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腿浮腫是怎麼回事
三個原因:心源性水腫,即各種原因引發的心功能減退所造成的水腫。為凹陷性水腫,壓上去可以形成一個小坑。
粘液性水腫,由於甲狀腺功能減退引起。為非凹陷性水腫,壓上去沒有坑。
局部淋巴結迴流障礙引起的,如絲蟲病引起的象皮腿
建議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㈡ 主要病症:橡皮腿(淋巴迴流受阻) 發病時間:12年 過往病史:丹毒引起
指導意見:
你好,根據你說的情況是需要你給予消炎類葯物治療,可以給予頭孢類要治療的
㈢ 象腿病怎麼治
象腿病的學名為:下肢淋巴水腫,俗稱「象皮腿」。淋巴液迴流障礙,使淋巴液在皮下組織積聚而引起纖維增生、脂肪硬化,後期肢體腫脹,而且皮膚增厚、粗糙、堅如象皮,故又稱「象皮腫」。可發生於外生殖器、上肢,以下肢為最多見。動脈與靜脈之間出現不經過毛細血管網的異常短路通道,即形成動靜脈瘺,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動靜脈瘺起因於血管發育異常;後天性,大多數由創傷引起,故又稱損傷性動靜脈瘺。治療原則1.抬高患肢,壓迫包紮;
2.限制水、鈉入量及使用利尿劑;
3.治療絲蟲病或丹毒;
4.烘綁治療;
5.手術療法:術式包括淋巴管或淋巴結-靜脈吻合術;帶蒂網膜移植術;病變部分切除植皮術。 [編輯本段]治療方案 下肢淋巴水腫
動靜脈間壓力差明顯,一旦形成瘺難以自行閉合,一般均需手術治療,恢復動、靜脈正常通路。最理想的手術方法是切除瘺口,分別修補動、靜脈瘺口,或以補片修復血管裂口。當動靜脈痿不能直接切除時,可在瘺口兩端切斷動脈,通過端端吻合重建動脈;缺損長度較大時,可用自體靜脈或人工血管移植重建動脈,然後修補靜脈裂口。對於長期的慢性動靜脈瘺,周圍已有廣泛的側支及曲張血管,上述方法難以處理,可施行四頭結扎術,即在盡可能靠近瘺口處,分別結扎動脈和靜脈的輸入端和輸出端。
1.烘綳療法烘綳療法是發掘祖國醫學遺產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治療原理是利用持續輻射熱,使患肢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局部組織間隙內的液體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環。對於淋巴水腫尚未發生肢體皮膚嚴重增生者可選用烘綳療法。有電輻射熱治療和烘爐加熱兩種方法。溫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時,20次為一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2周。每次治療完畢,應外加彈力綳帶包紮。依據臨床觀察經1~2個療程後可見患肢組織松軟,肢體逐步縮小,特別是丹毒樣發作次數大為減少或停止發作。
2.手術治療大多數淋巴水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淋巴水腫最終需行下肢整形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手術均不能治癒淋巴水腫,但可明顯改善症狀。
㈣ 水腫和浮腫有什麼區別它們分別由什麼原因引起
水腫,俗稱浮腫
水腫,俗稱浮腫,常是某些疾病的信號。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疾病及某些營養不良性疾病等,都可能出現浮腫症狀。但有些浮腫並非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
特發性浮腫有些20~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皮膚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綳感。隨著一天時間的推移,可逐漸減輕消退。這種浮腫的機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數學者認為,其可能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反應性浮腫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溫差的影響,因溫熱刺激,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並積聚於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後,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復多年。
