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
心跳過緩是什麼原因:
1、生理性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竇性心律的頻律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現心動過緩。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如無器質性心臟病存在的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心動過緩若心率低於40次/分,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如頭暈、胸悶、突然暈厥等
。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因此,平時經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症狀者,應當注意數數平靜時及有不適症狀時的脈搏數。如果不是一個經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的心率總是偏慢,尤其小於每分鍾50次,或是不適症狀出現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2. 什麼原因造成心跳過緩
1、生理性原因——當迷走神經張力增強時,可發生竇性心動過緩。青少年與運動員較多見。竇性心律的頻律隨年齡增長而減慢,因此老年人也可出現心動過緩。
2、病理性原因——常見心肌炎、冠心病或心肌病累及竇房結;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心動過緩在40~60次/分時,如無器質性心臟病存在的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症狀。心動過緩若心率低於40次/分,則會出現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狀,如頭暈、胸悶、突然暈厥等
。
引起心動過緩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
病理性竇性心動過緩的表現為有不適症狀的心跳慢。病因多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甲狀腺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或使用了有減慢心率作用的葯物(如倍他樂克、異搏定、洋地黃類葯物、利血平等)。
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房室傳導阻滯的表現為心跳有較長時間的停搏。引起這種情況的病因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傳導系統退行性改變、先天性房室傳導組織、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停搏時間超過3秒是非常危險的,可引起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
因此,平時經常有乏力倦怠、心臟不適、頭暈、一過性眼黑或暈厥症狀者,應當注意數數平靜時及有不適症狀時的脈搏數。如果不是一個經常愛運動的人,平時白天的心率總是偏慢,尤其小於每分鍾50次,或是不適症狀出現時患者的脈搏明顯減慢,或有很長時間的停搏時應當引起注意,要到醫院心內科的心律失常門診進行詳細的檢查。
3. 心臟過緩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如果心臟的最高「司令部」——竇房結發出「指令」的頻率少於每分鍾60次,就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引起竇性心動過緩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體中,醫生們經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鍾60次的人,他們大多數為體育運動員,或者重體力勞動者,雖然心跳次數減少了,但心臟每次搏動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這種心律失常屬於生理性的范疇,無需治療。還有一部分人的心動過緩是由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顱內壓增高、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等病症引起,應給予相應的治療,尤其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引起的心動過緩更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當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變等因素影響到竇房結時,竇房結的功能逐漸減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鍾發放的激動頻率減少,從而出現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的症狀。對於確診的病竇綜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減慢心率的葯物。如果沒有伴隨快速的異位心律時,可以應用加快心率的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如已發生異位快速心律,使用此類葯物要慎重。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4. 心跳過緩什麼原因怎麼辦
您好!無需作特別的處理。正常人心跳次數是60~100次/分,小於60就稱為心動過緩,心動過緩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力活動較多的人。
5. 心率過緩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竇性心律慢於每分鍾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葯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
臨床表現: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一般無症狀。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時常可引起心絞痛、心功能不全或暈厥等症狀。
診斷依據:
心電圖顯示竇性P波,P波速率低於每分種60次,PR間期大於0.12秒。
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種50次,無症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葯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症、支持治療。
用葯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於每分鍾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於每分鍾40次.
療效評價:
1.治癒:心率提高到每分鍾60次以上,自覺症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鍾50次以上,自覺症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後心率無變化,症狀無緩解。
參考資料:http://www.fx120.net/JBZT/NK-1/XNK-1/XLSC-1/GHXXLSC/DXXDGH/lm2608_1.htm
6. 心動過緩是由於什麼原因引起的
心動過緩通常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對於生理性的原因,例如年齡過大或者長期從事體育運動者,都會出現生理性的心動過緩。對於病理性的心動過緩,通常稱之為首先有病態竇房結功能障礙,會引起病理性的心動過緩。另外對於心臟供血不全的患者,例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也會有心動過緩的情況發生。房室傳導阻滯時,患者會出現心動過緩的情況。另外對於內分泌代謝類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也會出現心動過緩的情況發生,在嚴重感染而導致膿毒血症休克時,患者也會出現心動過緩。最後,在寒冷刺激或者海水淹溺,也會有心動過緩的情況發生。流行性感冒、傷寒、甲狀腺機能減退、白喉恢復期、阻塞性黃疸、顱內壓增高、某些感染如鉤端螺旋體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垂體功能減低、高血鉀、鹼中毒、食管憩室、抑鬱症,都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侵及竇房結,慢性缺血性心臟病,竇房結炎症,竇房結動脈的血栓、擴張、炎症,某些心肌病如澱粉樣變性,法洛四聯症或大血管錯位術後,微生物累及心臟,出血進入竇房結,家族性竇性心動過緩,累及心臟抑制中樞或加速中樞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均可導致心動過緩的發生
7. 心率過緩的原因是什麼
很多研究都表明,"靜息心率越慢,壽命越長"。孫寧玲說,靜息心率每分鍾60~75次是理想狀態。研究發現,靜息心率在60次左右,人的壽命可 達93歲。此外,動物界也有相同的規律,老鼠的心跳可達每分鍾500次,但壽命僅2年,烏龜心跳僅為每分鍾6次,壽命可長達200年
相反,靜息心率大於80次的壽命就會縮短。這是因為心率越快,心臟的舒張期就會縮短,心肌供氧減少,從而引起心臟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同時,心率增快也會直接導致心肌耗氧增加。長此以往,會增加心肌梗死、慢性心衰的發生率。要想長壽,最好把靜息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冠心病病人也要在55~60次左右。不過要注意的是,靜息心率過慢也存在一定危險,如果慢於55次,就需要去醫院做檢查。放緩心率是一項需要在生活中長期積累的"工程"。首先就是要運動。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變慢。雖然運動時心 率加快,但運動能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其次是保持適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因此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8. 心律過緩的原因
心率過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是生理性不需要治療的,是正常的反應.病理性需要治療,主要上由於心臟供血不足有很大關系,引起心臟負荷家重而導致的,所以治療上應該用氧療和葯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比較好,最有效的.
正常人,特別是長期參加體育鍛煉或強體力勞動者,可有竇性心動過緩。睡眠和害怕也會引起一時性心動過緩。再如一些手法壓迫眼球,按壓頸動脈竇,嘔吐,血管抑制性暈厥等,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對於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特別是有昏厥史者,成人每分鍾心跳頻率在60次以下者稱心動過緩。但是,經過長期體育鍛練或重體力勞動者,雖然每分鍾心率只有50~60次,但精力充沛,無任何不適者則不屬於病態。如果平時心率每分鍾70~80次,降到40次以下時,病人自覺心悸、氣短、頭暈和乏力,嚴重時伴有呼吸不暢、腦悶,有時心前區有沖擊感,更重時可因心排出量不足而突然昏倒。
9. 心率過緩是由什麼引起的
引起心率過緩的原因很多:1,心臟本身的病變,如竇房結功能減低《多見於老年人》,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膈面心肌梗塞,風心病等。2,身體其它器官的病變,如甲狀腺功能減低,慢性腎炎致高血鉀等。3,葯物,使用心得安量過大,等等。4,有的運動員,長期鍛煉,心臟收縮有力,心率可較慢,不是病態。5,亦見於植物神經紊亂者,如迷走神經亢進者
10. 心率過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你可以用一個聽診器或把你的手放在你父親胳膊的主動脈上聽一下你父親的心臟跳動情況,如果心臟跳動很有規律且有力,那就是你父親體質好,沒問題。如果心臟跳動不規律,就可能是心臟病了,如果是跳動過緩且無力,那就是血脂稠了,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