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樁基礎超深"是什麼意思
超過了原來的設計深度,是因為實際的地質情況與勘測報告不符,持力層在更深的地方。
⑵ 什麼是基礎超深,什麼是基礎超深知識
獨立基礎、條形基礎開挖超深開挖後用c15素混凝土回填至原設計基礎底標高,不需要滿足嵌岩深度不小於500mm的要求
⑶ 關於XXX工程基礎超深原因情況說明
1、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變更、預算失誤、····· 2、由原因到補救辦法·····3、送給審計單位
⑷ 基礎開挖深度達到設計高度持力層未達到設計要求,如何寫報告
摘要 1、原因分析
⑸ 施工許可證上的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變更原因怎麼寫
摘要 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政策調整、不可抗力、人為的失誤等均可能導致工程變更的發生。常見原因有:
⑹ 獨立基礎超深時,毛石換填會議紀要怎樣寫
摘要 先寫主要內容,然後變更原因,處理方案,新增工程項目單
⑺ 基礎超深怎樣計算
參照設計圖紙中給出的基底標高,看總平面圖標識的基準標高,根據實際挖槽深度與圖紙基底標高的差值,若實際槽深大於基底標高值則視為基槽超挖或超深。另一種情況根據建設單位或設計院出具的絕對標高值與實際槽深進行比較,情況一樣。處理時應有地質勘察部門及設計院出具意見。
⑻ 地基超深處理方案
地基處理主要方法: 1、強夯法 2、CFG樁 3、DDC樁 4、高壓噴射注漿法 5、水泥土攪拌法
一、強夯法
強夯和強夯置換法是用起重設備將很重的夯錘(一般10~40t)起吊到一定高度(一般10~40m),然後使其自由下落,利用其產生的較大的沖擊能對土進行強力夯實,以提高其強度、降低其壓縮性的一種地基加固處理方法。強夯法使用的設備簡單,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節約三材,經濟效益顯著。
工程實踐證明,經強夯處理後的地基,其承載力可提高2~5倍,地基壓縮性可減小2~10倍,有效加固深度可達5~15m,可消除飽和砂土地基的液化。強夯法多年來廣泛應用在建築、水利、交通、港口和石化等多種工程的地基加固上。
強夯法是一項動力固結技術,能否迅速的使水從土體內排走,是決定強夯效果好壞的關鍵。強夯法主要適用於處理碎石土、砂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等地基,對於高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應謹慎採用。
強夯置換法是採用在夯坑內回填塊石、碎石等粗顆粒材料,用夯錘夯擊形成連續的強夯置換墩。強夯置換法一般適用於高飽和度的粉土與軟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對變形控制要求不嚴的工程。
二、CFG樁
CFG ,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是Cement Fly-ash Gravel 的縮寫。 1、分類
(1)CFG 樁復合地基技術採用的施工方法有:長螺旋鑽孔灌注成樁,長螺旋鑽孔、管內泵壓混合料灌注成柱,振動沉管灌注成樁等。
(2)長螺旋鑽孔灌注成樁適用於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中等密實以上的砂土;長螺旋鑽孔、管內泵壓混合料灌注成樁,適用於黏性土、粉土、砂土,以及對雜訊或泥漿污染要求嚴格的場地。
(3)振動沉管灌注成樁,適用於粉土、黏性土及素填土地基。樁尖採用鋼盤混凝土預制樁尖或鋼制活瓣樁尖。
2、特點:
(1)CFG樁主要是通過樁、樁間土和褥墊層一起組成復合地基的地基處理方式。所以, CFG是通過對地質的改良,從而使地基滿足建築物基礎的承載力要求。作為一種地質改良形式,在成樁的質量和應用上有一定的限制,CFG沒有單獨作為承台樁的先例,都是以「樁筏」的形式出現。
(2)CFG因為單樁承載力低,所以在本地區內,主要適用於多層和小高層的建築。
三、DDC樁
DDC,孔內深層強夯樁法,是在強夯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地基加固技術。它的施工是先成孔,再向孔內填料,以高動能、超壓強特異重錘在孔內深層領域進行沖砸擠壓,使填料在強力的推動下向孔周和底部擠壓。夯擊能量可達20000KN.m/m2。深度可達30m或更深。
DDC技術處理後的地基,可達到遇水不濕陷、地震不液化、壓縮變形小、承載力高、剛度均勻。它能大量消耗建築及工業垃圾,利用各種無機固體廢料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減少環境污染,變廢為寶。
該項技術消除了深厚黃土地基的濕陷性,大幅度提高了地基承載力,降低地基壓縮性,地基處理效果顯著。
四、高壓噴射注漿法
高壓噴射注漿法是利用鑽機把帶有噴嘴的注漿管鑽進至土層的預定位置後,以20MPa左右的高壓水流從噴嘴中噴射出來,沖擊破壞土體,再用泥漿泵注入壓力為2~5MPa的水泥漿與土體混合,漿液凝固後,在土中形成較大的增強固結體。固結體形狀和噴射移動方向有關,一般分為旋噴、定噴、擺噴三種注漿形式。
