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因查詢 » 後腰兩側按壓疼痛是什麼原因
擴展閱讀
對話時怎樣分享圖片 2025-08-02 21:44:18
怎樣畫紅燈籠教程電腦上 2025-08-02 21:35:26

後腰兩側按壓疼痛是什麼原因

發布時間: 2022-05-18 16:29:14

『壹』 女生後腰兩側有兩點按著疼

病情分析:您好,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如:腰肌勞損,腰椎病,風濕等,首先要確定您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腰痛,才能有針對性的治療,建議您到專業治療腰椎病的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診斷您的病情,制定適合您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平時注意不要久坐久站,避免過度勞累,不要使腰部負重,防寒保暖.祝您早日康復!
意見建議:

『貳』 腰兩邊疼痛是怎麼回事

俗話說:十傷九腰。此話不假,看似強壯的腰部實則脆弱不堪,起猛了、撞一下都可能讓你閃了腰。扭了腰怎麼辦?立即選擇木板床平躺休息是其一,扭傷24小時內局部冷敷為其二,24小時後,則可自我治療。
按摩法:俯卧,家人用雙手手掌在脊柱兩旁,從上往下,邊揉邊壓,至臀部向下按摩到大腿下面、小腿後面的肌群。按摩幾次後,用拇指按壓最明顯的痛點,由輕漸重,直到感覺酸脹後,持續1—3分鍾,再緩慢放鬆,減輕壓力。稍停片刻後,如此反復5—7次,再用拇指指尖掐痛處。
擦腰法:腰部前屈,用兩手手掌摩擦腰部,以產生熱感為宜,約2分鍾。
熱敷法:在腰部蓋一層薄布,將擰乾的熱毛巾敷在患處,上面再加蓋一層浸濕的熱毛巾以保持熱度。每3分鍾更換一次,每次持續熱敷20—30分鍾。還可將炒熱的鹽或沙子包在布袋裡熱敷,但注意溫度以能耐受為限。
背運法:患者與家人背靠背站立,將手肘彎曲相互套住,然後家人低頭彎腰,把患者背起,並輕輕左右搖晃,同時讓他雙腳向上踢,片刻後放下,休息幾分鍾再做。一般背幾次之後,腰痛會逐步好轉。
蹲起法:讓患者蹲下、兩手手臂向上伸直,手掌相對。另一人蹲下用右手大拇指和中指按捏患者腰部最痛處左右兩點,使患者感到疼痛而又舒適。然後兩人同時慢慢站起來,稍站定後,再慢慢蹲下。若在這一過程中能出一身汗,效果更佳。

『叄』 後腰兩側疼是怎麼回事

後背疼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症狀,很多人都會出現後背部的疼痛,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由於長期的體力勞動,特別容易出現肩背部的肌肉勞損。

後背部的痛,主要是要分清楚是皮膚肌肉骨骼的疼痛,還是內臟的疼痛,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看病掛號的科室也不一樣。

所以,引起後背部疼痛的疾病有很多,可輕可重,通過單純的病史,有時候很難診斷,需要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一些列的手段,來明確診斷,對症下葯,這樣才能夠葯到病除。

『肆』 腰的兩側疼,有好幾年了,請問怎麼回事.

引起腰痛病的原因很多,約有數十種,比較常見的有腰部骨質增生、骨刺、椎間盤突出症、腰椎肥大、椎管狹窄、腰部骨折、椎管腫瘤、腰部急慢性外傷或勞損、腰肌勞損、強直性脊柱炎等。在傳統觀念中,在一般檢查排除疾病因素後的慢性腰痛常被當做「腰肌勞損」,其實,有 4成腰痛者患的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但由於得不到對症治療而長期受腰痛困擾。不少患者都有較長時間的腰痛,有人甚至疼痛了 50年還不知何病。腰痛的低齡化趨勢也很明顯,有的人才 18歲就患了這種病。

