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數學如何寫原因
擴展閱讀
乳暈顏色怎樣變粉紅色 2025-07-05 18:00:16
怎樣把手機聲音再加強 2025-07-05 12:34:05

數學如何寫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4-27 20:01:33

❶ 數學錯誤原因分析怎麼寫

知識方面的原因。

任何數的計算總是與其相應的知識密切聯系的。如果學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筆算不準,計算時必定會產生錯誤。主要表現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正確掌握了與四則運算的有關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例如,筆算加法計演算法則是由「數位」、「個位」、「相加」、「滿十」、「前一位」、「進一」等數學概念組成,如果學生沒有弄清楚這些概念,就無法依據計演算法則進行筆算。又如,計算2600÷400=26÷4=6……2,余數算成了2,反映了學生的數值概念比較模糊,在應用「商不變的性質」計算時,對余數相應要發生變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數加法和減法運算時,必須相同數位對齊後再進行加或減,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才能正確做加減運算。學生練習時出現6.9+1=7,5.4-4=5等錯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確運用計演算法則。

(2)口算不熟,筆算不準。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表內乘法和除法是進行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也是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任何一道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都可以歸結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練,計算時只要有一步口算錯誤,就會導致整題計算結果出錯。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計算錯誤,學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視的。我們常說學生「粗心」,其實「粗心」大多是由學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學數學中的式題都是一些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算式,計算時先要對算式中的數和運算符號作全面而准確的感知。但是,小學生由於受年齡,尤其是感知水平的制約,對式題的感知往往比較粗放而不夠精確,常常表現為把式題中的數據抄錯或看錯運算符號,如把65寫成56,把「-」號看成「÷」號,把「+」號看成「×」號,這必然造成計算結果錯誤。

(2)信息干擾。學生對試題的感知往往伴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從而忽略對整體的認識,學生會將一些新奇的、感興趣的強成分首先攝入腦海,而掩蓋了其他的弱成分。由於「0」和「1」在計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湊整」往往可以滿足簡便計算的要求,這些因素均會對學生產生強烈刺激,使他們在計算時忽略了運算順序、計演算法則,導致計算出錯。如計算「125×8÷125×8」一類式題,他們會不假思索地誤認為是一道兩個積相除的式題。

(3)注意不穩定。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都尚未發展成熟,他們不僅難以在一定時間內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動上,而且在注意的分配上也常常出現顧此失彼、丟三落四的現象,這在客觀上容易造成學生計算的錯誤。最明顯的表現是在計算中特別是四則混合運算的脫式計算中不是抄錯數據,就是忘記將暫時不參加運算的部分抄下來,漏做一部分計算,導致錯誤,在計算中還表現在豎式計算正確,但橫式上的得數抄錯的現象,這都是注意不穩定造成的。

❷ 數學考試失分原因怎麼寫

寫在前面

一提到數學,總有許多同學大喊頭疼,上課老師講的內容就像天書;考試明明會做的題因為漏了小數點導致計算錯誤;平時做應用題總是讀不懂題目……數學是一門考察思維的科目,但同時也是一門考驗耐心與細心的科目,小胖為大家總結了八項失分原因,家長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對號入座一下,並在後期有針對的調整學習方法。

01

底子差

這是從來沒考過高分同學的共同原因。

課堂上老師只喜歡講重點難點,對於基礎知識往往一筆帶過。當然這里不是說這名老師不負責任,如果一個班級里絕大部分同學都認可這種授課模式,那麼他就不是一名失敗的老師。

但這時候如果你家孩子的底子比較差,連基礎定義都不清楚,比如等式的定義,比如方程的定義。就不要盲目做難題,從零開始多關注基礎定義吧。

02

基本運算能力差

不論數學學的好還是學的差,絕大部分學生都有這個問題,這大概是一個時代問題吧。

現在的孩子習慣使用計算器,甚至在一些時候家長都會主動拿出計算器給孩子用,長此以往,計算能力不弱才怪。

希望各位家長在平時可以起到監督作用,盡量讓孩子動手計算,鍛煉基本運算能力。

03

應用能力差

基礎定義搞懂了,運算能力上去了,但一到應用題就不知所措了。什麼這個最少需要多少錢,那個最多能裝多少水,有些孩子對於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比較弱,換句話也可以說是閱讀能力不是特別強。

