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學錯誤原因分析怎麼寫
知識方面的原因。
任何數的計算總是與其相應的知識密切聯系的。如果學生概念不清、算理不明;口算不熟、筆算不準,計算時必定會產生錯誤。主要表現在:
(1)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正確掌握了與四則運算的有關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例如,筆算加法計演算法則是由「數位」、「個位」、「相加」、「滿十」、「前一位」、「進一」等數學概念組成,如果學生沒有弄清楚這些概念,就無法依據計演算法則進行筆算。又如,計算2600÷400=26÷4=6……2,余數算成了2,反映了學生的數值概念比較模糊,在應用「商不變的性質」計算時,對余數相應要發生變化的道理缺乏理解。再如,做小數加法和減法運算時,必須相同數位對齊後再進行加或減,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才能正確做加減運算。學生練習時出現6.9+1=7,5.4-4=5等錯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自如地正確運用計演算法則。
(2)口算不熟,筆算不準。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退位減法、表內乘法和除法是進行多位數四則計算的基礎,也是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任何一道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都可以歸結為若干基本的口算。基本的口算不熟練,計算時只要有一步口算錯誤,就會導致整題計算結果出錯。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計算錯誤,學生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是不能忽視的。我們常說學生「粗心」,其實「粗心」大多是由學生感知、情感、注意、思維、記憶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1)感知粗略。小學數學中的式題都是一些具體的數和運算符號組成的算式,計算時先要對算式中的數和運算符號作全面而准確的感知。但是,小學生由於受年齡,尤其是感知水平的制約,對式題的感知往往比較粗放而不夠精確,常常表現為把式題中的數據抄錯或看錯運算符號,如把65寫成56,把「-」號看成「÷」號,把「+」號看成「×」號,這必然造成計算結果錯誤。
(2)信息干擾。學生對試題的感知往往伴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具有較強的選擇性,從而忽略對整體的認識,學生會將一些新奇的、感興趣的強成分首先攝入腦海,而掩蓋了其他的弱成分。由於「0」和「1」在計算中的特殊作用,以及「湊整」往往可以滿足簡便計算的要求,這些因素均會對學生產生強烈刺激,使他們在計算時忽略了運算順序、計演算法則,導致計算出錯。如計算「125×8÷125×8」一類式題,他們會不假思索地誤認為是一道兩個積相除的式題。
(3)注意不穩定。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都尚未發展成熟,他們不僅難以在一定時間內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動上,而且在注意的分配上也常常出現顧此失彼、丟三落四的現象,這在客觀上容易造成學生計算的錯誤。最明顯的表現是在計算中特別是四則混合運算的脫式計算中不是抄錯數據,就是忘記將暫時不參加運算的部分抄下來,漏做一部分計算,導致錯誤,在計算中還表現在豎式計算正確,但橫式上的得數抄錯的現象,這都是注意不穩定造成的。
㈡ 分析試卷錯題原因怎麼寫家長
分析試卷不應該關注孩子考了多少分,不要考好了就高興,考得不好就劈頭蓋臉地罵一頓。而是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與孩子一起分析試卷主要做錯的共性原因,找到相應的對策。特別要注意不能打擊孩子,要多發現、多肯定、多鼓勵,決不能懲罰孩子抄寫幾遍幾十遍。
1、態度要好。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成績,氣不打一處來。發現了問題,光憑打罵、批評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嗎?如果能,老師早就這樣做了。試卷是孩子的一個真實反映,家長接受現實就是了,大可不必生氣。錯誤越多,越暴露孩子存在的問題,對今後的考試,成績提高有好處,想到這些,還生氣什麼呢?
