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遊客穿越西藏遭遇雪崩,同伴大聲呼喊快逃,遭遇雪崩該如何緊急避險
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在雪地里大聲呼喊會發出多種頻率的聲波,通過空氣傳遞給積雪層後,就會引起山峰上積雪層的震動。若有一種喊叫聲的頻率與積雪層固有的頻率接近或者一樣,就會形成共振,積雪層可能因為強烈的震動而發生避開雪崩 為了減少雪崩造成的危害,尤其是春天,氣溫較高,風也較大,更容易出現雪崩。
如果我們遇到雪崩,積雪滑落的速度非常的快,形成的氣流也可能將我們甩出去,所以我們需要以各種方式為自己爭取存活時間。往側面跑,來避開雪崩,雪崩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200千米每小時,不管雪崩發生在上坡還是下坡,我們都必須向側面跑,切記不能往下坡跑。此外,我們如果不能避免雪崩的話,那麼我們就只能抓住一塊岩石或者樹,這樣在面對小型雪崩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停不下來,由於人體的密度比較大,當我們被雪掩埋時,我們要努力保持身體穩定,給自己留一個呼吸的空間。雪崩速度會漸漸減慢,用力的把身體頂出去,將手伸出去,以便搜救人員找到自己的幾率更大。逃生時請切勿惦記自己攜帶的物品,為了逃生不受拖累必須把拖累品拋棄,受傷時不要做無力的掙扎,保持自身熱量和體力等待救援。
B. 雪崩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雪崩常常發生於山地,有些雪崩是在特大雪暴中產生的,但常見的是發生在積雪堆積過厚,超過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時。
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緩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這是一種冰的六角形杯狀晶體,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冰碴相似。這種白霜的形成是因為雪粒的蒸發所造成,它們比上部的積雪要鬆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積雪與上層積雪之間形成一個軟弱帶,當上部積雪開始順山坡向下滑動時,這個軟弱帶起著潤滑的作用,不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還帶動周圍沒有滑動的積雪。
人們可能察覺不到,其實在雪山上一直都進行著一種較量:重力一定要將雪向下拉,而積雪的內聚力卻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當這種較量達到高潮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外界的力量,比如動物的奔跑、滾落的石塊、刮風、輕微的震動,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聲,只要壓力超過了將雪粒凝結成團的內聚力,就足以引發一場災難性雪崩。例如刮風。風不僅會造成雪的大量堆積,還會引起雪粒凝結,形成硬而脆的雪層,致使上面的雪層可以沿著下面的雪層滑動,發生雪崩。然而,除了山坡形態,雪崩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人類活動。據專家估計,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們的隊友造成,這種雪崩被稱為「人為休閑雪崩」。
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運動愛好者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成為雪崩的導火索。如果人被雪堆掩埋,半個小時內不能獲救的話,生還希望就很渺茫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報道說某某人在滑雪時遭遇雪崩,不幸遇難。但那時雪崩到底是主動傷人,還是在人的運動影響下如影隨形地發生就不得而知了。
C. 為什麼會發生雪崩
雪崩的發生要視條件而定,25°-60°的雪坡均有雪崩的危險,而30°-45°的雪坡最容易發生大雪崩。另外,向陽的雪坡由於易於融雪容易發生雪崩,光滑、無植被或岩山表面的山坡也容易發生雪崩。一般來說,新雪後次日天晴,上午9時-10時容易發生雪崩。
通常雪崩從山頂上爆發,在它向山下移動時,以極高的速度從高處呼嘯而下,用巨大的力量將它所過之處將一切掃盪凈盡,直到廣闊的平原上它的力量才消失。一旦發生,其勢不可阻擋。這種「白色死神」的重量可達數百萬噸。有些雪崩中還夾帶大量空氣,這樣的雪崩流動性更大,有時甚至可以沖過峽谷,到達對面的山坡上。
雪崩其實並不全如雪龍般滾滾轟塌而下,也有如松軟的雪片般飄落的,而這往往是整個雪塊或大量冰塊崩瀉的前兆,如不及時躲避,非常危險!最危險的空降雪崩會以粉狀雪片的形式,以每秒90米的速度沖落,將所過之處的一切掃盪凈盡。
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佔全部高山遇難的1/2-1/3。但是,探險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如果所遇雪崩處正是在雪崩的通過區,危險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帶到堆積區,生還的機率就很小了。
那麼發生雪崩如何逃生?
