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寶寶突然發燒是怎麼引起的原因
擴展閱讀

寶寶突然發燒是怎麼引起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13 00:32:11

A. 寶寶發燒是什麼原因

發燒是身體有潛在感染或發炎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症狀。原因可輕可重,如果沒有伴隨其他症狀,就可能只是體溫控制中樞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發燒以外症狀出現,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視。
為了讓媽媽們不至於手忙腳亂,正確面對並處理寶寶發燒的問題,我們請楊健志醫師就新生兒科和一般兒科做門診統計,將寶寶發燒「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並標示其危險性。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5名)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葯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該疾病容易並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危險指數:★★★(第7名)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後的寶寶最容易得。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5.敗血症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迴流所致

7.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

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9.腸胃炎合並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症狀有:嘔吐、拉肚子、尿步、食慾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並脫水)。

10.川崎症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

B. 小孩子發燒有幾種原因

嬰兒發燒的原因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外在因素: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准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葯。分清低熱中熱和高熱 小兒發熱時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發熱是身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所產生的一種反應,這種反應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毒和細菌,從而有利於小兒的正常成長發育。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如果盲目急於退燒就可能掩蓋病情,干擾對病情的診斷。當體溫達到39℃以上時就要在醫生指導下退熱。有4%~12%的孩子在高熱時會發生驚厥,驚厥反復發作可能造成腦損傷,也是某些癲癇的先兆表現,還可能導致其它危險。因此,凡有高熱驚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兒,一旦高熱就應立即給予退熱處理。38.5℃以下物理降溫在給小兒退熱時,在38.5℃以下最好是選擇物理降溫,如多飲水、溫水加酒精擦浴等。 所有的退燒葯,如撲熱息痛、復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 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也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 如果非需要用退燒葯,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小兒常用的退燒葯有布洛芬、來比林、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也可以選用中葯如柴胡、羚羊角、清熱解毒口服液等,對小兒退燒效果也很好。 能不輸液就不輸 有的家長認為小兒感冒輸液比服葯退燒快,一到醫院就要求醫生給孩子輸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實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作用。我們的原則是能吃葯的不打針,能打針的不輸液,因為輸液有時會產生副作用。當服用抗病毒葯物不能退熱,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時,可考慮使用抗生素。但無論用什麼葯物,都要注意劑量不得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久;服葯期間要多給孩子喝水,以利葯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葯物對小兒身體的毒害。退燒葯不要和鹼性葯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孩子發燒,別急著降溫首先別忙著退燒,而是要搞清楚孩子發燒的原因。發燒不是一種疾病,它就像是身體的一個警鍾,提醒你身體內部出現異常情況。同時,發燒也是我們身體對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種防禦措施,從某種程度來講,適當的發燒有利於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有利於病原體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燒,就不要急於馬上退燒,否則會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發燒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傳染病都有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另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腸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現發燒的情形。許多情況必須經由醫師判斷,才能知道發燒的真正原因。細菌或病毒,兩類感染用葯完全不同一般來說,細菌與病毒是造成寶寶受到感染的最常見致病源,這兩種情況導致的發燒,處理辦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細菌感染,只要選准抗生素,治療效果就會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還沒有特效葯,可以服用病毒靈、板藍根沖劑、金銀花等。病毒感染的發熱到一定時間就會自行下降,切不可因為發燒就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葯都一股腦用上。寶寶發燒,葯別混著吃是否給孩子吃退燒葯,需要權衡一番利弊。葯物當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讓寶寶舒服點兒;但也很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2個月以內的嬰兒禁止使用任何退熱葯品。在一般情況下,葯物退熱治療應該只用於高燒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劑量一定要按醫生的要求去做。我們建議:在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再給孩子吃退燒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熱驚厥史,不妨在38攝氏度時就給孩子吃退燒葯。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長給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葯半小時沒退燒,又加栓劑,然而各種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葯效重疊。結果燒退得太猛太急,使得體溫速降至36攝氏度以下。又產生新的問題。家長可以選定一種退燒葯,熟悉它的使用劑量和間隔時間,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除了葯物退燒,運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幫助發燒的孩子降溫。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溫或溫水擦浴三種辦法,那麼,哪種方法最適合寶寶呢?酒精擦浴是以前人們常用的退燒方法,但是現在不提倡給寶寶用這種方法,用酒精擦拭寶寶的身體,會造成孩子皮膚快速舒張及收縮,對寶寶刺激大,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小寶寶酒精中毒。用冰枕或冰敷額頭方式退燒,是許多家長經常採用的。但六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宜使用這種方式,因為小寶寶易受外在溫度影響,使用冰枕會導致溫度下降太快,讓寶寶難以適應。另外,寶寶發燒時全身的溫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溫作用,倒不如溫水擦拭寶寶全身效果好。溫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溫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後背。使皮膚的高溫(約39℃)逐漸降低,讓寶寶覺得比較舒服。這時還可以再用稍涼的毛巾(約25℃)擦拭額頭臉部。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這些降溫處理時,如果孩子有手腳發涼、全身發抖、口唇發紫等所謂寒冷反應,要立即停止。為什麼呢?當病源侵入人體後,體溫都要升到一個相應的溫度,這就是設定溫度。降低設定溫度是給孩子退燒的關鍵。因為設定溫度若不改變,散熱的同時,身體仍然會發動產熱作用來達到目標體溫。這時用冷水給孩子擦澡,企圖通過散熱來退燒,不但無效,反而讓孩子發抖寒戰,非常痛苦,所以必須先用退燒葯物,降低設定溫度,這時再輔助物理散熱,體溫才會真正降下來。