2、多肯定孩子的優點。
試卷中肯定有做得好的地方,家長要隨時予以肯定。比如口算做得好,說明基本能力好。計算題雖有錯誤,但計算順序對了。孩子的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一定要鼓勵。總之,分析完試卷,孩子還是高興的,那麼說明分析試卷是成功的。有時間,孩子還會補做一張試卷呢。
3、分析錯誤原因。
第一類,找出不該扣分的地方。這些分數原本是可以獲得了,找出來分析分析很有必要。在今後的學習中,要努力找回這些不該扣分的分數,加上這些分數,成績提問是可觀的。有的家長會說,這是粗心造成的。但所謂的粗心其實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沒有掌握。這需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讓孩子形成新的好習慣也就不會太粗心了。
一種是做得太快,沒有仔細看清題目,所謂的忙中出錯。或許你會說只要做完後認真檢查就好了,其實不然,這是一種心理規律。在檢查時,孩子仍舊會按照原先的思路去檢查,自然就檢查不出錯誤來了。所以告訴孩子不如一開始就慢慢地、從容地分析,保證一次完成。做得從容,錯誤自然減少了。這要在平時的考試中多訓練。
一種是不認真審題,還沒有看完題目就做了。這主要是孩子沒有養成審題的習慣,再加上理解能力不強,錯誤自然就出現了。這就要培養孩子審題的習慣,在做平時試卷時就要加強培養。
一種是演算的問題。許多孩子在解決問題時一般思路對,算式也對,就是出現計算錯誤。這可能與平時的演算習慣有關。不肯用草稿,既使用了也書寫潦草,這都可能造成錯誤。這個也是可以練習的。讓孩子平時草稿時要與做作業一樣寫得工整,做得認真,不要以為草稿可以了了草草了。
第二類,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好。還有一些錯誤就是孩子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出現錯誤在所難免。這就要家長認真分析了。從試卷分析中找出孩子的知識薄弱點,幫助孩子理解,加以練習。這不是把錯題抄多少遍,而是要把知識點清晰地告訴孩子,然後找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孩子練習。俗話說熟能生巧,多練習肯定能掌握。
第三類,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錯誤。如果孩子害怕考試,對考試有恐懼心理,這就需要家長與孩子好好談談,實在不行,還需要心理醫生進行干預。
和孩子一起分析分析試卷,挺好的。
這樣還可以幫助孩子自己分析試卷,相信對今後的成績提高會有許多幫助。
㈢ 工作中犯了錯,原因分析怎麼寫
工作中犯了錯,你就應該把事件的起因,造成的原因都詳細的說明白,然後積極的表明自己認錯的態度,這樣寫就可以了
㈣ 數學錯題原因分析怎麼寫
二年級數學易錯題原因分析
小朋友的學習是一步一個基礎,要重視每一個測試。期末了,現學習啦小編匯總了二年級數學易錯應用題,供大家復習參考!
易錯題案例:
媽媽買一盞52元的台燈。
(1)如果媽媽付的全是10元,她最少要付( )張10元。
(2)如果媽媽帶的錢正好夠買這盞台燈,她最多帶了( )張10元。
錯誤原因分析:
第1題:學生可能受數的組成的影響,52里有5個十和2個一忽視給出的條件「媽媽付的全是10元」即媽媽不可能有零錢,而錯誤地填成最少要付5張;第2題:學生可能忽視給出的條件「正好」和「最多」即媽媽除了2元以外其餘的都是10元,而錯誤地填成最多要付6張。
解題思路點撥:
小朋友們仔細讀題,你就會發現兩道題不同:第(1)題,媽媽付的全是10元,而沒有零錢,所以最少要付6張10元才夠。第(2)題,媽媽帶的錢正好夠買這盞台燈,證明媽媽帶的錢就是52元,所以她最多帶了5張10元。
解題過程:
(1)最少要付(6)張10元。
(2)最多帶了(5)張10元。
變式矯正:
李老師買一隻48元的足球。
(1)如果李老師付的都是10元,他最少要付( )張10元。
(2)如果李老師帶的錢正好夠買這只足球,他最多帶了( )張10元。
常見易錯題案例匯總:
1、每3隻皮球裝1盒,17隻皮球至少需要幾個盒子才能裝下?