對於這部分學生,家長可以像學習英語一樣多多在日常生活中設置一些問題。比如去超市的時候給孩子50元,問他能買幾瓶醬油醋;比如家庭旅遊,給他幾種租車方案,讓他給出最省錢的辦法,等等。

還有一點,家長在輔導孩子做應用題時,要教他如何去除不必要元素,即縮句。

04

沒有細致審題和規范解題的習慣

這一點又是一個在數學學習中的通病,但也是最容易改掉的毛病。

很多孩子在做題時著急,題目都沒看完就開始做,比如選擇題讀了一半以為是以前做過的,直接做了答案,結果沒有注意這回人家是讓選擇正確的。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需要讓孩子了解到細節的力量,並且給孩子一個安靜踏實的學習環境。

05

藝高人膽小

上面說的是毛毛躁躁的學生,但是每次考試也不乏太過仔細的學生。

每做一道題就要反復檢查,總是不放心自己的計算能力,有一些小強迫症。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導致耽擱了後面做題的時間。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對自己不自信,家長應該多利用閑暇時間培養孩子的自信力。

06

速度太慢

還有一些做題慢的同學不是膽子小,而是時間分配不合理,前松後緊。

想一想如果同一張試卷別人時間剛剛好,而你的孩子卻經常答不完題,那麼這時候就必須要提高他的做題速度。

方法就是平時多做題,尤其是多做一些基礎題,並且在做題時要規定時間。這樣不僅可以鍛煉他的時間分配能力,也會使他的基礎更加扎實。

07

壓軸題不知道如何下手

這個問題相對於說是失分,不如說是能力不夠。

在一張數學考卷中一定會有幾道區分能力的題,也就是難題。或許前面的基礎題只要平時努力一些,考試細心一些,分都可以拿到,但是對於壓軸題尤其是它的後幾問來說,就不是靠努力就可以得到的,這還需要一些數學思維與數學綜合運用能力。

所以在這里失分也不要孩子太自責,如果孩子基礎很好那麼平時訓練時就多做點難題,如果孩子基礎較薄,家長切記要孩子注重基礎,保證基礎題不丟分才是硬道理!

08

考前做題事倍功半

不管是期中考試還是期末考試,或者是即將到來的中考,有一大部分學生平時不用功,一到考試就開始瘋狂刷題,雖然臨時抱佛腳總比破罐子破摔強,但是要知道這不是打持久戰的方法。

我們要把刷題放在平時,考試前把重點放在錯題練習上。

以上就是數學失分的8項原因,找出原因,對症下葯,多練多看多總結,數學便不再會是障礙。

❸ 怎麼寫數學考試沒考好的錯誤原因100

在這次數學考試中,我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總結起來,是由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沒有復習到位。在考試前我對考試內容復習不夠仔細,導致有很多知識點沒有看到,結果考試出現題目了,不會做。
做題不夠認真。在犯錯的題目中,有好幾道題不是自己不會,而都是因為馬虎大意導致過程計算錯誤而分,這是讓人無法原諒的。
3. 難題作答不好。這說明自己對於難題的掌握還有很多缺陷,需要進一步學習。
通過這次考試,讓我再一次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一定認真仔細,做好復習,並積極功課難題。