體位性浮腫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迴流受阻、淤積而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近年來研究發現,人在直立體位時,體內醛固酮分泌增加,可造成暫時性水鈉瀦留,也可引起水腫。
經前期浮腫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或伴有乳房脹痛、盆腔部沉重感,以及煩躁、易怒、失眠、疲乏、頭痛等神經官能症症狀。月經來潮時,排尿量增多,浮腫及其他症狀可逐漸消退。這類浮腫多與月經周期變化和體內神經內分泌功能改變有關。
葯物性浮腫服用某些葯物後,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葯物,可引起體內水鈉瀦留,導致浮腫。
對浮腫切不可粗心大意,務必及時查明原因。對上述浮腫不必憂心忡忡,更不必亂用葯,但如果是由於疾病所致,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什麼是水腫
水腫系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與肥胖不同,水腫表現為手指按壓皮下組織少的部位(如小腿前側)時,有明顯的凹陷。祖國醫學稱之為「水氣」,亦稱為「水腫」。
分類及常見疾病
1.全身性水腫 按照其病因可分為以下類別:
(1)心源性水腫:常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或慢性心包炎等。
(2)腎源性水腫:常見於腎(3)肝源性水腫:常見於病毒性肝炎、肝硬變等。
(4)營養不良性水腫:常見於低蛋白血症、維生素Bl缺乏症等。
(5)結締組織病所致的水腫:常見於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6)變態反應性水腫:如血清病等。
(7)內分泌性水腫:常見於席漢病、甲狀腺功能減低及庫欣綜合征等。
(8)特發性水腫:如功能性水腫等。
(9)其它:貧血性水腫、妊娠中毒性水腫。
2.局限性水腫
(1)靜脈梗阻性水腫:常見於血栓性靜脈炎、下肢靜脈曲張等。
(2)淋巴梗阻性水腫:常見於絲蟲病的象皮腿、流行性腮腺炎所致胸前水腫等。
(3)炎症性水腫:常見於丹毒、癤腫、蜂窩組織炎等所致的局部水腫。
(4)變態反應性水腫:常見於血管神經性水腫、接觸性皮炎等
㈤ 老人突然全身腫 疼痛難忍 夜間尤為突出。。。
你好!首先祝你家老人早日恢復健康!沖著你的這份孝心--當然還有高額懸賞的誘惑,以下我來給你談談關於「水腫」的問題。
水腫是體內水液瀦溜,泛溢肌膚,引起眼瞼、頭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腫的一種病證。其發病原因是由於感受外邪,飲食不節及勞傷體虛,水液代謝失調,水濕泛濫肌膚所致。
水腫液一般即是組織間液,根據水腫液含蛋白質的量的不同,可將水腫液分為滲出液(exudat),其相對密度>1.018,及漏出液(transudat),其相對密度<1.015。
1)引發病因
水腫按分布范圍可分為全身性水腫(ana-sarca)和局部水腫(local edema)。水腫常按其原因而命名,如心源性水腫、肝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營養缺乏性水腫、淋巴性水腫、靜脈阻塞一性水腫、炎症性水腫等等。
1. 全身性水腫
① 心臟性:風濕病,高血壓病,梅毒等各種病因及瓣膜、心肌等各種病變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等。
② 腎臟性: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症,盂腎炎腎衰竭期,腎動脈硬化症,腎小管病變等。
③ 肝臟性:肝硬化,肝壞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④ 營養性;
A. 原發性食物攝人不足,見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如嚴重災荒)所致的飢餓。
B. 繼發性營養不良性水腫,見於多種病理情況,如繼發性攝食不足(經性厭食、嚴重疾病時的食慾缺乏、胃腸疾患、妊娠嘔吐、精神神經疾患、口腔疾患等),消化吸收障礙(消化液不足、腸道蠕動亢進、吸收面積減少等),排泄或丟失過多(大面積燒傷和滲出、急性或慢性失血、蛋白尿等),以及蛋白質合成功能受損,嚴重彌漫性肝疾患等。
⑤ 妊娠性:妊娠後半期,妊娠中毒症等。