C. 兒童突然發燒是什麼原因

帶孩子雖然辛苦,可平時正常的玩鬧,護理都還可以應付,當媽的最怕的就是孩子發燒了,簡直是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摺磨。我家孩子從出生到2歲,差不多燒了5回。每次只要孩子一發燒,感覺整個身體都緊張起來。

婆婆總說讓我別著急,小孩子發燒是長見識,每次燒退都會有進步。經過幾次後,自己真的也有這種感覺。有次孩子燒退了,突然就能指著東西和我交流了。孩子發燒真的能長見識?寶寶發燒家長先別急,過度治療反而不利寶寶成長。

發燒是免疫力正常的表現

當孩子身體受到細菌或者病毒的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發生作用,幫助孩子戰勝細菌和病毒,所以,孩子生病時發燒,其實說明孩子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經常生病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免疫力低,在和病毒細菌斗爭的過程中,孩子的免疫功能也能得到鍛煉。

打疫苗後可能發燒

孩子在注射疫苗後,可能出現發燒現象。因為注射疫苗就是通過將不具傷害力的細菌或者病毒注射入孩子體內,讓免疫系統熟悉這種物質,當再次遇到這種病菌時,就可以靠自身去消滅它。所以,當孩子注射疫苗後,有時會出現發燒現象,這是正常的。

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候,注射之前,醫生都會告訴家長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果孩子出現發燒且情況不嚴重,家長要多給孩子喂水,慢慢孩子體溫會恢復到正常。此外,孩子在出牙期,牙齦破損,容易感染,有時也會出現發熱現象,大多數是低熱。在孩子出牙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做好口腔清潔。

發燒不能過度治療

有次我家孩子晚上發燒39度,本來晚上迷迷糊糊的,一下就清醒了,趕緊把孩子爸爸叫醒,一起去醫院。結果去醫院後,醫生說孩子發燒時間不長,且沒有其他症狀,讓回家喂退燒葯多喝水,我當時特別不理解,孩子發燒度數這么高,為什麼不能用葯。

後來,我知道了,孩子發燒背後的原因很多,很多疾病剛開始都會有發燒的情況,有些症狀需要過段時間才能顯現,找不出原因就用葯,不但對孩子沒好處,還不利於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此外,2歲內的孩子,最好24小時後再去醫院。但是,對於6個月內的孩子,如果發燒,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

老人說孩子發燒長見識,其實孩子處於快速成長中,每天都會有新的成長,與發燒生病無關,更多的可能是對家長的一種心理安慰。有些家長在孩子發燒的時候過度緊張,要求醫生使用抗生素給孩子治療,一位追求效果快速,卻不知道影響的是孩子長久的健康。

寶媽們,你們在孩子發燒時都是怎麼做的

D. 一歲寶寶莫名其妙發燒怎麼回事

如果燒的不太高就不要理會他的小孩子高燒也會燒壞。她體內的。不好的細胞也是有益處的。如果燒的過高就應該看醫生的。希望採納。

E. 嬰兒突然發燒是什麼原因

發熱時人體正氣與病邪抗爭的保護性反應,是多種疾病的一種共同症狀。祖國醫學屬「溫病」和「傷寒陽症」范疇。 現代醫學認為,發熱時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傳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統或免疫性疾病,產熱過多,散熱過少或中樞神經系統體溫調節失常等多種因素所致。祖國醫學認為外因是感受六淫之邪,陽盛則熱,邪勢里傳,化火化熱;內因是臟腑氣血虛損,陰陽失調,熱盛傷陰,失血失水,導致陰液虧耗,水不制火,虛火上炎,故出現陰虛內熱;淤血內停,氣血不暢,新血不生,瘀郁化熱;或病後傷正,格陽於外,虛陽外越而發熱。 傳統醫學審症求因,辯病施治,辛溫解表,清熱解毒,使溫降熱退病自愈。 1:穴位貼葯療法 取穴:湧泉(雙足)、內關(雙手) 處方:生山梔9克,麵粉適量。 用法:葯研細末,放酒精或白酒內浸泡30-60分鍾,取出加麵粉適量,調製成餅,貼敷穴位處,膠布固定,夜貼晨取。 療效:發熱48小時內者輕症貼一次,重症兩次熱退,有效率達100%。 2:治急性高熱 處方:生石膏30克,青蒿12克,柴胡10克,黃芩9克 用法:日1劑,水煎,服兩次;重症日2劑,服4次 療效:用葯1-3天,退熱有效率達98.43%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F. 嬰幼兒發燒,大多情況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以前也有過這種經歷:當你放學回家的時候嗓子疼得厲害。媽媽用手摸摸你的頭,皺著眉頭,用體溫計量了量你的體溫。幾分鍾後,你就聽到了"發燒了"這個詞。

