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月子後左腳掌麻,疼是什麼原因
是不是月子里腳受涼了 比如光腳在家裡走路或穿低幫的鞋被風吹了啊 這病很普遍 但不好治療 可以看看中醫 中醫有很多偏方 多少能減輕點病痛 月子里的病需要月子里治療 如果以後再有了可以做個小月子
⑵ 每天早上起來左腳底板都很疼是怎麼會事
腳底板疼的原因
(1)骨刺。
足跟痛
,是由於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隨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現代醫學稱「
跟骨骨膜炎
」,又稱「
跟骨骨刺
」。
(2)神經。神經進入掌部管道,由於受到壓迫,就產生症狀。管道之所以會變得狹窄,引起神經壓迫症狀,常常是與外傷、
骨關節炎
、
內分泌失調
等有關。尤其是在關節沒活動的情況下,如經歷過睡眠或沒活動一些時候,壓迫的現象增加。
(3)發炎。多數
腳後跟
疼痛,是由韌帶發炎引起的。
(4)鞋子。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常穿
尖頭鞋
、足部和
跖骨
頭被外力擠壓或刺激,而發生的間質性神經炎或
神經瘤
,是造成前足底板疼痛的最常見的原因;
(5)體重。身體發胖,體重突然增加,後跟疼痛是有一定關系。一般說,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或長途行走、久病之後發生;
(6)損傷。足部
骨間肌
虛弱,跖骨頭橫韌帶,因長期過度牽伸而造成慢性損傷,也會引起足底板痛;
(7)畸形。
足骨
發育畸形,跖骨向內側偏斜,不能有效地負載體重,隨之由第二和第三跖骨取代,從而損傷了跖骨頭橫韌帶,同樣也可以引起前足底板痛。
⑶ 肌肉酸痛的預防方法
較少使用或訓練肌肉、突然進行激烈或過度反復的活動,容易引起遲發性的肌肉酸痛。如果已有肌肉酸痛現象,則應休息與物理治療處理,如按摩、熱敷,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效果,不宜再過度活動,否則易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1)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科學地安排肌肉鍛煉負荷
(2)鍛煉時,盡量避免長時間集中練習身體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負擔過重
(3)准備活動中,注意對即將練習時負荷重的局部肌肉活動得更充分
(4)整理運動除進行一般性放鬆練習外,還應重視進行肌肉的伸展牽拉練習,這有助於預防局部肌纖維痙攣
(5)對酸痛局部進行靜力牽拉練習,保持伸展狀態2分鍾,然後休息1分鍾,重復進行,每天做幾次這種伸展牽拉練習有助於緩解肌肉痙攣;
(6)口服維生素C有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原合成的作用,有助於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和緩解酸痛。經常參加運動的人比普通人更需要補充維生素,這是因為充足的維生素供應不僅能提高運動效果、預防運動性疾病,還能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恢復和休息
維生素C參與肌肉組織的生物氧化過程,促進物質代謝等,對提高機體的運動能力有重要作用
維生素C不僅是連接組織間的潤滑液的主要成分,還可保護細胞免遭毀壞和防止衰老。每日需要量:最少量是90毫克,大運動量的人可以超過2000毫克。分成2~3次攝入,主要來源:柑橘類水果和果汁、青椒、紅辣椒、水蜜桃和獼猴桃等
同維生素C一樣,維生素E也是一種抗氧化物,抵抗自由基對身體的副作用。經實踐和研究發現,運動之後服用維生素E有助於減輕肌肉酸痛。每日需要量:400~800國際單位,主要來源:堅果類、種籽類、深綠色蔬菜、菜籽油、全谷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