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肌肉疼痛原因
擴展閱讀
孕婦牙齦出血是什麼原因 2025-05-22 01:44:07
水墨畫怎樣畫在衣服上 2025-05-22 01:39:07
製表怎樣自動顯示年月日 2025-05-22 01:16:12

肌肉疼痛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12 17:04:58

A. 肌肉酸痛的原因

關於肌肉酸痛

因運動而引起的肌肉酸痛,對於參與運動的人而言是一個很普通的傷害經驗。一般來說,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可以分為急性肌肉酸痛與慢性(遲發性的肌肉酸痛)二種。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別於肌肉拉傷,而是指因肌肉暫時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現象,只有肌肉作激烈或長期的活動下才會發生,肌肉活動一結束即消失。通常,急性的肌肉酸痛會拌隨肌肉僵硬的現象。 肌肉酸痛:急性酸痛與慢性酸痛。急性酸痛:肌肉在運動中或運動剛結束後的一段相當短的時間內發生疼痛。急性酸痛與作用肌用力時形成血流的中斷有關,在缺血的情況下使得代謝產物無法清除,而堆積在肌肉中,進而刺激到痛覺受納器。在停止運動後的一分鍾左右即完全恢復。 肌肉慢性酸痛往往發生在練習後的 24-48小時之間。肌肉慢性酸痛的程度與肌肉收縮的形態有關,離心收縮最輕易形成肌肉的慢性酸痛,等張收縮最不顯著。肌肉有慢性酸痛的情形出現時,肌力明顯下降。 肌肉慢性酸痛的原因:*組織牽引理論:肌肉損傷而起。*肌肉痙欒理論:肌肉的反復性抽筋而起。*結締組織理論:肌肉的結締組織受傷(如肌腱)而起。事實上,肌肉的慢性酸痛是肌肉的損傷分裂所形成。 避免肌肉酸痛的方法:*肌肉伸展運動(以靜態的方式進行)。*漸增負荷原則:肌肉練習的超負荷原則使得肌肉輕易因此受傷,配合漸增負荷原則,慢慢提高肌肉的練習的質與量,才能有效避免傷害發生。*適當的補充維他命C,唯仍需進一步分析證實。
遲發性肌肉酸痛則是指,在運動後數小時到24小時左右才出現的肌肉酸痛現象,通常肌肉酸痛的持續時間在一至三天左右。遲發性肌肉酸痛的原因,不外是肌肉受傷、肌肉痙欒或結締組織異常所引起,不過,一般認為結締組織異常是引起遲發性肌肉酸痛的最大原因。
較少使用或練習的肌肉,忽然進行激烈或過度反復的活動,輕易引起遲發性的肌肉酸痛,預防的最佳方法是以漸進的方式進行肌肉活動,使肌肉能夠負荷將進行的繁重或多次反復運動。假如已有肌肉酸痛現象,則應休息與熱療處理,不宜再過度活動,否則易產生更嚴重的傷害. 從生理學談運動疲憊
疲憊是有機體的生理過程,無法維持在一定水準上運作,各器官也不能保持固定的工作能力,其結果是造成作業能力下降的現象。發生疲憊的原因有能源物質的耗盡、代謝產物在肌肉內堆積、氧氣不足、身體內部環境穩定性失調或破壞、體力或腦力的疲憊等不同的解釋。
疲憊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包括有:
@ 神經疲憊:又稱心理疲憊,肇因於大腦方面的心理緊張或壓力。
@ 身體疲憊:就是肉體疲憊。 中樞疲憊:中樞神經系統機能減低引起的疲憊。@ 末梢疲憊:起於運動神經纖維、肌肉內突觸、肌纖維與肌感覺器的疲憊。
@ 急性疲憊:一次肌肉作業後發生的疲憊。 慢性疲憊:長時間精神或身體疲憊的累積。
@ 局部疲憊:發生在身體局部位置的疲憊。@ 全身疲憊:全身性運動的疲憊現象。 運動疲憊是運動的結果造成運動能力的下降,有關運動疲憊的因素有能量儲存的消耗、運動強度、運動時間與心理干擾、評量疲憊的方法有血壓體位反射、閃光頻率融合、唾液PH值變化與站立測驗等方法。然而,最簡單的方法是測量運動能力本身。
克服疲憊之道,在於消除疲憊與恢復體能的措施,攝取抗疲憊物質,正確採取減少肌肉作業疲憊的有效方法。

採取以下對策來有效緩解和消除肌肉酸痛:

1.對酸痛的局部肌肉進行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加

速肌肉酸痛的緩解和恢復.