但發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孩子們會有?為什麼父母和醫生這么關心他們?一旦你發燒了,你如何擺脫它?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寶寶家長要視情況而定。主要看看寶寶的狀態,如果發燒的症狀不緩解,還伴隨著寶寶哭鬧等狀態,家長們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診療,遵醫囑,萬不可因自己的疏忽大意, 而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G. 嬰幼兒發燒,大多情況下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一、造成 寶寶發燒原因是啥

1、非病症要素

嬰兒體溫非常容易受外在環境危害:溫度過高(中署)、衣服褲子穿過多、水分攝入不足、水分外流(出汗、拉肚子)、屋子氣體不商品流通、運動過量前後左右、一些獨特葯品功效,其他如預防注射也很有可能造成發高燒。假如嬰兒體溫展現不穩定情況,那麼就應考慮到病症的概率。

4、退燒貼

退燒貼是最近幾年的新品,很時興,但是降燒實際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宣傳誇大其詞的實際效果。在小寶寶的前額貼上一貼,小寶寶的頭頂部會舒適一點,父母的心也會舒適一些。應該是有益吧。

H. 兒童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導致寶寶發燒的原因比較多,首先若是孩子感染了細菌感染,細菌感染進入體內可以釋放大量的毒素,從而引發機體發生炎症反應,嚴重反應就會引發孩子有發燒等臨床症狀。

另外,孩子發燒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侵入體內,可以刺激人體釋放大量的炎症細胞、炎症介質等炎症物質,而這些炎症物質能夠刺激機體出現發熱反應。

還有一部分孩子發燒有可能是跟中樞神經系統調節有一定的關系,例如孩子若是患了腦癱等疾病,也可引起長期低燒。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最常見還是感染,感染的話就是生病、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這種,其實大多數都屬於這種,太小的小孩子就是穿衣服太多,夏天也好,冬天也好,穿衣服太多,那個體溫出不來的話就會導致他發燒,這個是環境的原因造成的發燒。一般大點的孩子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會表達自己熱不熱,衣服的增減,就可以通過表達實現。太小的小孩子他不會,有的家長還會誤解,怕小孩子冷,怕著涼就拚命給他穿,那他熱的時候也穿那麼多,就會導致他發燒。另外一種就是脫水,就是體內水分不夠的話也會導致他發燒,室外溫度很高會導致小孩子中暑,就是中暑引起的發燒。

I. 小孩發燒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小孩發燒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是不是白天運動量太大出汗後涼到背部了引起半夜發燒,這個時候你可以用溫水擦洗寶寶全身,特別是胳膊窩下,不能把寶寶捂的太緊,給小孩吃點退燒沖劑,隨時用體溫計測試她的體溫,喝完葯後如果很快就出汗那就好了,表示她在散熱,應該很快就退燒的.散熱出汗後一定記得要小孩換乾燥的衣服,不然小孩會不舒服的.

J. 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是什麼求解

建議:對於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你提到的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的問題,為你解答如下。你好。嬰兒期生病,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容易高燒。反復不退是因為疾病的病程沒到,治療的療程不到。一般嬰兒病毒感染,發燒時間可以持續5天左右,體質好的寶寶,發燒可以持續5天以內。 你的寶寶現在是高燒,一般提示寶寶急症,有感染,有炎性病變。通過檢查血常規就可以明確了。所以家長帶寶寶到兒童醫院檢查血常規,針對性地治療,病情控制了,發燒這個症狀也會消失。 退燒只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輔助治療,目的在於緩解症狀,防止高熱驚厥。 寶寶體溫超過38.5度,需要用葯物降溫。兒童醫院降溫葯,一般用泰諾林或美林。兩種葯在臨床使用N年,比較安全可靠。兩次用葯間隔6-8小時,不足6-8小時,寶寶體溫再次升高,仍然用物理降溫。用葯前先測體溫,超過38.5度方可再次使用。物理降溫的部位:額頭,脖子兩側,(夏季)腋下兩側,腹股溝兩側,洗溫水澡均可以降溫0.3-0.5度。寶寶就會舒服的多了。 最後建議家長,及時帶寶寶就診,根據病情用葯,盡快讓寶寶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