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我比別人怕冷
怕冷怎麼辦
有些人在冬天手腳終日都是冷冰冰的狀態,以中醫觀點來看,冬季人體感到寒冷應該分成兩個部份,一是身體怕冷,二是手腳冰冷。
人體怕冷多半和神經及基礎代謝有關。新陳代謝機能較低者,如甲狀腺機能低者會很怕冷;但一般怕冷的原因較多的還是較容易緊張、焦慮而引起末梢神經容易緊張,血管收縮、循環變差的情況。
一般人會以為容易怕冷應該體質是冷的,想要以進補來改善,但卻讓臉上開始長痘子,此時若又想吃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葯治療痘子,又太過冰冷,易導致腸胃不適,令人相當困擾。其實這兩種現象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並不沖突,通常會覺得末梢和下半身較冷,上半身較熱,造成下虛上實、下冷上熱的狀況,這和中醫說的自律神經有很大關系。
如果你是屬於以上提及的症狀,千萬不要以十全大補或是羊肉爐來進補,應以鎮靜安神或是解郁的葯材來進補,像是玫瑰花茶,或涼補的方式像枸杞、西洋參,不能服用像是黨參或是高麗參這種燥性葯材,雖然可以讓循環變好,但是很容易上火讓臉上長出痘子。
通常女性手腳冰冷的情況比男性來的多,如果想改善手腳冰冷,就必須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才能對症下葯。女性可以從月事來了解體質狀況:
一、月事常提前、顏色較深紅—肝火大、個性急。這種體質的手腳冰冷多是因荷爾蒙和神經使得周邊冷中心熱,這種體質的人調好自己的荷爾蒙才是根本。中醫認為是肝氣不紓,常會因為壓力或是緊張失眠而造成氣血運行不順,所以事實上他體質並不是很虛,如果硬用熱補,反而會使整個循環變差,讓熱積到中心,產生口乾舌燥、長痘子的症狀。
二、月事常延後,顏色屬淡紅—此種體質屬虛冷,可以直接作調理進補,像是十全大補或是薑母鴨等熱補。
男性也會有手腳冰冷的問題,但多半是體型較瘦的男子,通常這種人的體質是自律神經較為焦慮或衰弱的人。若是體型較胖的人卻會手腳冰冷,通常是末梢循環差的體質。男性的調養大約一個月即可改善,但女性就要根據每次的月事的時間,時間可能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怕冷的體質可以改變嗎?中醫說的體質包括了幾個層面:一是與身俱來的本身的基因體質;二是環境的影響,因此在不同的年紀和不同的環境都會產生不同的體質。現代人勞心多勞力少,因此屬氣虛和陰虛的體質多,後天可藉由中醫方式來做調整。除了進補和草葯的方式,生活上應該多培養運動的習慣,尤其是有氧運動。冬天的保暖不只靠食補,更重要的還是保有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本錢對抗冷冬。
怕冷者的飲食:
怕冷是由於體內的陽氣虛弱引起的,所謂陽氣是受於父母的先天之氣和後天的呼吸之氣及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之氣結合而成的氣,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的作用。陽氣虛弱就會出現生理活動不足和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周圍環境溫度較低時,人體為了保證內臟器官的正常運轉,需要更多的熱能來維持體溫的恆定。膳食中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可產生熱能供人體應用。育齡婦女因內分泌的改變和月經失去部分血液,耐寒能力較差。
冬季寒冷之時,除了要積極進行體育鍛煉和多穿些衣服外,食物進補同樣可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肉類以狗肉、羊肉和牛肉的禦寒效果為好。它們富含蛋白質、糖類及脂肪,產熱量高,有益腎壯陽、補氣生血之功效。怕冷的人食之可使陽虛之體代謝加快,內分泌功能增強,從而起到抵禦嚴寒的作用。辣椒性熱、味辛,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效。辣椒之所以有辣味,是因為辣椒中含有辣椒鹼的緣故,其刺激性強,可促進食慾助消化。常吃適量辣椒可使心跳加快,末梢氣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量增加,故冬天吃辣椒後就會感到溫暖舒適,故能防禦寒冷。辣椒雖可溫中散寒,但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容易引起口乾、咳嗽、嗓子疼痛、大便乾燥等。故不宜過多食用。怕冷與礦物質缺乏也有一定的關系,食用胡蘿卜、山芋、青菜、大白菜、藕等蔬菜時,可與肉類混合食用,能增強禦寒能力。缺鐵性貧血的婦女的體溫低於正常婦女,增加攝鐵量,其耐寒能力明顯增強。因為體內缺鐵,使得各種營養素不能充分氧化而產生熱量,是冬天怕冷的一個重要原因。故怕冷者冬季可有意識地增加諸如動物肝臟、瘦肉、蛋黃、黑木耳、芹菜、菠菜等含鐵多的食物的攝入。維生素C能幫助機體吸收鐵質,因此,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同時搭配食用。人體的甲狀腺可分泌甲狀腺素,這種激素能產熱效應。甲狀腺素的合成需要碘元素,因此食用海帶、蝦、牡蠣等富含有碘的食物對禦寒也有益。
怕冷的人吃什麼好?
