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針灸後屁多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辦理貸款 2025-05-15 07:18:05
蘋果相冊照片怎樣備份 2025-05-15 07:02:19
怎樣改變手機低電模式 2025-05-15 07:02:14

針灸後屁多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02 12:00:17

Ⅰ 我針灸後老打屁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對症了

是你體內的寒氣往出排,挺好的效果。

Ⅱ 針灸或是按摩、敲打經絡穴位時會排氣(打嗝、放屁)是什麼原因

因為你體內氣滯,你平時腸胃不好,有脹氣,經絡疏通後就會產生,這屬於正常現象

Ⅲ 針灸放屁排的是什麼

常有氣滯者,舒經通絡,理氣行氣,使氣行通暢,則可有此見

排出來的是廢氣

Ⅳ 艾灸肚子咕咕響還放屁 是怎麼回事

1、溫經散寒,促進人體氣血的運行
正常的生命活動依賴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在經脈中流動,完全靠「氣」的推送,因此氣行血才能暢。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例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說明寒熱對氣血運行有影響。氣寒血澀,血液運行緩慢容易凝結而生病,對此就可採用艾灸的方法,溫經散寒,保持血液運行正常。《靈樞·刺節真邪》說,「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火調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於血寒運行不暢,留滯凝澀引起的痹證、腹瀉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氣通絡,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人體各部分都分布著經絡,經絡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是聯接內外,調節肌體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為「六淫」的侵襲,人體局部容易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出現腫脹疼痛等症狀或一系列功能障礙。艾灸相應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強人體抗病的作用。
3、扶陽固脫,挽救垂危
陽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人的壽命也跟陽氣是否健旺有關。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甚至元氣虛陷,脈微欲脫,這時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針灸資生經》里說:「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可見出現嘔吐、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關元、神闕等穴可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風脫症、急性腹痛吐瀉、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療。
4、升陽舉陷,恢復機體的正常功能
陽氣虛弱不固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靈樞·經脈》說「陷下則灸之」,因此氣虛下陷,臟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療法。脾胃學說創始人李東垣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惟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艾灸不僅可以益氣溫陽,升陽舉陷,安胎固經,還可治療衛陽不固、腠理疏鬆等症,如脫肛、陰挺、久泄等病。
5、拔毒泄熱,調節機體功能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艾灸主要治療寒證,不少醫家都提出熱證禁灸,但也有一些醫家贊同熱證用艾灸,如《黃帝內經》里提到用艾灸治療癰疽,唐代《千金要方》里指出艾灸法有宣洩臟腑實熱的作用,如「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等。《醫學入門》闡明熱證用灸的機制是「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因此,艾灸法只要使用得當,既能散寒,又能清熱,對機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Ⅳ 我針灸了足三里,三陰交後老是放屁是什麼原因

你好,足三里,三陰交是脾胃經穴位,針灸足三里三陰交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所以排氣正常

Ⅵ 針灸後肚子發脹是什麼原因

針灸脹是經氣留滯,是得氣感的一種表現,不過下針下重了。這種感覺,可以在針灸小時後做一些熱敷,當然如果停止針灸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感覺了。考慮臀部軟組織韌帶勞損所致,應該沒有骨頭病變的,因為您的X光,CT,MRI檢查只有腰椎骨質增生;不要擔心,應該不會很嚴重的.針灸的脹,不是絕對的,好的脹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不好的脹,是因為病人的緊張造成的。除了醫生的醫術外,也不能忽視病人本身。一個身心放鬆的病人,會配合醫生的進針,會減少針刺發生疼痛或脹的概率。一個非常緊張的病人,那種不好的疼痛感會經常發生的。

Ⅶ 艾灸後放屁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艾灸後放屁多是什麼

艾灸後放屁多是氣血經絡通暢的表現,所以會放屁多。用艾灸也需要區分人的體質,有的人適合用,但有的人就不適合。

一、艾灸適宜人群

1、寒性體質(如手腳冰涼、精力不濟、易受寒、怕冷、腹瀉等)的人;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剛出生的嬰幼兒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體質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療因為受到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於虛症、寒症、陰症為主的疾病。

二、艾灸不適宜人群

1、熱性體質(口腔潰瘍、膿包、怕熱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間不可艾灸;

3、高熱病人、大飢大飽、過度疲勞、身體紅腫的人不適宜用艾灸;

4、陰虛陽亢,邪熱內盛,熱症和實症不適合。

(7)針灸後屁多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艾灸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後的注意事項:

一、艾灸使用前

1、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即使夏天也一樣,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2、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最好在飯後1小時後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3、脈搏每分鍾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禁用;身體發炎部位禁灸!

二、艾灸使用中

1、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2、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三、艾灸使用後

1、艾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2、艾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3、艾灸後不可以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參考資料

人民網——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不暢就會酸麻脹痛

Ⅷ 針灸後出現的這些反應

針灸的魅力可能只有體驗過的人才懂。大部分針灸其實不疼,止痛效果還很好!有些人在受風著涼後,往往容易引起腰背疼,扎個針放點血真的就會舒服一些。隨著科技的發展,針灸還可以電療,小小的針插上電就像是有個人在錘你一般。甚至,有很多女性會通過針灸來進行減肥。針灸,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不過,針灸雖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的,用錯了很可能會適得其反,早了解早收益。
針灸的作用——疏通全身經脈
針灸講究內病外治,如果有經脈淤堵的情況出現,不妨就可以通過針灸的方式來幫助改善,經脈堵了,對於全身來說都是有危害的,而通過針灸,可以幫助經絡的通暢,經絡通了,自然身體也就舒服了。
針灸的作用——調節身體平衡
中醫認為人體講究陰陽平衡,因為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性,很多的的身體早已失去了平衡,所以身體才總是小病不斷,容易出現問題,處在亞健康的狀態之中,此時通過針灸,能有助於將身體拉回正軌,防止陰陽失衡,帶來不利的影響。
針灸的作用——起到保健作用
針灸對於一些疾病的預防也起著一定的作用,現代人多少都會有壓力的存在,不要等到疾病找上門了才開始想到保養,如果能採用正確的方法的話,針灸對於保健身體來說也是有不錯的效果的。
針灸不能隨便扎,這3類人群不適合針灸
患有糖尿病的人:體內血糖過高,有糖尿病的人是萬萬不能採用針灸的方法來治病或是保養的,很可能會給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因為血糖值偏高,如果在針灸時傷害到了我們的皮膚,造成創口的話,一人是不好癒合,二個是很可能引發感染,帶來更大的問題。所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進行針灸,更不能去不正規的場所,現在很多針灸都是一次性的針,但也不排除一些古老的方法存在,還是小心為妙。
瘢痕體質的人:雖然說有瘢痕體質的人比較少,但是也不排除不會有人有,瘢痕體質的人通常傷口癒合之後,會導致瘢痕越來越大,影響到癒合,也影響到美觀。如果針灸時處理不當的話,可能一個小針頭的瘢痕也會很大。如果你的皮膚上出現感染或者瘢痕就不要進行針灸了。
有凝血缺陷的人:對於凝血機制比較差的人,最好就不要進行針灸了,因為針灸的口雖然很小,但如果操作不當,很可能也會有出血的現象發生。如果本身皮膚的狀態就差,出血難以癒合,最不要採用這種方法了。譬如說血友病患者,如果採用針灸療法,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的,反而會傷害到身體。
除此之外,如果你是孕婦的話,一定不要針灸,很可能會給腹中的胎兒帶來不利,引發危險。妊娠期需謹慎,不要隨意的進行針灸,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