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身一個月了,手臂上的肌肉一點沒長,是什麼情況
首先 如果要體現在數字上 哪怕有效訓練且營養充分 臂圍也長不出1cm 所以哪怕真有變化也是很難看出來的(否則一個月1cm 一年增粗12cm 我說可能你信么)
其次 不管營養是否充足 你的訓練從描述來看顯然是不到位的 發熱發脹最多說明熱身到位進入狀態 而訓練到位的標準是肌肉力竭 這還差的遠呢(假設你最大用15kg啞鈴彎舉8下 當你無法用5kg的啞鈴標准完成10下 基本就到位了) 新手的恢復能力並不算強 你扎實力竭1次 就一天休息根本不可能繼續
2. 為什麼胳膊那麼細,不長肉呢
一個人的體型由三個因素共同決定:一是,基因。這個是先天的,受父母的遺傳影響。二是,飲食習慣。吃的多的長的會相對胖些。最後一個就是鍛煉了。如果你想讓胳膊長肉,就得多做點上肢力量的鍛煉,比如引體向上,舉啞鈴,做俯卧撐等等。
3. 只有手臂不長肉!
我覺得人發胖的地方都是肚子。
要多運動手部,還有跳繩特別有效
此外附送增肥資料:
提升體能健康增重
「豆芽菜」、「竹竿」這些惱人的綽號、缺乏魅力、朝氣的形象、小號衣服都嫌大的尷尬……確實,瘦弱不僅在形象上失分,對健康而言,影響更大。容易疲倦、抑鬱、肌肉耗損,嚴重者免疫力變差、容易生病,對於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還會增加並發症、愈後不良的幾率。
人體要健康增重,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每天必須額外攝入500千卡熱量。當人體攝入的熱量大於消耗的熱量時,才能有多餘的熱量用於肌肉和脂肪組織的生長,經研究表明,體重無變化時,攝入和消耗的熱量是相等的,此時在飲食量和消耗量不變的基礎上,額外增加攝入3500千卡熱量,便可增重1斤左右。科學健康的增重方式是:將額外增加的3500千卡熱量分配到1周內攝取,即每天額外增加熱量攝取500千卡,1周的體重增加數控制在1斤左右。
其次,攝入熱量的分配必須科學。人體攝入的熱量主要來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這三種營養素,它們都可以產生熱量,但不能相互代替,否則對健康不利:如碳水化合物過多脂肪過少,會加重胃腸負擔;如脂肪過多而碳水化合物過少,則可能引起肥胖症、心腦血管疾病;如蛋白質過少,會使生長發育受抑、機體抵抗力降低……所以它們的攝入必須有一個科學的比例:人體攝入熱量的50%~60%左右應來自於碳水化合物,20%左右來自於蛋白質,其他來自於脂肪——這樣的比例,才能增「重」——感覺結實,而不是增「肥」——感覺虛胖,同時提升體能狀況。
所以,增加熱量的攝取,並不表示可以毫無忌憚地大吃大喝,也不是任何零食都可以隨便吃,因為目標是增「重」——感覺結實,而不是增「肥」——感覺虛胖,應該避免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品、肥肉、甜食等。
優恩瘦人增磅營養素為瘦弱人士輕松解決難題。為保證「壯」而不「肥」,它攝入的熱量由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按一定的比例供給。其中熱量的54%來自於碳水化合物、21%來自於進口高品質乳清蛋白、25%來自於脂肪,符合熱量分配的理想比例,徹底拒絕「肥油」。1天2杯,就等於兩頓精心搭配的營養餐。(岑岢)
1.「增重」不等於「增肥」
「增肥」顧名思義就系增加身體內脂肪組織的比例,而增重,其意義除咗包括脂肪組織的增加之外,仲函括肌肉組織比例的增加。
人體重量,來自骨骼、肌肉、脂肪、內臟以及水分,可以合理增加的只有脂肪與肌肉。健康增重其意義應該注重在肌肉上!脂肪的增加超過一定比例後對身體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影響,最直接關系明顯的是心血管疾病。
如何健康增重,其主要方法有三大要素:合理飲食、科學訓練、規律生活!不過,這三句話真的是說得容易,做得難。很多人都無法真正做到。
2.增重者的運動
增重者的運動首先要與減脂者的運動區分開,減脂者以有氧運動為主,而增重者則以力量運動為主,有氧運動只是輔助作用,不必常做!