⑥ 內分泌性: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症(Syndrom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DHSI-ADH),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庫欣綜合症醛固酮分泌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症下丘腦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分泌不足),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⑦ 特發性:該型水腫為一種原因未明或原因尚未確定的(原因可能一種以上)綜合症,多見於婦女,往往與月經的周期性有關。
2. 局部性水腫
……
2)診斷檢查
1. 病史詢問
詢問病史可獲得有關水腫病因分析、發病過程、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後等資料。
除詢問一般病史資料外,對於水腫患者應注意追問以下情況:
① 過去有無水腫,水腫的發展情況,是持久性或間歇性,目前是趨向好轉或惡化。
② 水腫出現的部位,是全身性還是局限性,如為全身性則應注意詢問有無心臟病、腎臟病、肝臟病、營養不良以及內分泌功能失常等病史;如為局限性則往往與炎症感染、創傷、手術、腫瘤、血管疾患和變態反應有關。
③ 最近有否接受過某些制劑或葯物治療,如大量鹽水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雌激素等等。
2. 體格檢查
對水腫患者應進行詳細的全身檢查,因為許多系統、器官、組織的疾患都可造成水腫。
① 全身檢查有助於了解水腫的來源及其特徵,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
A. 端坐呼吸、心率或脈搏增快,心臟擴大,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中心靜脈壓增高,大靜脈淤血,頸靜脈怒張,肝脾淤血增大等,提示存在心功能衰竭,水腫是由心臟疾患引起的。
B. 脾臟淤血腫大,腹壁側支循環靜脈怒張,門脈高壓合並腹水者,提示肝硬化。
C. 如表情遲鈍,毛發稀少,皮膚粗糙,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低下即鼓液性水腫的可能。
D. 此外,肝病患者和腎臟病患者的面容及皮膚色素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現。
② 對水腫患者體檢時還應注意水腫的表現和以下特徵:
A. 水腫的分布:注意是全身水腫還是局部水腫。根據水腫分布的不同可初步提示引起水腫的可能原因。全身性水腫常為對稱性,一般以下垂部位最為顯著,且多表現在組織鬆弛的部位,如眼瞼、面頰、踝部及陰囊等處。局部性水腫則可發生在身體任何的部位。
B. 水腫的部位特徵:
⑴ 晨起時僅表現眼瞼或顏面部水腫者,常為腎臟病患者。
⑵ 水腫僅限於胸廓以上伴有靜脈擴張充盈者,可見於上腔靜脈壓迫症。此時應注意其頸腋部有無腫大的淋巴結。
⑶ 上體有持久和漸進性水腫時,應想到上腔靜脈的壓迫,如縱隔腫瘤、升主動脈瘤及血栓等頸水腫常見於丹毒、盧德維咽峽炎等。
⑷ 胸、腹壁、腰部等處的水腫,如伴有壓痛和發熱常提示有膿胸、腎周圍炎等。
⑸ 如水腫僅限於兩側下肢應考慮全身性水腫患者由於站立體位所致,如僅一側下肢水腫者往往為靜脈血栓、絲蟲病、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陰囊水腫。由於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腫部位無指壓性,皮膚較厚較堅韌稱之為象皮腿。
⑹ 此外,局部性水腫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局部,常見為炎、創傷及變態反應性疾病。炎症及創傷常伴有紅、腫、熱、痛,此為急性期炎症的特徵。變態反應性水腫往往發病急劇,可合並發癢,常有接觸史和過敏史。
C. 水腫的指壓特性:根據指壓可區分為指壓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和非指壓性(非凹陷性)水腫兩大類。
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出現的凹陷,抬手後幾秒鍾內不消失者稱凹陷性水腫。凹陷性水腫在臨床上最為常見,而非凹陷性水腫少見,僅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的黏液性水腫及淋巴管阻塞所致的水腫,這些水腫液中含有大量蛋白,因而不表現指壓性。
D. 水腫部位的表現:水腫部位由於組織間液增多,因而表現腫脹、皮膚綳緊、彈性降低、組織重量增加。
非炎症性水腫還表現水腫部位顏色蒼白、溫度偏低,在凹陷性水腫的部位皮膚破損處可有組織液溢出。水腫程度加重,在一定意義上表示病情加重,但這不是一個確切的指標。
