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引發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二尺五是多少厘米 2025-05-23 04:57:12

引發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01 14:07:28

A. 造成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導致早產的原因可以分為孕婦原因和胎兒胎盤的原因!
孕婦方面有子宮畸形、合並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吸煙、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不良。
胎兒胎盤方面有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羊水過多或過少、胎兒畸形、胎膜早破等等。

B. 引起孕婦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約30%的早產無明顯原因。常見誘因有:1、孕婦方面(1)合並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縱隔子宮)、子宮頸鬆弛、子宮肌瘤。(2)合並急性或慢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腎炎或腎盂腎炎、急性闌尾炎、病毒性肺炎、高熱、風疹等急性疾病;心臟病、糖尿病、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病、無症狀菌尿等慢性疾病。(3)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4)吸煙、吸毒、酒精中毒、重度營養不良。(5)其他,如長途旅行、氣候變換、居住高原地帶、家庭遷移、情緒劇烈波動等精神體力負擔;腹部直接撞擊、創傷、性交或手術操作刺激等。2、胎兒胎盤方面(1)前置胎盤和胎盤早期剝離。(2)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胎妊娠。(3)胎兒畸形、胎死宮內、胎位異常。(4)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

C. 造成孕婦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早產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下列情況往往易致早產?

(1)一般情況:孕婦年齡過小(小於18歲),過大(大於40歲),體重過輕(小於45千克),身材過矮(小於150厘米);有吸煙?酗酒習慣者?

(2)過去有流產?早產史者?

(3)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等?

(4)孕婦現有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如腎盂腎炎?闌尾炎?慢性腎炎?貧血?心臟病?原發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5)胎兒?胎盤因素:如雙胎?羊水過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6)醫原性因素:孕婦有內科?外科合並症或產科並發症,必須提前終止妊娠者?

(7)產前3個月有房事活動者,亦容易發生早產?

D. 引起早產的原因都有哪些

1、孕婦年齡過小(<18歲)、過大(>40 歲),體重過輕(<45k8),有吸煙、酗酒習慣者。2、胎兒及胎盤方面的原因有雙胎、羊水過多、胎盤功能不全、前置 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位不正、胎膜早破等。3、母體患急性傳染病或慢性疾病,如嚴重貧血、心 臟病、腎臟病、闌尾炎、原發性高血壓、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E. 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1、早產與年齡關系:未滿20歲或大於35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於20歲者,早產發生率是20~34歲組的11倍。
2、早產與流產史的關系: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產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產率增高。

3、胎位與早產的關系:臀位早產的發生率為20.4%,是總產婦早產率的7倍。
4、早產與疾病的關系:妊娠合並急性傳染病和某些內、外科疾病,如風疹、流感、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妊高症、心臟病等,容易導致早產。孕婦內分泌失調、孕酮或雌激素不足,嚴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產。嚴重貧血的孕婦,由於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產。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
5、早產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致早產。妊娠後期頻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導致早產的較常見原因。孕婦吸煙和過度飲酒,也與早產密切相關。
6、雙胎或多胎妊娠:由於子宮過度伸展,最常導致分娩提前,早產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是妊娠末期的嚴重並發症,可引起子宮內外出血,提前終止妊娠造成早產,並可危及孕婦的生命。

F. 引起早產的原因有哪些呢

你好,這種情況早產可能與陰道炎,宮頸機能不全,羊水過多,前置胎盤,子宮畸形,絨毛膜羊膜炎等有關,建議詳細檢查明確治療。

G. 引起早產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早產是許多女性在孕期都很害怕的事,出現早產,不但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嚴重的話,胎兒是有可能會死亡的,預防早產是每位準媽媽都關心的事情,?我們來看看下文的介紹。?引起早產原因介紹如下: 1、孕婦年齡過小(40 歲),體重過輕(

H. 造成先兆早產的原因有哪些

1.早產與年齡關系 未滿20歲或大於35歲的孕婦早產率明顯增高,尤其是小於20歲者,早產發生率是20~34歲組的11倍。 2.早產與流產史的關系 流產史,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的對孕婦影響最大。因流產對宮頸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宮頸機能不全,使早產率增高。 3.胎位與早產的關系 臀位早產的發生率為20.4%,是總產婦早產率的7倍。 4.早產與疾病的關系 妊娠合並急性傳染病和某些內、外科疾病,如風疹、流感、急性傳染性肝炎、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妊高症、心臟病等,容易導致早產。孕婦內分泌失調、孕酮或雌激素不足,嚴重甲亢、糖尿病等,均可引起早產。嚴重貧血的孕婦,由於組織缺氧,子宮、胎盤供氧不足,也可發生早產。孕婦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不足以及維生素E、葉酸缺乏,也是導致早產的原因之一。 5.早產與生活環境的關系 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過長、過累可使早產率明顯增高。情緒經常波動或精神過度緊張,可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和血管收縮,易致早產。妊娠後期頻繁的性生活,易引起胎膜早破,是導致早產的較常見原因。孕婦吸煙和過度飲酒,也與早產密切相關。 此外,雙胎或多胎妊娠。由於子宮過度伸展,最常導致分娩提前,早產率是一般妊娠的10~15倍。前置胎盤、胎盤早剝是妊娠末期的嚴重並發症,可引起子宮內外出血,提前終止妊娠造成早產,並可危及孕婦的生命。 預防早產,關鍵是加強孕期保健,從妊娠早期開始,定期做好產前檢查,以便盡早發現問題,進行恰當的處理。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中毒及各種異常妊娠。注意改善生活環境,減輕勞動強度,增加休息時間。保持心境平和,消除緊張情緒,避免不良刺激。要攝取合理的充分的營養,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魚、肉、蛋及豆類食品,多吃些新鮮蔬菜及水果。懷孕後期應多卧床休息,並採取左側卧位,以改善子宮、胎盤的血循環,減少宮腔內向宮口的壓力。妊娠期間要節制性生活,妊娠7個月後應避免性生活。發現產前出血(主要是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和先兆早產徵象應及時請醫生診治。如能做到以上幾條,就可如願以償「瓜熟蒂落」,避免「早產兒」出世。

I. 造成早產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早產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下列情況往往易致早產。

1.一般情況:孕婦年齡過小(小於18歲),過大(大於40歲),體重過輕(小於45千克),身材過矮(小於150厘米);有吸煙、酗酒習慣者。

2.過去有流產、早產史者。

3.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雙子宮、子宮縱隔等。

4.孕婦現有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如腎盂腎炎、闌尾炎、慢性腎炎、貧血、心臟病、原發性高血壓、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5.胎兒、胎盤因素:如雙胎、羊水過多、胎位不正、胎膜早破、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

6.醫原性因素:孕婦有內科、外科合並症或產科並發症,必須提前終止妊娠者。

7.產前3個月有房事活動者,亦容易發生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