力量訓練對於增加肌肉比例效果非常明顯。藉助啞鈴、杠鈴與訓練器材的使用,配合大肌肉群的完全收縮與放鬆,再與飲食輔助補充,可以達到肌肉的建造工程。(包括女性,不過女性增肌飲食與男性不同,有興趣者可以留言了解)
具體肌肉訓練方法,有興趣者系本貼留言共同研究。
3.增重者的飲食
高蛋白、高熱量飲食絕對系健康增重者的首選。少食多餐、同補充消化酵素以增加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亦都好重要。
蛋白質:
選擇優良的蛋白,特別系動物性蛋白,因為動物性蛋白組成與人類蛋白組成最接近,利用率最高。例如雞蛋、牛奶、肉類、海鮮等。如果植物性蛋白,必須氨基酸攝取量受到限制,必須多種組合先可以完成補充蛋白質的任務。植物蛋白裡面唯一一種含有全譜氨基酸的就是:大豆蛋白。但大豆蛋白有大豆異黃酮,系類雌激素,對於增肌者來說會妨礙有助肌肉生長的雄性激素分泌。建議不作選擇!
糖類:
增肌者對糖類選擇都系十分重要的一環,糖類提供身體必須的熱量攝取,以及脂肪燃燒、蛋白質合成的必須佐料,首選的糖類:米飯、土豆、番薯、南瓜、芋頭等。每日糖類攝取應該佔全日熱量攝入40%以上
脂肪:
應該以單元不飽和脂肪為主,這類脂肪多數來自植物,有降低膽固醇的功能。例如介花籽油、黃豆油,橄欖油等。還有部分必須脂肪酸,來自深海,深海魚油也是人體需要吸收的。
進食建議:
總脂肪<30%總熱量
飽和脂肪<10%總熱量
單元不飽和脂肪 10%~15%總熱量
多元不飽和脂肪<10%總熱量
4. 手臂不長肉是什麼原因
只要每天堅持運動, 即使只學一招也會有令你倍添自信的好效果。
1.雙手交叉向前推,至兩臂完全伸直,手心向前,保持靜 止2-3秒。雙手旋轉收回。目的是鍛煉內臂,使之結實。(10 -20次)
2.雙手交叉放於腦後,雙臂用力向上伸直、手心向上,保持2-3秒,放鬆收回。對改善內臂的鬆弛十分有效。(5-10次).
3. 使雙臂緊張,一隻手放於另一側肩部垂直下壓,被壓肩 用力向上聳起。(左右各3-4次,共進行5次)
5. 為什麼我多吃飯只長肚子上的肉,卻不長手臂上的肉
其實有很多的朋友都有腹部肥肉
因為腹部是很容易產生脂肪的地方
窗鎖我將給你介紹3種方法:
第一 常常在公園的健身器材里的扭腰器械上做扭腰運動【窗鎖建議】
第二 收緊腹部贅肉運動:【窗鎖建議】
1 上半身仰卧 膝蓋屈曲
2 上半身向前傾 指尖處級膝蓋 保持5秒
3 雙手緊扣雙膝 將膝蓋向上拉至腹部感到有拉緊的感覺
第三 吃完飯萬萬不可立刻坐在椅子上 因為這樣非常非常容易囤積脂肪【窗鎖建議】
【窗鎖建議】
希望這些方法對你有用 加油!!
6. 為什麼我手臂的肉那麼少 身體看起來很壯 吃的也很多 為什麼就不長肉
日常生活中手臂是活動最多的部位,但其運動的方向大多 為向前或向側,由於較少有向後的運動,因而手臂內側容易造、肌肉鬆弛、脂肪沉積缺少彈性,尤其是25歲以上的女性, 更能體會到雙臂缺少彈力的尷尬。要想擁有富有彈性、體現健康的雙臂還須面面俱到,趕快奉獻十招,只要每天堅持運動, 即使只學一招也會有令你倍添自信的好效果。
1.雙手交叉向前推,至兩臂完全伸直,手心向前,保持靜 止2-3秒。雙手旋轉收回。目的是鍛煉內臂,使之結實。(10 -20次)
2.雙手交叉放於腦後,雙臂用力向上伸直、手心向上,保持2-3秒,放鬆收回。對改善內臂的鬆弛十分有效。(5-10次).
