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湖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原因
擴展閱讀

湖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3 22:25:12

A. 湖泊的成因

形成湖泊的必備條件:有一個儲水的盆(窪)地,具有足夠的水源供給。湖盆的形成原因很多,既有內力地質作用形成的,也有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

1.內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湖盆

構造湖 湖盆由構造運動引起。①由於構造運動使大塊陸地沉降而形成的湖泊,如裏海、洞庭湖、鄱陽湖等;②由構造運動產生出的褶皺、斷層所構成的凹陷部分形成的湖泊,如阿爾及利亞的向斜湖、中國內蒙古的呼倫湖、東非裂谷帶上的湖泊、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我國昆明的滇池就是在一個大背斜上由斷層形成的(圖9-1)。南京的玄武湖是因斷層產生的窪地,後經流水侵蝕和人工加工而成。

圖9-1 昆明的滇池

圖9-2 長白山天池

火山湖 火山口中儲水所形成的湖,稱為火山(口)湖,如長白山天池(圖9-2)、雲南騰沖大龍潭湖等。火山噴發溢出的熔岩堰塞河流或其他水域,可形成熔岩堰塞湖,著名的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就是因火山熔岩流阻塞了納漠爾河的支流後形成的。

2.外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湖盆

幾乎所有的外力地質作用都可以形成湖盆,但通常規模小,湖水較淺,湖盆的輪廓較不規則。

河成湖 河流截彎取直改道後,被遺棄的河床形成牛軛湖。湖北的尺八口和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皆為著名的牛軛湖。河流的中下游沖積平原的低窪處也可積水成湖。

冰川湖 在高山、高原及高緯度地區由冰川的刨蝕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美國與加拿大交界地帶著名的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和密歇根湖等五大湖泊;冰磧物堵塞河床或冰川穀中的窪地積水形成的湖泊稱冰磧湖,如新疆天山天池以及青藏高原的湖泊。

海成湖 湖盆由海水侵蝕和沉積而成。海岸地帶由於砂壩和砂嘴封閉海灣而成的潟湖就是海成湖,如寧波的東錢湖和杭州的西湖。

岩溶湖 岩溶地區因溶蝕塌陷形成的湖盆。我國雲南東南部、貴州西部、廣西西部均有密集分布的溶蝕-陷落湖群,如雲南的異龍洞、八仙洞。

風蝕湖 乾旱地區因風蝕、風積作用形成的湖盆,如甘肅敦煌月牙湖(圖9-3)。

此外,由於山崩、滑坡堵塞河道,以及人工修築水庫等都可以形成湖泊。其實有很多湖泊的形成並不止一種因素,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B. 湖泊的成因是什麼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
(一)構造湖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變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
(二)火口湖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頂部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宜蘭平原外龜山島嶼上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
(三)河成湖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
(四)牛軛湖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二仁溪附近就有因為河川作用而形成的牛軛湖。(五)堰塞湖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嶺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六)冰川湖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七)人工湖-水庫、埤塘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搜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石門水庫、明德水庫和寶山水庫等等。

C. 湖泊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湖泊的形成原因有多種。有的湖泊原是海的一部分,後被泥沙同大海隔離而成;有的原是一塊窪地,後由於水聚積而成;有的原是河流的上游,後由火山岩漿碎石堵塞河道,與河流隔斷而成;也有的是地殼運動形成。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兩種: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形成的湖泊有構造湖、火口湖、堰塞湖等;外力作用形成的有潟湖、牛軛湖、溶蝕湖、冰川湖和風成湖等。

D. 湖泊的11種成因類型是什麼

1、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

其特點是湖形狹長、水深而清澈,如雲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再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構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徵,即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時,還經常出現一串依構造線排列的構造湖群。

2、系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

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測,如長白山天池深達373米,為中國第一深水湖泊。

3、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與泥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如五大連池、鏡泊湖等。

4、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

如貴州省威寧縣的草海。威寧城郊建有觀海樓,登樓眺望,只見湖中碧波萬頃,秀色 迷人;湖心島上翠閣玲瓏,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園之稱。

5、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

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稱瑤池,相傳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蘭、瑞典的許多湖泊等。

6、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

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環繞,水面酷似一彎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7、由於河流擺動,其天然堤堵塞支流而瀦水成湖。如鄱陽湖、洞庭湖、江漢湖群(雲夢澤一帶)、太湖等。

8、由於河流本身被外來泥沙壅塞,水流宣洩不暢,瀦水成湖。如蘇魯邊境的南四湖等。

9、河流截灣取直後廢棄的河段形成牛軛湖。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

10、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稱作瀉湖。

如裏海、杭州西湖、寧波的東錢湖。約在數千年以前,西湖還是一片淺海海灣,以後由於海潮和錢塘江挾帶的泥沙不斷在灣口附近沉積,使灣內海水與海洋完全分離,海水經逐漸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11、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邊。這些湖本來都是海灣,後來在海灣的出海口處由於泥沙沉積,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繼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因而成為湖泊。

E. 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看到的湖通常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孤零零地嵌於陸地上,彷彿顆顆耀眼的明珠,把江山裝扮得更加秀麗。

它們的水源在哪裡呢?