水腫本身的輕重程度並不決定預後的好壞,有些疾病水腫表現可以很嚴重,出現非常明顯的水腫如腎病綜合症的病人,但預後不一定就壞,採用合理治療後可以基本痊癒;有些嚴重水腫的病人,應用利尿劑後水腫可以迅速消退,但其原發疾病並沒有改善。
E. 水腫病人體重的變化;在條件適當控制的情況下多次檢測體重,觀察體重的增減,是判定病人水腫消長的相當敏感和最有價值的指標,它比臨床上通常應用指壓觀察體表凹陷的程度要敏感得多。
特發性水腫患者每天午後開始出現水腫,次日晨起又消退,每天水腫時體重可增長1.4公斤,故1日多次測量體重可作為診斷的依據。
此外,還可在應用利尿劑的前後,稱量體重,以了解病人對利尿劑的反應及病人水腫液積聚和消退的程度。
3)治療措施
治療主要是針對發生水腫的病因,不同的病因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合理應用利尿劑,常用利尿劑有:
1. 噻嗪類利尿劑。
2. 利尿劑。
3. 保鉀利尿劑。
另外加強支持療法,患者建立良好衛生及飲食習慣,增強體質也十分重要。
4)消「腫」秘方
1. 取赤小豆100克,樟柳根60克。先煎樟柳根,取汁、去渣。以樟柳根汁煮赤小豆,將豆煮至爛熟,空腹吃,渴則飲汁,連服3天。
本方利尿消腫,疏風解毒,適用於風水相搏所致的水腫。
2. 用鯽魚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陸3克。鯽魚去鱗、腸肚等,洗凈,與赤小豆、商陸同煮,至豆熟魚爛成濃湯,不拘時,代茶飲。
本方行氣利水,適用於水濕浸漬之水腫。
5)消「腫」食療
1. 喝水:人體內有80%都是水,大量的水可幫助排出廢物,加速新陳代謝,每天8杯水不能少。不過切記在睡前避免大量喝水。
2. 豆腐:豆腐有助吸收 脂肪,有助脂肪的流走。
3. 梨子:梨子含苞欲放有蛋白質分解素,具有分解肉類的功能。
4. 冬瓜:冬瓜含豐富的鉀質,具有超強的利尿作用,改善水腫的情況。
5. 番茄:番茄有豐富的茄紅素,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於消除便秘,也能促進新陳代謝。
6. 陳皮:漢方的陳皮有減腹部脂肪的堆積,可以幫助消化,令胃部消化能力更佳。
7. 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多用於治療暑熱煩渴、瀉痢之作用。
8. 烏賊:又可稱為花枝、墨魚、黑賊仔,是海產動物,脂肪含量每100克只有0.7克,是吃了也不怕肥的食物。
9. 木瓜:用木瓜、茯苓、薏米煎水用,可以利水消腫,又可以補充營養。
10. 薏米:去濕湯內常用的豆類有薏米,扁豆、赤小豆,而每個月喝一次「薏米水」,不但可解熱,而且還有去水腫的作用。
6)愛心提示
1. 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以便對症下葯。
2. 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採納為答案。
㈥ 象皮腿怎麼治
淋巴水腫根據病程早晚,治療原則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積滯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積液再生為宗旨,晚期則以手術切除不能復原的病變組織或以分流術治療局限性淋巴管阻塞為目的。
(一)急性期淋巴水腫,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1.體位引流 肢下下垂狀態使組織間隙中淋巴液滯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進淋巴液迴流,減輕水腫。此未能簡單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腫再度加重。
2.加壓包紮 在體位引流基礎上,在患肢指高事用彈力襪或彈力綳帶加壓包紮,擠壓組織間隙,協助淋巴迴流。彈力綳帶松緊應適宜。也可用間隙加壓器多次和長時間使用,對改善水腫有一定療效。文獻報道國外目前採用淋巴加壓器一種更為先進有效的加壓充氣裝置,充氣裝置分9~12塊,每塊可以單獨充氣加壓,加壓從肢體遠端逐漸向近端進行,一個循環周期為25少。這種淋巴加壓順較其他簡單加壓裝置的充氣加壓時間大大縮短(簡單加壓充氣裝置循環周期100秒左右),同時可產生較高壓力達15.6~20.8kPa(120~160mmHg),比外科手術和單純彈力襪在消腫方面更為有效。但它的使用較復雜,也不能減少組織間隙中的蛋白成份,只適用於急性期及術前准備等短期治療。
3.限制鈉鹽攝入和使用利尿劑 急性期適當限制氯化鈉攝入,一般1~2g/d,以減少組織鈉、水瀦留。同時使用適量利尿劑、加快水鈉排出。可用雙氫克尿噻每次25mg,每日3次,並適當補鉀,待病情穩定後停服。