2.按摩局部酸痛肌肉,使之徹底放鬆.

3.對酸痛局部進行靜力伸展練習,保持"較勁"的伸展狀態2分鍾,放

松1分鍾.反復練習,天天堅持3~4次,可較好地緩解肌肉酸痛.

4.口服適當的維生素E,也是有效的對策.

5.利用電療 、針灸等手段,也可以適當地緩解肌肉酸痛.

希望你滿意

B. 肌肉酸痛是怎麼回事

產生肌肉酸痛的原因主要為乳酸堆積和肌肉痙攣。
肌肉收縮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糖代謝,就是有氧運動;若能量來自無氧糖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大部分由血液輸送到肝臟,轉變為肝糖原。當乳酸產生太多時,來不及轉變,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劇烈運動到一定時間後,由於體內營養物質消耗過多,氧的供應不足,則通過無氧酵解來補充能量。平時缺乏鍛煉的人,突然曾加運動量,更容易出現肌肉酸痛,是因為其組織中ATP的儲存量更少,有氧供能能力更差。肌肉內形成的大量乳酸無法迅速運達肝臟轉化為肝糖原,而在體內堆積,導致肌肉出現酸痛感.

發生肌肉酸痛時要與肌肉拉傷鑒別:

1、肌肉酸痛:無受傷史,酸痛在休息一段時間後發生,酸痛的范圍較廣泛,沒有局限性的壓痛點,經休息1-2天後酸痛明顯減輕或消失。可以通過休息、牽拉、按摩等得到緩解。

2、肌肉拉傷:有受傷史,疼痛范圍較小,最痛點在傷處,繼續運動時疼痛加重,經休息1-2天後疼痛不消失甚至加重。必須通過醫療手段進行治療。

肌肉酸痛是肌肉疲勞的具體象徵。表現為:疲勞無力、肌肉酸痛、僵硬等感覺。
消除肌肉酸痛的方法:

休息是消除肌肉酸痛最簡單並有效的方法。休息能減緩肌肉酸痛的症狀,並可緩慢促進代謝產物的排除,恢復肉酸痛部位肌肉組織的營養,使之恢復正常。休息並不是靜卧不動,可以散步,做輕體操,或初級瑜伽。

溫水浴或局部熱敷、按摩,可以加快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改善肌肉營養,加速肌肉中酸性代謝物的排除。通常溫水淋浴時間以10-15分鍾為宜,不要超過20分鍾,水溫在40-45℃之間為最合適;熱毛巾敷時間以10分鍾左右為宜,水溫不要太高,42℃左右防止發生燙傷。

合理營養:運動時被消耗的物質靠平時的營養物質來補充,所以膳食中要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食品種類多樣,易消化,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口服維生素C有促進結締組織中膠元合成的作用有助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和緩解酸痛。維生素E可以減少運動中肌肉有害產物(自由基等)的積累,緩解運動肌肉酸痛,降低劇烈運動對肌肉的損傷程度。

肌肉酸痛的預防:應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科學地安排鍛煉負荷;鍛煉時,盡量避免長時間集中練習身體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負擔過重;加強對重點肌肉,也就是即將練習時負荷重的局部肌肉的准備活動;運動後做整理運動,除做一般性的放鬆練習外,還應重視進行肌肉的伸展牽拉練習,這有助於預防局部肌纖維痙攣。

任何時候,我們不要忘記練習瑜伽的初衷,就是要自己感覺舒適、輕松、快樂、平靜。過分追求高難度動作或在練習時勉強自己做身體不能承受的體位,那就偏離了瑜伽的思想的預防:應根據不同體質、不同健康狀況科學地安排鍛煉負荷;鍛煉時,盡量避免長時間集中練習身體某一部位,以免局部肌肉負擔過重;加強對重點肌肉,也就是即將練習時負荷重的局部肌肉的准備活動;運動後做整理運動,除做一般性的放鬆練習外,還應重視進行肌肉的伸展牽拉練習,這有助於預防局部肌纖維痙攣。