17÷3=5(盒)……2(個)
錯因分析:有餘數的問題,建議用實物讓學生裝一裝。
2、小軍拍球拍了31下,小麗拍的比小軍拍的3倍少20下。小麗拍了多少下?
31×3=93(下)
93+20=113(下)
錯因分析:比多(比少)的敘述方式,學生不太適應。
3、一捆電線上午用去68米,下午用去76米,還剩210米沒有用。這捆電線比原來短多少米?
68+76=144(米)
210+144=354(米)
錯因分析:沒看懂問題問的是什麼,因此題目沒解完,建議讓學生反復讀題理解。
4、把兩根長都是45毫米的鐵條焊接為一根,焊接頭用去了5毫米。焊接後鐵條長多少毫米?
45+45=90(毫米)
90-10=80(毫米)
錯因分析:把兩根長都是45毫米的鐵條焊接為一根,只有一個焊接頭。
5、一本書278頁,小明第一天看了55頁,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了18頁。兩天一共看了多少頁?
55+18=73(頁)
278-73=205(頁)
錯因分析:受干擾條件「278」影響,沒看完所提問題問的是什麼。應告訴學生,有些題的條件是沒有實際用處的(干擾條件),應充分理解題意後再列式。
6、植樹小組昨天栽了105棵樹,今天比昨天少栽了28棵樹,兩天一共栽了多少棵樹?
105-28=77(棵)
錯因分析:讀題不完整,建議學生讀完題後簡述出「2個條件,一個問題」。
7、養魚場上午捕魚504條,下午比上午少捕魚196條。這個養魚場一天一共捕魚多少條?
504-196=308(條)
錯因分析:與16題屬於同一類錯誤,不會找中間問題。
8、一批煤,已經運走了28噸,剩下的是運走的7倍。原有煤多少噸?
28×7=196(噸)
錯因分析:與16題屬於同一類錯誤,不會找中間問題。
9、朱叔叔合每分鍾走60米,他從家出發已經走了5分鍾,離單位還有50米,朱叔叔從家到單位有多少米?
60×5=300(米)
300-50=250(米)
錯因分析:理解此題最好用圖示,線段畫出來就非常明顯的知道用加還是用減。
10、一張課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課桌椅多少元?
62+34=96(元)
96+62=158(元)
錯因分析:混淆了誰多誰少,可以讓學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補充完整,再來反復讀題理解究竟是誰的價錢高。
㈤ 語文錯題分析怎麼寫
錯題分析要深刻分析所錯題目的原因,要知道是自己不努力還是押題錯誤,或者是考試時發揮得不好,順便像寫檢討一樣檢討一下自己。
正文:
期中考試中,我語文得了93分。之後,我分析了試卷,發現試卷中有許多不應該犯的錯誤,並且這些問題正好與我平時的學習態度表現吻合。試卷中暴露出我的幾大問題!
第一:我在拼音寫漢字時,由於粗心把「規矩」的「規」的「豎彎鉤」寫成了「捺」,只是丟了分。
第二:我在讀拼音選字時,由於沒有復習到位,把抽噎(yē)選成了(yè),所以又丟了分。
第三:我在給字選擇正確的意思時,由於課外積累沒有積累,誤把揣摩的意思選成了撫摸。
第四:我在做排序題時,由於粗心大意將「群蛙」看成了「石蛙」,所以排錯了三個。
第五:由於課外積累太少,誤把好讀書的意思寫成要好好讀書,所以又丟了分。
在基礎知識方面掌握並不全面,選擇題存在失分現象,以後會加強對一些較生僻字詞的積累,並鞏固課內所學生字詞。以及對課文的作者的相關資料的記 憶,爭取在字詞方面和語文知識的正確率為百分之百。
對於閱讀理解題的把握不很准確,知識面不廣造成, 以後會加強閱讀能力,定期讀一些中外名家的散文或小說;對課本中的文言文掌握不牢固,以後會加強背誦記憶;