1、種類及功能
高壓噴射注漿法的基本種類有:單管法、二重管法、三重管法和多重管法等四種方法,目前國內以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應用較多。
高壓噴射注漿法適用於處理淤泥、淤泥質土、流塑、軟塑或可塑粘性土、粉土、砂土、黃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
高壓噴射注漿法具有增強地基強度、提高地基承載力、止水防滲、減少支擋建築物土壓力、防止砂土液化和降低土的含水量等多種功能,可用於既有建築物和新建建築地基加固,深基坑、地鐵等工程的土層加固或防水;在深基坑防滲帷幕、水庫壩基防滲、多層及高層建築的地基處理、擋土牆加固等工程中應用廣泛。
2、加固機理
主要是利用高壓噴射流對土體的破壞作用,沖擊切割破壞土體,並使漿液與土體拌和,形成較高強度的混合體。
五、水泥土攪拌法
1、施工簡介及適用條件
水泥土攪拌法是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特製的深層攪拌機械,邊鑽進邊往軟土中噴射漿液或霧狀粉體,在地基深處就地將軟土固化成為具有足夠的強度、變形模量和穩定的水泥土,從而達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固化劑採用的有水泥漿液和水泥乾粉,因此,水泥土攪拌法分為濕法和干法。在國內,攪拌的最大深度達30m,攪拌加固的柱體直徑為500~850mm。
水泥土攪拌法適用於處理正常固結的淤泥與淤泥質土、粉土、飽和黃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無流動地下水的飽和鬆散砂土等地基。
水泥土攪拌法最適用於加固各種成因的飽和軟粘土,如沿海一帶的海濱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沉積的河海相軟土等,還常用於深基坑支護中的防水帷幕。
水泥土攪拌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效率高的特點;在施工過程中,無振動、無雜訊、無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擠土、不污染環境以及施工機具簡單、加固費用低廉等特點。
2、加固機理
水泥土攪拌法主要是利用水泥與土體強制拌和,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混合體。該混合體較周圍原狀土體強度高,與周圍土體組成復合地基,按一定的應力比共同分擔上部荷載。
3、工藝要求:
(1)適用范圍為處理淤泥質土,地基承載力設計值不大於120Kpa的粘性土和粉性土等地基; (2)設計前必須進行室內水泥土抗壓強度試驗,對承受豎向荷載的水泥土樁應提供90天齡期的標准強度;
(3)水泥摻入量一般為被加固泥土重的12%~15%或每立方米被加固軟土摻入水泥220~270Kg; (4)水泥漿水灰比可選用0.45~0.55;
(5)水泥土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值宜通過復合地基荷載試驗確定,當無荷載試驗時,可按公式估算
⑼ 什麼事基礎超深
假如設計基底標高為1.8m深(相對正負零),但是下挖到1.8m 深的時候,基底的土層(或岩層)達不到設計的承重要求,這時候需要繼續下挖,直到達到設計的持力層。比設計標高繼續下挖的部分就是超深部分,也就是我們說的基礎超深。
⑽ 樁基礎超深是什麼意思
意思:超過了原來的設計深度,一般是因為實際的地質情況與勘測報告不符,持力層在更深的地方。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1)樁支承於堅硬的(基岩、密實的卵礫石層)或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層,具有很高的豎向單樁承載力或群樁承載力,足以承擔高層建築的全部豎向荷載(包括偏心荷載)。
(2)樁基具有很大的豎向單樁剛度(端承樁)或群剛度(摩擦樁),在自重或相鄰荷載影響下,不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並確保建築物的傾斜不超過允許范圍。
(3)憑借巨大的單樁側向剛度(大直徑樁)或群樁基礎的側向剛度及其整體抗傾覆能力,抵禦由於風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保證高層建築的抗傾覆穩定性。
(4)樁身穿過可液化土層而支承於穩定的堅實土層或嵌固於基岩,在地震造成淺部土層液化與震陷的情況下,樁基憑靠深部穩固土層仍具有足夠的抗壓與抗拔承載力,從而確保高層建築的穩定,且不產生過大的沉陷與傾斜。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樁、鑽(沖)孔灌注樁、人工挖孔灌注樁、鋼管樁等,其適用條件和要求在《建築樁基技術規范》中均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