1、首先,無論如何都不要慌忙亂跑,一定要保持冷靜清晰的思維,並馬上調動你所知的一切來自救,因為下一秒你做出的逃生選擇,往往就決定了你的生死命運。
2、接著,一定要剋制往山下逃的求生沖動,同時請只向雪崩路徑的兩側加速逃跑。
3、不要用滑雪撤離,只有當你恰好處在雪崩路徑的邊緣,才能使用滑雪的方式快速逃生。
4、如果雪崩規模大到無法逃離其路徑,請立即尋找掩體或可以抓抱住的物體。例如突出的岩石,請躲到它背對雪崩的一面,或者牢牢抓住它,直到雪崩停止。
5、如果你身邊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事物,又無法逃離之時,請迅速身體前傾,並雙手捂緊你的口鼻,以避免因為雪的沖擊掩埋導致窒息。
6、如果不幸被雪掩埋,第一時間是要判斷好自己的上下方位,確認好後就馬上動手挖開阻隔你通往外界的雪,一定要趕在雪凝固前逃出來。
7、不論是否逃脫雪崩,如果出現受傷不能行動,而且附近沒有同伴時,請不要做無用的掙扎,而應該努力減少自身熱量的損失和耐心等待救援,並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睡著。
8、逃生時,切勿惦記自己攜帶的物品,必要時,我們還要將拖累自己逃生速度的背包之類迅速拋棄。因為當前最要緊的事情,就是拯救你自己。
專家提示:在一些特定時期,降雪、大霧、暖風、地震及其後兩三天,最好不要進入雪崩危險區,無論何時進入雪崩危險區時,都不得單獨行動。
D. 發生雪崩有哪些原因
雪崩多發於山地,一些是在特大暴雪中形成的,但常見的是發生在積雪堆積過厚,超過了山坡面的摩擦阻力時。雪崩的原因之一是在雪堆下面緩慢地形成了深部「白霜」,這是一種冰的六角形杯狀晶體,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冰碴相似。這種白霜的形成是因為雪粒的蒸發所造成,它們比上部的積雪要鬆散得多,在地面或下部積雪與上層積雪之間形成一個軟弱帶。當上層的積雪開始向下滑動時,這個軟弱帶就起到了潤滑作用,不僅加速雪下滑的速度,而且還帶動周圍沒有滑動的積雪。
其實,雪山上一直都進行著一種較量:重力一定要將雪向下拉,而積雪的內聚力卻希望能把雪留在原地。當這種較量達到高潮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外界的力量,比如動物的奔跑、滾落的石塊、刮風、輕微地震動,甚至在山谷中大喊一聲,只要壓力超過了將雪粒凝結成團的內聚力,就足以引發一場災難性雪崩。例如風,風會造成雪的大量堆積,雪粒凝結,形成硬而脆的雪層,致使上面的雪層可以沿著下面的雪層滑動,發生雪崩。
雪崩除了受山坡形態影響外,還取決於人類的活動。據有關專家估計,90%的雪崩都由受害者或者他們的隊友造成,這種雪崩被稱為「人為休閑雪崩」。滑雪、徒步旅行或其他冬季運動愛好者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成為雪崩的導火索。而人被雪堆掩埋後,半個小時不能獲救的話,生還希望就很渺茫了。電視上經常會有這樣的報道,說某某人在滑雪時遭遇雪崩,不幸遇難,但那時,雪崩到底是主動傷人,還是在人的運動影響下,迫不得已發生就不得而知了。
E. 發生雪崩時人們該怎麼躲避
自我防護
為了防止雪崩帶來的危害,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有關雪崩的基本常識。雪崩一般有如下幾種。
●誗松軟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風斜坡的雪不像山腳下的雪那樣堆積緊實。在斜坡背後會形成縫隙缺口。它可能給人的感覺很硬實和安全,但最細微的干擾或者像一聲來復槍響的動靜,就能使雪片發生崩落。
●誗堅固的雪片崩落。
這種情況下的雪片是由於受到大風和溫度差異大而形成的。爬山者和滑雪者的運動就像一個扳機,當他們踩在上面行走時,會產生隆隆的聲音,隨後整個雪塊或大量危險冰塊崩落。
●誗空降雪崩。
在嚴寒乾燥的環境中,持續不斷新下的雪落在已有的堅固的冰面上可能會引發雪片崩落,這些粉狀雪片以每秒90米的速度下落,會迅速將人吞沒,如果未被覆蓋住口鼻還有生存的機會,但被淹沒後吸入大量的雪就會引起死亡。
●誗濕雪崩。
濕雪崩一般出現在初冬和初春。這段時期的雪崩主要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帶起樹木和岩石,產生更大的雪粒。當它停下時,差不多馬上會凝固,很難進行搶救。
不管遇到哪種雪崩,我們都要採取緊急的自護、自救措施,方法如下。
緊急避險
●誗遇到雪崩應朝雪崩方向的側面逃跑。
●誗丟掉包裹、雪橇、手杖或者其他沒用的東西,覆蓋住口、鼻部分以避免把雪吞下。
●誗休息時盡可能在身邊造一個大的洞穴。在雪凝固前,試著到達表面。
●誗扔掉你一直不能放棄的工具箱——它將在你被挖出時妨礙你抽身。
●誗節省力氣,當聽到有人來時大聲呼叫。
愛心提示
當我們不幸遇到雪崩時,萬一躲不開了,我們應該馬上趴下,用爬行姿勢在雪崩面的底部活動。