作文的字體不美觀,語言知識運用貧乏,出現作文分偏低;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更加註意改正,爭取在下次考試中把成績提高一個新台階!還有我通過此次考試,發現了我許多知識沒有掌握好掌握牢,我要在以後學習中盡快補起來。
此次的期中試卷較為簡單,本來我可以考到98。
㈥ 工作中犯了錯,原因分析怎麼寫,
1.就事論事;2.可以有其他人的因素在裡面,但要有一說一,不要把錯都推到其他人身上;3.不要找借口;4.分析的最後,一定要提出補救措施或者下一步的打算。企業招人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你得讓頭兒覺得這事兒雖然你做錯了,但你認真思考過了,而且對於以後怎麼做,你心裡多少是有點兒譜的。
㈦ 試卷錯誤分析原因總結應該怎麼寫
試卷的錯誤原因有幾種:
1.不知道知識點。也就是看到題不知道考的是那部分,知道考的那部分又記得模糊。這種就去看課本筆記,想法記住。
2.看到題沒思路。知道考那部分,但想到哪就卡住了,不會想了。這種就是做題,有意識在不會的題上理清思路,錯了下回不錯就行了。
3.馬虎。馬虎其實是自己的邏輯思維在那部分跳躍導致的,試著在平時練習中整理自己的思考過程。
平時考試成績當做練習就好,考好了,沒什麼,是因為記住了;沒考好,也不要緊,說明還有東西沒記住,是好事。
㈧ 小學一年級語文錯題分析怎麼寫
錯題例第25題 塗一塗
1、 媽媽今天買來了木ěr。 (爾) (耳)
2、 我的tóu上戴了一個好看的發夾。 (大) (頭)
3、 這里有兩條比mù魚。 (目) (木)
4、 白mǐ飯,香噴噴。 (米) (光)
錯誤原因 對於這些音同但義不同的生字,小朋友年齡小,要區分開存在難度,尤其是第三句,比目魚的「目」學生更容易出錯。
改進措施 在日常教學中對所學的音同字要多進行找好朋友的區分練習,並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練習。
錯題例第26題 選擇正確讀音把它圈出來
黃(huáng háng)牛 一群(qín qún)鴨
花貓(māo miāo) 桃(táo tiáo)花紅
杏子(xìng xìn) 大紅棗(z??o zh??o)
蘋果 (pín píng) 小鳥(n??o ni??o)
錯誤原因 學生對分清平翹舌音、後鼻前音存在較大難度,主要與好多學生來自外地,口音重,造成口齒不清。
改進措施 在教學生字詞時多強調平翹舌音和前後鼻音,提倡無論本地生還是外地生,都要講普通話。
錯題例第27題 填一填
1、「巾」有( )筆,第二筆是( )。
2、「牙」有( )筆,第三筆是( )。
3、「尺」有( )筆,第一筆是( )。
4、「毛」有( )筆,第四筆是( )。
錯誤原因 因部分學生書寫時出現筆順錯誤,從而導致數筆畫錯誤,更搞不清第幾筆是什麼筆畫。
改進措施 在生字教學中,多強調每個字的筆順,多進行書空練習。
錯題例第28題 分分類
1.牛奶 2.毛筆 3.長尺 4.麵包 5.卷筆刀
6.果凍 7.水杯 8.雨傘 9.橡皮 10.洗衣粉
食品 日用品 文具
錯誤原因 部分學生對於把10個詞分成三類,存在較大困難,一方面在於小朋友有些詞語不認識,另一方面在於小朋友缺少生活經驗,區分不清洗衣粉、毛筆屬於哪一類。
改進措施 在教學中,多聯系小朋友的生活實際,多進行拓展練習。
錯題例第29題 選一選
手 毛
1、媽媽給我買了一條小( )巾,讓我常常洗( ),講衛生。
水 小
2、下雨了,路上都是( ),大家走路要小 ( )。
錯誤原因 部分學生對於能順利讀出整句話存在困難,因此選詞有困難,尤其是手和毛這兩個字學生容易混淆。
改進措施 對於一些字形相近的生字,教學中要著重加以區分,並把這些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加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