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腐竹是豆腐皮嗎
腐竹不是豆腐皮,但有時候會把豆腐皮叫成腐竹,腐竹是將豆漿加熱煮沸後,經過一段時間保溫,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挑出後下垂成枝條狀,再經乾燥而成。其形類似竹枝狀,稱為腐竹。
豆腐皮有兩種:
一是在豆漿煮沸之後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起來晾乾成的豆腐皮,也叫「油皮」、「腐竹」、「豆腐衣」、「豆筍」,本條目為了辨義將用「油皮」標注;
二是壓製成的豆腐皮(千張、干豆腐),與豆腐乾近似,但較薄(比油皮則明顯較厚,可以看成超薄的豆腐乾)、稍干,有時還要加鹽,口味與豆腐有區別,本條目為了辨義將用「千張」標注。
腐竹的簡介:腐竹又稱腐皮,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客家傳統食品,也是華人地區常見的食物原料,具有濃郁的豆香味,同時還有著其他豆製品所不具備的獨特口感。腐竹色澤黃白,油光透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營養成分,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但是患有腎炎、腎功能不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風患者是不適宜食用腐竹的。
㈡ 怎樣挑選腐竹和豆腐皮
腐竹和豆腐皮是乾燥的豆製品。腐竹的質量一般分三個等級:一級品,呈淺麥黃色,有較強的光澤,蜂孔均勻,外形整齊;二級品,顏色灰黃,光澤稍差,外形整齊;三級品,呈灰黃色,光澤較差,外形不整齊。豆腐皮,也叫油皮、豆腐衣。優質豆腐皮皮薄透明,半圓而不破,黃色有光澤,浸泡後柔軟不粘,表面光滑。
㈢ 腐竹和豆皮有什麼區別
腐竹是表面凝結的第一層薄皮類似於奶皮子挑出去。然後繼續煮,豆漿表面還會凝結並挑出多層的薄皮甚至絮狀物。這些東西掛起來晾乾就是腐竹。
拓展資料
腐竹有濃郁豆香味,和其他豆製品相比,能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E最高。運動前後吃,可迅速補充能量,並提供肌肉生長所需的蛋白質。
腐竹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還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
豆腐皮又叫油皮、腐衣、油豆腐皮,是將大豆磨漿經過燒煮後,凝結干制而成的一種漢族傳統的豆製品,在我國多處地方都比較常見。
豆腐皮的製作工藝並不算復雜,就是將鍋內燒煮的豆漿凝結成的皮挑出、捋直,然後從中間黏起,成為雙層的半圓形,經過烘乾而成的。成品豆腐皮皮薄透明,半圓而不破,黃色中略帶有光澤,是一種風味獨特的豆製品。
㈣ 自製的腐竹為什麼很薄
很多人沒有聽過腐竹這個名詞,按照字面解釋與腐爛的竹子相關,其實腐竹與竹子是沒有聯系的,那麼腐竹是怎麼製成的呢?其實腐竹與黃豆有關,是黃豆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從選擇黃豆到腐竹的形成需要很長的過程,包括了多個步驟才能製成,所做出來的腐竹顏色為黃色,有黃豆的味道,詳細的製作流程有:
工藝流程
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乾→包裝
選豆去皮
選擇顆粒飽滿的黃豆為宜,篩去灰塵雜質。將選好的黃豆,用脫皮機粉碎去皮,外皮吹凈。去皮是為了保證色澤黃白,提高蛋白利用率和出品率。
泡豆
將去皮的黃豆用清水浸泡,根據季節,氣溫決定泡豆時間:春秋泡4~5小時,冬季7~8小時為宜。水和豆的比例為1∶2.5,手捏泡豆鼓漲發硬,不松軟為合適。
磨漿甩漿
用石磨或鋼磨磨漿均可,從磨漿到過濾用水為1∶10(1公斤豆子,10公斤水),磨成的漿汁。採用甩干機過濾3次,以手捏豆渣鬆散,無漿水為標准。
煮漿濾漿
漿甩干後,由管道流入容器內,用蒸汽吹漿,加熱到100~110℃即可。漿汁煮熟後由管道流入篩床,再進行1次熟漿過濾,除去雜質,提高質量。
提取腐竹
熟漿過濾後流入腐竹鍋內,加熱到60~70℃左右,約10~15分鍾就可起一層油質薄膜(油皮),利用特製小刀將薄膜從中間輕輕劃開,分成兩片,分別提取。提取時用手旋轉成柱形,掛在竹竿上即成腐竹。
烘乾包裝
把掛在竹竿上的腐竹送到烘乾房,順序排列起來。烘乾房溫度達50~60℃,經過4~7小時,待腐竹表面呈黃白色、明亮透光即成。
