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哪些
擴展閱讀
華為p10怎樣測電池效率 2025-05-14 19:13:34
公章的五星怎樣填充顏色 2025-05-14 18:46:3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出現裂縫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7 05:01:03

⑴ 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的原因是什麼?
答:對於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塊體來說,由於硬化初期水泥和水,水化時放熱的作用,使混凝土內部處於升溫狀態,即水化熱很高40°c~60°c左右。外層混凝土因比內部混凝土溫度低,相對產生了受冷收縮,這種收縮受到內部高溫混凝土膨脹作用的約束(限止)而產溫度裂縫。

⑵ 混凝土開裂的原因有那些

混凝土開裂的原因有哪些
1、水泥石灰的比例不正確。有的工作人員在施工的過程中為了施工方便,可能會私自加水,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流動性,但是卻提高了水灰的比例,導致後期硬化的時候出現不規則的裂縫。
2、時間太長了。導致水分蒸發得比較快,到現場施工的時候,混凝土的強度達不到要求,就會產生裂縫。
3、施工速度比較快。澆築比較頻繁,流動性就會比較低,導致混凝土沉降不足,後期澆築的過程中,尤其在接縫處,最容易出現裂縫。
4、養護不合理所帶來的。後期沒有澆水,進行經常性的潤濕,使得表面乾燥比較快速,而水泥一旦出現了失水,就會急劇收縮。強度降低了,後期就會產生開裂的問題。
5、與環境也有關系。比如空氣比較乾燥,溫度比較高,又颳了大風,這時候就會加快水混凝土表面的蒸發速度,後期就容易出現開裂。尤其在夏季或者冬季施工的時候,最容易出現溫差裂縫。

⑶ 施工中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有哪些

混凝土施工過分振搗,模板、墊層過於乾燥。混凝土澆築振搗後,粗骨料沉落,擠出水分、空氣,表面呈現泌水而形成豎向體積縮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漿層,它比下層混凝土有較大的干縮性能,待水分蒸發後,易形成凝縮裂縫。而模板、墊層在澆築混凝土之時灑水不夠,過於乾燥,則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產生裂縫。混凝土澆搗後,過分抹乾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與空氣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鈣,引起表面體積碳水化收縮,導致混凝土板表面龜裂。

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施工工藝不當,致使支座處負筋下陷,保護層過大,固定支座變成塑性鉸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處產生裂縫;施工中,在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過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造成混凝土樓板的彈性變形,致使砼早期強度低或無強度時承受彎、壓、拉應力,導致樓板產生內傷或斷裂;大梁兩側的樓板不均勻沉降也會使支座產生負穹矩,造成橫向裂縫。現場養護不當是造成混凝土收縮開裂最主要的原因。混凝土澆築面不及時覆蓋、澆水養護,表面水分迅速蒸發,很容易產生收縮裂縫。特別是在氣溫高、相對濕度低、風速大的情況下,干縮更容易發生。目前,許多施工工地在澆築混凝土時,都不能做到及時覆蓋保溫養護。一般總要等到最後一遍抹光結束後才覆蓋,還有好多工地根本不蓋。特別是夏天,氣溫很高,混凝土的水分蒸發很快,施工人手不夠多,澆築好的混凝土在烈日下曝曬。結果混凝土是前澆後裂。而施工方只是派人隔幾小時才澆水。因此,裂縫不可避免地就會產生。

⑷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因素有哪些

1、內外溫差的影響
由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水泥水化會在其內部產生大量的熱量,而其熱量不易散發,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而其外露表面熱量易散發,就必然會造成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過大,這樣就會產生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會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內部溫度愈高。而且溫差越大,其溫度應力也越大。如溫差產生的表面拉應力超過此時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其表面產生裂縫。
同時,如果在混凝土施工階段氣溫下降較大的話,會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增大,形成較大的溫度應力,使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
2.約束條件的影響
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其內部產生的水化熱會使混凝土的溫度升高,由此產生的變形可能會受到已有結構或模板的約束,從而產生約束應力。在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溫度的上升會使混凝土產生的膨脹變形,周邊的約束會使其內部產生壓應力。而當混凝土水化反應減慢,溫度下降時,又會在其內部產生拉應力,當其超過混凝土的當時的抗拉強度時,其內部會出現垂直裂縫。
3.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在施工中,
大體積混凝土因收縮變形也會引起的裂縫,水泥的量、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與施工工藝、養護條件等都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因素。
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發生在降溫階段,硬化之前,
混凝土的體積隨溫度不斷減小而產生收縮,同時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也混凝土內部膠質體的膠凝過程,這樣使大體積混凝土產生硬化收縮。當收縮應力大於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生收縮裂縫,這種裂縫有時會成為貫穿全斷面的結構性裂縫,給結構帶來質量隱患。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過多會引起混凝土產生龜裂裂縫,所以在水泥和骨料的選取時要把好質量關。