F. 雪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雪崩是一種所有雪山都會有的地表冰雪遷移過程,它們不停地從山體高處借重力作用順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時速度可以達20-30米/秒,體積可以是幾百立方、幾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於從高處以很大的勢能向下運動,譬如從6000米高處向下墜落或滑落,故有極快的速度甚至會形成一層氣墊層。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當它從你上面「飄」過或「飛」過時,你可能會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當然,在其前端會因快速沖擊形成強烈的氣浪,因此有時雪崩體本身未到而氣浪已把前進路上的一切阻擋物沖得「人仰馬翻」。 雪崩的形成和發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區、通過區、堆積區。 形成區大多在高山上部,積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過50-60度的雪坡,懸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區,有經驗的高山探險者應該看得出來。雪崩的通過區緊接在形成區的下面,常是一條從上而下直直的U形溝槽,由於經常有雪崩通過,盡管被白雪覆蓋,槽內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沒有大的起伏或障礙物,長可達幾百米,寬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會太寬,否則滑下的冰雪就不會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積區同樣是緊接在形成區的下面,是在山腳處因坡度突然變緩而使雪崩體停下來的地方,從地貌形態上看多呈錐體,所以也叫雪崩錐(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為干雪崩、濕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塊雪崩,它們的形成和發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氣候條件。一般而言,大雪剛停,山上的雪還沒來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滲入下層雪中再形成凍結之前,這時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當此種雪發生雪崩時,氣浪很大底層也容易生成氣墊層。探險隊伍遭遇此類雪崩時,人可以被裹入雪崩體中並隨雪崩飛瀉而下。 雪崩的發生還有空間和時間上的規律。就中國高山而言,西南邊界上的高山如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橫斷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風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較豐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積雪也比較多,故易發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爾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極地氣團的影響,冬春降水也比較多,所以這個季節雪崩也比較多。 中國科學院研究雪崩的專門機構——雪崩觀測研究站,就設在天山中部的地區。天山中部冬季積雪和雪崩經常阻斷山區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地經常發生的雪崩也是供給現代冰川發育的重要來源之一。當然在這種地區選擇合適的登山時間就比較苛刻。與此同時,在我國西部靠近內陸的昆侖山、唐古拉山、祁連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較少,也沒有明顯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較少,選擇合適的登山時間也就比較寬裕。另外,這些內陸山地相對高度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較緩和。而前述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對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達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較陡,發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勢能也就更大。 避開雪崩 為了減少雪崩造成的危害,高山探險者應該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首先,探險者要正確判斷登山路線上有無雪崩痕跡。