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 什麼叫流砂流砂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流砂產生的原因分析
1(當坑外水位高於坑內抽水後的水位;坑外水壓向坑內流動的動水壓大於顆粒的浸水密度;使土粒懸浮失去穩定變成流動狀態;
隨水從坑底或四周湧入坑內;如施工時採用強挖;抽水愈深;動水壓就愈大;流砂就愈嚴重。
2(由於顆粒周圍附著親水膠體顆粒;飽和時膠體顆粒吸水膨脹;使土顆粒密度減小;因而在不大的水沖力下能懸浮流動。
3(飽和砂土在振動作用下;結構被破壞;使顆粒懸浮於水中並隨水流動。
4(易產生流砂的條件是,其一;水力坡度較大;流速大;當動水壓力超過土粒重量;達到能使土粒懸浮時;即會出現流砂現象:其二;土層中有厚度大於250mm的粉砂土層:其三;土的含水率大於3%以上或空隙率大於43%:其四;土的顆粒組成中土粒含量小於10%;粉砂含量大於75%:其五、砂土的滲透系數很小;排水性能很差。
2 防治措施
1(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或「使動水壓力向下」;土坑底土粒穩定;不受水壓力干擾。
2(安排在全年最低水位季節施工;使基坑內動水壓減小。
3(採取水下挖土(不抽水或少抽水);使坑內水壓與坑外地下水壓相平衡或縮小水頭差。
4(採取井點或深井降水;使水位降至距基坑底0.5m以上;使動水壓力方向朝下;坑底土面保持無水狀態。
5(沿基坑外圍四周打板樁;深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滲流路線和滲水量;減少動水壓力。
6(採用化學壓力注漿或高壓水泥注漿;固結周圍粉砂層;使其形成防滲帷幕。
7(往坑底拋大石塊;增加土的壓重和減小動水壓力;同時組織快速施工。
8(當基坑面積較小;也可採取在四周設鋼板護筒;隨著挖土不斷加深;直至穿過流砂層。
2. 試述流沙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你好:
1、流沙:是由於強風吹揚而降落的沙粒物質或因風力而跳躍滾動的沙粒沉積物質。
2、成因:流沙陷阱的成因在於當地的沙粒很特殊,都是非常均勻的球狀顆粒,相互間摩擦力小,極易滑動。沙面只要受到一點兒壓力,靜止的平衡就會受到破壞,沙粒迅速滑向四周,使外來物轉瞬間沉陷下去,沿著深度,沙的濕度就有區別,在兩層不同濕度之間產生了相對流動,即形成了流沙。
另外,土體在受浸泡飽和時,土粒中親水膠體顆粒吸水膨脹使土粒的密度減小,當在動水壓力的作用下,動水壓力超過土粒的重力時,土粒產生懸浮流動,即可形成流沙。
3、流沙的防治主要是消除、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其具體措施有:
(1)建造地下連續牆以供承重、護壁,並達到截水防止流沙的發生。
(2)採用不排水的水下挖土,使坑內外水壓相平衡,使其無發生流沙的條件,一般沉井挖土均採用此法。
(3)利用枯水季節施工,以便減小坑內外水位差。
(4)採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和深井井點等進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進行土方施工,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增大土粒間的壓力,從而有效地制止流沙現象發生。
(5)用鋼板樁打入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的距離,從而減少水力坡度。達到減小動力壓水,防止流沙發生。
回答完畢,希望能幫助到你,滿意請採納,謝謝。
3. 流砂現象防治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消除、減小或平衡動水壓力,其具體措施有:
①利用枯水季節施工,以便減小坑內外水位差。
②用鋼板樁打入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的距離,從而減少水力坡度,達到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砂發生。
③採用不排水的水下挖土,使坑內外水壓相平衡,使其無發生流砂的條件,一般深井挖土均採用此法。
④建造地下連續牆以供承重、護壁,並達到截水防止流砂的發生。
⑤採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和深井泵點等進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進行土方施工,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增大土粒間的動力,從而有效地制止流砂現象發生。
4. 試述何謂流砂現象流砂現象產生的原因及防止的途徑有哪些
摘要 流砂現象指的是當基坑挖土達到地下水位以下,而土是細砂或粉砂,又採用集水坑降水時,在一定的動水壓力作用下,坑底下的土就會形成流動狀態,隨地下水一起流動涌進坑內,發生的現象稱為流砂現象。
5. 簡述流砂發生的原因級防治方法
這個問題太大了,呵呵,是寫論文嗎?要是在工程中的問題,我可以給你幾個參考
1、流砂形成的原因:在砂層中的含水率超過40%,砂層在受到外力或降水時,是極易發生流砂現象
防治方法
1、均勻降水,速度不能快,這個要經過計算,地質勘察報告中有具體的數據
2、支設擋砂保護措施,這個也要看具體的工程類型和施工深度
這2個是在坑內作業的方法
3、大面積降水,就是在工程佔地外,打幾個降水井點,把水位降到一定的部位是,在開始工程施工
4、地下超深結構,如地下室2層以上時,你要用大面積降水和在基礎坑內設混凝土防砂防水導牆,這個應該有個專形的施工方案
6. 流砂產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產生流砂現象的原因有內因和外因:
內因:取決於土的性質,當土的孔隙比小、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滲透系數較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產生流砂現象。因此,流砂現象極易發生在細砂、粉砂和亞粘土中,但是否發生流砂現象,還取決於一定的外因條件。