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對長期在辦公室久坐而缺少運動的人,或是因為工作需要久站的人,長時間維持一個體位或姿勢太久,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並引發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也有的是在重復性損傷後積累發病。很多慢性腰痛病人與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有關,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間隔內壓升高導致腰背筋膜下間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鬆脂肪組織變性。由於這種損害,造成了患者無論是多走、多坐還是多卧,都會腰疼,即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容易產生腰疼。這是慢性骨筋膜間隔綜合征的重要臨床特徵。

相關鏈接 慢性腰痛按摩手法

揉:取坐姿,兩手五指並攏,分別放在左右後腰椎部,掌心向內,上下緩慢揉搓,至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放腰部向四周滾動、按摩,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復多次進行。頭部可配合前傾後仰。
推:兩手對搓發熱之後,重疊放於腰椎正中,由上而下推搓 30-50次,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壓:兩手叉腰,大拇指分別按於腰眼處,用力擠壓,並旋轉揉按,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各 36圈。
捏:兩腳前伸而坐,或彎曲膝蓋,或正坐姿勢均可。兩手分別捏拿、提放腰部肌肉 15-20次。
叩:雙手握拳,兩拳手心向外,輕叩腰部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左右同時進行,各叩 30次。
抓:雙手反叉腰,拇指在前,按壓於腰側不動,其餘四指從腰椎兩側處,用指腹向外抓擦皮膚,從腰眼抓到尾部,兩手同時進行,各抓 36次。
抖:兩手置腰部,以掌根按腰眼處,手心向內快速上下抖動 15-20次。
按:取坐位,以左手或右手中指尖按揉人中穴 1-2分鍾。
點:取坐位,以兩手中指尖分別點按兩腿上的委中穴(膝關節後),點按 1-2分鍾,直至被按部出現酸、麻、脹的感覺。

康復醫學小知識 通過「走路」也能看毛病

步態是人通過雙腳交替動作使身體發生位移的行為特徵,步態分析是通過對步行規律的研究,揭示步態異常的原因及規律,評估損傷的程度以及康復狀態。康復科醫生已經可以通過特殊的機器,讓病人邊「走路」邊看病!通過步態分析,醫生可以對患者是否健康、亞健康狀態以及患有骨科、神經內、外科等骨骼、肌肉、神經系統疾病提供客觀的診斷依據,同時可為手術方案的制定、手術後效果的評價及康復治療效果的評價等提供客觀真實的依據。

骨科康復醫學四大新理念

*不僅對恢復後期或後遺症期的患者進行康復,而且要從臨床早期就開始進行康復治療,要強化臨床康復意識。
*不僅要掌握康復治療專業本身的技術,也要熟悉相關疾患,如相關的骨科損傷和疾患的臨床處理的原則,以便配合進行康復。
*不僅要與康復醫學科內各個治療部門的治療師聯合組成「科內團隊」進行康復治療,也要與骨科和其他相關臨床科的醫師緊密聯系,組成「跨科團隊」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康復治療。
*不僅充分發揮非手術康復療法在功能康復中的作用,也要充分認識必要的骨科手術對功能康復的價值和作用,及時介紹應做康復性手術的患者到骨科進行手術治療,糾正畸形,增進功能。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老喊腰疼的人來說,最好睡硬板床。為了驗證這種傳統說法是否有科學道理,西班牙科學家最近做了一項相關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對腰疼患者來說,最能減輕他們腰疼的床墊類型為中等硬度,而不是人們常說的硬板級硬度。

研究人員解釋說,由於硬床墊能為整個身體提供較好的支撐,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腰疼者使用硬床墊。然而,實驗證明,對於減輕腰疼本身來講,所選用的床墊硬度應適中,不能太硬。研究人員說,腰部是人體各部位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之一。大多數人在自己生命的某個階段,或因受傷,或因用腰不慎,或因事故,都會留下腰疼的病症。同時,很少人知道,人們花在治療腰疼上的費用是十分驚人的。