要注意識別組成雪崩的三個區段,以及雪面上是否有雪團滾落而留下的條痕軌跡。行軍時要避免走雪崩區。實在無法避免時,應採取橫穿路線,切不可順雪崩槽攀登。1957年我們在貢嘎山登山時,有很長一段是沿著雪崩槽西側行軍的,這就已經隱含著危險。在橫穿時要以最快的速度走過,並設專門的瞭望哨眼睛緊盯雪崩可能的發生區,一有雪崩跡象或已發生雪崩要大聲警告「雪崩」,以便趕緊採取自救措施。 高山探險時,無論是選擇登山路線或營地,應盡量避免背風坡。因為背風坡容易積累從迎風坡吹來的積雪,也容易發生雪崩。行軍時如有可能應盡量走山脊線,走在山體最高處,可以免去雪崩威脅。在選擇行軍路線或營地時,要警惕所選擇的平地可能就是「陷阱」。因為在陡峻的高山區,雪崩堆積區最容易表現為相對平坦之地。 大雪以後1-2天內不要登山行軍,應該等待新雪崩塌殆盡後再登山。大雪之後常常伴有好天氣,必須放棄好天氣等待雪崩過去!這是一種很難的選擇,只有隨機應變,視具體情況而定了。實在不可避免時,應在上午10時以後,再穿越雪崩區。因為,此時「早起」的太陽已照射雪山一段時間了,若有雪崩發生的話也多在此時以前,這樣也可以減少危險。在人們經常有活動的地段,也可以用炮轟的手段主動把雪崩形成區的積雪「轟」下來。在高山行軍和休息時,不要大聲說話,以減少因空氣震動而觸發雪崩。此外,行軍中,最好每一個隊員身上系一根紅布條,以備萬一遭雪崩時易於被發現。 高山探險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活動,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可能釀成大禍。高山探險也需要冷靜,有時必須有承認失敗的勇氣,一味地逞強和賭氣是危險的。
G. 遊客穿越西藏一峽谷偶遇雪崩,遇到雪崩時如何自救
近日有遊客經過西藏波密縣八蓋鄉,在穿過易貢大峽谷時遭遇雪崩,山頂上的積雪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峽谷中間傾落,幸好遊客們迅速離開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之後遊客把視頻傳到網上,很多網友都在驚嘆大自然威力,同時也意識到了在雪山的危險性,如果我們在野外雪山或者在雪山上滑雪遭遇到雪崩了怎麼辦?我們該如何自救。
H. 雪崩產生的危害有哪些
雪崩對登山者、當地居民和旅遊者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
在高山探險遇到的危險中,雪崩造成的危害是昀為經常、慘烈的,常常造成「全軍覆沒」,因雪崩遇難的人要佔全部高山遇難的1/3~1/2。但是,探險者遭遇雪崩的地理位置不同,危險性也不一樣。如果所遇雪崩處正是在雪崩的通過區,危險要小一些;如果被雪崩帶到堆積區,生還的概率就很小了。雪崩摧毀森林和度假勝地,也會給當地的旅遊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I. 遇到雪崩時要怎麼自救
當山坡積雪內部的內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時,便向下滑動,引起大量雪體崩塌,人們把這種自然現象稱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同時,它還能引起山體滑坡、山崩和泥石流等可怕的自然現象。因此,雪崩被人們列為積雪山區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
3、雪崩已經發生:在眾多雪崩時被掩埋遇難的情況里,窒息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被埋在雪中時應使用衣物(護臉、手套、圍脖等)掩住口鼻,防止積雪進入。確保雪崩停止後解除所有滑雪裝備,如雪鞋、雪板。盡量回憶雪崩發生時自己的位置,嘗試辨別上下方向,並立刻動手挖開阻隔你通向外部的雪,一定要趕在雪凝固前逃出,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這一過程丟掉一切妨礙向外挖進的東西。如果出現受傷不能行動且附近沒有同伴的情況,請不要無謂掙扎,應努力減少自身熱量損失,耐心等待救援,千萬不要睡著!並嘗試用手機等通訊設備聯系救援人員。
J. 雪崩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它的發生為何沒有任何預兆
因為內部的變化及其細微。
雪崩是人類攀爬高山時會遇到一種自然現象,是最具危險的災害之一。長期以來,雪崩被稱作是“白色死神”,這個稱號,可以看出雪崩危害有,在技術不太發達的古代,面對雪崩,沒有人能逃脫。不僅因為威力巨大,發生之前沒有任何預兆。那麼雪崩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遇到雪崩,不要往山下跑,大多數人的反應是逃跑,以為到山下平安無事,奔跑的速度不可能比雪花的速度快,往山下跑是條死路。避開積雪的方向,向兩邊跑,跑到較高的地方。雪崩比較分散,閉口屏氣,雪崩帶來的氣浪不比積雪沖擊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