腹痛、腹瀉、里急後重、膿血便,還可伴有發熱等全身感染症狀,治療後症狀訊速消失。少數病人治療當當可遷延不愈,形成所謂「 慢行痢疾」,可有反復發作的腹瀉、粘液便、膿血便、大便出血等與大腸艾相似的症狀。
三、消化道高位出血,例如食管下端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等,由於血液離開血管後存留在腸腔的時間較長,排出體外時糞便呈柏油狀,色黑,或咖啡色,呈漿糊狀,大便潛血陽性。
四、消化道低位出血,尤其是結腸、直腸下端出血,血色鮮紅且與排便關系密切。其中,痔瘡出血的特點是用力排便時,血液從肛門內排出,量不等,或便後手紙帶血,或滴血,或呈噴射狀。肛裂引起的便血,一般量較少且伴有劇烈的疼痛。直腸息肉出血,多見於兒童排便時血液污染肛門周圍。若為成年人,糞便中帶血並混有粘液和膿性分泌物,氣味奇臭,伴有便條變細症狀,應高度注意直腸 和下段結腸有無艾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