『伍』 最近這幾個月,按壓後腰兩側的肉有疼痛感,平時活動走路干什麼的都沒感覺,只有按壓的時候疼,是那種肉疼

基本確定是輕微腰肌蘿損,去中醫專科抓幾包通經活絡的中葯喝,很快就好。

『陸』 腰兩側按疼是怎麼回事

沒事的,你說的位置應該是腎俞穴,腎俞穴是膀胱經的一個穴位。如果有酸脹的感覺就是說明這個穴位需要補了,方法很簡單,每次按摩你說酸的地方,不要超過三十下,用大手指或者手掌根部都可以,注意按的時候要向下按住,不要只按表皮。按壓或者按揉都可以。7天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腰部比以前有力量了!貴在堅持。

『柒』 腰兩側疼痛是怎麼回事

生活中很常見的腰疼,可由骨科、內科、婦科和男科疾病等原因導致,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由骨病引起。骨科專家廖智明為讀者詳細歸納了可引起腰疼的各種骨病。
腰疼原因之一:腰椎間盤突出與外傷和勞損密切相關,多見於青壯年重體力勞動者和久坐少動的辦公室一族。疼疼多在下腰部,伴有坐骨神經疼、腿疼等,運動受限。咳嗽、打噴嚏時疼疼加劇,卧床休息後疼疼緩解。
腰疼原因之二:腰椎骨質增生退行性骨病,中老年人常見。可有一側或雙側腰疼,常伴有坐骨神經疼、腰椎及椎旁局部壓疼,活動受限。病史長且發展緩慢。
腰疼原因之三:骨質軟化症由內分泌紊亂身體缺鈣引起,多見於中年婦女。腰疼范圍較廣,常有肌肉酸疼、四肢乏力、下肢彎曲變形等。
腰疼原因之四:腰肌勞損外傷或過度疲勞引起。疼疼多在下腰部,為慢性、間歇性或持續性酸疼。勞累時加重,休息後好轉。
腰疼原因之五:腰肌筋膜炎多因風濕寒引起,腰疼范圍廣,疼點不固定,喜熱畏寒,疼疼與氣候變化有關。
腰疼原因之六:肥大性脊椎炎退行性疾病,老年患者居多。疼區在脊柱正中,范圍廣,晨起時較重,活動後減輕,遇熱時緩解。
腰疼原因之七:強制性脊柱炎機體免疫性疾病,好發於青少年。疼疼范圍廣,與氣候、季節關系密切。晚期腰椎可逐漸變彎,不能直腰。
腰疼原因之八:腰椎結核結核菌感染導致,常見於青少年。起病慢,多隱疼,疼疼局限在第1至2節腰椎。同時伴有低熱、盜汗、虛弱、食慾減退等症狀。
腰疼原因之九:先天性腰骶結構異常勞累後疼疼。
腰疼原因之十:腰椎骨折急性外傷導致。
腰疼原因之十一:腰部腫瘤出現疼疼、麻木及進行性下肢感覺和活動障礙以及大小便障礙。

『捌』 腰部不適,兩側按下去會痛,怎麼回事

腰部不適,有按壓疼,考慮為腰肌勞損、勞累過度引起的,可以拍片檢查一下,現在可以口服消炎、止疼葯物的,不可以過於勞累。

『玖』 腰部按壓會酸痛是怎麼回事

一般左側腰部疼,首先考慮是否有腎臟的疾病,比如說結石.可以到醫院做個B超.有的時候是腰肌的疼痛,這個需要多休息.有的時候婦科病也會引起腰部不適.

『拾』 腰的兩邊特別的疼痛是怎麼回事

看你的情況可能是腰肌勞損或者腰部肌肉損傷,我覺得你可以試試局部熱敷,找個人幫忙按摩下,嚴重點的可以口服芬必得布洛芬緩解下,另外要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平時應該適當鍛煉。