❹ 小學數學失分原因怎麼寫

一、錯誤理解題意
可以這樣說,審題是對題目進行初步的感知。而理解題意這一環節,決定你考慮問題的角度,確定你考慮問題的方法。因此,這是做題中的重要環節。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由1,3,5,7,9,11,13,15,17,19十個數組成甲組數;由2,4,6,8,10,12,14,16,18,20十個數組成乙組數。分別由甲組數與乙組數中各取一個數相加,共可得到不同的和的個數是多少?」
有 些同學看到問題後,錯誤地以為甲組數中的每一個數,都與乙組中的10個不同的數相加,組成一個不同的和,這樣求出的結果為10×10=100種。而這樣求 出的100個和中,有不少重復的情況,如:1+6=3+4=5+2。題目中問的是不同的和,這些同學在理解題意時,根本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致使出現了錯 誤。
而正確理解題意後,注意到了重復情況,就可馬上意識到,這道題不應從過程考慮,而是從結果直接出發,尋找規律,如,最小的和為1+2=3,最大的和為19+20=39.由3至39所有的奇數都可得到,因此,可輕松得解(39-3)÷2+1=19個。
因此,要想解決好問題,正確理解題意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家仔細思考問題。
一個好的方法:就是要重視改錯的環節。平時在做題過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錯誤,改正錯誤前,你要先查一下出錯原因,並將一些在你身上經常出現的類似錯誤加以歸納,在以後盡量避免。
二、審題不細
審題是正確理解問題的基礎,是做題中的關鍵環節。有些同學在審題時不仔細,經常出現「單位不統一」、「答非所問」、「篡改題意」等多種問題。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198+1998+19998+…+199…98(最後一個加數中有2000個9)的和的各位數字相加,和是A。A=____。」
有些同學沒有仔細審題,一看到「和是A」三個字,就錯誤地認為本題求的是整個算式的和。而實際題目中是要將這個和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相加,再求出和。相信這個題很多同學都會做,而恰是因為審題的問題,粗心大意的同學就失去了得分機會,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要想把題目做正確,首要問題就是要認真審題,這是做好題目的第一步,第一步的方向錯了,以後的努力就白費了。
認真審題應成為你的好習慣,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首先,你要有這方面的意識,其次,就是在讀題時,注意到題目中的每一個字,有些題往往是一字之差,謬之千里。
三、受定勢影響
所謂思維定勢,通俗地講,就是同學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慣了某些方法與技巧,遇到類似的題型,往往容易順著老路走下去。
例如,有些同學剛剛學完這樣一道題「10個人圍成一圈,從中選出三個人,其中恰有兩人相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本題可以這樣考慮:先選兩個相鄰的人,有10種不同的選法,當這樣的兩個人選定後,再選另一個與之不相鄰的人,有6種選法,最後得出總共的10×6=60種不同選法(此題有多種解法)。
然後,再讓這些同學做了這樣一道題:「10個人圍成一圈,從中選出兩個不相鄰的人,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很 多同學都順道老路走了下去「先選一個人,有10種不同選法,再選另一個與之不相鄰的人,有7種不同選法,最後得出的結果為70.這樣做的結果,就把實際的 一種情況算成了兩種(如選出A和B與選出B和A,在本題中為同一種選法)。因此,這道題的正確的結果為35種(當然,此題也可用組合數的方法來解)。受定 勢的影響,這些同學不自覺地出現了錯誤。
要打破思維定勢,首先,需要我們理解好問題的本質。例如,上面例子中,之所以選三人時不出現重復計算的情況,是因為此時計算的對象是「一對二」關系,而在選兩個人時,這種「一對一」的關系中就出現了重復。
其次,是大家在遇到熟悉的問題時,先不要高興得太早,而是要仔仔細細地查看一下,題目是否有了變化。相信大家有了這樣的意識,就會減少很多的錯誤。
四、計算失誤
有些同學錯誤地以為,計算失誤,影響的只是計算題本身。而實際上,有多少奧數題不以計算為基礎?可以說,計算是做題之本,很多同學出現的錯誤都是與計算有關。
要做到計算準確無誤,首先需要同學們對常用數值有一個深刻的記憶,如π的10以內的倍數,分母為2、4、8的分數與小數數值的相等關系等。
其次,是在平時養成一個認真細致的好習慣,做到計算準確、迅速。
關於試題的計算,同學們可以適當採用一些技巧。說到這一點,我發現,有些同學只是在做巧算題時,才想到好的計算方法,而在實際的計算中,往往忽視了簡便方法的運用。而要想達到計算的准確、迅速,利用簡便的方法來計算是一個行之有效有方式。
五、思維不夠嚴謹
很多數學題對同學們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既要有思維的靈活性,又要有思維的廣度與深度。
例如有這樣一道題:「圓周上有任意8個點,以這8個點為端點可以連成不相交也沒有公共端點的4條線段,所有不同的連結方法有多少種?」
要做好這道題,需要想到不同的多種連接方式,而每一種方式中,又有多種不同的連法,本題共有14種不同的答案,同學們可以試一試,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全答案。本題所考察的便是同學們發散思維的能力。
這類題所佔比重還是相當大的,因此,粗心大意壞大事,粗心大意的毛病必須要改。

❺ 小學數學錯題原因怎麼寫

可以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錯題,然後寫解決方法。

1、學生學習方法不當

首先由於數學比較抽象,學生學習方法不當,再加班級人數過多,教師往往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得部分學生對公式理解的不正確,不會活學活用。