在寒冷的氣候環境中,有的人衣著單薄,卻精神抖擻。也有的人年紀輕輕就特別怕冷,全身捂得嚴嚴實實,卻還手腳冰涼。
中醫學認為,「陽虛則外寒」。也就是說,人體陽氣衰微,氣血不足,衛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人就特別容易怕冷。現代研究表明,所謂陽虛體質主要與缺鐵、低血壓、身體消瘦、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有關。如何改變陽虛體質,消除怕冷的感覺呢?首先應重視飲食品種的調整,給陽虛火力差者加上一把火。
天冷時常吃些羊肉、狗肉等有溫腎壯陽作用的食品以及辣椒、蝦米、核桃等,對提高禦寒能力幫助很大。羊肉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礦物質鈣、磷、鐵等,能暖中補虛、益腎養肝、開胃健脾,是冬令營養豐富的禦寒佳品。狗肉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溫腎壯陽、安五臟、壯腰膝、暖下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鈣、鐵、磷等,對肢冷腰痛、體質虛弱的患者有增溫禦寒等功效。正如俗語說,「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過冬」。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能刺激食慾,增進消化,使人心跳加快,末梢毛細血管擴張,流向體表的血液增加。冬天適當吃些辣椒,使人感到溫暖舒適,且能防止寒冷潮濕對關節肌肉的侵襲損害。蝦米中的蛋白質、鈣、磷、鐵的含量均高於肉、蛋、奶,具有溫腎興陽、補脾益胃、通達血脈之功,最適於脾腎陽虛、陽痿腰痛患者的冬令食用。核桃仁含脂肪達40%以上,且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和高血壓。其富含的磷脂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原料,可增進細胞活性,促進造血功能,增進食慾。此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產熱量高,可增加機體熱量,禦寒保暖。
值得一提的是:用飲酒的方法禦寒是一個普遍的誤區。因為酒本身產生的熱能極少,飲酒後全身有發熱的感覺,是酒精擴張血管、散發人體原有熱能的結果。酒勁過去,機體貯存的大量熱能散發體外,禦寒能力反而下降,往往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後寒」。
『貳』 比正常人畏寒怕冷是怎麼回事
比別人怕冷與體質虛弱、上呼吸道感染、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細菌性痢疾等有關。
1、體質虛弱:主要與遺傳因素、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等因素有關,患者可因能量供應不足或大量消耗而出現比別人怕冷現象。體質虛弱者易誘發各種疾病,需要引起重視。
2、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與自身免疫力下降、受寒、淋雨、病菌感染等因素有關。在患病期間,患者會出現比別人怕冷、打噴嚏、流鼻涕、咽喉部疼痛、身體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3、甲狀腺功能減退:缺碘、甲狀腺素合成不足是主要病因,疾病可引起患者面色蒼白、表情淡漠、皮膚乾燥、記憶力減退、頭痛、耳鳴、比別人怕冷、厭食、腹脹、眶周浮腫等症狀。
4、貧血:疾病與紅細胞生成減少、失血等因素有關。當機體貧血時,易出現比別人怕冷、注意力不集中、頭昏、耳鳴、面色蒼白、身體乏力、失眠多夢、食慾減低等症狀。
5、細菌性痢疾:主要因腸道感染痢疾桿菌引起。當病菌刺激機體正常細胞時,易引起比別人怕冷、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痛、稀水樣便、里急後重感等不適症狀。
建議先通過飲用溫水、增加衣物方式改善。若除比別人怕冷外,還伴隨其它不適症狀,需要及時就醫通過血常規等檢查明確疾病類型,以便對症治療。
『叄』 怕冷是什麼原因
特別怕冷很有可能是因為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個人身體是屬於寒性;第二、患上了風寒等病症;第三、抵抗力太差。
最後,害怕嚴寒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抵抗力變差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年輕人似乎都不怎麼怕冷,所以很多年輕人在冬天依然穿破洞褲,而老人都很怕冷,有的老人甚至會在秋天就將軍大衣披好了,這就是因為老年人的抵抗力遠遠不如年輕人導致的,所以畏懼嚴寒的人是需要提高身體的抵抗力的,身體不好的話,自然是扛不住嚴寒的。
『肆』 為什麼自己比別人怕冷
某些差異會使人有怕冷和不怕冷的差別?