4.預防感染 選用抗真菌的油膏、撲粉,保持足趾乾燥是預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細菌感染也較為多見,應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減少細菌入侵途徑。當鏈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狀時,應選用青黴素等葯物,配合卧床休息,積極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腫並發皮膚皸裂可採用油膏外敷保護並潤滑皮膚。
此外,多種疫苗、牛奶和異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療法。人體的各種防禦機構藉此獲得提高。國外學者證明在注射傷寒三聯疫苗時,輸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種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發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測異性蛋白可能通過垂體及腎上腺起作用。
(二)慢性淋巴水腫 包括非手術治療的烘綳治療和各種手術治療。
1.烘綳療法 烘綳療法是發掘祖國醫學遺產的一種治療方法。其治療原理是利用持續輻射熱,使患肢皮膚血管擴張,大量出汗,局部組織間隙內的液體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環。對於淋巴水腫尚未發生肢體皮膚嚴重增生者可選用烘綳療法。有電輻射熱治療和烘爐加熱兩種方法。溫度控制在80~100℃,每日1次,每次1小時,20次為一療程。每個療程間隔1~2周。每次治療完畢,應外加彈力綳帶包紮。依據臨床觀察經1~2個療程後可見患肢組織松軟,肢體逐步縮小,特別是丹毒樣發作次數大為減少或停止發作。
2.手術治療 大多數淋巴水腫不需外科手術。約15%的原發性淋巴水腫最終需行下肢整形手術。現有手術方法除截肢手術均不能治癒淋巴水腫,但可明顯改善症狀。
㈦ 橡皮腿怎樣治癒
病情分析:橡皮腿常見的形成原因有下肢淋巴管堵塞造成腿的腫脹,或見於絲蟲病和丹毒等。
意見建議:治療的話也要視病因治療。治癒可能比較難一點,但是建議要有信心,堅持治療的話還是會有好的收效的!下肢患者,宜抬高患肢30-40度,可減輕腫脹,促進癒合。局部處理,外用清熱解毒葯。如金黃膏、玉露膏等。患處已形成橡皮腿,可用鮮樟樹葉、松針,生薑,切碎水煎,每晚熏洗1次。 僅供參考,最好還是要去醫院對症治療!
㈧ 關於橡皮腿的
絲蟲病是由絲蟲(由吸血節肢動物傳播的一類寄生性線蟲)寄生在脊椎動物終宿主的淋巴系統、皮下組織、腹腔、胸腔等地方引起。兩種絲蟲引起絲蟲病的臨床體現很相象,急性期為重復發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和發熱,慢性期為淋巴水腫和象皮腫,嚴重危害風行區居民的健康和經濟興盛。 慢性期阻塞性病變 淋巴系統阻塞是引起絲蟲病慢性體征的重大因素。由於成蟲的刺激,淋巴管擴張,瓣膜關閉不全,淋巴液淤積,出現凹陷性淋巴液腫。以來淋巴管壁出現炎症細胞浸潤、內皮細胞增生、管腔變窄而導致淋巴管閉塞。以死亡的成蟲和微絲蚴為中心,周期浸潤大批炎症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等而形成絲蟲性肉芽腫,最終導致淋巴管栓塞。阻塞部位遠端的淋巴管內壓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甚至決裂,淋巴液流入周期組織。由於阻塞部位不同,患者發生的臨床體現也因之而異。 象皮腫(elephantiasis):是晚期絲蟲病最多見的體征。象皮腫的初期為淋巴液腫。若在肢體,大多為壓凹性水腫,提高肢體位子,可消退。繼之,組織纖維化,出現非壓凹性水腫,提高肢體位子不能消退,皮膚彈性消失。最後興盛為象皮腫,肢體體積增大,有大批纖維組織和脂肪以及擴張的淋巴管和積留的淋巴液,皮膚的上皮角化或出現疣樣肥厚。 醫療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海群生對兩種絲蟲均有殺滅作用,對馬來絲蟲的療效優於班氏絲蟲,對微絲蚴的作用優於成蟲。國內海群生的常用療法為4.2g7日療法醫療班氏絲蟲病;1.5~2.0g3~4日療法醫療馬來絲蟲病。患者服葯後可因大批微絲蚴的死亡而引起變態反應,出現發熱、寒噤、頭痛等症狀,應及時處理。為了減少海群生的副作用,現在防治工作中普遍採用了海群生葯鹽,按每人天天平均服用海群生50mg計,製成濃度為0.3%的葯鹽,食用半年,可使中、低度風行區的微絲蚴陽性率至1%以下,且副作用稍微。近年我國研製勝利抗絲蟲新葯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對微絲蚴與成蟲均有殺滅作用,對兩種絲蟲均有良好效果。用總劑量140mg/kg體重7日療法,對班氏絲蟲病的療效優於海群生。 對象皮腫患者除賦予海群生殺蟲外,還可結合中醫中葯及桑葉注射液加綁扎療法或烘綁療法醫療。對陰囊象皮腫及鞘膜積液患者,可用鞘膜翻轉術外科手術醫療。對乳糜尿患者,輕者經休憩可自愈;也可用1%硝酸銀腎盂沖洗醫療。嚴重者以顯微外科手術作淋巴管-血管吻合術醫療,可博得較好療效。 經徹底醫療後,不發生臨床症狀或體征,以及實驗室檢驗無微絲蚴即為治癒
