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肛周膿腫是如何形成的
肛周膿腫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長期久坐,活動少:這是導致肛周膿腫的一個重要因素。長期保持坐姿,缺乏運動,會導致肛周部位血液循環不暢,增加感染的風險。
大便秘結,乾燥:長時間不解大便,大便秘結、乾燥,容易造成直腸內壁損傷,進而引發感染。這些感染會逐漸蔓延到皮下組織,最終形成肛周膿腫。
直腸內壁潰爛感染:直腸內部如果出現潰爛,小眼會逐漸感染,感染物質通過瘺管進入皮下組織,並逐步向外擴散,最終導致肛周膿腫的形成。
皮脂腺囊腫感染:肛周部位的皮脂腺囊腫如果發生感染、化膿,也可能引發肛周膿腫。不過,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大部分肛周膿腫還是從直腸內部感染而來的。
治療肛周膿腫通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通過切開引流的方式將膿液排出。然而,由於肛周膿腫往往與直腸內部的瘺管相連,因此在治療肛周膿腫後,可能還需要進行二期手術,即肛瘺切除手術,以徹底治癒疾病。
② 如何辨別痔瘡、肛裂、肛周膿腫
辨別痔瘡、肛裂、肛周膿腫的方法如下:
1. 痔瘡 臨床表現:無痛性便血加便時肛門痔塊脫出。便血為鮮血,可表現為便表或便紙帶血、滴血、噴血。痔瘡分為四期,不同期別的症狀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是便血和無痛。 治療:一二期痔瘡可以保守治療;三、四期痔瘡及便血嚴重的一、二期痔瘡則需手術治療。
2. 肛裂 發生原因:肛門絕對或相對狹窄,排便時努掙導致肛管皮膚、皮下組織破裂。 特徵性症狀:便時疼痛、便血,部分患者有便後疼痛減輕,便後半小時左右再次疼痛的現象。 治療:新鮮肛裂可通過正規治療及注意飲食習慣、排便習慣避免手術;反復發作、瘢痕增生明顯的陳舊性肛裂需要手術治療。
3. 肛周膿腫 發病原因:肛腺感染波及肛旁軟組織間隙,屬於細菌感染,病情發展迅速。 臨床表現:肛旁紅、腫、熱、痛。初起表現為肛旁硬塊,壓痛及墜脹,後腫塊迅速增大、疼痛明顯。深部膿腫者疼痛感較輕,但肛門墜脹感明顯,畏寒發熱重。膿腫成熟後局部變軟,可捫及波動感。 治療:膿腫成熟後必須手術治療,緊急情況下可先行穿刺抽膿或小切口排膿減壓。
以上三種疾病各有其獨特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通過仔細辨別可以准確區分。如有相關症狀,請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