1、年齡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就像個「小火爐」,身上總是熱乎乎的,從來都不怕冷。而老年人遇到稍微有點降溫,就不得不穿上毛衣、棉襖了。這是因為小孩子的新陳代謝旺盛,產熱量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速度越來越慢,就會變得越來越怕冷。2、性別男性一般較女性更耐寒,可能是因為男性的活動量更大一些,身體產熱更多。3、體形身體肥胖者脂肪層較厚,散熱速率慢,比瘦子不怕冷的更多一些。(但也不是絕對的,下面馬上會提到。)4、基礎代謝率基礎代謝率高的人,產熱較多,一般怕熱不怕冷,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甲亢患者。這類患者往往由於平時消耗的身體能量較多,人明顯比較瘦。反過來說,還有一類人,由於平時基礎代謝低,體內能量消耗少,反而易發胖,同時還容易怕冷。5、運動經常運動的人、日常從事體力工作為主的人,就比久坐不動的人身體產熱量要高,相對更不怕冷。6、飲食喜歡高蛋白飲食的人,耐寒能力也會增加,這是因為攝入蛋白質可以產生特殊的動力效應,使身體產熱增加。7、某些疾病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貧血、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等患者都怕更冷一些。8、長期的生活環境生活在溫暖和炎熱地區的人,身體散熱能力相對更好,而保持體溫、抵禦寒冷的生理機制發展相對就弱一些。而長期生活在寒冷環境中,機體自然會發展出對寒冷更強的適應能力。同理,如果一個人從小遇到冷天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從來沒有經過耐寒訓練,那麼他也會明顯地表現出更加怕冷。
『伍』 為什麼我比別人怕冷些
你好,根據您的情況比別人怕冷的話考慮可能是由於陽虛的情況,陽虛則寒容易引起身體怕冷,治療上的話可以吃一點補陽的葯物或食物進行調理<br><br>平時少吃冰涼的東西可以適當的吃一點羊肉或者狗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可以找老中醫進行辨證論治
『陸』 總是比別人怕冷,是什麼原因該怎麼辦
畏寒的病因有如下方面。
1、操勞過度,損傷五臟
操勞過度,因勞至虛,日久成損。尤其是操勞傷神過度及恣情縱欲較常多見。憂郁思慮,積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勞傷心神,心失所養,脾失健運,心脾損傷,氣血虧虛成勞。而早婚多育,房事不節,頻繁手淫等,腎精虧虛,腎氣不足,久則陰陽虧損。
2、化療治療後的損傷
各種化療葯用於治療惡性腫瘤,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大量殺傷人體正常細胞,損傷五臟六腑,耗傷氣血,津液,形體關格,由於過度損傷太過,心理變態,形體走形,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如灰土,形似枯槁。
3、稟賦不足,素質本弱
因父母體病質弱,年老體衰,孕育不足,脾中失養,或生後喂養失調,水谷精氣不足,或化學物品侵擾孕母之體,體質漸弱,易於罹患疾病,並在病後易於久虛不至,使臟腑氣血虧虛日甚,而成虛勞。
4、大病久病,失於調治
大病,邪氣過盛,臟腑損傷,耗傷氣血,陰陽,正氣難以恢復,病後失於調節,易發成勞,病久失治,誤治,久而不愈,病情日深,損傷人體氣血陰陽,或產後失於治療,難以扶正祛邪,可演變虛勞傷陽邪。
5、失治誤治,損耗精氣,正治亦損傷人體
怕冷調理:
一、體寒多是由於缺鐵,特別女子生理特性,愈加隨便遺失鐵,所以你只需留意補鐵就能夠了,平常多吃一點鐵含量多的食品。
植物內臟、血液、禽、畜、魚類肌肉中的鐵,叫做血紅素鐵。這種方式的鐵吃後在體內可直接被接納使用,接納率可達11~22%,不受同餐食品的影
響,其中尤以肝臟、血液含鐵量最為豐厚,接納率也高。另一種是具有於植物性食品,如谷糧、蔬菜以及豆類和乳類中的非血紅素鐵,其接納率普通僅為1~5%,
大豆略為高些(7%)。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鐵含量多的食品並不肯定能補血,關鍵在於其中鐵質能否被接納,鐵的接納和使用程度比鐵的相對含量意義更大。它受很多要素的影響,與鐵具有的方式、食品的種類、同餐吃進的食品以及人體內鐵的蘊藏量等都相聯絡。
如血紅素鐵的接納率高於非紅血素鐵,食品中的磷酸、植酸、草酸、鞣酸以及纖維素等都會干涉鐵的接納,而胃酸(鹽酸)、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無機酸,以及肉類中的某些成分卻可促進鐵的接納。
須留意日常生活中稀有影響鐵接納的實例有:
1,大米、玉米、小麥、高梁等穀物,都含有磷酸鹽的植酸鹽,它們與鐵結合成不溶性化合物,障礙鐵的接
納。
2.波菜含鐵很多,但它與草酸別離,實質動搖,不隨便解離,鐵的使用率低(不過波菜中的葉酸,還是很豐厚的)
3.有些鹼性食品如豆腐、柿餅中的鐵,
不易溶解,也難以被人體接納使用
4.蛋黃中的鐵與高磷蛋白相別離,使鐵的接納率僅為3%,還不及大豆(7%)。
5.茶中的鞣質,可使鐵沉澱而障礙鐵的接
納和使用,故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人最好不喝濃茶。
6.某些鹼性、酸性葯物也可影響鐵接納。
二、體寒是由於體質和生活習氣的交錯而惹起的症狀,要想完整治療體寒,需求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需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並且耐久堅持安康的生活習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
身體中的熱量大部分是由「肌肉」發作的,特別是經過下半身肌肉的「使用」,能夠有效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從而抵達體熱的效果。平日里,可盡量用腳尖站立,拉伸拉伸手指,血液循環流利了,體寒也就獲得了有效避免
『柒』 比別人更怕冷是什麼原因
中醫認為陽氣虛損,陽氣不足,不能達四末,不能溫煦肌膚,故出現畏寒肢冷,四肢不溫的表現。
本病應溫補腎陽,可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平是可以吃狗肉、羊肉、韭菜、泥鰍來進行食補。
怕冷原因是什麼原因?