原來,湖泊的形成由來有多種。有的湖泊原是海的一部分,後被泥沙同大海隔離而成;有的原是一塊窪地,後由於水聚積而成;有的原是河流的上游,後由火山岩漿碎石堵塞河道,與河流隔斷而成;也有的是地殼運動形成。杭州西湖,無錫太湖,黑龍江鏡泊湖,青海湖的成因便各不相同。

泊形成的原因有兩種: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形成的湖泊有構造湖、火口湖、堰塞湖等;外力作用形成的有瀉湖、牛軛湖、溶蝕湖、冰川湖和風成湖等。

F. 湖泊形成的原因2種

水積聚到低窪處就成為湖泊
按湖泊形成的原因可以分為很多類型:
1、由於地殼變動,地面上出現深大谷地,積水之後形成湖泊叫做構造湖;
2、冰川的刨蝕,使地面上出現窪地,積水成湖叫做冰蝕湖;
3、冰川末端融化後,冰川攜帶的岩塊、泥沙堆積成一條堤壩,堤壩之上水流蓄積形成的湖泊叫做冰磧湖;
4、過去的海灣演變成的湖泊;
5、火山噴發時,岩漿流入河道,冷卻凝固後會形成截斷河流的攔水壩,壩的上方蓄水成湖,這種湖叫火山堰塞湖;
6、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

G. 湖泊形成的各種原因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幾種類型:
(一)構造湖
在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的地表發生斷裂出現凹陷,凹陷的地方逐漸蓄水,形成湖泊,例如日月潭是玉山、阿里山是山間斷陷盆地積水而變成的一個高山構造湖。
(二)火口湖
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頂部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例如宜蘭平原外龜山島嶼上也各有一座火山和火口湖。
(三)河成湖
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但是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
(四)牛軛湖
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例如二仁溪附近就有因為河川作用而形成的牛軛湖。
(五)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竹子湖和草嶺潭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六)冰川湖
冰川湖大多分布在高山有冰河的地方,當冰河溶化時,會因為冰川挖蝕成的坑,和冰山溶化的水堵塞蓄積而成為湖泊,台灣的冰川湖多分布高海拔地區,如雪山山脈。
(七)人工湖-水庫、埤塘
人類為了灌溉飲用等因素而在河谷築起堤壩,攔截河裡的水所形成的湖泊,水庫可以儲存水庫,搜集更多的水資源,例如石門水庫、明德水庫和寶山水庫等等。

H. 湖泊是怎樣形成的

湖泊的形成原因:

1、在地殼內力作用形成的構造盆地上經儲水而形成的湖泊。

2、火山噴火口休眠以後積水而成,其形狀是圓形或橢圓形。

3、由火山噴出的岩漿、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與泥石流引起的滑坡體等壅塞河床,截斷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積水成湖。

4、由碳酸鹽類地層經流水的長期溶蝕而形成岩溶窪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經匯水而形成的湖泊。

5、由冰川挖蝕形成的坑窪和冰磧物堵塞冰川槽谷積水而成的湖泊。

6、沙漠中低於潛水面的丘間窪地,經其四周沙丘滲流匯集而成的湖泊。

7、由於河流擺動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8、由於泥沙沉積使得部分海灣與海洋分割而成。

9、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

(8)湖的形成主要有哪些原因擴展閱讀:

湖泊是重要的國土資源,具有調節河川徑流、發展灌溉、提供工業和飲用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溝通航運,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以及開發礦產等多種功能,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湖泊及其流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

湖泊本身對全球變化響應敏感,在人與自然這一復雜的巨大系統中,湖泊是地球表層系統各圈層相互作用的聯結點,是陸地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生物圈、大氣圈、岩石圈等關系密切,具有調節區域氣候、記錄區域環境變化、維持區域生態系統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樣性的特殊功能。

