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產後大出血原因是什麼
產後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宮縮乏力:
- 胎兒娩出後,胎盤從宮壁剝離及排出,導致母體宮壁血竇開放而出血。
- 正常情況下,產後宮腔容積縮小、肌纖維收縮加強,會壓迫止血並使血竇關閉,但宮縮乏力時無法有效止血。
軟產道裂傷:
- 這是產後出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 子宮收縮力過強、產程進展過快、胎兒過大等因素可能導致胎兒尚未娩出時,宮頸和陰道已有裂傷。
胎盤因素:
- 包括胎盤剝離不全、胎盤剝離後滯留、胎盤嵌頓、胎盤粘連、胎盤植入以及胎盤和胎膜的殘留等。
- 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胎盤剝離面的血竇開放而出血。
凝血功能障礙:
- 這是產後出血較少見的原因。
- 包括血小板減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血液病,這些疾病通常在孕前就已經存在,屬於妊娠禁忌證。
綜上所述,產後出血的原因復雜多樣,需要醫護人員及時准確地判斷和處理,以確保產婦的生命安全。
❷ 產後大出血的原因
您好! (1)精神過於緊張 有些產婦在分娩時精神過於緊張,導致子宮收縮力不好,是造成產後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情況下,胎盤從子宮蛻膜層剝離時,剝離面的血竇開放,常見有些出血,但當胎盤完全剝離並排出子宮之後,流血迅速減少。但是,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及其他原因,造成子宮收縮不好,血管不得閉合,即可發生大出血。 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程過長,使用過長,使用鎮靜葯過多,麻醉過深,也可造成胎盤收縮無力,出現大出血。 又如羊水過多、巨大兒、多胎妊娠時。由於子宮過度膨脹,使子宮纖維過度伸長,產後也不能很好收復;生育過多過頻,使子宮肌纖維有退行性變,結蒂組織增多,肌纖維減少而收縮無力等等,也是造成產後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2)胎盤滯留,也是造成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包括胎盤剝落不全、胎盤粘連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礙 產婦患有血液病,重症肝炎,其後果也很嚴重,必須高度注意。分娩時應到有條件的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所以,產婦必須做好產前檢查,對有產後出血史,患有出血傾向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以及有過多次刮宮史的產婦,應提前入院待產,查好血型,備好血,以防在分娩時發生萬一。產後出血有時候很難預先估計,往往突然發生,所以做好保健很重要:如子宮收縮無力引起出血,應立即按摩子宮,促進子宮很快收縮,或壓迫腹主動脈,以減輕出血量。
❸ 產後為什麼會大出血
東莞南華婦產醫院專家表示,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陰道出血量達到或超過500毫升,是產科常見而嚴重的並發症之一。一旦發生,病人可在短時間內陷入休克狀態。因此,我們必須迅速找出原因,才能進行有效的搶救。其中,產後出血的原因有以下4類: 產後出血的原因之 一、子宮收縮乏力此種原因最常見,約占產後出血總數的70%~75%。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宮腔容積縮小,子宮肌纖維強烈收縮和縮復,迫使胎盤從子宮壁上剝離,剝離面的血小板形成「小栓子」堵塞血管,不再出血;同時子宮肌層內的血管由於肌肉的收縮被壓迫止血。然而當子宮收縮乏力時,胎盤不能按時全部剝離,且剝離後子宮壁的血竇不能受到強有力的擠壓止血,從而發生產後出血。因此,凡是影響子宮收縮的因素就可引起產後出血。如產程過長,產婦過度緊張或應用過量鎮靜劑、麻醉過深;羊水過多、雙胎、巨大兒等使子宮過度伸展;前置胎盤附著在子宮下段,使附著部位子宮肌纖維收縮不良等。 產後出血的原因之 二、胎盤滯留是產後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引起的出血占產後出血總數的20%。正常情況下,胎兒娩出後,胎盤從子宮壁上完全剝離並排出宮腔,約需5~15分鍾。如果超過30分鍾,胎盤尚未排出,稱之為胎盤滯留。由於子宮收縮乏力,已剝離的胎盤不能娩出而滯留,引起出血;或者由於子宮的不協調宮縮,胎盤剝離後嵌頓在子宮上、下段交界處狹窄環的上方;或者胎盤剝離不全,影響子宮收縮而引起出血等。 產後出血的原因之 三、軟產道損傷也是產後出血的原因,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盆底及會陰等軟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妊娠期富含血管,伸展性大,有利於分娩時胎兒通過,如果由於胎兒娩出過快、胎兒過大、宮縮過強,軟產道來不及充分擴張,或者經陰道助產手術操作不當,均可引起軟產道裂傷而出血。 產後出血的原因之 四、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後出血較少見的原因,但後果非常嚴重。多於產婦在孕前已患有重症肝炎、血液病;妊娠後合並胎盤早剝、重度妊高征等引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疾病,從而引起產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