㈨ 小腿浮腫平時應該注意什麼
1、小腿腫飲食注意什麼
改善飲食,經常吃富含黃酮類和維生素E的食品,有利於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環。富含黃酮類的食品有柑桔、山楂、洋蔥、茄子、紅豆等;富含維生素E的食品是新鮮堅果、谷胚油、燕麥、豆類等。可以每日服用一粒維生素E。
補充營養素,小腿水腫和B族維生素缺乏、鉀不足和蛋白質缺乏都可能有關系。如果減肥攝食量很少,那麼非常容易出現這些問題。建議多吃豆類食品,包括豆漿、豆粥等,它富含以上這三種營養素。奶類也比較好。如果是因為缺鉀,那麼多吃蔬菜就有幫助。如果是因為缺乏蛋白質,就要多吃雞蛋和牛奶。
2、小腿浮腫是什麼原因
小腿浮腫是一種常見的現象,源於過多的體液積聚在一側或雙側小腿的組織間隙。它可能僅影響腿、踝或擴展至大腿。可能是輕微的或顯著的,可為凹陷性或非凹陷性。小腿浮腫可由靜脈疾病、剖傷、某些骨病、干擾正常體液循環的心臟病導致。也可由腎病綜合征、肝硬化、急或慢性血栓性靜脈炎、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最常見)、蜂窩織炎、淋巴浮腫以及某些葯物導致。
3、小腿浮腫的檢查
診斷性穿刺組織液分析:皮下水腫組織液的分析,有助於疑難病例的鑒別診斷。淋巴水腫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一般在1.0~5.5g/dl,而單純靜脈郁滯、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的水腫組織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檢查通常用於慢性粗大的腫脹肢體,只需注射器和細針即可操作,方法簡單、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變部位及功能情況。還有血常規,肌電圖,心電圖等。
小腿水腫的診斷
1、如水腫僅限於兩側下肢應考慮全身性水腫患者由於站立體位所致。心源性水腫,風濕病、高血壓病、梅毒、充血性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等。腎源性水腫,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腎盂腎炎、腎衰竭、腎動脈硬化症、腎小管病變等。肝源性水腫,肝硬化、肝壞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2、營養不良性水腫,飢餓、胃腸疾患、妊娠嘔吐、精神神經疾患等。結締組織病所致的水腫,常見於紅斑狼瘡、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3、變態反應性水腫,如血清病等。內分泌性水腫,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其它特發性水腫、貧血性水腫、妊娠中毒性水腫。如僅一側下肢水腫者往往為靜脈血栓、絲蟲病、淋巴管阻塞等,常伴有陰囊水腫。由於淋巴管阻塞而引起者水腫部位無指壓性,皮膚較厚較堅韌稱之為象皮腿。
冬季怎樣最快最有效的消除小腿水腫
1、腳趾及腳背按摩:先按壓腳趾,接著由腳趾縫開始,往腳踝方向推壓腳背,像穿高跟鞋而腳痛的人,有很明顯的改善效果。
2、往上按小腿至膝蓋:接著往膝部推拉,按壓三陰交(在腳踝內側)、太溪穴(腳踝後方)、承山穴(小腿肚中央凹陷處)、足三里、血海穴、陰陵泉等穴位,別忘了膝蓋前後也要按摩,可改善水腫、循環不良、促進血液循環。
3、揉捏大腿:可由膝蓋部位至大腿根部,以畫圓方式按揉,並按壓大腿正面,最後可摩擦大腿根部淋巴即完成。睡前可將腳斜靠在牆壁上,抬腳15分鍾,並用溫熱水泡腳消除疲勞,水的高度最好泡到膝蓋。工作中可旋轉腳踝,活動一下關節及小腿,坐久了要起來走一走或變換姿勢;工作需久站的人,可以穿醫療彈性襪來幫助腿部血液循環。多吃薏仁、紅豆、茯苓,可協助排除水分,晚上6點以後減少喝水量,也不要吃太咸或太甜的食物。
㈩ 你好!請問絲蟲病也就是傳說中的象皮腿。
橡皮腿是絲蟲病導致的,我爺爺十多年了,就這樣,後來淘寶買了美國產的海群生好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