⑸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是有哪些因素引起的

1、內外溫差的影響
由於大體積混凝土澆築後,水泥水化會在其內部產生大量的熱量,而其熱量不易散發,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而其外露表面熱量易散發,就必然會造成混凝土內部與表面的溫差過大,這樣就會產生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會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內部溫度愈高。而且溫差越大,其溫度應力也越大。如溫差產生的表面拉應力超過此時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其表面產生裂縫。
同時,如果在混凝土施工階段氣溫下降較大的話,會使混凝土內外溫差增大,形成較大的溫度應力,使大體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

    2.約束條件的影響

    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其內部產生的水化熱會使混凝土的溫度升高,由此產生的變形可能會受到已有結構或模板的約束,從而產生約束應力。在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溫度的上升會使混凝土產生的膨脹變形,周邊的約束會使其內部產生壓應力。而當混凝土水化反應減慢,溫度下降時,又會在其內部產生拉應力,當其超過混凝土的當時的抗拉強度時,其內部會出現垂直裂縫。

    3.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在施工中, 大體積混凝土因收縮變形也會引起的裂縫,水泥的量、混凝土配合比、外加劑與施工工藝、養護條件等都是影響混凝土收縮的因素。

    混凝土塑性收縮裂縫發生在降溫階段,硬化之前, 混凝土的體積隨溫度不斷減小而產生收縮,同時混凝土的硬化過程也混凝土內部膠質體的膠凝過程,這樣使大體積混凝土產生硬化收縮。當收縮應力大於當時的混凝土極限抗拉強度,就會在混凝土中產生收縮裂縫,這種裂縫有時會成為貫穿全斷面的結構性裂縫,給結構帶來質量隱患。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骨料中含泥量過多會引起混凝土產生龜裂裂縫,所以在水泥和骨料的選取時要把好質量關。

⑹ 大體積砼早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大體積砼早期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水泥水化熱的影響:
水泥水化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且主要集中在澆築後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熱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3
~550kg/m3來計算,每立方米混凝土將釋放出17500KJ~27500的熱量,從而使混凝土內部溫度升高(可達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對大體積混凝土來講,這種現象更加嚴重
因為混凝土內部和表面的散熱條件不同,故混凝土中心溫度很高,就會形成溫度梯度,使混凝土內部產生壓應力,表面產生拉應力,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裂縫。
二、混凝土的收縮:
混凝土在空氣中硬結時體積減小的現象稱為混凝土收縮。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的這種自發變形,受到外部約束時(支撐條件、鋼筋等),將在混凝土中產生拉應力,使得混凝土開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縫主要有塑性收縮、乾燥收縮和溫度收縮等三種。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結硬過程中產生的體積變化,後期主要是混凝土內部自由水分蒸發而引起的干縮變形。
三、外界氣溫濕度變化的影響:
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在施工期間,外界氣溫的變化對防止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產生起著很大的影響。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是由澆築溫度、水泥水化熱的絕熱溫度和結構的散熱溫度等各種溫度疊加之和組成。澆築溫度與外界氣溫有著直接關系,外界氣溫愈高,混凝土的澆築溫度也就會愈高;如果外界溫度降低則又會增加大體積混凝土的內外溫差梯度。如果外界溫度的下降過快,會造成很大的溫度應力,極其容易引發混凝土的開裂。另外外界的濕度對混凝土的裂縫也有很大的影響,外界的濕度降低會加速混凝土的干縮,也會導致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四、其他因素的影響:
1、建築物基礎的不均勻沉降也會產生裂縫,這種裂縫會隨著基礎沉降而不斷的增大,待地基下沉穩定後,將不會變化。
2、超荷載使用或未達到設計過早加荷載導致結構出現裂縫,這種裂縫稱之為荷載裂縫。
3、混凝土配合比不良會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縫,一般是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級配不連續、數量不夠,砂率及水灰比不當所造成的裂縫。

⑺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原因:水泥水化的時候放熱,內外溫差大,熱脹冷縮,導致的裂縫。
處理方法:
1、使用低水化熱水泥。
2、骨料預冷,加冰水攪拌混凝土。
3、混凝土內預埋蛇形管,通水冷卻。
4、用保溫材料覆蓋表面,保溫。
5、混凝土加外加劑,比如緩凝劑。
純手打,望君採納。