腐竹是怎麼製成的呢?通過文章的講解我們已經知道腐竹製作的整個過程,患者掌握了其步驟後發現要把黃豆製成豆漿後才能提取腐竹,此時要注意多方面的技巧,黃豆磨成豆漿時會有股豆腥味,而把腐竹製成後還要晾曬,曬干後還要存放好,受到潮濕或是多雨天氣的影響,腐竹容易出現霉點,從而影響到腐竹的質量。
㈤ 腐竹 是怎麼製成的 是什麼做成的
腐竹知識介紹:腐竹是大豆磨漿燒煮後,凝結干制而成的豆製品。腐竹是從鍋中挑皮、捋直,捲成桿狀,經過烘乾而製成的。腐竹以顏色淺麥黃,有光澤,蜂窩均勻,折之易斷,外形整齊的質佳。腐竹是豆製品的高檔食品,該產品營養價值之高,被人們廣稱為「素中之葷」,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腐竹由黃豆製成,具有與黃豆相似的營養價值,如黃豆蛋白、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台物等,對人體非常有益。腐竹的保健功能同豆漿相差無幾,幾乎適合一切人食用。
腐竹營養分析:1. 腐竹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營養價值較高;
2. 其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3. 含有多種礦物質,補充鈣質,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4. 還含有豐富的鐵,而且易被人體吸收,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 腐竹適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腐竹食療作用:腐竹味甘、性平;
具有清熱潤肺、止咳消痰的功效。 腐竹做法指導:1. 腐竹適宜於燒、拌成做配料;
2. 腐竹須用涼水泡發,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則腐竹易碎;
3. 用清水浸泡(夏涼冬溫)3~5小時即可發開。可葷、素、燒、炒、涼拌、湯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葷、素食別有風味。腐竹適於久放,但應放在乾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
㈥ 腐竹和豆油皮的區別
腐竹和豆油皮的區別:
一、定義不同
1、腐竹:腐竹又稱腐皮,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客家傳統食品,也是華人地區常見的食物原料,具有濃郁的豆香味。
2、豆油皮:豆油皮又叫豆腐皮,是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洽灣鎮前江村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的當地特產。
二、製作方法不同
1、腐竹:工藝流程:選豆、去皮、泡豆、磨漿、甩漿、煮漿、濾漿、提取腐竹、烘乾、包裝。
2、豆油皮:將大豆磨成豆漿,再用細繩往豆漿上層的薄薄一層豆油中一刮,即能獲得一張豆腐皮。再將所得豆腐皮曬干即可。
三、起源不同
1、腐竹:始於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歷史考證,唐代有一位豆腐師傅,來自江西撫州到達高安八景鎮禮巷落腳謀生。從此,就在禮巷製作豆腐,在長年的加工實踐中逐漸發現豆漿上面的油皮,並取之做出了原始的雛形腐竹。
後傳到建城縣,李建成(原系唐太宗長兄,唐高祖李淵長子)封地,後改名為米州,又改名為筠州、瑞州,即高安市,從此以後,錦河兩岸家庭式豆製品作坊生產十分發達。
2、豆油皮:由明代商販江志亮研製而成,距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與蜜橘、泥爐齊名,被譽為「南豐三寶」之一。
豆油皮是貴州省,河南省農村家庭發現生產的一種食材,豆油皮是傳統工藝生產,原料只有優質大豆和水,故其是一類天然美味的綠色食品。
㈦ 腐竹的好壞怎麼樣才能辨別出來
1、看顏色
好的腐竹顏色淡黃、油亮光澤,是很自然的豆皮顏色。而很白的腐竹則可能是摻入了「吊白塊」這種工業增白劑,以改善腐竹外觀和口感。工業增白劑加熱後會分解出劇毒的致癌物。
2、聞味道
好的腐竹有濃郁的豆香味。而劣質腐竹可能有霉味、酸臭味。用甲醛水溶液(福爾馬林)浸泡過的腐竹會有刺鼻氣味。
3、看質地
好的干腐竹,質地較脆,輕輕一掰就容易斷。而筋道較強的腐竹,則很可能是添加了硼砂。硼砂具有致癌性,會在人體積蓄,危害極大。
4、看包裝
一般正規商家生產的腐竹,都會在包裝上註明產品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及廠址、廠名等信息。無標識的散裝腐竹最好不要買。