C. 肌肉疼痛是什麼情況

肌肉疼痛原因有以下方面:

第一,勞損引起,由於長時間走路,受涼會引起乳酸類物質釋放,引起疼痛,可以熱敷,適當按摩,多注意休息,外用活血止痛葯物。

第二,外傷引起,如果存在肌肉拉傷或撕裂,可能會導致局部充血水腫,導致明顯腫痛,需要進行固定靜養,口服活血止痛葯物進行治療。

第三,炎症引起,如果存在細菌感染,由於炎症刺激,會導致紅腫疼痛,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炎葯物,促進炎症吸收。

第四,缺鈣引起,由於缺鈣以後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增強,從而導致肌肉的痙攣,會引起肌肉的疼痛,應該口服鈣片,平時多吃含鈣高食物,減輕疼痛,促進恢復。

D. 肌肉酸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排除病理性的,一般新手在健身初期訓練後或者幹了重活就會產生酸疼,因為在力量訓練後造成乳酸堆積會產生疼痛,或者在訓練中肌纖維良性發炎都會有酸疼。針對性的有氧運動,訓練後進行5-10分鍾的低強度有氧,能夠代謝身體中堆積乳,有效的緩解肌肉酸痛,一般選擇有氧比較針對性,比如進行腿部訓練後,可以跑步,單車之類的

其他什麼抖動身體啊,按摩啊,洗熱水澡啊,多吃水果蔬菜啊,蛋白質啊!這些也有用,但效果不算特別大。要細水長流,不影響工作生活,還是要控制運動量。如何判斷是肌肉損傷還是肌肉酸痛呢?如果運動之後回到家發現肌肉出現疼痛,那麼這個一般就屬於損傷。如果是運動之後,隔天出現的酸痛,一般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

E. 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許多人參加鍛煉後發現,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鍛煉後即刻出現,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現,持續2-3天後才逐漸緩解,如果說,肌肉酸痛是由於運動時乳酸積累所致,那麼,應該在運動時或運動後即刻達到高峰,怎麼會在第二天以後才出現呢,這種肌肉酸痛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應怎樣減輕或防止呢?
這種一般在鍛煉後24小時後出現的肌肉酸痛在運動醫學上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症"。鍛煉後24-72小時酸痛達到頂點,5-7天後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還有肌肉僵硬,輕者僅有壓疼,重者肌肉腫脹,妨礙活動。任何骨骼肌在激烈運動後均可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尤其長距離跑後更易出現。長跑者可出現髖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側伸肌和後側屈肌的疼痛,在肌肉遠端和肌腱連接處症狀更顯。在炎熱夏天進行極量運動後,除肌肉疼痛外,還可出現脫水、低鈣、低蛋白等症狀。
這種肌肉酸痛的確切原因還未完全清楚。
多數人認為,肌肉的過度使用可造成肌肉酸痛症,
其原因為:
1、肌肉的張力和彈性的急劇增加,可引起肌肉結構成分的物理性損傷。
2、新陳代謝的增加,代謝廢物對組織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經調節發生改變,使肌肉發生痙攣而致疼。
應怎樣防止?
1、鍛煉安排要合理。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原先出現的肌肉酸痛症的運動量,就較少出現症狀了。並且表現有特異性。例如下坡運動鍛煉一段時間後能減輕下坡鍛煉帶來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溫熱和塗擦葯物。鍛煉後用溫熱水泡洗可減輕肌肉酸痛。局部塗擦油劑、糊劑或按摩擦劑也可減輕疼痛。
3、牽伸肌肉的運動可減輕酸疼。牽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鬆和拮抗肌的緩解,有助於緊張肌肉的恢復。這種肌肉牽伸練習也為預防鍛煉時的拉傷打下基礎。
4、做好鍛煉時的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准備活動做得充分和整理運動做得合理有助於防止或減輕肌肉酸痛。