解決方法:可以在上課時讓學生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下課的時候可以去辦公室問老師。

4、沒有及時復習

復習時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升,但大多數學生不及時復習,往往只在乎眼前我學會了,導致那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出錯。

解決方法:可以給學生留出來時間多做一些復習題。

注意:

1、很多錯題都能反映當前孩子的一種心理想法,不僅要補充他們遺漏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修補錯題本身體現出來的小孩子發展上的短板。

2、我整理分析小學數學易錯題集,以便進行系統的梳理與研究。

❻ 數學題目,要寫原因

1、正比。一個因數不變,積隨另一個增大而增大,減小而減小
2、反比。被除數一定,除數越大商越小
3、正比,周長=4*邊長,那就和第一題一個意思了,固定了一個因數之後的積和另一個因數的關系
4、正比。周長=2*半徑*圓周率,也是和第一題差不多的意思
5、正比。體積=底面積*高,高一定,那必定是體積大,底面積也大

❼ 數學題錯了數學老師讓我們在旁邊寫理由怎麼寫、三年級

我覺得理由無非就是粗心大意,沒讀懂題,公式沒掌握,方法沒掌握等等,總之怎麼錯的你就怎麼寫唄,沒啥大不了。

❽ 關於喜歡數學的原因怎麼寫

1、在數學的世界裡可以找到自己思考的動力

2、每次做出一道數學題總是有一種快樂的感覺

3、遇見絞盡腦汁去想的題目,頭疼,但卻總是想努力的思考,最後就算做不出來,也喜歡別人提醒或者任何途徑下,豁然開朗的感覺

4、無聊的時候寫寫數學,都可以打發時間,也不覺得時間過得慢

5、數學題目總可以吊起我高度認真的心態,讓我更加仔細地去做每一件事

6、最後,很多東西喜歡就是喜歡,就是特別的吸引~~不管別人是怎麼看待的


(8)數學如何寫原因擴展閱讀:

1、一切理工科的基礎,學好了數學,帶動各科。

2、推理嚴密,邏輯性強,便於培養邏輯思維。

3、幾乎不要求什麼條件,一支鉛筆即可研究數學問題。

4、概括性強,僅僅幾條公理或定理,即可推出許多。

5、定理不多,用途極廣,靈活運用,解決問題無窮。

資料來源:網路-數學

❾ 數學錯題原因分析怎麼寫

二年級數學易錯題原因分析

小朋友的學習是一步一個基礎,要重視每一個測試。期末了,現學習啦小編匯總了二年級數學易錯應用題,供大家復習參考!

易錯題案例:

媽媽買一盞52元的台燈。

(1)如果媽媽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張10元。

(2)如果媽媽帶的錢正好夠買這盞台燈,她最多帶了( )張10元。

錯誤原因分析:

第1題:學生可能受數的組成的影響,52里有5個十和2個一忽視給出的條件「媽媽付的全是10元」即媽媽不可能有零錢,而錯誤地填成最少要付5張;第2題:學生可能忽視給出的條件「正好」和「最多」即媽媽除了2元以外其餘的都是10元,而錯誤地填成最多要付6張。

解題思路點撥:

小朋友們仔細讀題,你就會發現兩道題不同:第(1)題,媽媽付的全是10元,而沒有零錢,所以最少要付6張10元才夠。第(2)題,媽媽帶的錢正好夠買這盞台燈,證明媽媽帶的錢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帶了5張10元。

解題過程:

(1)最少要付(6)張10元。

(2)最多帶了(5)張10元。

變式矯正:

李老師買一隻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師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張10元。

(2)如果李老師帶的錢正好夠買這只足球,他最多帶了( )張10元。

常見易錯題案例匯總:

1、每3隻皮球裝1盒,17隻皮球至少需要幾個盒子才能裝下?

17÷3=5(盒)……2(個)

錯因分析:有餘數的問題,建議用實物讓學生裝一裝。

2、小軍拍球拍了31下,小麗拍的比小軍拍的3倍少20下。小麗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錯因分析:比多(比少)的敘述方式,學生不太適應。

3、一捆電線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還剩210米沒有用。這捆電線比原來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錯因分析:沒看懂問題問的是什麼,因此題目沒解完,建議讓學生反復讀題理解。

4、把兩根長都是45毫米的鐵條焊接為一根,焊接頭用去了5毫米。焊接後鐵條長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錯因分析:把兩根長都是45毫米的鐵條焊接為一根,只有一個焊接頭。

5、一本書278頁,小明第一天看了55頁,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頁。兩天一共看了多少頁?