外因:是地下水在土中滲流所產生的動水壓力(滲流力)的大小。
防治流砂的主要途徑有,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設法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截斷地下水流。其具體措施有:
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較低,基坑內外水位差小,動水壓力小,就不易產生流砂。
搶挖並拋大石塊法。分段搶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過冒砂速度,在挖至標高後立即鋪竹、蘆席,並拋大石塊,以平衡動水壓力,將流砂壓住。此法適用於治理局部的或輕微的流砂。
設止水帷幕法將連續的止水支護結構(如連續板樁、深層攪拌樁、密排灌注樁等)打人基坑底面以下一定深度,形成封閉的止水帷幕,從而使地下水只能從支護結構下端向基坑滲流,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人基坑內的滲流路徑,減小水力坡度,從而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砂產生。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即採用井點降水法(如輕型井點、管井井點、噴射井點等),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地下水的滲流向下,則動水壓力的方向也向下,從而水不能滲流入基坑內,可有效防止流砂的發生。因此,此法應用廣泛且較可靠。
此外,採用地下連續牆、壓密注漿法、土壤凍結法等,阻止地下水流人基坑,以防止流砂發生。
資料拓展:
流沙防治原理:
減少或消除基坑內外地下水的水頭差,例如採取先在基坑范圍外以井點降低地下水後開挖,或在不排水基坑內以抓鬥等工具進行水下挖土等施工方法。
增長滲流路徑,例如沿坑壁打入深度超過坑底的板樁,其長度足以使受保護土體內的水頭梯度小於臨危梯度。
在向上滲流出口處地表用透水材料覆蓋壓重以平衡動水力(此法多用於閘壩下游處)。
7. 流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治
上漲的地下水減小了沙粒之間的摩擦力,使得沙子開始「流動」,從而形成了流沙。
當一片散沙帶的水分達到飽合時,普通沙子就會翻滾起來,從而形成流沙。如果被沙子捕獲的水分無法從中脫離,就會形成液化土,液化土無法再承受重量。有兩種方式可使沙子的翻滾程度增加,最終形成流沙。
防治:認識流沙頻現的地區。盡管流沙不是一種特殊的土壤,但只要在地下水與泥沙混雜的地方,流沙都可能形成,使地表呈現出一種粘稠的狀態。能夠識別可能出現流沙的地方是躲避流沙的最好方法,容易出現流沙的地方包括:灘塗、沼澤及濕地、湖畔、地下泉附近等。
(7)流沙產生的原因如何防治擴展閱讀:
在遭遇到慢流沙時可能逃脫的方法:只要動作迅速,方向判斷准確,就可以逃脫。在深入流沙陷阱,需要迅速躺下,盡快減輕身體負重,手腳平放沙上以增加浮力,若周圍無人則應以慢滾方式或全身伏地緩慢爬行到堅實位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流沙
8. 簡述流砂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流砂產生的原因分析
,1(當坑外水位高於坑內抽水後的水位;坑外水壓向坑內流動的動水壓大於顆粒的浸水密度;使土粒懸浮失去穩定變成流動狀態;
1/6頁
隨水從坑底或四周湧入坑內;如施工時採用強挖;抽水愈深;動水壓就愈大;流砂就愈嚴重。
,2(由於顆粒周圍附著親水膠體顆粒;飽和時膠體顆粒吸水膨脹;使土顆粒密度減小;因而在不大的水沖力下能懸浮流動。
,3(飽和砂土在振動作用下;結構被破壞;使顆粒懸浮於水中並隨水流動。
,4(易產生流砂的條件是,其一;水力坡度較大;流速大;當動水壓力超過土粒重量;達到能使土粒懸浮時;即會出現流砂現象:其二;土層中有厚度大於250mm的粉砂土層:其三;土的含水率大於3%以上或空隙率大於43%:其四;土的顆粒組成中土粒含量小於10%;粉砂含量大於75%:其五、砂土的滲透系數很小;排水性能很差。
2 防治措施
,1(防治的方法主要是「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或「使動水壓力向下」;土坑底土粒穩定;不受水壓力干擾。
,2(安排在全年最低水位季節施工;使基坑內動水壓減小。
,3(採取水下挖土(不抽水或少抽水);使坑內水壓與坑外地下水壓相平衡或縮小水頭差。
,4(採取井點或深井降水;使水位降至距基坑底0.5m以上;使動水壓力方向朝下;坑底土面保持無水狀態。
,5(沿基坑外圍四周打板樁;深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滲流路線和滲水量;減少動水壓力。
2/6頁
,6(採用化學壓力注漿或高壓水泥注漿;固結周圍粉砂層;使其形成防滲帷幕。
,7(往坑底拋大石塊;增加土的壓重和減小動水壓力;同時組織快速施工。
,8(當基坑面積較小;也可採取在四周設鋼板護筒;隨著挖土不斷加深;直至穿過流砂層。
9. 流砂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枯水期施工。此方法主要是降低坑內外的水位差,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砂。
(2)水下挖土法。此方法為不排水施工,使坑內外水壓平衡,防止流砂。
(3)採用井點降水法。此方法使地下水滲流向下,使動水壓力的方向也向下,增大土粒間的壓力,有效地防止流砂的形成。
(4)打板樁法。此方法是將鋼板樁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入坑內的滲流路線,減小水力坡度,從而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砂。
(5)地下連續牆。此方法是在基坑四周先澆築一道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連續牆,以支承土壁,起到截水的作用,防止流砂。
(6)搶挖法。此方法應組織分段搶挖,使挖土速度超過冒砂速度,挖至設計標高後立即鋪設蘆席並拋大石頭把流砂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