3. 使雙臂緊張,一隻手放於另一側肩部垂直下壓,被壓肩 用力向上聳起。(左右各3-4次,共進行5次)
4.雙臂向前伸展,手心向下,手臂肌肉綳緊,同時外旋雙 臂至手心朝上,並漸向兩側打開。這組動作有助於鍛煉上臂, 使之勻稱。(15-20次)
5.雙臂自然彎曲、手掌用力伸開,再慢慢握成拳狀。動作 一定要緩慢、用力,有利於鍛煉小臂。(8-10次) 這組動作(1-5)屬靜態練習,有助於收緊鬆弛的肌肉, 減少手臂內側脂肪堆積下沉,恢復彈性。對於雙臂過於纖細, 想增強肌肉感的女性來說,下面的動態練習將幫你"強化"雙 臂,畢竟"骨感美"的年代早已過去,健康有活力的美才更加體現女性的魅力。此組動作可藉助一些輕重量級的器械,如小 啞鈴(2.5磅-5磅),沒有器械時,1瓶礦泉水、1本字典也可 任你信手拈來。重量的選擇要應人而異,量力而行。如果想練 出比較明顯的肌肉就要選擇重量略大的器械,練習時次數要相 對減少,而要想擁有流暢緊綳的線條,則要選擇輕重量器械, 並增加練習次數。
6.雙手共握一重物,垂直上舉,以肘為軸向後疊臂,直至 後側肌肉充分伸展,再用力把臂伸直,目的是鍛煉手臂後側松 弛的肌肉,令其結實有質感。(8-12次)
7.肩側推舉。雙手各握重物,肩側曲臂,手心向前,用力 向上推舉,至兩重物相碰,再原路收回。此動作集中鍛煉臂部 三角肌,以明顯改善肩部外觀,使雙臂挺拔,改變溜肩、窄肩 等不良形體。(10次)
8.雙手各握重物,手心向後,雙臂微曲,由體前成弧線向 兩側拉開至肘部略高於肩部,返回。(8-10次)
9.雙手各握重物,上臂稍貼緊軀干,以肘為軸,兩臂交替 向上做彎舉動作,至肌肉完全收緊,停2秒後向下伸直。(8- 12次)
10.雙手正握或反握重物,雙臂自然彎曲,腕部交替屈伸。 (8-10次)動態練習必然要用到一些重物,然而重量越大,動作不規 范的可能性就越大,手臂也容易受到損傷,因此建議用意念和 感覺促使肌肉緊綳,而不是單純依靠重量刺激肌肉。同時所有 動作都應慢速完成。為防止扭傷,提高身體的靈活性,鍛煉前 後都要做伸展運動,避免肌肉緊張結塊,保持良好的身體姿態。
說白了增肥其實很簡單,多吃不運動吃完就坐著或者睡覺,只見別人想減肥很少看到有人想增肥的呢,我天天想減肥可控制不住食慾,所以體重直線上升想長胖太容易了.最後是晚上多吃點因為晚上吃飯後不工作也很少活動,另外還要看你的生理構造看你是屬於那種體質,是那種咋吃也不胖的類型還是吃的少的那種,一般人都是吃的多就胖吃的少就瘦,如果是咋吃也不胖那就沒辦法建議你可以就咨詢營養師,其實我認為吧健康是最重要的無所謂胖瘦,只要身體好就好有幾點要提醒你
1、身體健康
建議做個全身身體檢查。別誤會,並不是說吃不胖的人身體有病。其實每個人每年最少要做一次身體檢查,可預防疾病防範於未然。如果檢測到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就要聽醫囑了。因為見不到你本人不知道你是哪種偏瘦型只能一個個跟你說了。先是病理型的瘦,這個分兩種:一種是要去蟲,吃點去蟲葯就行.因為病理型的可能身體里有寄生蟲你吃多少都沒用營養被寄生蟲吸走了,說出來不是想嚇你只是有什麼說什麼。另一種是腸胃粘膜太簿吸收不行。這樣的話,因為吸收不行所以吃的東西都拉出來了盲目的吃只是在浪費糧食。調理可就不是一天兩天的時間需要中葯慢慢調理。如果檢測是病理型的話基本上一個月胖10斤就難了。
2、飲食正常
早餐中餐晚餐必須准時,能保證風雨無阻的話胖很容易。吃的東西不要太講究該吃什麼就吃什麼不要挑食。我希望不管是減肥也好增肥也好,第一必須要保證身體健康。所以不贊同晚上喝啤酒這種是水充起來的只是有個啤酒肚身上基本沒有肉。可以適當吃點宵夜,吃宵夜很容易肥。油炸的東西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容易便秘容易造成臉色臘黃。給你的健康食譜是,早餐多喝豆槳吃麵包不是吃烤的哪種,是白麵包。中午是在公司吃由不得你,多喝點水抽煙的話就戒了吧!晚上在家吃就好辦了燙點湯:豬骨湯,豬腳湯,豬肚湯,瘦肉湯也行,可以燙點糖水放冰箱想喝的時候喝一點。睡前喝杯牛奶,養顏增肥又催眠
3、充足睡眠