⑻ 為什麼會出現大體積混凝土裂縫

1.混凝土自身因素:
(1)混凝土硬化時,水分逐漸減少,產生乾燥收縮。干縮與骨料級配和水泥的品種、標准磨細度、水泥用量等有關,標准狀態下,極限收縮變形值一般取3.24*10-4,對鋼筋混凝土取值為2.5*10-4。
(2)混凝土澆築後,水化凝結,由塑性狀態向固體轉化,產生塑性收縮,在混凝土表面形成0.05~0.1mm寬不規則裂紋。
(3)水泥標准修訂後,水泥細度的比表面積平均值由300㎡/kg增加到330㎡/kg.水泥顆粒愈細,與水起反應的表面積就愈大,水化較快且較完全,因而凝結硬化快,早期強度高,但也增加了混凝土的溫度收縮及乾燥收縮。

2.混凝土施工原因:
(1)混凝土從配合比設計、選用原材料、預拌、輸送、澆築、養護的全過程是一項系統工程,但多數施工人員僅對骨料粒徑、配製強度提出要求,忽視保證技術性能的措施。又加上施工中,砂、石材料供應渠道不固定,質量不穩定,帶來一些不確定因素,從而加大了混凝土裂縫出現的概率。
(2)大體積混凝土澆築時多用泵送,受施工機具的影響,混凝土粗骨料粒徑減小,水泥用量增加,砂率增大,導致更大的混凝土體積收縮,泵送混凝土的收縮值為6~8*10-4,比一般混凝土大2~3倍。
(3)混凝土澆築振搗差,養護不及時或養護差,也是致使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光照和風的公共作用下,混凝土中水分蒸發速度加快。
(4)模板及其支架,強度、剛度、穩定性不夠,或拆模過早,形成結構裂縫。

⑼ 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原因是什麼

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如下:
1.水泥水化熱
水泥在水化過程中葯產生一定的熱量,是大體積混凝土內部熱量的主要來源。由於大體積混凝土截面厚度大,水化熱聚集在結構內部不易散發,所以會導致大量的熱量聚集,引起急劇溫升。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絕熱溫升,與混凝土單位體積內的水泥用量和水泥品種有關,並隨混凝土的齡期按指數關系增長,一般10d左右達到最終絕熱溫升,但由於結構自散熱,實際上混凝土內部的最高溫度大多發生在混凝土澆築後的3~5d。
混凝土的導熱性較差,澆築初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和強度都很低,對於水化熱急劇溫升引起的變形約束不大,溫度應力也就較小。隨著混凝土齡期的逐漸增長,彈性模量和強度相應的提高,對混凝土降溫收縮變形的約束愈來愈強,即產生很大的溫度應力,當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不足以抵抗該溫度應力時,便開始產生溫度裂縫。
2.約束條件
結構在變形時,會受到一定的阻礙而阻擋其自由變形,該阻礙稱為約束。前面講過,約束分為外約束與內約束。大體積混凝土由於溫度變化產生變形,這種變形受到約束才產生應力,在全約束條件下,混凝土結構的變形,應是溫差和混凝土線膨脹系數的乘積,即ε=ΔT?α,當變形超過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值時,結構便出現裂縫。由於結構不可能受到全約束,且混凝土還有徐變變形,所以當混凝土內外溫差在25℃甚至到達30℃情況下混凝土也可能不開裂。無約束就不會產生應力,因此,改善約束對於防止混凝土開裂有積極作用。
3.外界氣溫變化
溫度應力時由溫差引起的變形造成的,溫差越大,溫度應力也越大。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外界氣溫的變換情況對大體積混凝土的裂縫產生有重要的影響。混凝土的內部溫度是澆築溫度、水化熱的絕熱溫升和結構散熱降溫等各種溫度的疊加之和。外界氣溫越高,混凝土的澆築溫度也越高;如果外界溫度下降,會增加混凝土的降溫幅度,特別在外界氣溫劇降時,會增加外層混凝土與內部混凝土的溫度梯度,這對大體積混凝土極為不利。
4.混凝土的收縮變形
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約20%的水分是水泥水化所需要的,其餘80%都是要被蒸發掉的。混凝土愛水泥水化過程中要產生體積變形,多數是收縮變形,只有少數為膨脹變形,這主要取決於所採用的膠凝材料的性質。混凝土中多餘水的蒸發是引起混凝土體積收縮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乾燥收縮變形不受約束條件的影響,若存在約束,就會產生收縮應力,引起混凝土裂縫。
混凝土的乾燥收縮機理較復雜,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內部空隙水隨著蒸發變化時引起的毛細管引力所導致。這種乾燥收縮在很大程度上市可自行恢復的,如果處於水飽和狀態,混凝土還可以恢復達到原有的體積。除上述乾燥收縮外,混凝土還產生碳化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