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缺鉀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ppt編輯怎樣鎖定一個版面 2025-05-16 21:25:16
怎樣拍太陽好看oppo 2025-05-16 21:17:17

缺鉀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3-03 00:15:07

⑴ 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鉀元素攝入量少
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患者,平常就沒有很強的食慾,於是長期的飲食量少,鉀元素的攝入也就沒有保證,同時鉀元素又在參與人體的代謝,而當人體長期的從食物中,沒有及時的補充,就會造成缺鉀的現象。
同時對於哪些喜歡,以節食控制肥胖的人群來說,缺鉀也是很常見的,因為長期的禁食或少食,同樣會導致鉀元素的攝入量不足。
2、出汗頻繁
都知道人體出汗會增加排毒,但過量的出汗,會不利於身體的健康,人體一旦大量的出汗,而且出汗頻繁,就會導致鉀元素的過多排出,再加上平時鉀元素補充不足,日積月累就會出現缺鉀。
3、甲亢引起缺鉀
甲亢可以是機體總鉀量丟失,而引起的鉀缺乏;也可以使由於鉀離子,轉移至細胞內或體液量過多,而導致鉀離子稀釋,同時治療甲亢的葯物,通常都是利尿的,增加了代謝,從而出現鉀元素的流失過快。
4、腎結石引起缺鉀
與甲亢一樣,治療腎結石的葯物,都是通淋利尿,是通過大量的排尿,來達到控制或預防結石的目的,但在利尿的同時,會導致鉀元素流失過快。
缺鉀的人平時要戒煙戒酒,因為煙酒對人的健康,是有一定影響的,可能會影響到人體對鉀的吸收,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豐富的水果,因為大量的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鉀成分。

⑵ 缺鉀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鉀離子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的新陳代謝、調節滲透壓以及酸鹼平衡,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心肌的正常功能。正常人血鉀3.5-5.5mmol/L,如果血清鉀低於3.5mmol/L時稱為低鉀血症,是病理狀態。常見的低鉀血症有以下幾種:
1、缺鉀性低鉀血症,表現為攝入不足、排出過多。攝入不足多見於禁食、偏食、厭食,排出過多主要由於消化道系統的疾病以及腎臟疾病。
2、轉移性的低鉀血症,是由於細胞外的鉀轉移到細胞內而導致的低鉀血症,但體內鉀的總量並沒有減少,多見於代謝性或呼吸性鹼中毒的患者。
3、稀釋性低鉀血症,是由於細胞外液水腫、瀦留血鉀濃度相對過低。
發生低鉀血症時要給予病因學診斷,並給予糾正。

⑶ 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

什麼原因會導致缺鉀?

鉀離子是人體細胞中的重要成分,鉀離子可以維持心肌和神經肌肉的正常應激性,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正常的血鉀含量為3.5~5.5mmol/L,高於或者低於這個范圍都會出現高鉀或者低鉀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正常攝入食物便可以保證人體的鉀平衡,但是如果出現這些不良的行為將會導致缺鉀症的發生。

俗話說「缺啥補啥「,雖然目前缺鉀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只要補充足夠含鉀的食物就可以避免低血鉀的發生。

中國人普遍缺鉀,缺鉀應該這樣補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成人每日的鉀攝入量最低為3510mg。根據這個標准,中國人每日的鉀攝入量遠遠低於這個數值,因此補充鉀元素勢在必行。

腎功能健全的人群可以通過食用富含鉀元素的主食:玉米,番薯,土豆等。蔬菜類食物:黃豆,紫菜,木耳,番茄,海帶等,水果類食物:香蕉,榴槤,草莓,桃子,木瓜,芒果等,此外還可以在咖啡,茶,巧克力等飲料和零食中攝取鉀元素。

缺鉀容易給身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但是只要正確飲食還是可以醫治低血鉀症狀的。

⑷ 身體缺鉀是什麼原因導致

1、鉀排出過多,經胃腸道失鉀,這是小兒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常見於嚴重腹瀉嘔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喪失的患者。一方面是因為腹瀉而使鉀在小腸的吸收減少,另一方面是由於腹瀉所致的血容量減少可使醛固酮分泌增多,而醛固酮不僅可使尿鉀排出增多。

2、經腎失鉀,這是成人失鉀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腎排鉀增多的常見因素有:利尿葯的長期連續使用或用量過多,例如,抑制近曲小管鈉,水重吸收的利尿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Cl-和Na+重吸收的利尿葯(速尿,利尿酸,噻嗪類等)都能使到達遠側腎小管的原尿流量增加。

3、某些腎臟疾病,如遠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由於遠曲小管泌氫功能障礙,因而H+-Na+交換減少而K+-Na+交換增多而導致失鉀。近側腎小管性酸中毒時,近曲小管HCO3-的重吸收減少,到達遠曲小管的HCO3-增多是促進遠曲小管排鉀增多的重要原因,故可發生排鉀增多。

4、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多,原性和繼發懷醛固酮增多時,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Na+-K+交換增加,因而起排鉀保鈉的作用。Cushing綜合征時,糖皮質激素皮質醇的分泌大量增多。

5、鎂缺失,常引起低鉀血症.髓袢升支的鉀重吸收有賴於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Na+-K+-ATR酶,而這種酶又需Mg2+的激活。缺鎂時,可能因為細胞內Mg2+缺失而使此酶失活,因而該處鉀重吸收發生障礙而致失鉀。動物實驗還證明,鎂缺失還可引起醛固酮增多,這也可能是導致失鉀的原因。

6、鹼中毒,鹼中毒時,腎小管上皮細胞排H+減少,故H+-Na+交換加強,故隨尿排鉀增多。

7、經皮膚失鉀,汗液含鉀只有9mmol/L。在一般情況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鉀血症。但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喪失。

8、細胞外鉀向細胞內轉移時,可發生低鉀血症。

(4)缺鉀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飲食補鉀的原則:

小心補鉀過量。需要注意的是,補鉀最好是食補,使用補鉀葯物需要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指導。兒童每日應攝取鉀1600毫克,成人每天2000毫克。補鉀不當甚至過度補鉀,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導致意識模糊、呼吸困難,甚至心臟驟停。

辯證食物補鉀。應該多吃哪方面的食物也要視病情和體質而定,有腎病的病人最好少吃豆製品,而腸道不好的患者則盡量少吃粗纖維食品,體質較弱的女性應少吃紫菜。

不要偏食。鉀在天然食物中分布很廣,日常膳食中一般不會缺乏,如果膳食不平衡,偏食肉、蛋、多糖、多鹽,而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吃得少,就會發生鉀的攝入量減少。

烹飪要科學。烹調不合理,做菜餡去菜汁,吃菜時弄去菜湯,那就等於吃「低鉀菜」,無形中丟失大量的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