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盡量在10:30前睡覺。如果工作壓力比較大早點睡覺可以舒展下壓力。也可以睡覺前放點輕音樂,這樣可以緩解工作壓力,壓力是身體健康的一大威脅。充足的睡眠會讓你每天精力充沛壓力也會適當緩解。
4、心情愉快
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有空的話看看笑話聊些輕松的話題。不過話說回來了有的人天生長不胖也是有原因的1.由於瘦人的體質引起的,即身體已經具備了產生這種現象的生理狀態。首先是基礎代謝較高。基礎代謝是指每個人在維持基礎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收支,個體差異很大。基礎代謝高人體消耗的能量也較多。
2.瘦人皮下脂肪較薄體熱容易喪失,為此體內需要產生較多的熱來平衡,故消耗能量較多即使吃得較多也不易發胖
3.一些精神因素所致,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分解了脂肪,尤其是受到某種精神壓力的刺激更為明顯可使人短時間消瘦。有些人吃得再多也不胖,其最大的生理特徵也表現在胃腸系統較弱消化吸收無法正常運作,吃進的食物以不消化的形態被排泄掉致使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實際上是與肥胖一樣處於病態
與瘦人相反有些人吃得並不多但卻會發胖,這是由於生理上基礎代謝較少脂肪形成旺盛,精神壓力較小的生活狀態形成的。當然也包括消化吸收能力強排泄功能較弱。主要原因,肥胖幾乎都是由於過食而引起的。調查表明,肥胖者通常都是在出現發胖的情形後才開始吃得少,但人體一旦肥胖之後即使少食也很難消除肥胖。這是由於我們的身體會在體內作自動的物質代謝平衡,會朝著原有脂肪形成的軌道去運行,調整已經被減少的食物更加合理的生成脂肪。所以不從根本上加以改變就無法擺脫肥胖的狀態
7. 為什麼人長胖了,手臂卻不長胖呢
可能是骨頭小
8. 為什麼我的胳膊就是不長肉呢,汗!汗!汗!!!這樣的情況是不是病或者什麼的能詳解的來說說
人的脂肪分布是有其規律性的,腸系膜下優先分布,就是俗稱的「大肚腩」拉!為什麼要長肥肉呢?不可理解~
9. 為什麼我的胳膊老是長不胖
你的脾經膽經有問題;
血是治病防病的重點,而血液是否充足完全取決於我們所吃的食物營養是否豐富、搭配是否合理,以及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能力如何。食療需要貫穿於人的一生,並落實在每一天、每一頓飯上面。"人是鐵,飯是鋼",有時一頓沒吃或沒吃飽,身體就有反應,就會不舒服、難受。你們一定知道中國有句老話:三分治,七分養。如果長期不注意飲食,不注意保護你的胃腸【你的後天之本】,你的身體也就不可能健康。
告訴你幾個方法:
1.每天早6-8時前喝一碗大棗小米粥和生薑紅糖雞蛋湯。【生薑帶皮煎】
2.應該保證一日三餐吃熱、吃飽、吃好,三餐不合理,健康遠離你。滿足食物「金字塔結構」,即百分之五十谷類食品,百分之三十新鮮應季蔬菜類食品,百分之十五魚、肉、蛋類食品,百分之五油脂類食品。
3.一定要穿暖和,手足溫熱為標准。停止一切冷飲、生冷硬食物 ;
4.千萬不要喝牛奶,慎吃西葯、打點滴,因為都性酸。
5.睡前熱水泡腳20分鍾,同時趁熱喝一碗當歸生薑紅糖雞蛋湯。
6.必須保證21時--凌晨5時有效睡眠。夜裡是人們長氣血的時間,也是肝肺臟工作的時間,對人體的健康極為重要。最好中午11-13時能夠抽30分鍾時間睡午覺;
7.保持開朗愉快的心情,適當運動鍛煉。堅持每天敲膽經穴位【立正時,手中指處;】10分鍾。
這是你的防病治病、固本培元要方。
這樣做了,你的病可以好一大半;
10. 明明每天吃的很多怎麼就是胳膊不長肉只是肚子變胖
怎麼可能長 身體是處於節能狀態的 只吸收 不增長 除非你有需求 說白了就是運動 不然它不會浪費營養在肌肉上 因為你的生活狀態說明了你對肌肉強壯需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