天寒地凍,自然人人都會感到寒冷,然而有些人對「冷」似乎特別敏感,原來怕冷還有其他原因,不僅僅與氣候有關。
『捌』 為什麼我總是比其他的人都要怕冷很多
一,人體缺鐵、血壓低和陽氣不足會導致冬天格外怕冷 立冬已過,寒冷的冬天來到我們身邊,出門北風一吹,感覺冷颼颼是自然的,可是有的人不光是在外面被凍得夠嗆,即使是在有暖氣的屋子裡,手腳在被窩里還是一晚上都暖不過來。醫生認為,這種過度的怕冷可能就不僅和天氣有關了。 -醫生認為:過度怕冷可能是疾病表徵 從西醫角度講,怕冷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缺鐵的人由於血紅素較少,影響了血液的攜氧能力,導致組織能量代謝發生了障礙,人會因產生的熱量不足而感到異常寒冷。血壓低的人末梢血液循環不足,人體組織同樣得不到足夠的氧和能量,也會畏寒。另外,身體中的甲狀腺素分泌不足的時候皮膚等部分的血液循環減慢,產熱不足,這部分人就會比一般人對冷的反應更加強烈。更年期女性身體里的雌激素水平較低,影響了神經血管的穩定,容易出現腰、腹、手腳和全身的發冷。 而中醫是從陽氣不足的角度解釋怕冷的。友誼醫院中醫科的宗文匯主任介紹,人體是陰血和陽氣平衡的整體,在陰陽平衡的情況下是健康的,可是如果一方下降,人就會有不良的反應。怕冷其實是「陽虛生內寒」的結果,表現在身體上就是禦寒能力差,即使穿的比別人多仍然手腳冰涼,或是腹部對溫度非常的敏感,容易腹瀉、關節痛,女性還會有痛經等症狀。 這種問題和平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有的女孩子愛美,冬天為了顯得苗條即使凍得哆里哆嗦也穿的很少;小孩子愛吃冷飲傷了脾胃;以及夏天貪涼被空調病「襲擊」過的人都有可能傷了自己的陽氣,長時間下來必然會給身體埋下隱患。俗話說得好:「年輕人找病,老了病找人」。 -體育鍛煉、食補是保存陽氣的好方法 對於正常人來說,經常的體育鍛煉是保存陽氣的最好方法,清晨散步、跑步和游泳都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用涼水洗臉或是擦身也能鍛煉自己耐寒的能力。不過理解什麼都不能太片面,有人為了鍛煉,上來就洗涼水澡,陽氣沒足,感冒倒先找上門來了。其實鍛煉禦寒能力不妨先從涼水洗臉開始,而且也不是一下子就用涼水洗,而是循序漸進,今天使熱水,明天稍涼一點,直到完全適應涼水,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冬天比較適合吃性質溫熱的肉類,像牛羊肉、鹿肉,桂圓也有很好的效果。食補也要講究火候,北方的天氣不適合用人參等大補的葯材,西洋參相對比較溫和,不容易上火,但是第一次就吃一把肯定也會對身體有影響,最好先服一兩片,依照自己身體的反應再逐漸地增加到合適的量。同時食物要在溫熱的時候吃,不要貪涼或是吃涼飯冷盤。 想通過吃補葯彌補陽氣不足的病人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葯物。每個病人陽虛的根源不同,需要針對不同的原因腎氣不足的補腎,脾胃不好的健脾,自己亂服補葯很可能出現像上火這類不對症的現象。對身體沒有好處,只能是適得其反。另外,把衣服穿的合宜也是保存陽氣的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