55+18=73(頁)

278-73=205(頁)

錯因分析:受干擾條件「278」影響,沒看完所提問題問的是什麼。應告訴學生,有些題的條件是沒有實際用處的(干擾條件),應充分理解題意後再列式。

6、植樹小組昨天栽了105棵樹,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樹,兩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105-28=77(棵)

錯因分析:讀題不完整,建議學生讀完題後簡述出「2個條件,一個問題」。

7、養魚場上午捕魚504條,下午比上午少捕魚196條。這個養魚場一天一共捕魚多少條?

504-196=308(條)

錯因分析:與16題屬於同一類錯誤,不會找中間問題。

8、一批煤,已經運走了28噸,剩下的是運走的7倍。原有煤多少噸?

28×7=196(噸)

錯因分析:與16題屬於同一類錯誤,不會找中間問題。

9、朱叔叔合每分鍾走60米,他從家出發已經走了5分鍾,離單位還有50米,朱叔叔從家到單位有多少米?

60×5=300(米)

300-50=250(米)

錯因分析:理解此題最好用圖示,線段畫出來就非常明顯的知道用加還是用減。

10、一張課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課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錯因分析:混淆了誰多誰少,可以讓學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補充完整,再來反復讀題理解究竟是誰的價錢高。

❿ 數學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進措施怎麼寫

數學試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進措施寫法:

一、試卷分析

本次月考數學試卷立足課本,關注過程,重視方法,體現應用,題量適當,范圍涉及的都是書本上的內容,難度適宜,為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取得不同的發展提供了一次平台。

試題以課本內容為基本依據,涉及到知識(概念)的形成過程,解題的思考過程和對知識的實際應用,共有口算、填空、選擇、計算、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等形式,進行重點考查。

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地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以及學習過程方法的掌握。注重培養學生根據情境分析處理數學信息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

二、學生答卷情況分析

1、學生答題總體情況

本次期未檢測中,五年級四班共有47人參加,平均分58.74分,80分以上7人,優秀率14.89%,及格25人,及格率53.19%,最高分88分;從數據上看,80分以上人數還是不多,培優和基礎知識的鞏固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從60—80分之間17人。最低分17分,50以下13人,不及格人數太多。

2、典型錯誤舉例

第一,填空題的第3小題,很多同學根本沒有搞清題意就去做題,如果本題學生能把題弄清楚,這道題的錯誤率就會降低很多,同時也說明,學生平時做題還是有點少。第5小題錯誤率也較高,對於這部分練習的較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這部分知識的細節。

第二,選擇題的第3題,本來是很簡單的生活常識,但是學生的錯誤率依然很高,加強學生常識的學習有待進一提高。第7小題錯誤率較高,一看這樣的題本來是可以做對,本來是一題四年級所學知識,但是學生對三視圖依然沒有掌握。

第8小題是錯誤解率是最高的一道題,基本沒有學生做對,這道題不但考查體積的相關計算,還考查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所以導致錯誤率最高。

第三,簡便運算,依然是很多同學的一個重災區,出現了大量的扣分,簡便運算的練習,也成為必須成為日常教學的一個練習的重點,而不能忽略,本以為簡便運算是四年級的一個重點,學生相對會好點,但從考試的情況來看,還需做一個重點來練習和講解。跟分數相結合,很多學生少了化簡,也是錯誤率較高的一個原因。

第四,實踐就應用題是一個很簡單的題,本班中等程度的同學都能做全對,但程度較好的同學反而做錯了,由引可見,學生讀題不是很到位。

第五,解決問題錯誤較嚴重。比如1題、第2題、第4題以及第3題的第3小問都是學生平時做過的題,並且做過很多次,但學生依然沒有做對。

三、改進措施

1、在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與鞏固,多設計一些有層次的訓練,以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

2、平時要讓學生多讀、認真讀,指導學生會讀題,有條理地讀、完整的讀。培養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分析出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3、強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獨立解答及認真檢查的良好習慣。

4、加強對各層次學生的針對性輔導。對優生要拔高要求,對學困生要多鼓勵、多輔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5、從學生的答題錯誤中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多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和准確率。

6、培養學生認真的良好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靈活解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