F. 肌肉疼是什麼原因

肌肉酸痛分為2種,一種是運動時或運動完即刻出現的肌肉酸痛,這是由於乳酸推積所致,因為這時乳酸含量達到高峰;另一種是運動第二天或第三天肌肉酸痛,這種酸痛大多因肌肉損傷所致;偶爾的肌肉纖維損傷導致的肌肉酸痛不足為奇,因為肌肉的生長的過程就是肌纖維的破壞到恢復的超量恢復過程,但長時間或劇烈的肌肉酸痛就是訓練過度的體現,會對身體產生很大危害。
預防的肌肉酸痛的方法有:
1、做好健身前後的肌肉拉伸動作,以靜態拉伸為主。
2、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原則,無論是負重還是訓練強度,對於初練的人無負重健身尚且出現肌肉酸痛,何況是負重呢,無論你能舉起多大的重量,都要從零強度慢慢加上去。
3、健身後補充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進行肌肉的修復。

一旦在健身中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可以採用冷敷和熱敷的方法消除酸痛,1到2天的冷敷緩解疼痛,接著1到2天的熱敷徹底消除疼痛,期間可以做一些簡單活動,如散步和伸展運動等。祝你早日成功,如對您有用請【選為滿意回答】,給個【贊同】表示鼓勵。

G. 肌肉酸痛是什麼原因

肌肉酸痛(muscle soreness)可由運動、感染性疾病等疾病引起。其理論有:①組織牽引:肌肉損傷而起。②肌肉痙攣:肌肉的反復性抽筋而起。③結締組織:肌肉的結締組織受傷(如肌腱)而起。事實上,肌肉的慢性酸痛是肌肉的損傷分裂所形成。
病因及常見疾病
1.運動
在運動後數小時到24小時左右出現的肌肉酸痛,通常持續時間在1~3天左右。原因,不外是肌肉受傷、肌肉痙攣或結締組織異常所引起,一般認為結締組織異常是引起肌肉酸痛的最大原因。
2.感染性疾病
如中東呼吸綜合征、西伯利亞立克次體斑疹熱、軍團病、龐提阿克熱、流行性腮腺炎、瘧疾等疾病過程中,均可出現體溫持續高熱,可高達40℃以上,伴有反復發作的寒戰,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
3.其他疾病
如反復緊張性損傷症、Wegner肉芽腫伴發的葡萄膜炎、腳氣病性心臟病等也常出現肌肉酸痛症狀。

H. 為什麼肌肉會酸痛

產生肌肉酸痛的原因主要為乳酸堆積和肌肉痙攣。 肌肉收縮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糖代謝,就是有氧運動;若能量來自無氧糖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而無氧運動時葡萄糖酵解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大部分由血液輸送到肝臟,轉變為肝糖原。當乳酸產生太多時,來不及轉變,就形成了乳酸堆積。
劇烈運動到一定時間後,由於體內營養物質消耗過多,氧的供應不足,則通過無氧酵解來補充能量。平時缺乏鍛煉的人,突然曾加運動量,更容易出現肌肉酸痛,是因為其組織中ATP的儲存量更少,有氧供能能力更差。肌肉內形成的大量乳酸無法迅速運達肝臟轉化為肝糖原,而在體內堆積,導致肌肉出現酸痛感.

I. 肌肉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運動停止12小時以後,第二天變得更加歷害,然後逐漸緩解,4-6天以後症狀消失! 緩解肌肉酸痛大多採用伸展拉長肌肉的方法,這可能是由於在拉長肌肉時,刺激了肌肉的高爾基氏腱器官,使其發生抑制性沖動的結果。從中樞來看,牽拉肌肉可以改變相應中樞的興奮性,並通過負牽張反射的作用來阻斷由於肌梭興奮過高引起的痙攣,以及改善由痙攣引起的局部組織缺血,從而改進肌肉的血流,促使受損組織的康復。
我知道的還有拿熱毛巾熱敷,最好拿那種很燙的~!!
還要手撮,把肌肉撮燙!
但是時間太緊了,希望對你有點幫助吧!
祝你好運!哦,另外,維生素e可以部分減輕鍛煉後的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