中國著名的淡水湖有高郵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

內流區域的湖泊大多為內流河的歸宿,湖水只能流進,不能流出,又因蒸發旺盛,鹽分較多形成鹹水湖,也稱非排水湖,如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較高的納木錯湖等。

中國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跡湖(如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海跡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蝕湖(如雲貴高原區石灰岩溶蝕所形成的湖泊)、冰蝕湖(如青藏高原區的一些湖泊)、構造湖(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長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鏡泊湖)等。

I. 湖泊的形成原因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由於地殼變動,地面上出現深大谷地,積水之後形成湖泊叫做構造湖;冰川的刨蝕,使地面上出現窪地,積水成湖叫做冰蝕湖;冰川末端融化後,冰川攜帶的岩塊、泥沙堆積成一條堤壩,堤壩之上水流蓄積形成的湖泊叫做冰磧湖;過去的海灣演變成的湖泊;火山噴發時,岩漿流入河道,冷卻凝固後會形成截斷河流的攔水壩,壩的上方蓄水成湖,這種湖叫火山堰塞湖;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泊,叫火口湖。
1.構造湖:地殼變動,斷層、褶曲、地震作用形成的湖泊。

如:貝加爾湖、坦干伊喀湖、青海、巢湖、裏海、大鹽湖……。

2.火山湖: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湖泊,如

①火口湖:東北長白山的天池、紐西蘭的陶波湖。

②堰塞湖:火山熔岩堵住流水而成的湖:如鏡泊湖。

3.山崩湖:因山崩的崩積物堵塞河谷而成的湖泊。

4.冰蝕湖:因冰河作用而成的湖泊。

①冰斗湖—博格多山區的天池—漏斗狀。

②槽湖—瑞士的蘇黎世湖—長條狀。

③冰蝕湖—北美五大湖、芬蘭千湖國—不規則狀。

④冰磧湖—俄羅斯阿尼加湖、拉多加湖—不規則狀。

5.河成湖:如牛軛湖。

6.海成湖;如潟湖。如:台灣高雄港

7.人工湖;如亞斯文大壩、三峽大壩的淹沒湖區。

J. 湖泊類型及成因

湖泊的成因
湖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種,像地殼的運動、大自然的侵蝕、堆積作用與人為的力量,都會讓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蓄水變成湖泊。
一般來說湖泊的成因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構造湖:

構造湖的發育與斷層有關,是岩層斷裂下陷後形成的地塹構造,然後積水成湖。這類湖泊一般湖岸陡峭且沿構造線發育,湖水一般都很深。
典型的湖泊有:雲南的滇池、洱海;青海湖、新疆喀納斯湖等。國外如著名的東非大裂谷沿線的馬拉維湖、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等。
貝加爾湖構造示意圖

青海湖

滇池


火口湖

火山噴發後在火山的部會會留下巨大的火山口,火山口逐漸儲水而形成的湖泊。
美國俄勒岡州的火山湖
135
長白山天池


河成湖

有些位於平原地區的河流受到河道遷徙擺動、河道淤塞等情況,會在河道上形成湖泊。
成因:岸線曲折,湖底淺平,水深較淺。
這類湖泊會因為受到河水注入的影響:在豐水期湖泊會擴大,枯水期會縮小。當水量較平衡時,河成湖形態較穩定。當水量變化較大時,河成湖形態的變化也跟著增加,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大都是此類。


牛軛湖

在平原地區的河流,會因為水流對河道的沖刷與侵蝕,致使河流愈來愈彎曲,最後導致河流自然截彎取直,原來彎曲的河道廢棄,形成所謂的牛軛湖。
例如:內蒙古的烏梁素海為著名的牛軛湖。

烏梁素海其形成與黃河主流改道有關,最早的黃河沿狼山南側的烏加河作主流東流,後因地殼隆起,黃河受阻急轉南流,沖出一個較大的窪地,這就是烏梁素海的前身。以後,由於風沙東侵和狼山南側的洪積扇不斷擴展,致使河床抬高,烏加河被泥沙阻斷,河水溢流到窪地形成了烏梁素海。


堰塞湖

堰塞湖是由於地質變動,例如火山熔岩流、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造成河谷或河床的堵塞,之後儲水形成的湖泊。若是因為火山熔岩堵住而形成的堰塞湖,叫熔岩堰塞湖,例如鏡泊湖就是典型的堰塞湖。


堰塞湖的形成與危害:
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動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岩堰塞湖。堰塞湖的形成有四個過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後,流水聚集並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儲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決口會對下游形成洪峰,處置不得當會引發重大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