5、用水泡
買回家的腐竹,可以先掰一小段在水中浸泡。泡過的水呈淡黃色且不渾濁的,質量較好。好腐竹用溫水泡過後,輕拉有一定韌性,且能撕成一絲絲的。
(7)腐竹薄的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腐竹的功效:
腐竹除了富含蛋白質外,保健功效不容小覷。
第一、腐竹富含的卵磷脂可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第二、腐竹含鈣質,可促進骨骼發育。
第三、它還含有豐富的鐵,可以改善缺鐵性貧血。
㈧ 比腐竹粗壁薄是啥東西
白菜腐竹
腐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蜂蜜 腐竹跟蜂蜜一起搭配,會造成腹瀉,有損聽力。
2、蔥 腐竹和蔥搭配不利於鈣的吸收。
3、菠菜、竹筍等 腐竹不能與含草酸高的食物一起吃,其原因是腐竹含鈣高,鈣與草酸可生成難溶或不容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如菠菜、竹筍、莧菜等含草酸高。但是如果將菠菜、竹筍等含草酸高的食物先用開水過一下,就可除去大部分的草酸,就可以減少其影響,也是可以一起食用的。
腐竹的營養價值
1、蛋白質含量高。眾所周知,蛋白質是維持人體功能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元素,缺少蛋白質,我們的身體也會虛弱很多。
2、谷氨酸含量高。谷氨酸對人體的腦部有著很好的作用,不僅能提神心腦,還有提高記憶力的功效。
3、磷脂。腐竹中的磷脂成分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作用,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一定的作用。多食用能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血管功能的正常運行。
4、大豆皂苷。能抗炎、抗潰瘍。
5、鈣質。能給人體補充鈣質,促進骨骼發育,防治骨質疏鬆。
腐竹的功效與作用
1、預防心血管疾病 腐竹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保護心臟。
2、促進生長發育 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鬆,促進骨骼發育,對小兒、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
3、預防老年痴呆 腐竹具有良好的健腦作用,它能預防老年痴呆症的發生。這是因為,腐竹中谷氨酸含量很高,為其他豆類或動物性食物的2~5倍,而谷氨酸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
腐竹的食用方法
1、腐竹適宜於燒、拌成做配料。 2、腐竹須用涼水泡發,這樣可使腐竹整潔美觀,如用熱水泡,則腐竹易碎。 腐竹適於久放,但應放在乾燥通風之處。過伏天的腐竹,要經陽光曬、涼風吹數次即可。含水分過高的腐竹可以晾曬,使水分降低,然後裝入食品袋,扎緊袋口,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如生蟲,可以經常翻曬,讓蟲子自行爬出,不能用葯劑噴殺。
食用腐竹的注意事項
1在選購腐竹的時候,一定要選用優質的,劣質的會有一些不明添加劑。
2製作腐竹之前一定要用涼水泡軟,忌熱水泡。
3腐竹不宜與蔥、蜂蜜一起食用,可與帶魚、白蘿卜、西芹一同食用。
4腎病、糖尿病、痛風患者不宜使用。 5正在減肥的人群不宜食用或盡量少吃。
不適宜吃腐竹的人群
1、腎炎、腎功能不全者 腐竹的營養價值雖高,但有些人如腎炎、腎功能不全者最好少吃,否則會加重病情。
2、糖尿病人 糖尿病、酸中毒病人以及痛風患者或正在服用四環素、優降靈等葯的病人也應慎食。
3、減肥者 由於製作方式的差異,腐竹的熱量和其他豆製品比起來有些高,每100克的熱量為457千卡(豆腐82千卡、豆腐乾140千卡、油豆腐244千卡)。因此,需要控制體重的人最好別經常吃腐竹,或在吃腐竹的時候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4、對豆類食品過敏者 如果是對豆類食品過敏的話,食用腐竹就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經常性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等過敏症狀了,所以此類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